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登山者的自然經驗(2011) 陳渭璇; Chan Owe Suan人與自然的關係在不同的時空一直在變化著。追逐都市化、工業化的今天,我們環境的大量開發、生活型態的轉變,人與自然的距離隨著時間的前進,彷彿變得越來越遙遠了。 親近自然、觸摸自然、感受自然是我們最原始與自然互動的方式。在自然已經離我們生活範圍越來越遠的情況下,人們接觸自然的方式多透過休閒的安排。 過往,關於自然體驗的研究或論述多集中在孩童的身上,缺乏成人經驗的敘述,而以登山為研究題材的更為罕見。研究者本身在登山過程中獲得自然的經驗,並且有深刻的影響,因此,研究者透過質性研究方法,藉由訪談的方式,訪談三位資深且經常登山的登山者,探討歸納登山過程中自然體驗的內涵,以及登山的自然體驗會受那些因素影響。 本研究主要發現,登山者的自然經驗是登山者在平靜的狀態下,舉凡因為自然的情境、事物所引起的反應(感官感受與情感連結)。登山者進入山林的環境,由於山林跟登山者以往生活環境的差異、還有活動方式的不一樣,他們的身心都經歷調適的過程。在他們要感受到大自然之前,他們必須先感受到自己,在一種「什麼都不用想」的狀態下感受自己,身體感官會很快地敏銳到大自然的存在,感受大自然的「性格」,例如溫度、濕度、風速等等,並從當下的和事後的感受去看待自己與山林的關係。此外,認識大自然,除了透過身體的感受去認識大自然之外,還有一種是心裡與自然的對話,從中看到人與自然的關係,並可能會引發人想為環境做點什麼的動力。最直接影響登山者的自然經驗,是他們在山林裡活動時體驗到的個人因素,例如身體狀況、行走和定點停留。 而外在的因素,分別為有形的動植物、登山團體和重要影響人與原住民,及無形的時間。Item 以持續型自然體驗方案探討自然經驗對家庭之影響(2017) 林東良; Lin, Dong-Liang都市化的發展讓人們生活舒適而安逸,卻也在發展中與自然逐漸疏離。Richard Louv先後出版《Last Child in the Woods》和《The Nature Principle》在兩本書中皆提及,大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對孩子及成人的隱憂,結果廣獲重視,並且持續有研究發現自然對人類身心靈健康的關連。家庭始終是人類文化傳承重要的環境,需要父母樹立健康生活的榜樣,且不論成人和孩子都有「自然療癒」的需求。而自然經驗對人的影響不僅是創造個人的福祉,亦是促使個人成為環境公民的重要生命經驗之一,但在都會區缺乏長輩引領的孩子,將更難有機會擁有親近自然的童年。因此自然經驗對都會區家庭的影響亦值得更深入研究,在臺北都會區中近年以親近自然為導向的課程也越來越多,本研究以一持續型自然體驗方案為個案,並邀請七個持續參與方案至少達一年以上之家庭進行深度訪談,並於方案中參與觀察,以及蒐集課程相關文件作為分析資料之來源。目的在於瞭解家庭重視自然經驗的原因,以及自然經驗對家庭產生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重視孩子自然經驗之家庭,家長在過往生命歷程中大多因為童年時期自然經驗、高等教育階段、社會團體,以及男性家長的服兵役。自然經驗在家庭中則具有開啟話題的鑰匙、創造更強韌的家庭連結、家庭風格的型塑。自然體驗方案在都會家庭與自然之間扮演著輔助的角色,並依據相關文獻及本研究發現繪製出「家庭在自然中學習」概念圖,最後提出本研究相關建議與研究者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