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由媒體記者的自我效能看待氣候風險與環境傳播(2022) 楊樺; Yang, Hua氣候變遷是全球重視的環境問題,許多環境教育相關研究發現,民眾主要是從大眾傳播媒體中,獲得氣候變遷資訊和知識,媒體報導氣候變遷議題時,常常會面對報導內容的科學資訊不正確、錯誤呈現風險統計數字,和扭曲事實等批評。氣候變遷議題渉及到科學知識正確性和風險不確定性,作為氣候變遷新聞製作者的媒體記者,工作上也必須符合新聞產製的價值認定和常規要求。氣候科學內容和新聞製作常規挑戰下,記者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握資源,可以妥善完成氣候變遷報導,以及是否重視對環境友善的氣候變遷相關環境傳播,是本研究關切的重點。本研究採取量化及質化混合研究,以電視記者為研究對象的量化研究, 回收224份有效問卷,以暸解氣候變遷風險感知、氣候變遷風險知識,是否影響記者氣候變遷新聞報導自我效能,以及自我效能對環境傳播的影響;再以質化的深度訪談,訪問5位現任或曾任電視記者,進而分析和詮釋量化結果。研究結果顯示,氣候變遷風險感知對氣候變遷報導自我效能,有部分顯著的正向影響,且氣候變遷報導自我效能,對環境傳播有部分顯著的正向影響,但氣候變遷風險知識對氣候變遷報導自我效能的預測上,則未達顯著。以上可知,當記者的氣候變遷風險感知提升時,其氣候變遷報導自我效能也會隨之提升,進而增加其對環境傳播的正向影響。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在氣候變遷報導自我效能上有顯著差異。記者在氣候變遷風險感知的得分較高,應和媒體報導數量增加有關。而在氣候變遷風險風知識上,記者得分偏低,其中得分較高的是能源議題。記者氣候變遷自我效能得分很高,記者認為,不論之前是否有之前報導的經驗,如果媒體組織能提供更多的資源和協助,記者會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在友善環境行為上,記者個人在氣候變遷環境傳播較被動,但同意透過討論和報導氣候變遷,可以學習到新知識,媒體有加強氣候變遷報導的社會教育責任。研究結果也顯示,媒體也應增加在氣候變遷「調適」的相關報導。記者相當不滿意媒體組織在氣候變遷報導上的表現。記者認為,媒體組織可以有很多鼓勵或協助記者報導氣候變遷新聞的方式,包括加強和氣候變遷學術團體合作、鼓勵參加相關新聞獎、實施教育訓練,以提升記者自我效能感。Item 從心理距離的觀點來探討氣候變遷圖像對氣候行動的影響(2023) 陳筠欣; Chen, Yun-Sin如何更有效地傳播氣候變遷,是近年來氣候變遷領域中重要的議題。由於氣候變遷是一種較為抽象、複雜的概念,傳播媒體會使用不同的媒材讓民眾更容易理解。圖像作為氣候變遷傳播中的重要媒材,會讓人們對氣候變遷議題產生不同的感受,進而影響民眾展開氣候行動的意願。因此本研究希望能找出圖像有效的氣候變遷傳播策略,以達到促進民眾展開氣候行動的目標。本研究依照解釋水平理論將氣候變遷圖像區分抽象(Abstract)與具體(Concrete)兩組圖像,再去探討兩種類型的圖像對民眾在心理距離與氣候政策與氣候行動意願的影響。並討論個人認知風格對心理距離的影響,與情緒和議題關心程度兩個氣候行動的重要因子在心理距離到氣候行動間的作用。結果顯示,圖像操控會使民眾在氣候變遷的心理距離上有所差異,但卻不會在氣候政策與行動意願有所差異。圖像類型會影響民眾對氣候變遷的具體或抽象解釋,間接影響民眾對氣候變遷的心理距離。此外,具有全球公民意識與特質同理心的民眾較不受圖像操控的影響。當民眾對氣候變遷的心理距離接近時,會增強不同類型的情緒與對氣候變遷的關心程度。心理距離能透過關心程度、憤怒和希望情緒來增加民眾對氣候政策的支持與氣候行動的意願。與憤怒和希望感相比,恐懼、悲傷與內疚對氣候政策與氣候行動意願的影響效果則較有限,本研究還發現焦慮與羞恥情緒不利於民眾支持氣候政策。Item 臺灣茶農對氣候變遷的識覺與調適行動—以新北坪林地區為例(2022) 蔡欣妤; Tsai, Hsin-Yu由於人類活動過度發展,燃燒大量石化燃料,已造成全球氣候系統受到改變,而農業相較於其他產業更容易受到天氣條件影響,為避免氣候相關災難不能只靠政府或科技解決,農民作為農業活動的執行者,需要對農業系統不斷進行調整,以適應氣候變化相關風險。其中茶葉是臺灣重要經濟作物,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已顯現眾多負面衝擊。過去研究指出農民是否主動進行氣候變遷調適行動,取決於他們對氣候變遷的認知與極端天氣的風險識覺程度,故本研究欲探討茶農對於氣候變遷的識覺,以及識覺如何在個體性因素與外部性社會因素的影響下,影響調適行動。研究目的為瞭解不同茶農對氣候變遷識覺程度與調適行動間的關係,並以新北坪林地區茶農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從文獻回顧中建立氣候變遷心理識覺與調適行動模型,提出研究假設,並參考過去文獻建立問卷,在研究區進行隨機抽樣,透過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研究將比較不同背景的茶農,對於氣候變遷的識覺是否符合實際觀測資料,以及他們的識覺和氣候變遷調適行動的關係如何受到個體與社會因素的影響。本研究採隨機抽樣共蒐集176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顯示茶農個人的氣候變遷識覺、調適意圖與因應行動有相關,且個人的調適意圖表現越高在因應行動上也越積極,個人背景變項的農耕方法、年齡、耕種經驗、教育程度有顯著相關影響因應行動。並將個人天氣感受與觀測站比較後,結果顯示坪林茶農對於溫度感受比降雨更精準,且對冷熱天數比單純的溫度變化更精準。研究結果將有助於指引未來氣候變遷與農業發展相關研究與政策,更能有效回應農民對氣候變遷調適行動的需求。Item 我國大眾核能教育指標建構(2013) 鄭 安呈; Zhang, an-chang世界核能發展至今全球共有430座反應爐,若以2011年為例,核能占全球總電力消費的13.%,以國家用電量比例而言,分別占法國77.7%、日本18.1%,美國19%之國家總用電量比例。我國目前現存三座運行中核能電廠,占總發電量約12.6%,可見核能於世界或是台灣現存能源結構中,皆占有一定程度之影響力。因應此現況而發展核能相關教育計畫以促進民眾對於核能之基礎概念及風險理解是必要的,然而研究者發現台灣之核能教育於各級學校及社會教育之推行尚處於初步階段,簡言之,為促進民眾與政府於核能議題上有效之科學對話,核能教育之建構是必要的。 本研究以促進民眾與政府有效之科學對話為核心目的,發展我國大眾核能教育指標,研究以專家學者訪談、文獻內容分析及德菲法建構「我國大眾核能教育指標」,透過蒐集各領域專家學者對核能教育之看法與建議,建立本研究指標基礎構面及內涵,佐以蒐集分析國際核能教育指標、計畫及課程方案,建立本研究核能教育指標初稿,最終透過德菲法小組專家學者對指標的回饋與意見修正,共建立(一)世界能源與氣候變遷;(二)核能基礎知識;(三)核電與安全;(四)核電與環境;(五)輻射原理及防護;(六)事故應變及處理,六個主要構面,並包含八項次構面及三十條核能教育指標。 研究者亦發現學者普遍對核能與安全、輻射影響及防護、核廢料種類及處理、核災事故應變及世界能源趨勢高度關切且願意將其納入核能教育指標之中,其中核能意外事故肇因及應變相關指標及占十九項最重要指標中三分之一,而核能之物理化學原理則普遍被專家認為難度過高,亦缺乏實際應用功能,故重要性評等較低,反映專家對於大眾核能教育之內涵定義較傾向於核能發電後端所產生之環境問題、災害應變及輻射相關影響面向。 核能於世界各地之發展已是共同之趨勢與現況,其衍生議題涉及能源、環境及經濟各層面不同領域,為了促成完整與科學的溝通,公眾應對於核能之基礎原理、應用及環境議題有多面向的瞭解,本研究教育指標之建構,初步探討大眾對於核能應瞭解之核心內涵與指標,作為我國核能教育發展之基礎研究之一,期能有效促進民眾與政府之有效溝通,以永續發展為前提下共同參與國家未來能源政策討論。Item 從參與的觀察者角度初探「到蒙古種樹-百萬森林計畫」推動之環境教育意涵及參與者角色分析(2014) 盧敏惠2011年是聯合國的「國際森林年」,各國在各地推動「百萬森林」計畫,全球約一百個城市進行種植一百萬棵樹的全球行動。這是一個國際性的植樹活動計畫,亦是全球著名的植樹綠化活動之一,該活動同時推動環境教育、生態文化導覽與鑑賞、綠化、防沙漠化和保護文明的工作。本研究範圍為蒙古國,位處中亞洲,是世界第二大內陸國,森林覆蓋率低,水資源匱乏,為全球矚目的生態戰略地點之一。本研究目的在於了解「到蒙古種樹-百萬森林計畫」推動之環境教育意涵,以及環境教育參與者角色功能分析。研究方法採取質性方法,以WHO-IDEA思議方法、深度訪談、文獻分析與參與觀察等方式,進行研究分析並交叉檢核研究之正確性,希冀依據嚴謹的學術方法,提供方法論以協助蒙古國推動環境教育及環境復育工作。 研究結果顯示「到蒙古種樹-百萬森林計畫」推動之環境教育意涵如下:(1)從小培養種樹護樹,愛護環境的覺知及環保行動可強化永續的觀念;(2)種樹行動要確實,才能藉由可長可久的行動落實計畫;(3)提升全民正確的環境知識素養,種樹要從小苗種起才容易存活,要在適當的時間適當地方,種適當的、有經濟價值的蒙古原生樹種,種了還要照顧它至少照顧4-6年(幼年期)才會存活,這是尊重生命、尊重環境的體現;(4)培養愛護環境正確的態度,具備能力分析環境破壞後所造成的災害,及關心地方環境,並採取適宜的行動;(5)學習保護環境的技能,種植有經濟價值的樹木(生產層面),協助其製作成商品、行銷販賣獲利以改善生活(生活層面),持續種植與照顧樹木,以保護水源,照顧環境,使環境永續發展(生態層面)。 本研究參與者之角色分析結果顯示,專家學者以客觀立場,扮演生態學者及環境教育學者雙重角色;而在環境教育參與者角色扮演上,則發揮供給者及中介者之角色功能。在研究者角色轉移上,主要建立於針對社會支持的影響層面,其中關鍵因素在於專家學者在歷程發展的觀念引導、知識傳授、價值澄清、資源提供提出具體建議之功能。研究者目前角色為桃園縣環境保護協會會長,在本研究中為中介者與接受者,經過參與式的行動研究之後,後續將成果賡續推動桃園縣石門水庫集水區植樹造林護水源運動,企盼在鄉土環境教育上產生生產、生活及生態等三方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