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7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探究環境教育工作者在荒野中獨處的自然經驗(2024) 吳沁芸; Wu, Chin-Yun本研究旨在探討環境教育工作者在荒野中獨處的自然經驗及其對從事環境教育工作的影響。本研究聚焦於兩個主要問題:一、環境教育工作者在荒野中獨處的自然經驗為何?二、承上,此經驗對環境教育工作者從事環境教育工作的影響為何?如何發生?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法,深度訪談三位環境教育工作者。研究發現,荒野獨處的自然經驗內含包括:一、正向且連結的經驗。二、恐懼、阻力和挑戰。三、敏銳的感官體驗。四、超個人體驗。五、沉思體驗。 在每位環境教育工作者在荒野獨處經驗中,有不同的經驗和省思。而這些經驗和省思對於其從示環境教育的啟示,則分別從教育哲學、教學設計和引導方式去個別討論。影響的層面包含:一、傾向生態中心觀點和行為。二、建立整全觀。三、活出使命與天賦。四、有助於專業發展。 由此可知,荒野獨處不僅是環境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個人經驗,對於環境教育的專業成長亦有許多幫助。環境教育工作者的荒野獨處經驗,使其體悟人與自然的不二關係,並得到了豐富的自然經驗,且能在教育過程中注入更多深度和靈魂,對於提升環境教育的品質具有重要的意義。Item 探討臺灣環境學習中心環境教育教師重要能力及其影響因素:實務工作者之觀點(2020) 王喜青; Wang, Hsi-Ching本研究透過實務工作者之觀點,嘗試探索臺灣環境學習中心之環境教育教師對於工作的描述、任務現況、重要能力內容與影響能力之相關因素,做為回應他們環境教育專業發展的參考。 研究採取混合設計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以立意取樣搭配雪球法取樣,訪談28位年資4年以上的教師,獲得工作觀點、任務範疇、重要能力與影響能力的相關因素。第二階段運用問卷調查法,蒐集全臺環境學習中心教師實際的工作任務範疇、能力掌握現況,以及重要因素之間的關係和路徑。問卷於2016年3月至6月間發放226份,回收到的有效問卷185份,回收率88.9%。研究發現包括: 一、 環境教育教師、環境教育、環境學習中心之功能為環境、組織與公眾三者間的的溝通媒介。環境教育教師的角色跨越了教育實務、方案領導與組織管理三個層級。他們有九項工作任務範疇,以教育方案規劃執行和相關行政工作為主。 二、 環境教育教師需要的重要能力有14項,可以分為「一般工作職能」、「教學實務能力」、「環境教育專業能力」等三個能力領域。環境教育教師目前的能力掌握狀況以一般工作職能領域中的能力項目表現較佳,但教學實務能力的「營造學習氛圍」、「評估成效與精進教學」,以及環境教育專業能力的「環境教育基礎認識」等能力則表現較弱。 三、 影響環境教育教師能力表現的重要因素,包括人口學變項的「教育程度」、「環境學習中心服務年資」,個人內在認知因素的「審慎性人格」、「學科運用」、「工作幸福感」及「自我效能感」,外在環境因素的「學習者回饋」、「成功榜樣」、「月薪資」等因素直接或間接影響。其中又以幸福感與自我效能感影響較大。 依據研究發現,研究者提出實務應用與後續研究的建議。實務應用的建議聚焦在教師專業發展、組織聘任、培訓人員及營運中心之政策等。後續研究建議則提出研究主題、對象、研究方法等方面,以期能充實環境教育及環境學習中心領域研究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