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17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動物朋友的贈禮:拜訪黑猩猩對志工環境認同與解說的影響(2019) 林孟樺; LIN, Meng-Hua都市化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便利,卻也將人們從自然環境中抽離,如今動物園和水族館已成為現代人和野生動物接觸的主要管道。由於動物能給予直接而快速的行為反應,有助於我們思考自然與動物的價值,因此動物也適合作為重新連結人與自然的橋樑。本研究以參與2015年臺北市立動物園「與黑猩猩建立友好關係」研究計劃的12位解說志工為研究對象,從12位解說志工的經驗出發,探討拜訪黑猩猩的經驗和動物園內的社會文化,如何改變他們的「環境認同」及對解說的看法與作法。 研究結果發現,參與志工的環境認同,以及對解說的看法與作法皆有所改變。透過定期的拜訪與互動,志工們對黑猩猩與動物產生了正向的情感連結,並深刻地體會到人與黑猩猩、與動物的相似,從而開啟了許多與自然、動物的社會與道德價值相關的反思。反思的內容顯示出志工們的環境認同受到拜訪黑猩猩的影響,與自然的關係更拉近了一步。更重要的是,志工們的感受與反思並不只局限於思想上,而是在解說策略上、生活行為上、對動物的態度與行為上都有所轉變。Item 從學校樹木保育行動探索環境教育之展開、實踐與省思:以桃園市內柵國小為例(2019) 徐明麟; Hsu, Ming-Ling教育對於人類生活極為重要,而將環境行動經驗融入於國民小學教育場域,一直是推動學校環境教育的重要目標。教育工作者企盼環境教育能讓學生具有生活化與操作化之真實情境體驗,以利培養學生處理生活周遭問題之解決能力,並透過參與環境行動過程,讓學生型塑應有的價值觀、態度與社會責任。本研究個案係為桃園市大溪區的一所鄉村小學:內柵國小,從2011年起以校園樹木保育行動,開展學校環境教育。本研究係為應用科學實證研究成果之環境友善公民行動,並進一步以民族誌為研究取徑,梳理研究個案之學校環境教育利害關係人,透過其經歷述說、對話、訪談與影音資料,探究該校由樹木保育到環境教育之實踐過程。本研究個案之樹木保育行動,初始於學校領導者與教育人員覺察校園樹木可能造成校安危機,希望解決校內樹木枯枝危木所衍生之安全問題以及改善學校老樹生長的衰敗情形。透過樹木保育專家學者的協助,援引樹木學理專業知識與樹木保育無毒有機技術支援,經由學校人員團隊的長期田野實踐,逐漸讓樹木衰敗現象得到改善。另從2015年起,研究者親身進入研究個案之田野場域,經由四年樹木保育行動具體實踐經驗當中,梳理本研究「人、樹、行動」之民族誌故事脈絡,即以科學為本之實事求是作為、以生態中心觀點的環境倫理典範轉移,以及運用美學調和教育現場多目標扞格衝突。這些皆為研究個案由樹木保育至環境教育實踐過程中之特有文化特質。內柵國小師生走出教室並從校園環境樹木衰敗真實情境中,透過實用主義觀點,採取樹木根系棲地改善與正確樹木修剪之在地校園樹木保育作為,冀盼內柵學生將來能成為對環境有責任感的地球公民。Item 野柳地質公園華語遊客負責任環境行為結構方程模型之研究(2019) 范士文; Fan, Shih-Wen臺灣近年來觀光旅客人數大幅增加,帶動旅遊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常在電視報章等媒體聽到或看到遊客在旅遊景點破壞景觀、生態,以及環境等不良行為的相關報導。旅遊景點是發展旅遊的客體,當其被破壞之後,觀光活動及其衍生的經濟和相關利益也將會消失。因此,旅遊景點的永續發展與遊客環境友善行為之關係相當重要。由於遊客的行為對於環境的影響非常鉅大,本研究即欲探討影響遊客負責任環境行為的相關變項,藉此尋求改善遊客破壞環境行為的解決之道,以及瞭解推動遊客觀光環境教育在景區管理之可能成效。本研究採取立意取樣方式,以問卷調查法和實際觀察法之研究取徑,總共收取412份有效樣本,以結構方程模式的潛在變項之路徑分析來檢驗各項假設的支持情形。研究結果發現,遊客的違規比率高達25%,而團體遊客的違規比率顯著低於散客的違規比率。另外,研究結果也發現,信念、主觀規範以及個人規範為影響華語遊客行為意圖之重要變項,然而行為意圖與行為沒有相關,表明遊客的行為意圖與實際行為並不一致,本研究之結構方程式假設模型之驗證信念、主觀規範以及個人規範至行為意圖的路徑成立,但是行為意圖導致實際行為之路徑,則無法成立。Item 台灣休閒潛水員環境行為守則內涵建構(2019) 李育德; Lee, Yu-De以珊瑚礁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海岸遊憩活動,為海岸周邊社區提供採補以外的收入來源,卻也為沿海珊瑚礁環境帶來改變,其中發展快速、活動過程與珊瑚礁也最接近的休閒潛水活動更是造成珊瑚礁生存壓力的重要來源,亟需以適當的方案促使休閒潛水者實踐負責任環境行為,同時提高遊客與當地業者之環境意識,進而達成海岸自然環境保護並維持社區的經濟及文化資產健全。 本研究旨在探討適用於參與休閒潛水活動的潛水者行為守則之內涵,作為制定適用於休閒潛水活動參與遊客與業者共同遵守之行為守則與潛水員環境教育之參考。研究方法以國際間休閒潛水活動行為守則、場域規範、政策法規及相關休閒潛水環境管理策略進行統整歸納及分析,發展出休閒潛水活動遊客環境行為構面,再以基隆東北角具代表性潛水地點的教學者、業者及鄰近場域工作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以瞭解休閒潛水產業發展的脈絡,並探討以環境行為守則作為休閒潛水員及相關從業者作為管理工具的操作模式。 研究結果發現,為因應水肺潛水的環境衝擊,改善教學訓練過程、教學者的帶領、相關規範與同儕的鼓勵是促使潛水員採取負責任環境行為的重要因素。研究並提出潛水員的環境行為守則,包含:「水下行為」、「綠色消費」、「環境知識」、「旅遊及潛水行程規劃」、「陸上環境行為」、「參與環境行動」等六項;以及適用於潛水業者的潛水中心行為守則,包含「辦理低衝擊水肺潛水活動」、「經營友善環境潛水中心」、「環境知識的傳達」與「環境行動」等四項。Item 以隱喻抽取技術探討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應用於環境教育傳播取徑分析-以臺灣櫻花鉤吻鮭為例(2019) 羅仁傑; LO, JEN-CHIEH臺灣櫻花鉤吻鮭為臺灣特有亞種,是冰河時期孑遺生物。因其稀有與瀕臨絕種,在生物多樣性、物種遺傳、生態系統、棲地生態,及其關連的人類文化、學術研究、自然歷史、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等領域,皆有極高的價值與意義,同時也帶出臺灣森林溪流生態系統議題,乃至全球氣候變遷的課題。 在政府積極保育、學者專家多方研究、發揮多元文化創意,以及傳播媒體大肆報導下,臺灣櫻花鉤吻鮭有了「國寶魚」的美名。在許多設計與繪圖表現中,都經常出現臺灣櫻花鉤吻鮭的身影,促使其成為臺灣的代表意象和生態文化的重要圖騰。在呈現臺灣不同區域的特色與面向時,對於不同的受眾與用途,相關美學意象的內涵會針對物種特徵、美感呈現、生態保育、棲地連結、環境教育,展現不同的表現形式及不同的美學意象。 本研究目的在於建立臺灣櫻花鉤吻鮭的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分析架構,以圖像傳播理論,分析臺灣櫻花鉤吻鮭在傳播過程中的環境美學形式與內涵,以及生態意象代表類型與概念,然後探討將臺灣櫻花鉤吻鮭的環境美學及生態意象應用於環境教育傳播取徑之具體作法。本研究以隱喻抽取技術(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ZMET)針對政府機關相關工作人員、環境教育及傳播學者與相關圖像傳播及繪製人員,進行深度訪談。透過受訪者篩選出的各種臺灣櫻花鉤吻鮭代表圖像與訪談內容,進一步從圖像的外在形式、內在意涵、特殊連結等進行分析,呈現受訪者內心對於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的完整看法,發掘隱藏的視覺訊息與情感,釐清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發現,受訪者對於圖像美感的關心多於生態內涵的表現;圖像的美感追求有時與事實違背,圖像生態內涵的真實表現有時容易喪失美感的表現,生態自然現實與個人情感認知不盡相同。然而,圖像風格與圖像功能可以互相呼應,因應不同的圖像功能要選擇不同的表現形式,才能發揮適當的效果。整體來說,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會因受訪者對於環境及生態的覺知、知識、態度、信念、行為等面向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本研究的貢獻在於,過去的研究大多針對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個別分析,但是筆者基於長期對美學研究的基礎,特別將兩者同時納入分析架構,以敘明環境與生態是一體兩面,美學和意象兩者也不可分離,必須將環境美學與生態意象同時分析與探討,在進行環境教育時,才能就不同的傳播取徑來設計教材內容與實施方法,進而達成提升環境素養的目標。Item 探討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BBS TW)公民科學家的參與動機、學習歷程與學習成果(2019) 彭詩婷; Peng, Shih-Ting公民科學做為21世紀蓬勃發展的科學研究方法之一,所擁有的優勢除了補足傳統以科學家資料蒐集緩慢困難的問題,同時可作為大眾接觸環境教育的重要媒介。然而針對公民科學家本身的研究,不管國內還是國外比起其科學研究結果都相對缺乏。因此,本研究針對公民科學家參與公民科學計畫的重要因素,參與動機、學習歷程與學習成果進行深入探討,同時以Falk及Dierking於1998年即提出的自由選擇學習理論和學習情境模型,了解公民科學家的學習歷程中受那些因素影響。本研究以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BBS TW),臺灣的鳥類公民科學計畫為研究對象,於2018年運用量化的問卷分析公民科學家的動機和學習成果,2019年1月以質性參與式觀察和半結構式訪談了解參與時的學習歷程。在回收的126份有效問卷成果上BBS TW的公民科學家最初的參與動機以價值觀構面最多,持續動機在價值觀、社會互動和組織計畫構面上皆有顯著成長。學習歷程中,參與者辨識鳥類的能力、價值觀與環境敏感度等受不同學習情境影響。最終學習成果上持續參與BBS TW的公民科學家在知識、態度、行為與技能上都顯著高於中斷參與者。建議針對不同客群以主打不同參與動機,學習資源上加強聽力與圖像或學習環境的結合,期望本研究結果能利BBS TW公民科學計畫更有效的執行。Item 自然連結、美感體驗與環境敏感性發展:十位都市青少年的自然經驗之紮根理論研究(2014) 曾鈺琪; Yu-Chi Tseng在既有重要生命經驗研究與環境態度調查成果中,自然經驗已被證實是培養環境敏感性的重要基礎。本文以前述研究成果為出發點提出研究問題-自然經驗中的自然連結心理現象如何促成都市青少年的環境敏感性發展?並運用紮根理論的質性方法,探討從童年到高中擁有豐富自然經驗的十位都市青少年,如何描述及詮釋與自然環境連結的心理體驗,並嘗試推論自然連結促進環境敏感性發展的可能方式。本研究以深度個人訪談為主要的資料收集方式,輔以學生心得及研究者之田野筆記,並運用質性資料分析軟體協助建構概念與詮釋架構,最後採用紮根理論方法之評鑑標準進行研究品質的檢核。 本研究發現在持續的自然經驗中所體驗到的自然連結感,特別是美感,是發展環境敏感性的重要關鍵。自然連結感是一種個人與自然直接互動而逐漸融入周遭環境的心理過程,會表現為對自然環境的多元感官體驗、以及隨著自然情境產生的各種有關自我與環境的正負向情緒變化,並在離開自然後產生對環境的情感連帶。美感則是一種透過視覺與觸覺等感官之運用,並因自然環境的新奇事物、遼闊視野、豐富及快速變化的自然現象而引發的驚嘆和愉快等正向心理感受。美感體驗因能提供理想的環境標準而讓個人有覺察環境品質變化的能力,也讓個人因建構新的自然價值而促成環境敏感性的發展。 未來研究應持續驗證本文初步提出的環境敏感性發展方式,並持續深化自然連結與美感等心理現象的研究。環境教育的規劃也可運用營造自然連結感的三個條件,在原始度較高的自然環境裡,以獨處或小團體的形式進行適合個人能力的教育活動,以協助學習者創造高強度的自然連結感與美感,進而提升環境敏感性的發展。Item 探究環境倫理為核心之校園規劃設計策略(2012) 何昕家; Shin-Jia Ho近年來,全球環境備受各界關注,環境議題漸漸浮上檯面,各界爭議在不同立基上產生相互衝突與對立,一般大眾與環境的連結漸漸被撕裂、產生鴻溝,忘卻最核心價值思維。2011年06月05日實施環境教育法,對環境教育定義為「促進國民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永續發展。」由此定義可瞭解環境教育重要核心價值在於增進人類的環境倫理與責任,環境倫理是一種價值觀,以及人對自然環境的態度,能修補人與環境連結鴻溝方式,透過環境教育是達成此目標重要且關鍵取徑之一。 由上述脈絡中思考,環境倫理需透過環境教育媒介傳達與深植。人類發展過程,中小學為價值觀建構關鍵時期,外在環境是影響人重要潛移默化媒介;透過環境倫理在中小學教育與校園環境中實踐,期以縮短學子與環境間鴻溝,並啟發深植環境倫理觀。環境倫理為人對環境態度的基本價值以及共同溝通的語言,環境教育為傳遞此價值觀重要取徑,需透過真實環境潛移默化與教育,讓學子深刻瞭解以及拉近與環境的距離;本研究基於此理念發展以環境倫理為核心之校園規劃設計,因環境倫理整全與多元,希冀能為校園環境規劃設計帶入不同的思維模式。本研究另一重要的目的在於將環境倫理哲學與抽象的思維,實踐於生活面向,而校園環境、學校建築對人類發展而言是初始與重要環境之一(僅次於家庭環境),因而成為本研究出發的第一步。 本研究問題意識包含三大面向。第一,本研究環境倫理思維突破;基於傳統環境倫理分野(人類中心、生命中心、生態中心),過於相互排擠與衝突,現今社會上同時存在於這三種環境倫理視野,本研究以剖析、解構、再建構方式,重新提出屬於現今社會,整全的環境倫理觀。第二,以重新再建構環境倫理觀為基礎,發展、轉化、實踐於校園環境、學校建築的規劃設計原則;本研究所提出之規劃設計原則,除理論上探究外,也針對實務該如何操作,進行說明與探討。第三,本研究所建構出來之原則,與現今社會上針對校園環境、學校建築主要參考準則,包含綠建築、永續校園與以永續發展為核心校園規劃設計,進行理論對話,如此能讓此領域的專家學者、規劃設計者、學校學習使用者,了解本研究所提出原則,與現今主流脈絡間關係;而本研究也試圖與實務接軌,以本研究所提出環境倫理為核心之校園規劃設計策略實踐原則與檢核表,利於實務工作者參考與使用。 本研究經過環境倫理與學校建築兩部份文獻歸納、分析、演繹、解構、再建構,提出以環境倫理為核心之校園規劃設計策略;透過模糊德菲法與深入訪談進行驗證與修正,再與不同理論進行對話;從以上研究歷程中,得到以下研究結果。 一、剖析、解構後,重新建構整全環境倫理觀 透過人類探索真實世界哲學觀(本體論、價值論、知識論)剖析傳統環境倫理(人類中心、生命中心、生態中心),剖析後以本體、知識、價值重新建構環境倫理,但為不被哲學觀框架限制其思維,再將以本體、知識、價值建構出的環境倫理原則解構,再解構與建構後,研究者進而思考環境倫理是人與環境對話的過程,而本研究發現馬斯洛人類需求理論,是人自我的對話與成長發展過程。因此透過與馬斯洛人類需求理論對話,藉由此過程,發展出環境倫理金字塔。 二、建構以環境倫理為核心之校園規劃設計原則:學校建築需求金字塔 校園環境為一種以集約方式,將人長時間限縮於一個環境中;學生長時處在校園中,必須面對不外乎就是人與環境的不同思維與挑戰;因此在校園環境中必須同時探究人類發展需求,與環境倫理需求,透過本研究所提之環境倫理需求理論,加上馬斯洛人類需求理論,共同建構出學校建築需求理論,稱為學校建築需求金字塔。本研究所提出之學校建築需求金字塔主要有四大主要構面,分別為呼應環境土地、尊重個體互動、認同族群差異、實踐永續發展。 三、本研究提出之規劃設計原則與綠建築、永續校園進行對話發現 本研究提出之規劃設計原則與綠建築、永續校園相關原則,進行對話後,分別有不同的發現。綠建築指標較多符應呼應環境土地與尊重個體互動兩大主構面,可以發現綠建築屬於基本人類需求基礎,因此符合綠建築為最基本之必要條件,必須符合綠建築,才能往上追求更高層次理想與目標。 而永續校園與綠建築其實踐重點相當雷同,但永續校園更加強調環境教育與參與式規劃設計的重要性,因此與本研究所提出之原則有更多符應之處,但在於族群關懷部分還是較少碰觸。由此可知,本研究提出之原則與永續校園符合程度較高,但永續校園中提及的健康建材為本研究原則未提及的部份。本研究,有提出另一以永續發展教育為核心之校園規劃原則,因永續發展教育與環境倫理思維較接近,因而進行比較分析過程中,最為契合。 透過如此不同原則理論對話過程,企圖產生更多元的思維模式碰撞並產生火花,透過對話,能讓第一線的規劃設計者與學習使用者,更加了解因地制宜概念,而並不是將所有原則套用在一塊土地上,就是最好的環境規劃設計。Item 關渡自然中心環境教育方案評估之研究 :以國小五年級學童為例(2013) 潘淑蘭; Su-Lan Pan本研究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所研究團隊、關渡自然中心與臺北市關渡國小,以行動研究方法共同發展一套具有關渡在地特色的持續型環境教育方案,並評估國小五級學生參與後之成效。由成立行動研究小組開始經兩階段的現況分析、發展、執行與評估,歷時近二年,使此環境教育方案能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並滿足自然中心與學校的需求。 本研究收集方案發展與執行、課後討論的會議記錄及相關人員的訪談資料、省思札記,以記錄持續型環境教育方案的發展歷程,並以邏輯模式(Logic Model)進行方案的發展、執行與評估。以關渡國小五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為瞭解學生的學習成效,採準實驗研究法。以不等的前測-後測控制/比較組設計,有實驗組與控制組。量化資料以問卷調查學生參與前、參與後及方案結束後四個月的成效。質化資料收集針對學生的訪談、觀察資料及學習檔案,也收集相關人員的訪談資料與省思札記,多面向地瞭解學生的改變與學習的成效。 結果部分,量化資料呈現學生在「關渡地區環境與文化知識」、「技能」上有立即且持續的成效;在「環境態度」方面有持續的成效,而「環境責任感」與「制控觀」方面有立即的成效,卻沒有持續的成效。質化資料顯示學生在「關渡地區環境與文化知識」、「技能」與「環境態度」上有明顯的進步。不僅如此,學生在「學習動機」、「願意接近大自然」、「社會互動」與「自我挑戰與實現」方面有明顯的改變。相關人員在課程發展與合作的專業能力上有明顯的提升。本研究依以上的結果,對自然中心、學校單位、政府單位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的建議。Item 尋找生活中環境教育的可能:日常食物消費者的永續關懷與行動策略(2011) 任孟淵; Jen, Meng-yuan在消費時代中,個人不單是消費者也是公民。消費者公民(consumer citizen)的概念認為個人除政治上的環境保護行動外,並要能夠理解當代社會結構性的問題,反思全球永續議題與個人生活的連結,並且藉由生活型態的轉變作為環境行動的實踐。 食品為個人每日生活必須品,同樣也涉及許多的環境與社會永續的議題,如全球暖化與碳排放、食品運輸與食物里程、基因改造作物和在地生產等各面向。Spaargaren(2010)認為,生活領域是在政治與經濟外,消費者公民透過生活常規行為,展現個人的價值觀與信念的場域。面對永續議題時,並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必須進入庶民生活中,透過他們的眼光,了解他們的理解、關切、信念與阻礙,才能夠找尋真正永續的方向。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透過台灣消費者食物消費的日常實務中,深入瞭解消費者在永續食品消費行為上的關懷、對永續食品議題的理解與相應的行動策略,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如下: 1. 消費者對永續食品議題(環境保護、動物福利與食品安全)的理解與態度為何? 2. 消費者如何從日常消費行為作為公民行動之實踐?影響其行動能力的要素為何? 本研究以Spaargaren(2010)所提出的消費者公民論述作為詮釋的理論依據。本研究定位為探索性的質性研究,採取紮根理論的方式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在資料收集上,本研究採取半結構開放式市場訪談、深度訪談兩種方法,前者將於北中南三大都會區之傳統市場、超級市場與有機農夫市集對實際消費者進行訪談,以得到第一手全面性的瞭解;後者將透過在食物消費者團體中訪談資深消費者,以獲得深度內涵的理解。 本研究結果說明消費者在日常食物消費上的特性、困境與行動策略,並指出庶民的關懷、理解的類型與形塑,提出日常食物永續消費概念圖。基於此結研究結果,本研究批判過去關於消費者研究的五個迷思,指出日常食物消費在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中的行動意義。最後,提出以下幾點結論:日常永續消費意義在於以消費者「關懷」為中心;並回歸庶民視角的理解;創造個人與他者、地方和自然的連結;因此,日常消費可作為公民行動的平台,並注重在地脈絡與集體行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