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雙北市家庭親子戶外自然活動與兒童環境教育學習關係之研究(2023) 胡兆基; Woo, Siu-Kei根據國內外文獻,家庭親子戶外自然活動對兒童的環境教育具有高度重要性。因此,本研究的目標係以探索兒童的環境教育內涵,提出戶外自然活動之具體策略,以及探討家庭在其中所扮演之角色。本研究將會從戶外自然活動對環境教育的重要性、親生命性 (Biophilia) 如何支持戶外自然活動、戶外自然活動對兒童的重要性,以及家庭的角色四方面,探討戶外活動、親生命性、以及家庭成員三者在兒童環境教育中所扮演之角色,然後提出藉由自然關聯性 (Nature Relatedness) 之研究方法,說明家庭親子戶外自然活動,對兒童的環境教育具體實踐的有效性。本研究以立意抽樣方法取得問卷488份,並已進行克隆巴赫係數檢定以達到適合的信度,問卷亦已進行內容效度專家審查。研究方法配合量化與質性,包括自然關聯性問卷和兒童繪畫分析。有助瞭解不同背景的家庭藉由不同認知模式,教育子女親環境行為,係為學習原生家庭父母的環境素養行為良好方式。本研究透過實證,以提供親子戶外環境教育之具體建議。本研究結果表明,雙北市的家庭親子戶外自然活動,與自然關聯性與親生命性理論在國際研究上的結果相呼應:包括高和中強度戶外自然活動比低強度更影響兒童的自然關聯性:高和中強度戶外自然活動與兒童自然關聯性相關有8項指標達到顯著 (*p<0.05),當中7頂更是高度顯著 (**p<0.01) ,而低強度戶外自然活動與兒童自然關聯性則無顯著相關;在兒童繪畫分析中,兒童有明顯的親生命性傾向。研究結果亦發現,家庭造訪戶外頻率和強度對自然關聯性的影響比家長背景變項的影響更高:家庭背景變項中只有一項對自然關連觀有相關,而兒童年齡和自然關聯之間呈負相關:兒童年紀越大自然關聯性越低;此外,父母較高的教育程度,影響家庭參與更高強度的戶外自然活動,而家庭收入愈高則戶外活動強度與頻率愈高。本研究有助了解更多華人社會尤其台灣的家庭親子戶外自然活動與自然關聯性的關係,以引導將來更多這一方面的研究,填補學術上的不足。Item 探究墾丁國家公園解說員自然連結感與心理幸福感之關聯(2022) 張朝翔; Chang, Chao-Hsiang近來,環境教育、生態心理學學者提倡修復人與自然的關係,期盼為當前世代對於自然的疏離與冷漠找到出路,喚醒人本能中的「親生命性」 (Biophilia) ,並關切當代環境變遷與生物多樣性流失的挑戰。在愈趨都市化、工業化與虛擬化的時代,公園成為人們接觸自然重要的場域,國際間也拋出「健康的公園,健康的人民」,呼籲應重新發現公園對於公眾健康潛在的價值。本研究著眼於上述兩點,期望透過調查研究在臺灣墾丁國家公園一群頻繁與自然接觸的解說志工、社區解說員們和自然互動與其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摸索台灣的國家公園是否也有潛在健康促進的價值。研究目標包括調查解說員的自然連結感、心理幸福感與環境行動經驗;探索自然連結感分別與心理幸福感和環境行動經驗之間的關聯,並瞭解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在自然連結感上的差異情形以及預測自然連結的潛在因子。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在110年7月至9月間採用網路與紙本問卷並行方式對墾丁國家公園解說員進行調查。測量自然連結採用加拿大學者Nisbet所發展的自然關聯性量表 (Nature Relatedness Scale) ,從情意、認知、與經驗面多維度來衡量解說員們的自然連結概況 (Nisbet et al., 2009) 。測量幸福感則以學者Ryff (1989) 所發展的心理幸福感量表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欲瞭解解說員們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意義與目前生活上心理運作的積極程度。回收的樣本資料使用社會科學統計軟體SPSS 28.0進行分析,採用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與迴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墾丁國家公園解說員的心理幸福感與環境行動經驗皆屬中等偏上且皆與自然連結感具正向關聯,顯現人對自然的依戀與認同是促進人們心理健康的重要推動力之一。建議未來研究可以擴展研究對象至一般遊客或是小孩,了解更多不特定性大眾與自然連結的情形與相關效益;也可採用不同研究法包括質性研究了解個體在形成自然連結之差異,甚至實驗研究找尋自然連結到心理幸福感之間的路徑與機制,將可應用在國家公園長期規劃與環境教育活動設計上,改善國民與自然的互動的關係。Item 自然關聯性中的經驗、觀點、情感與親環境行為之研究:以馬來西亞高等教育華人青年為例(2018) 張晉賢; Chong, Jin-Xian馬來西亞係為多元文化且自然資源充沛之國家,生態旅遊及自然資源管理發展良好,但是在環境心理學之親環境的行為研究上卻付之闕如。研究者從小成長在華人新村,這是華人祖先在移民到馬來西亞時,就已經建立的聚落,然而華人從中國祖籍地南渡至今,超過半個世紀,研究者係為馬來西亞第四代的華人,也是一位馬來西亞的青年。馬來西亞經過快速的發展,經濟優渥、社會狀況良好,也讓研究者深受良好教育。在世代高等教育已經非常普遍之際,當代教育是否影響了馬來西亞華人青年對自然的瞭解不可而知。本研究旨在調查馬來西亞高等教育華人青年自然關聯性以及其如何影響親環境行為之路徑,希望在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管理之外,也能透過教育與溝通管道,推動環境教育之總體營造。 本研究採用自編量表,係以Nisbet (2009)的自然關聯性量表和新生態典範量表(Dunlap et al., 2000)為主軸,進行自然關聯性的觀點(自然的外部世界觀)、自然關聯性的經驗(與自然的物理關係)、自然關聯性的情感(內在認同的情感)之分析,並且運用了Kaiser(1998)所發展的生態行為量表進行親環境行之分析。最後,利用量化的方式進行分析,找出自然關聯性與親環境行為之關係及路徑。本研究通過如社交媒體渠道、青年相關組織和現場發放等多種途徑的滾雪球方法收集青年問卷,並使用結構方程模型(SEM)進行數據分析,以探索構建個體之間的關係。 透過本研究預期能夠驗證在自然關聯性所提出的相關理論,並且進行差異性分析比較,找出相關的文化、教育、社會等背景差異依據,進行相關的研究分析探討,解決目前馬來西亞華人青年在自然關聯性與親環境行為的缺乏項目,互相學習並且對症下藥。在推動馬來西亞環境教育、生態旅遊和自然資源管理的溝通時,可透過不同媒介的環境教育傳播、方案、課程進行,希望能夠提升自然經驗的培養、情感面向的心靈提升和生態知識的學習,讓這一代青年能夠與環境互相了解邁向更永續的經濟、環境與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