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探討昆蟲營隊教學人員對昆蟲之價值觀與教學行為意向
    (2012) 張淇惠; Chang, Chi-huei
    機構團體定期舉辦昆蟲營隊會安排接觸昆蟲活體的教學活動,但昆蟲嬌小、脆弱,很容易造成傷亡。參加的學員年齡多在道德他律期,易受成年人影響,所以教學人員在情境中的教學行為可能會造成示範的效果。本研究基於關切教學時活體昆蟲的生命福利,以及教學內容是否能傳達友善環境的價值觀和行為,調查教學第一線的教學人員對昆蟲的價值觀與教學行為。 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普查台北市及新北市各機構的昆蟲營隊教學人員。以Kellert(1996)的九種價值類型及生命中心倫理學者的理論發展價值觀量表,並且以道德兩難情境發展教學行為意向的開放式問卷。共發放81份問卷,回收54份,有53份為有效問卷。調查價值觀的結果顯示教學人員在生態價值表現最高,最低的是否定價值。個人背景則以女性或以志工身分參與者對「昆蟲個體生命較不傷害的價值觀」表現顯著較高。男性、年齡較輕者、擔任營隊內規劃工作者、未曾受過師資培訓者或非志工身分者對於「昆蟲個體生命較傷害的價值觀」顯著較高。 行為意向調查結果發現教學人員普遍認為學員需要接觸活體及進行戶外觀察,且大多數會安排採集活動,但基於考量昆蟲個體福利則不設陷阱、且不鼓勵飼養。可將其分類為考量「教學效果」、「生態族群」與「昆蟲個體福利」三類,當中以考量「生態族群」最多,考量「昆蟲個體福利」者不到四分之一,且許多教學人員在行為上有前後矛盾的情形,需進一步釐清,所以本研究建議應確立教學目的、將生命福利議題融入在人員的專業訓練、適時使用多媒體取代直接接觸、利用原有環境內的設施取代設置陷阱、重視過程而非強調結果。建議未來的研究可將昆蟲生命福利議題融入課程方案中、發展適當的教學方法及製作觀察與採集倫理示範教材。
  • Item
    蒙古國烏蘭巴托市環境教育推動策略之研究
    (2014) 彩虹; Solongo Erdenebat
    蒙古國因為經濟發展,環境問題日趨惡化,產生沙漠化、河川污染及垃圾棄置等問題。上述問題因為民眾缺乏環境知識,以及生活習慣欠缺環境素養,導致環境問題層出不窮。蒙古國現今狀況類似1960年代的臺灣,因為過度開發,重視經濟而忽略環保,產生環境劣化之情形。自1970年代起,中華民國臺灣民眾環保意識開始覺醒,學者及非政府組織(NGOs)積極守護環境,一起督促政府訂定相關環境保護策略,尤其2010年中華民國政府實施環境教育法,促進國民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環境教育法中賡續永續發展的重大使命,以上環境教育的經驗值得蒙古國學習。 本研究基於上述的概念,依據臺灣環境保護發展的經驗,首先針對蒙古國首府烏蘭巴托市市民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參與問卷民眾之環境知識、對環境關切程度,以及從事環境行為的態度及其影響進行分析。本研究在2013年7月至2013年9月,共回收320份問卷,其中301份為有效問卷,經過彙整回收問卷之後,應用SPSS l5.0 for Windows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採用敘述統計、主成分分析,以及相關分析進行研究。本研究共調查男性有125位,女性有176位,男女性別比約1:1.4。研究結果發現,在兩年之內曾經捐款支持推動環保或是環境教育者,佔72%,捐款比例相當高。曾經擔任環保義工占42.7%,不曾經擔任環保義工占57.3%,可見一般民眾比較願意捐款,比較不願意擔任環保義工,這是因為受訪者以烏蘭巴托市都會區中的上班族居多。在性別方面,蒙古的女性支持環保的機率比較高,但是捐款金額相當少,這是因為受訪的蒙古女性教育程度較高,大多有上班但是當主管的機會比較少,以至於薪水較低之故。 本研究依據調查分析結果,參照臺灣提倡環保意識的具體經驗,以及參考環境教育方案,提出適合蒙古國烏蘭巴托市推動環境教育之策略建議如下:第一、學習臺灣宗教界參與環境保護的經驗為例,運用慈濟精神,以喇嘛教系統為基礎推動環境保護義工工作,建立環保義工制度,以保護環境。第二、學習臺灣環境教育法第19條,公營機關、團體及事業機構,以及各級學校之所有員工、教師、學生,每年均應參加4小時以上環境教育的精神,敦促蒙古國的自然環境部和教育部制定相關的規範,推動戶外學習。第三、在蒙古國境內廣設環境教育設施或場所,以利各界辦理環境教育。 本研究藉由調查分析參與問卷之蒙古國烏蘭巴托市民眾之環境行為意向模式、對環境關切程度,以及從事環境行為的態度及其影響進行分析。研究中參照臺灣推動環保經驗,藉由案例分析,希望將臺灣成功的典範推廣至蒙古。並希望藉由本研究結果,作為蒙古國烏蘭巴托市改善環境保護政策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