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自然關聯性中的經驗、觀點、情感與親環境行為之研究:以馬來西亞高等教育華人青年為例(2018) 張晉賢; Chong, Jin-Xian馬來西亞係為多元文化且自然資源充沛之國家,生態旅遊及自然資源管理發展良好,但是在環境心理學之親環境的行為研究上卻付之闕如。研究者從小成長在華人新村,這是華人祖先在移民到馬來西亞時,就已經建立的聚落,然而華人從中國祖籍地南渡至今,超過半個世紀,研究者係為馬來西亞第四代的華人,也是一位馬來西亞的青年。馬來西亞經過快速的發展,經濟優渥、社會狀況良好,也讓研究者深受良好教育。在世代高等教育已經非常普遍之際,當代教育是否影響了馬來西亞華人青年對自然的瞭解不可而知。本研究旨在調查馬來西亞高等教育華人青年自然關聯性以及其如何影響親環境行為之路徑,希望在生態旅遊、自然資源管理之外,也能透過教育與溝通管道,推動環境教育之總體營造。 本研究採用自編量表,係以Nisbet (2009)的自然關聯性量表和新生態典範量表(Dunlap et al., 2000)為主軸,進行自然關聯性的觀點(自然的外部世界觀)、自然關聯性的經驗(與自然的物理關係)、自然關聯性的情感(內在認同的情感)之分析,並且運用了Kaiser(1998)所發展的生態行為量表進行親環境行之分析。最後,利用量化的方式進行分析,找出自然關聯性與親環境行為之關係及路徑。本研究通過如社交媒體渠道、青年相關組織和現場發放等多種途徑的滾雪球方法收集青年問卷,並使用結構方程模型(SEM)進行數據分析,以探索構建個體之間的關係。 透過本研究預期能夠驗證在自然關聯性所提出的相關理論,並且進行差異性分析比較,找出相關的文化、教育、社會等背景差異依據,進行相關的研究分析探討,解決目前馬來西亞華人青年在自然關聯性與親環境行為的缺乏項目,互相學習並且對症下藥。在推動馬來西亞環境教育、生態旅遊和自然資源管理的溝通時,可透過不同媒介的環境教育傳播、方案、課程進行,希望能夠提升自然經驗的培養、情感面向的心靈提升和生態知識的學習,讓這一代青年能夠與環境互相了解邁向更永續的經濟、環境與社會發展。Item 以行為決定模型探討臺北市民回收意圖(2019) 許峻維; Hsu, Chun-Wei隨著經濟迅速成長,大量的資源使用與工業生產,廢棄物的產生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與環境議題,在廢棄物產生形成社會成本之後,影響臺灣環境的永續發展與國民的健康福祉。有鑒於環境保護的重要,人們在環保意識逐漸高漲之際,廢棄物回收成為追求環境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本論文研究的目的在探討臺北市民對於資源回收的意圖分析,根據統計,自民國89年臺北市家戶垃圾量每人每日垃圾量為1.12公斤,至民國104年則為0.37公斤。資源回收率也從2.4%增加至56.6%,家庭回收對於臺北市整體的垃圾處理功不可沒。 本研究依照Klöckner(2010)提出的行為決定模型(Comprehensive Action Determination Model, CADM)的架構與回收測量量表為主軸。探討臺北市居民的資源回收意圖之決定模型為何?是否根據理論可以斷定「覺知」、「態度」、「社會規範」、「回收習慣」、「個人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回收行為意圖」等七個變項對「回收行為」產生決定性之影響?本研究採取臺北市分區調查的模式,依照各區人口數,發放問卷調查,並採用結構方程式(SEM)進行路徑分析,探討各變項間之關係。 本研究以社會科學統計軟體(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SPSS)23.0 與LISRAL9.2進行統計分析研究,以差異分析找出個社會背景變項與回收行為之差異,以Klöckner(2010)的行為決定模型(Comprehensive Action Determination Model, CADM),以結構方程式模型(SEM)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與路徑分析,適配符合臺北市民回收模型。在結果中將探討臺北市民回收的行為意圖。期許未來從人文環境、社會規範、或是從環境行政等制度方面進行政策調整方案,使得回收系統更臻完善。合理的利用資源,保護生態平衡並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關鍵字:資源回收、臺北市、回收行為、結構方程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