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高海拔長期生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5-12-??) 黃淑萍; 蕭之維; 杜銘章
    我們在1999年至2004年間在塔塔加地區三個不同樣區內,定期調查優勢種爬蟲類臺灣蜓蜥(Sphenomorphus taiwanesis)所利用的掩體環境及數量變化,並在其中臺灣蜓蜥最多的石山樣區,利用標放再捕捉法及尋獲率兩種方式觀測其於2001~2004年間每月的數量變化。標放再捕捉法是於每次調查的第一次以剪趾方式標記捕獲個體後放回,在第二天再以捕獲的個體數量,依Baily公式估算族群量;而獲率是以每以調查所捕獲的蜥蜴數量除以總翻尋掩體數計算而得。結果顯示:(一)臺灣蜓蜥的數量在石山樣區最多,在神木林道較為稀少,而鹿林水源則未曾尋獲;每個樣區內臺灣蜓蜥的數量多寡很可能與其日照程度以及與適合其躲藏的掩體數量有關;(二)臺灣蜓蜥以躲藏在石塊下的比例最高,木塊及其它類型的掩體較少;(三)臺灣蜓蜥所利用之掩體的底質以潮濕底質多於乾燥或有積水的底質,而有植物的底質也多於沒有植物生長的底質;(四)依標放再捕捉法及獲率兩種方法的結果都顯示石山樣區內的臺灣蜓蜥數量在2004年時明顯下降,這可是該年春天時遭受施工破壞所導致。
  • Item
    屏東縣萬安溪臺灣石魚賓(Acrossocheilus Paradoxus)之棲地利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6-12-??) 孔麒源; 戴永褆
    自2005年7月至12月以浮潛觀察法於屏東縣萬安溪調查臺灣石□之棲地利用。依體長區分小魚(1-4cm)、中魚(5-9cm)、大魚(>10cm)三種體型。棲地利用測量變數包括上層遮蔽度、水深、底層水溫、溶氧與底質。小魚選擇各項棲地變數之平均值分別為:上層遮蔽度16%、水深85.2cm、底層水溫23.5℃、溶氧9.2mg/L;中魚則為上層遮蔽度17%、水深105.8cm、底層水溫23.6℃、溶氧9.5mg/L;大魚選擇上層遮蔽度、水深、底層水溫、溶氧則分別為18%、106.9cm、23.9℃、8.9mg/L。三種體型臺灣石□皆選擇岩壁(Bedrock)及大巨石(Boulder)為底質需求。小魚在雨、旱季間選擇水深顯著不同;中、大魚則無差異。本研究結果顯示,臺灣石□對棲地選擇依據二階段生活史而異;對岩壁及大巨石之偏好與覓食無關,而與躲藏及障蔽功能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