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社區參與蟾蜍山文化景觀形塑
    (2022) 謝佳吟; Hsieh, Chia-Ying
    永續發展是一種目標也是一種過程,當我們要在永續發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從「社區」尺度著手,可能是一個較符合人們行動模式的方式。蟾蜍山聚落位於台北市大安區,在2016年劃定為文化景觀,聚落發展提出以「人與生態共生的新眷村永續聚落」作為目標。文化景觀是人類與其自然環境交互作用下的多樣性表現形式。在文化景觀的基礎概念下,文化景觀與在地居民生活文化息息相關,保存與維護的過程勢必也須在地居民的參與。  本研究以台北市蟾蜍山文化景觀為單一個案研究對象,採文獻蒐集、參與式觀察,及訪談收集研究資料。對於居民而言,當居住的環境通過成為文化景觀,在地轉型發展成為必然之事。本研究旨在探究社區如何參與文化景觀保存並與之相互影響、形塑的過程,也藉由蟾蜍山的案例思考地方文化、環境與人共生的永續未來願景。透過文獻了解,文化景觀與社區參與、永續發展的關係相當緊密,文化景觀的保存架構中,不僅重視文化保存的價值,也強調著社區的參與與永續發展。  研究結果顯示,在地居民認為蟾蜍山文化景觀的內涵包含在地歷史與文化的基礎、良好的生態環境、人與環境共生的日常生活。社區居民在聚落保存轉向文化景觀發展的參與過程中,逐漸展現社區自主的力量,在參與的醞釀之下逐漸形成社區組織台北市大安區社區發展協會,而後將文化景觀發展的部分目標作為社區發展目標。聚落的發展與居民對於未來的想像呼應著永續發展的願景,尤其展現在社會層面上,聚落綿密的社區網絡,成為實踐在地永續的強大力量。
  • Item
    大學生參與「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通識課程之學習歷程研究
    (2011) 石純齊; Shih, Chun-Chi
    在環境失衡的現代,推動環境教育已是刻不容緩的事。在大專院校,環境教育的推廣有賴於環境教育融入通識課程中方能實施與達到成效。有鑒於此,本研究問題為一:學生於課程進行期間如何與教師、課程這三者進行交流、互動?歷經學期通識課程後是否有所轉變?二、研究對象在學習歷程中的環境倫理和永續發展觀念脈絡為何?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針對選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99學年度第1學期「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通識課程的22位學生進行歷時一學期的田野調查,透過文件蒐集、參與觀察法、初步性訪談,研究者最後篩選出11位學生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並於課程結束後進行深度性訪談。經文件蒐集處理、對話記錄轉譯完畢,研究者將所有的資料進行歸納、分析、轉譯與詮釋。 研究發現:「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通識課程透過實作和體驗,教學會更具有說服力,但仍需要適當的導引;課堂上的實務分享、指定專書閱讀,能提升學習效率;而「模擬聯合國會議」價值澄清課程,能使學生設身處地為他者著想,並瞭解更深層的永續發展觀。透過一學期的引導,除了感同身受,擴大思考的共鳴,學生亦嚮往簡樸生活,重新找回自己與自然間的密切關係,以大自然為師;進而付諸行動,甚至成為影響他人的一份子。 根據研究發現提出研究結論:學生明顯提升對周遭環境變化的關注、對環境危機的意識與覺醒、對當前重大環境議題的瞭解,培養出主動關切環境問題的態度,進而轉變為主動探索、學習環境方面的知識,並在個人生活中實施環保的能力。最後從環境教育本體出發,提出對環境教育相關之通識課程教學者及未來研究之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