國文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38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惠棟論《易》之「大義」與「微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4-12-??) 張素卿; Chang, Su-ching清乾嘉年間,經學歷經一次典範轉移,從崇尚形而上之學,喜言性命之理,轉向形而下之學,依循由訓詁而探禮制之進路,通經達義。惠棟(1697-1758)正式揭櫫「漢學」之幟,無疑是重要的里程碑。惠氏解《易》,直承兩漢,認為漢儒守家法,猶存聖人「微言」與七十子所傳「大義」。其《易漢學》梳理漢儒《易》學源流,《周易述》則是闡釋古義的新疏,注疏經傳外,並輔以《易微言》和《易大義》等系列著作。標榜「微言」、「大義」以解經,並非始自常州學者,實已蘊含在惠棟「漢學」典範之中。Item 惠棟論《易》之「大義」與「微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4-12-??) 張素卿; Chang, Su-ching清乾嘉年間,經學歷經一次典範轉移,從崇尚形而上之學,喜言性命之理,轉向形而下之學,依循由訓詁而探禮制之進路,通經達義。惠棟(1697-1758)正式揭櫫「漢學」之幟,無疑是重要的里程碑。惠氏解《易》,直承兩漢,認為漢儒守家法,猶存聖人「微言」與七十子所傳「大義」。其《易漢學》梳理漢儒《易》學源流,《周易述》則是闡釋古義的新疏,注疏經傳外,並輔以《易微言》和《易大義》等系列著作。標榜「微言」、「大義」以解經,並非始自常州學者,實已蘊含在惠棟「漢學」典範之中。Item 從典範轉移論惠棟之《周易本義辨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3-06-??) 張素卿; Chang, Su-ching清乾嘉之學以「漢學」思潮為主流,惠棟(1697-1758)是推動典範轉移的關鍵人物。他有一系列《易》學著述,其中《周易本義辨證》成書較早,針對朱熹(1130-1200)《周易本義》加以辨析參證,表彰其「復古」,更旁通於「漢學」,藉此消解「宋學」之權威。以此為先導,其後《易漢學》、《周易述》乃正式為清代「漢學」之《易》學著述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