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9
Browse
1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高中歷史學科核心能力的理論與實踐--以「歷史解釋」為中心(2012) 何曉薇台灣歷史教育近年來最大的變革,即是95課綱與100課綱所強調的「核心能力」,其內涵是重視時序觀念、歷史理解、歷史解釋與史料證據,目的是希望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本研究即是以「歷史解釋」為中心,進行相關的行動研究。 筆者以95課綱高中歷史第二冊「近世北方民族的爭勝」為單元進行教學實驗,透過多媒體教學法、講述教學法及小組討論法的教材設計,嘗試將「歷史解釋」的教學目標融入教學活動;同時藉由多元評量之方式,瞭解學生在「歷史解釋」方面的表現情形或遭遇的問題,以作為日後歷史教師或擬進行相關研究者之參考。 研究結果可發現:學生在「認知」、「理解」的部分較能達到教學目標,但涉及「解釋」的部分,因其歷史知識較為薄弱,歷史解釋較難周延;但小組討論法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收穫甚多,且提升其對歷史之興趣。隨著100課綱課程正式上路,核心能力仍維持不變的情形下,希望未來有更多高中教師更瞭解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也能真正在課堂中加以落實。Item 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圖表與歷史思維能力培養─以中國史為中心(2014) 莊其偉培養歷史思維能力已成為歷史教育的目標,歷史教材的編寫模式也慢慢呼應這股歷史教育改革的潮流,現今教科書的圖表大量增加,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與可讀性,本研究認為若能善加利用歷史教材中未被重用的「歷史圖表」,對於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必定有所幫助與成長。 本研究以《九五暫綱》的歷史教科書中的圖表資料為分析對象,歸納出五種歷史圖表的分類及其理論依據,據此詳細檢視,現今教科書圖表資料的編撰是否能符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並且利用歷史圖表的解讀過程,啟發歷史思維教學活動,並對實驗課程與學生回饋進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的發現: 一、教科書中歷史圖表教材存在必須改善的問題。 二、學生對歷史圖表教學方式抱持肯定的態度。 三、歷史圖表搭配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可以提升歷史思維。 四、申論題的歷史思維水平是可以測量的。 本研究針對歷史圖表教材啟發歷史思維能力的建議: 一、教科書之圖像、圖說、課文緊密結合,發揮最大功用。 二、教科書出版社應註明圖表來源,開發自己的圖表。 三、圖表教學注意時機,符合發展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目標。 四、宜選擇有故事性、真實性、代表性的圖表教材。 五、大考歷史科非選擇題之設計:題型引用歷史圖表、問題基於歷史思維。Item 兩岸三地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冷戰時期」的書寫(2014) 王曉芸本研究主要在探究兩岸三地冷戰結束前後高中歷史教科書「冷戰時期」的書寫,瞭解三地教科書過去和現階段書寫的概況,透過課綱、教科書中的人物安排、議題上與學術互動的成果,梳理冷戰前後及時代的轉變,使得教科書內容中所隱含的意識型態轉變,呈現出不同的國家意識和國際觀。 由三地課綱的發展脈絡來看,已由側重國家意識,漸轉變為配合冷戰結束後的時代潮流,由濃轉淡,而較突顯出歷史的課程意識和符應多元時代的國際觀。 三地新舊版教科書中的人物安排,以類別來看,除政治類別人物比例仍不少外,新增許多經濟、社會文化類別,甚至台灣新版和中國大陸新版當中的社會文化類別的安排比例超越政治類別,顯見受到新文化史影響。早期側重國家意識,加強政治類別人物的比例、採負面方式書寫敵對陣營,諸此已被突顯歷史科的課程意識和重視多元文化的國際觀養成所取代。 對於議題的安排上,試將冷戰時期分為三期:初期的冷戰起源、中期的冷戰緩和、後期的冷戰結束,將三地新舊版對三個時期的界定、導因作一整理,再與學術界的研究成果作對照,瞭解箇中互動情形。初期的起源問題仍較有立場上的維護色彩,當中較具突破的為香港新版,冷戰結束及政權轉移後的今日,對於英國在冷戰過程扮演的角色,已能將學術的研究成果加以呈現。中期的緩和問題,三地書寫轉變明顯由美蘇兩強為主政治事件改為中期的亞洲及各地的內部發展為主,較能一窺冷戰時期人們的生活概況,惟仍應以美蘇兩強中期控制力轉弱作一交待,且結合學術上緩和是種長期的發展態勢,中期即有形成後冷戰多元化的背景,才能明白教科書於冷戰中期如此編寫的原因。後期的冷戰結束,三地教科書的安排在事件及原因上較無爭議,然而較少提及結束的過程,香港新版當中安排兩個年份作為冷戰的結束,宜標示及強調冷戰結束的階段,凸顯書寫時分析的深度。 冷戰時期的教科書,教科書中的冷戰時期,同樣事件卻有不同的書寫方式,因各地的國家意識、國際觀以及本身的課程意識轉變,都將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藉三地新舊版高中歷史教科書的書寫概況作一比較,取其長避其短,使歷史教科書更能傳達出具包容性的國家意識和適切的國際觀。Item 建構主義教育思想在高中歷史教學上的實踐-以「1960年代美國的政治和社會」的單元教學為例(2011) 雷秀萍; Lei Hsiu-Ping建構主義一反西方傳統知識論對獲取知識的定義,認為知識不是絕對客觀存在的真理,而是學習者以原有的概念架構、先備知識為基礎,透過與外界相互作用中主動建構而來,因此教學必須回歸學生在學習歷程中的主體性,去思考「學生如何習得知識、甚至建構知識、達到意義的學習?」,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自我探究能力,如此才能回到教育的本質,讓學生的潛能性向得以發揮;英美近二十年來的歷史教育改革浪潮,不論是教學目標、教材設計、教學活動、教學評量都發生了本質性的變革,他們一方面從歷史知識的本質來重新定義歷史教育的內涵,去思考「為什麼要學歷史?」、「歷史科到底能帶給學生什麼?」,以尋回學習歷史的意義,培養歷史思維能力。 知識建構與歷史思維能力是一體兩面的,反映了哲學心理學與史學研究典範的轉移,有著兩兩相呼應的效果,也是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所應具備的能力。因此,筆者針對建構主義進行理論探討,從中導引至教育層面,並參酌英美與台灣歷史教育改革的脈動,發展建構主義的歷史教學目標;並以現行(95暫綱)高中歷史教科書第四冊-「1960年代的美國政治與社會」之單元進行教材教法設計,以台北縣立樹林高中高二社會組班級504作為研究對象,藉由「主題探究與合作學習」、「發表教學法」與「多媒體教學法」三方面來教學,並以「紙筆測驗的前測與後測」、「課室觀察與晤談」與「評定量表」來評量,對於學生的學習反應,已獲初步結論,同時針對建構主義教育思想在歷史課堂上實踐的得失利弊,也誠懇地提出數點建議,以供未來從事相關研究的參考。 一、結論 1.建構式歷史教學有助於學生認識歷史學科的特性,進而理解學習歷史的 意義與價值。 2.接受建構式歷史教學的學生,其學習動機、學習潛能、人際互動、歷史思維、問題解決與生活感知能力均有顯著提升。 3.部分學生感到壓力並認為,教師不一定知道他們的學習情形,筆者認為此乃時間不足與人數過多等不利因素所致,教師可拉長教學活動的時間規劃,提供適時適當認知情意的鷹架來改善。 4.學生明顯具有以現在的生活經驗來理解歷史發展,及過度簡化歷史現象的情形,後者可能與過去教育體制僵化和學生社會歷練不足有關;建構教學有助學生理解歷史事件的複雜性。 5.學業成就的高低可能影響其反應速度的快慢,但也非絕對的關係,學生本身的生活經驗與人格特質才是影響其創思發展的關鍵因素。 6.學生普遍對建構式教學方法給予正面評價,多媒體教學更受到普遍歡迎。 二、建議 (一)對歷史教師的建議 1.建構教學是教育信念的改變,當教師願意相信學生能夠主動建構知識的學習觀時,從教材教法、教學活動到教學評量將會有顛覆性的改變,此改變可能會令人徬徨無措,但可透過教師專業社群的合作分享與集思廣益來減少壓力與促進專業知能成長。 2.建構教學亦受時間不足與人數過多的限制,但建構教學並非某種特定的教學方法,必須視學生的表現靈活應用,即便是傳統的講述教學法,若能設計合宜,提供彈性開放的空間幫助學生建構知識,它也是一種建構教學,因此,在教育改革的同時,不可矯枉過正,把傳統講述式教學批得一無是處,教師可因應情勢靈活調整,若覺仍有窒礙難行之處,尚可嘗試先以舊瓶換新酒的方式,將建構教學的精神融入傳統教學中。 3.建構教學非放任學生任意建構,教師適時適當的引導是教學成敗的關鍵。 (二)對未來擬從事相關議題之研究者的建議 1.歷史思維與知識建構的能力需要長期培養,無法追求速成。 2.擴大樣本數量來源與教學單元的選取,以擴大評估建構式歷史教學的可行性。 3.建構式歷史教學對於高低學業成就者的影響還有待研究。 4.個案研究與追蹤研究仍有發展空間。 5.可嘗試發展「一段歷史、兩種敘述」或「故事線」的教學策略。 6.歷史思維能力測驗的工具還有待開發。 (三)對教育行政當局的建議 1.設法改善大眾對建構主義與歷史學科錯誤的認知。 2.矯枉過正可能會造成學生基礎知識薄弱的窘境。Item 圖像與真實-台灣史漫畫的發展(1990~2010)(2011) 郭姿含臺灣史漫畫的出版與臺灣走向本土化、民主化與多元化的社會變遷密切相關,尤其與臺灣史研究與臺灣史教育發展緊密結合。臺灣史研究的豐碩成果與多元視角位臺灣史漫畫創作的基礎所在,而臺灣史教育的日受重視則驅動了臺灣史漫畫的出版。臺灣史漫畫深受臺灣史研究與教育影響的同時也反映兩者的發展情形。 圖像是漫畫的重要元素,也是輔助歷史想像的重要工具,不論是根據歷史圖像繪製的寫實性圖像,或是根據史料重建的模擬圖像均可使讀者對歷史有具體的理解。而另一種根據社會文化創造的典型性人物造型,寫實程度雖低,但有助於讀者快速辨識角色而利於閱讀的順暢。圖像再進一步誇張與簡化,配合指示性與象徵性符號,則可表現想法或作為說明之用,充分突顯漫畫圖像化抽象為具體以及渲染情緒的功能。除圖像造型之外,空間配置是臺灣史漫畫的一個觀察重點,以「高低」、「上下」兩種配置最常見,經常伴隨政府權力與原漢關係出現,暗喻彼此間的權力體系。 漫畫獨特的敘事手法可分成兩部分來看,首先是圖文結合的不同模式,為了推展劇情、營造戲劇感,圖文交叉模式運用的比例最高,此外,因為臺灣史漫畫的知識性較強,文字具體模式與圖文皆具體模式也有一定比例,皆有助讀者建立完整的概念。其次是分格間轉換方式,以「主題到主題」和「場景到場景」兩種模式比例最高,「動作到動作」模式則通常用於工具製作的場景中。大體來說,篇幅越多,使用的分格轉換模式就越為多元,其中《漫畫臺灣歷史》在分格轉換上最為靈活多變,應該和作者杜福安豐富的動畫製作經驗有關。 小說的敘事手法與電影的運鏡手法也時常融入臺灣史漫畫的敘事之中,營造戲劇效果之餘,也提供讀者許多可供切入的觀察角度,不單只是劇情的觀賞,也刺激讀者的思考運作。 回歸臺灣史漫畫的內容來看,選取的史事以政治類為主,這是因為研究成果豐富,取材容易,加上政治類史事多以事件居多,利於編寫劇情,而且臺灣有政權更替頻繁的特色,以政治類史事為主軸編排可展現清晰的時序關係。器物工具、建築與生活方式由於正屬於圖像擅長表現的範疇,因此出現比例也相當高。社會現象與文化多出現於《認識臺灣歷史》與《漫畫臺灣歷史》兩套書,皆利用史料編繪歷史模擬劇來說明,是一種創作難度高但表達效能也高的手法。也正是者兩套書的特色之一。 分析台灣史漫畫選取的歷史人物,性別上偏向男性中心,這與歷史編寫一樣以男性為視角,而臺灣早期社會又是以男性為主的移民社會,女性歷史人物史料本來就不易發掘有關。但戰後臺灣女性地位漸高,影響力不容小覷,除《認識臺灣歷史》列舉多位對臺灣民主化有所貢獻的女性人物外,其他版本在女性歷史人物選取上均顯得單薄而失衡。人物領域別則偏向政治類的領導人物、軍事將領、官員或民變領袖,正是長期以來臺灣史教育的投射。不過《認識臺灣歷史》列舉多位對戰後臺灣民主化有所貢獻的黨外人士,其中不乏曾被視為禁忌的敏感人物,更能表現臺灣的積極力量與民主化特徵。《漫畫臺灣歷史》對國際競爭時期來台傳教士則多有著墨,符合臺灣早期發展的情形。《漫畫臺灣歷史故事》除政治類人物外,在教育文化、社會經濟也選取不少代表人物。在族群上均帶有漢人菁英傾向,漢人知識分子與領導階層仍占大部分。玉山社的《認識臺灣歷史》有不少篇幅介紹部落聯盟領袖大肚王及卑南王,既符合臺灣早期發展,同時也突破漢人中心思維的限制,兼顧其他族群的發展與貢獻。 觀察臺灣史漫畫的視角與史觀,從女性出現的場景來分析,可發現出現比例低且難以展現其積極力量,仍有帶有明顯的男性中心視角。就族群關係來分析,從名稱與文化介紹比例的增加可看出原住民地位已漸受重視,但仔細觀察仍可發現在臺灣史漫畫中,原住民仍處於弱勢者的形象,難以展現出其真實面貌。多以同情而非同理的角度來看待原住民,同樣難以展現其積極力量。 國族認同方面,《漫畫臺灣歷史故事》明顯有新舊史觀混雜的現象,中國主體與臺灣主體交雜於漫畫內容之中。出版時間較晚的《認識臺灣歷史》及《漫畫臺灣歷史》則明顯受新史觀影響,除展現臺灣主體之外,也試圖將臺灣置入國際體系,創造出更符合現今社會與國際發展、更有包容性的新認同方向。Item 從「鄭和下西洋」看華文中學歷史教科書的書寫(2010) 李麗滿目前處於國際交流頻繁的時代,各國歷史教科書的改革蔚然成風,本文希望透過觀察各地中學歷史教科書中「鄭和下西洋」的教材書寫,探討不同華人地區編寫教科書的特色。本研究先透過觀察台灣、大陸、香港以及馬來西亞華文獨中的中學歷史教科書發展過程,了解各地歷史教育的改革方向。再回歸學術層面,鎖定「鄭和下西洋」為範圍,分析各地華文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內容編寫,探討四地歷史教科書對鄭和下西洋事件的觀點有何不同?各地教科書的編修是否能夠反映較新的學術 研究成果?教材內容是否有所爭議?是否符合教育改革的方向?如何透過鄭和下西 洋事件的書寫與作業的練習達成教學目標? 最後歸納出四個地區關於「鄭和下西洋」教材的書寫特色:台灣-從正面的書寫轉向多元角度的觀察。大陸-強調和平外交的特色,重視教材的趣味性與啟發性。香港-引用最新資料,加強技能訓練與愉快學習。馬來西亞華文獨中-採用傳統書寫方式,廣列各家說法。並且提出下列教科書編寫建議: 1、教科書編輯時,史實的認知、歷史能力的培養與情意的薰陶三者並重。 2、隨時補充新知,使歷史教學與學術研究相互銜接。 3、將教材內容與當前時事、日常生活相互結合。 4、注重教科書內容的趣味性。 5、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聯繫。 6、解決國、高中教科書內容過度重複的問題。 7、需有課程發展以及評鑑機構做全盤的規劃與監督。Item 戰後初期臺灣初級中學的歷史教育(1945~1968)-以課程標準與教科書分析為中心(2009) 杜曉惠歷史教育在當代公民教育中,直接擔負公民愛國心之培養與傳遞民族文化的責任。歷史教育不但可以「曉事、知人、論世」,也是一個國家人文教育的基礎。由於歷史教育具有形塑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的功能,故在世界各國的教育課程設計中,歷史教育一直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和角色。影響歷史教育的因素甚多,但要真正落實教育政策,發揮歷史教育的功能,須仰賴歷史教科書來完成。歷史教科書對歷史知識的傳達、歷史意識的形成,以及自我認同的建立,具有最直接的影響力。教科書為一種教育工具,決定教學的大部分範疇。由此可知,歷史教科書關係著學生歷史知識的建構與能力的培養,受教者透過教科書,不但會累積共同的歷史記憶,亦逐漸被塑造成具有共同意識與認同的人民。 戰後臺灣的政治、社會環境,隨著政權轉移產生截然不同的變化。接收的中華民國亟欲重新塑造有別於殖民地時期的國家認同、民族意識及國民性格。因此,歷史教育的內涵產生重大轉變。從戰後歷次課程標準與教材大綱的修訂中,可以看出國家統治機器企圖藉由課程標準與教材大綱來指導歷史教育走向。其作法為先確立教科書的框架範疇,進一步利用教科書達成其設定的目標和理想。 本論文的焦點在於探討戰後初期(1945~1968)臺灣初中歷史課程標準、教材大綱與教材之演變情況,課程標準、教材大綱與教材之間的關連,以及歷史教科書所欲傳達之理念內涵。主要係以1940、1948、1952及1962年等歷次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教材大綱,及教科書為探討對象。其中,教科書版本分別為1949、1951年的審定版,以及1953、1963年的統編本。 經由本論文的剖析,發現戰後初期的課程標準和教材大綱確實主導初中歷史教科書的編寫方向和內容。初中歷史教科書的編撰刊行,雖然前後曾出現不同版本,觀其內容,多依據歷次修訂之課程標準和教材大綱。其中,雖曾出現有教材大綱綱目卻無教科書章節,或是教科書有章節但教材大綱無綱目的情況,但都僅是少數,不影響整體教科書與課程標準目標的對應。至於各階段的歷史課程標準,不但具有特定的目標和任務,更反映大時代環境的變遷。 自戰後到1968年止,課程標準前後歷經四次變更,從具有「抗戰建國精神」轉變成到「反共抗俄意識」的目標內涵。為配合時代演變,不僅課程標準所屬的教材大綱進行增刪,教科書內容亦跟隨調整。然不論課程標準和教材大綱如何修訂,四個不同階段的初中歷史教科書內容都是以「政治」議題所佔份量最多,主題也最為明確。至於其他議題如文化、社會經濟等較為軟性的題材,常以教科書編輯者的個人主觀作為選取標準,多為蜻蜓點水般輕輕帶過,未見較為深入的描述;同時相關子題亦不明確,常呈現分析不足的現象。 事實上,初中歷史教科書所有的議題,除經濟觀較少和政治發生關連外,其餘議題不管是外交、制度、民族觀,還是文化、社會觀,多係圍繞政治議題而來。此種現象,與傳統初中歷史教材明顯重視歷史意識(historical consciousness)的傳達有關。基本上,初中歷史教材所欲傳達的歷史意識,不管任何一個階段均特別強調「國家正當性的建構」任務。此一歷史意識,支配我國歷史教育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總而言之,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下,藉由課程標準的修訂、教材大綱的規範,將政府嘗試透過教育方式傳達給國人的訊息,在教科書中明確地彰顯無疑。初中歷史教科書不僅傳授歷史知識而已,更經由因果分析、人物評價,灌輸國人「正確」的史觀和歷史意識,使國人產生對國家、民族、文化的高度認同。Item 國中社會學習領域中的歷史作業設計研究—以《社會》第三冊歷史教材為中心(2007) 葛康馨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目的,無論在課前、課後、或課內、課外,所要學生從事的工作和課業,都是作業。它是教師教學活動及學生學習歷程中的一部份。本研究首先統整歸納有關作業的功用、種類、設計原則等內容,希望能藉助教育心理學、課程設計等理論基礎,並結合歷史教育獨特的學科特色與目標,幫助教師確實掌握歷史作業的意義與功能,成為作業設計與評選的依據。其次,以平行的架構分章探討國中階段較常用的「問題與討論」、「習作」、「學習單」等作業型式,並以九十四學年度第一學期國中八年級南一版《社會》教科書的歷史教材內容為出發點,進行此三類作業的實施規劃,並由學生實際成果回饋設計目標,並修正作業內容。最後提出結論,認為教師應善用課堂討論作業,甚至可以不用歷史習作,而自行設計學習單為課後作業,更能讓歷史作業活潑多元,也更有助於教師在教學目標上的評量。然而在授課時數及教師工作負擔的現實考量下,仍需要教育當局及教科書出版社的配合,故提出五點歷史作業改進建議:一、建置歷史作業交流、分享平台;二、評鑑出版社回饋機制;三、重視整體教科用書研究;四、開放習作市場競爭;五、推動學生社會科學競賽。以期能正視歷史作業的重要性,力求歷史作業的持續改善。Item 海峽兩岸高中歷史教科書有關「國民政府時期」(1925-1948)教材之比較研究—以人物和事件的敘述為討論中心(2007) 戴淑貞摘 要 教育是立國的根本,國家發展的動力,而且是一個國家達到政治整合以及營造國民意識的主要工具。其中,歷史教育在整個教育的體系中佔有一個特殊而且重要的地位,不僅僅發展一個人的「歷史感」和「社會感」最有效的科目,更是國家培養民族精神與愛國意識的重要學科。從教育學的角度來看,歷史教育與史學研究有所不同,除本身獨特的知識結構和學科性質外,更著重歷史的教育意義,自然在史實的選擇、目的與方法上,帶有較為強烈的主觀成份。臺海兩岸基於特殊的時空背景,在歷史教育的發展上,更充分表現出濃厚的政治意識型態。在兩岸互動頻繁的今天,兩岸人民無論在政治立場、價值觀念或者思維模式,還是存在著極為鮮明的差異,也間接造成彼此溝通和瞭解的障礙。因此,如何在兩岸政治意識的對抗中,讓歷史教學能做出更客觀的敘述、排除政治及黨派意識型態的影響,使歷史學科更具實用的價值,是本文研究的原因。 本論文主要是以文獻探討與內容分析法為主,再加上統計、歸納、比較等方法。別針對兩岸前後十年、各四個版本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有關國民政府時期的教材內容,以人物與事件的選擇和撰述為討論中心,作「量」和「質」兩方面的統計和分析,並對其中所呈現的意識型態進行討論,比較兩岸歷史教科書內容上的異同得失,最後提出結論和一些看法。 第一章是說明本文研究的動機、目的、方法、步驟,以及研究的範圍與限制。第二章部分,分別就雙方的教育思想,和不同時期的歷史教學目標及教材大綱,來說明高中歷史教育的發展與變化。第三章和第四章部分,則是針對兩岸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國民政府時期」之教材內容,有關人物和事件的選擇與撰述進行探討。第五章結論的部分歸納出五點: 一、兩岸歷史教育的發展,反映出時代政治變化的軌跡。 二、兩岸皆以各自觀點表述中國現代史的發展,並試圖證明及鞏固其政權合法 性。 三、民族精神與愛國思想教育為雙方歷史教育的重要目標,但隨著臺灣社會多元化與教育改革的發展,臺灣高中歷史教材較為重視歷史教育的本質。 四、不同政治意識型態影響兩岸教科書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選擇與撰述。 五、中國大陸以鮮明的政治意識型態主導教科書內容,臺灣則隨政治民主化的進 展表現出更多元的風格。 兩岸歷史教育不僅反映出時代的變遷,也看出教科書與政治意識型態間的綰合關聯。民族精神教育非解決教育問題的萬靈丹,兩岸高中歷史教科書應拋棄本位主義,跳脫政治化約,回歸知識與教育的本質,以客觀的態度呈現歷史的發展,而不使教科書淪為政治宣傳的工具。歷史的價值與目的,最重要的是人文教育的基礎,應該給予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教導學生民主的價值和尊重他人的行為,培養具有民主及人文素養之健全的心性,才是教育更深層的價值。Item 近代中國的面貌─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中晚清時期(1840-1911)編寫之研究(2006) 曾惠櫻論文摘要 高中歷史教育改革的討論已經到了紛亂的境界,各自表述意見,有主題卻難有共識,而隨著學術研究成果的推陳出新與多元的歷史書寫,教科書也應適度隨之調整或修正;加以前人有關教科書內容研究,多重「編輯原則」、「人物分析」、「比較研究」為主,因此本文希望回歸學術面的探討,以學術研究成果檢驗教科書實質內容。 藉由對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教科書進行文本分析,與整理歸納「晚清」歷史的學術研究成果,檢討課程標準與教科書對於晚清歷史的課程規劃,本文有下列結論。第一、教育目標淪為形式,無法看出對於學生學習晚清歷史,要求達到何種成果,教材大綱為早期中國近代史研究成果的精華總結,以政治史為主,未依時代演進適度調整,國、高中教科書中的晚清課程重複性高,授課時數不足。第二、透過學術研究成果的考察,從早期中英貿易衝突、內亂、自強運動時期內政改革、革命派與立憲派等方面,釐清教科書實質內容編寫的若干說法。另外,本文將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中國放於世界史的脈絡下,在政治變局之外,介紹近代中國的社會轉變,希冀提供不同的面向供教科書編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