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冷戰下中華民國的難民政策—以香港調景嶺營難民為中心的討論(1950-1961)
    (2009) 林芝諺; LIN,ZHIH-YAN
    本文是以香港調景嶺營為個案分析,並從政治與外交的決策面向切入,作為探究1950年代中華民國對難民政策的理想與實踐。簡言之,即以探究國府如何運用香港中國難民的宣傳題材,來重塑政權的正當性。 第一章主要鋪陳香港調景嶺營形成的緣由,先是從香港的政經歷史脈絡出發,追溯二次大戰後何以出現難民潮的背景,並探究港府對難民問題的處置態度有何轉變。其次從調景嶺營初創期內部的管理組織及社團切入,析論國民黨最初如何透過上述組織滲入難民生活,並動員該區難民從事反共愛國紀念日等活動,使得該營在成立之初,便醞釀了日後成為「反共精神堡壘」的雛形。 第二章將場景拉回台灣,探究國民黨遷台後,在國共內戰思維的框架下,對難民的態度與政策。先是從各方呼籲接納難民的態度談起,並從入境辦法的修訂與爭議切入,觀察在韓戰爆發前後,輿論與行政當局的衝突與矛盾。其次將焦點擺在國民黨的決策考量,在黨國體制下,對難民的態度亦反映其統治正當性的顧慮,而最後如何折衷內外利益,主導難民政策走向的問題。第三探討1953年後,港府的權力從調景嶺營淡出,國府如何透過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把調景嶺營打造為海外「反共精神堡壘」的形象,並擴充營內難民自治組織系統與寓救濟於教育的形式,奠定往後的難民援助模式。 第三章將焦點轉移至聯合國會場,探究國府如何藉助冷戰有利情勢,運用香港中國難民議題的策略,向聯合國爭取援助及創造發聲機會。先是釐清政府向聯合國提案前的考量與目的,以及當時國際難民定義的侷限性,點出提案起初無解的癥結所在。其次論述聯合國派遣調查團赴港調查難民問題時,國府有何對策,及對調查報告書的評價與運用。第三探討香港中國難民問題被拋向聯合國大會討論前,中、英、美三方制定決議草案的曲折歷程,至香港中難民通過聯合國決議而擠入「國際難民」之列,又有何影響。 第四章探討國府如何與美國主導的冷戰局勢相呼應,將難民宣傳成反共英雄形象,並檢視難民問題國際化的成效。先是探討聯合國發起「世界難民年」運動的內涵與爭議,國府參加的目的與對策。其次著重於「世界難民年中國委員會」的宣傳方式與運作機制,探討該會向國內外同胞勸募動員的手法、組織運作、推行的困挫,及勸募成果。第三檢討難民問題國際化後的成效。主要從內政、美援運用、港府合作態度等三大面向切入,考察政策的理想與實踐間有何差距。文末,並附帶說明調景嶺營作為一國際炒作議題,何以在1950年代之後漸消沈的原因。
  • Item
    一萬四千個證人:韓戰時期「反共義士」之研究
    (2008) 沈幸儀
    本論文的第一個部分是背景章,交代韓戰發生的時代背景,也討論了當時中國與台灣對韓戰的態度和想法。聯合國中的中國代表權問題,是國共雙方都非常關心的議題,兩方都想藉由韓戰這個事件,來爭取對自己有利的外交空間。台灣雖然因韓戰的發生而得到了喘息的時間,美國也派遣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台每關係似乎有好轉的趨勢。但在中共參戰之後,對台灣所施加的壓力,美國對台灣主權的的漠視,都讓台灣感到焦慮。後來在戰俘這個議題上找到著力點,在外交宣傳上不斷地對中共進行反擊。 第二章是討論因戰俘所引發的各種問題及戰俘營中的情形,首先是戰俘問題所造成的負面效應,造成韓戰和談的延宕。一開始是雙方對彼此的戰俘名單感到疑慮,並對交換戰俘的方式有歧見,後來聯軍這方提出了志願遣俘原則,因雙方不願遣返的戰俘數目相差過大,共方不願妥協,戰爭又再拖了兩年。在史達林過世之後,和談終於又有了進展,共方後來答應志願遣俘原則,雖然在和談過程當中遇到不少阻礙,如戰俘的暴動反抗、李承晚的釋俘,但最終都獲得了解決,韓戰終於劃下了句點。接下來的部分討論的是戰俘營中的生活情況(、鬥爭的問題及最後因志願遣俘原則的推行所需要進行的解釋程序。從種種的跡象看來,戰俘拒絕遣返的原因並不像台灣政府所說的那樣單純。戰俘營中的特殊組織之間的互鬥,從生活上的控制到最後的肉體折磨與生命威脅,造成了戰俘心理上的壓力。 還有甄別及解釋的進行,都沒有達到應有的餞別度,讓許多想要回家的戰俘被歸類成「反共戰俘」。尤其是進入中立區後,因為部分戰俘的控制和抵抗,讓解釋無法順利進行。而共方需要解釋的戰俘數目龐大,最終造成解釋不完的窘境。聯軍方面的戰俘,大多選擇遣返,所以需要解釋的人數不多。比較引人注目的是有二十幾位不願遣返的歐美戰俘,但他們不願遣返的原因多半是因為母國內的種族問題或者社會問題,並不是對共產主義的認同,而且有大部分人後來都陸續離開了中國大陸。 第三章的部分則是處理台灣政府運用韓戰戰俘來進行宣傳的議題,包括媒體對於戰俘議題的操控、義士形象的塑造及透過反共義士的宣傳所進行的反共教育等。「反共義士」本身的形象塑造,由媒體來主導。透過報導的內容,可以看出政府和媒體塑造反共英雄的過程,逐漸地強化民眾對反共義士的認同與尊崇。而對外宣傳的部分則是利用「反共義士」的選擇來標榜「自由中國」的可貴,強調台灣政權的合法性及正統性及中共政權的不得人心,另外就是透過反共義士來拉攏海外僑胞對台灣的支持與認同。第四章的第一節則是將口訪記錄作比較完整的整理,直接把與韓戰相關的口述資料整理出來。這一節主要以口訪記錄和回憶錄為主要資料,討論在這些退役老兵心中的韓戰、戰俘、遣返或來歸後的問題等,他們的記憶和政府檔案或媒體報導多少都有點出入。從當事人本身的視角再去觀察他們自己,是個非常有趣的過程。在講述的過程中,他們對於「反共義士」的態度和立場會有所轉變。口述史料就像是官方檔案以及新聞報導一樣,都會有盲點和遺漏。因此,將這些資料相互比照,更能豐富這段歷史的不同面相。最後一節的部分則是把時間拉長,來看反共義士這種時代產物的興衰。因為韓戰戰俘的到來,讓台灣塑造了第一代的「反共義士」,後來陸續來台的中共飛行員、劫機者等人陸陸續續地也成為「反共義士」。可是隨著兩岸政局開展,互動逐漸頻繁,這些過去的反共義士,在新的時代來臨後,產生了不少因政治問題而衍生的麻煩和困擾。 本論文選擇從「戰俘」這種「弱勢族群」的角度來看那個時代的問題。研究之後發現,雖然參戰各國的政府(還有一個沒參戰的台灣),似乎常把戰俘的需求掛在嘴邊,但實際上,戰俘被當成戰爭、外交和宣傳上面的工具,他們本身根本沒有主導性。從中共到聯軍到中立國,一直到台灣,他們真正的選擇和聲音,其實都在政治考量下被忽略了。美國堅持的甄別和志願遣俘,最大的目的是在宣傳上打擊共產黨。台灣在志願遣俘上的推波助瀾,及最後爭取戰俘前往台灣的目的,則是為了穩定國內民心,並向世界宣傳自由中國與赤色中國之間的差別。而戰俘營中的對立,則被簡化成親共和反共兩種類型,其他的因素完全被忽略,反而加深了戰俘之間仇恨和衝突。許多想要回家的人因為聯軍的分類模糊,造成他們屈服於群體的壓力,後來的血書刺青等政治宣示活動,要求戰俘表達立場,很多人只好隨波逐流,最後來到了台灣。過去因為美蘇兩大陣營的對立、國共兩方的相互仇視,才會出現「反共義士」這種時代產物。因此,過去這些曾因反共的意識型態而成為媒體寵兒國家英雄的義士,在新的時代來臨後,便漸漸被人遺忘了。
  • Item
    美國大華府地區華人移民社群的變遷
    (2015) 張君川; Chang, Chun-Chuan
    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位於美國東岸中大西洋區,介於馬里蘭州與維吉尼亞州之間。華府係美國政治中心,國際事務組織與外交機構均在此設立總部,聯邦政府部門亦多位於華府。華府擁有為數眾多的聯邦政府雇員,特殊的就業結構使得華府的經濟較不易受大環境景氣影響,社會風氣也較兼容並包,使得沒有特殊經濟利基的華府在十九世紀末形成一「小而有彈性」的唐人街。二十世紀以來以國防部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為中心形成國防、資訊、生醫等高科技公司的產業鏈,提供豐富的就業機會。在戰後國際情勢以及移民政策開放的背景下,華府都會區吸引國內外多元族群、階層的勞工落腳華府,並在郊區形成多座衛星市鎮,同時也是全美規模最大且知名的移民社群之一。 本研究試從移民史與都市史的角度探討華人移民何以選擇落腳大華府地區,並論述華府地區如何形構出多元族裔移民社群,以及華人移民社群的形成與發展。首先,本文爬梳十九世紀以來,美京唐人街如何成型,並在兩次迫遷的危機中存續、發展,在二十世紀末持續接納來自臺、港、中南半島等地的華人移民。其次,綜述冷戰結構成型、美國移民法的開放、以及美國都會郊區化等形成戰後移民潮的背景。接著,探討戰後華府如何發展成大都會區,並接納來自亞太、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移民,成為新興移民門戶,而華人是其中最重要的族群之一。美國首都多元開放與包容移民的社會環境,讓華人移民可靈活運用其社會與政治資本維護自身利益,進而回饋原居地,可視為民權運動成果在華府的具體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