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高雄紅毛港:一個漁業聚落的社會變遷(1624-2005)
    (2007) 林妙娟
    摘要   高雄紅毛港是一處飽受爭議和逐漸凋零的傳統漁業聚落。一個曾經是高雄重要的漁業港口,如今卻在工業化浪潮下即將走入歷史的漁村。週遭環境的污染和政府遷村的政策下,未來紅毛港完成拆建和遷村後,這一處長達近四百年歷史的土地,聚落、傳統建築、經濟型態和人文風俗等將面臨改變和湮沒。    本論文除了試圖重建並詮釋紅毛港聚落的整個歷史發展和社會變遷外,也希望從中初步地比較農漁村的相同和相異點,進而突顯漁業聚落所獨具之海洋文化特色。其中針對聚落的建立與發展做歷史脈絡的追溯和探討,並探討紅毛港的社會組織、包括血緣、地緣組織和社團組織的發展,從祭祀圈、宗族與社團的關係網絡來探究聚落居民的凝聚力。還有從其生計活動漁業、養殖業的興衰起落,到其他產業的發展,以及戰後整個聚落因為社會趨勢和政府政策影響所造成的產業結構變遷均為探討重點。另外針對當地社會生活的發展亦作探討,包含當地民俗祭典和宗教活動,以及居民早期至今的食衣住行育樂等日常生活,進而闡明該漁村生活方式之特色。
  • Item
    清代麥寮地區的開發與社會變遷
    (2007) 李麗卿
    本文主要研究區域為麥寮地區,位處濁水溪沖積扇平原的扇端,風頭水尾的自然因素塑造了特殊的生活環境,有著風大、沙多、地勢低、土地鹽分高的缺點;但也有地下水豐富、取水方便的優點。從麥寮地區目前所發現的崁頂、雷厝、豐榮、施厝寮等四處遺址,顯示金屬器時代已有人類在此居住。在漢人未進入開墾之前,本區域主要為平埔族貓兒干社、南社的活動範圍。康熙年間,漢人開始入墾此區域,使得平埔族社會與漢人社會均產生變化,本文主要在探討清代漢人拓墾麥寮鄉的過程,平埔族貓兒干社、南社如何從漢人的舞台退出或隱沒於漢人社會,以及漢人在建立以漢人為主體的社會之過程,並論及宗教及宗族在其中所發揮的意義與功能。 對平埔族貓兒干社、南社而言,原本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荷鄭時代對其造成某程度的改變,但這些改變並不算大。等到漢人大規模地入墾,以繳交社餉銀的方式取得實際土地耕作權,導致貓兒干社、南社間接喪失土地,陷入貧困的處境,最後一部分平埔族遠走至他鄉埔里,而留下來的則漸漸融入漢人文化中,道日治時期,麥寮鄉幾無平埔族的蹤跡。 漢人入墾麥寮相當早,最早可追溯自明末清初,可能是跟隨著鄭氏而來,但屬於少數,清康熙末年到乾隆年間是漢人入墾麥寮的高峰期,聚落一一成形,人群繁衍,商業活動興盛而後街市出現,清代麥寮鄉先後出現海豐港街、麥寮街。 在當時政府公權力不彰的社會裡,天災人禍頻仍的情況下,宗教信仰與宗族組織扮演著整合人群、重整秩序的重要角色。而宗教信仰在靠海的麥寮鄉也顯現其特殊性,王爺信仰與媽祖為大宗,在儀式活動方面已展現其多元化。在宗族方面,各宗族依照血緣或族群而聚居分類,使得麥寮鄉的血緣聚落、同籍而居的聚落頗多,許姓與林姓佔最多數,至今在選舉活動中仍展現其影響力。
  • Item
    北宋時期福建路的社會變遷
    (2008) 傅莉芬
    福建地區背山面海的環境,相對於中原而言,地理相當孤立。隋唐以後,中原政權對福建地區的控制力日增,福建地區的各項資源也獲得較多開發;五代時期閩政權的建立,則奠定北宋時期福建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 北宋時期,福建地區單獨設路,反映出該地在南方地略與交通重要性的提升。由北宋時期福建路境內州縣、人口的增加,市場及中舉人數的分佈,則反映出閩江流域各州軍在經濟、人文的發展上,仍領先於沿海州軍。泉、漳、汀各州在北宋時期亦較前代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 北宋時期,福建路士人階層的勃興,對福建路文化、教育水準的提昇,地方公益事業及宗族組織的發展,均產生重要影響。此時期福建路宗教活動的演變、強悍務實的民風與地域色彩濃厚等現象,在在影響其後福建文化的發展及延伸。
  • Item
    戰後高雄市的社團發展
    (2005) 邱緗伶
    戰後台灣五十餘年,經歷了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快速現代化變遷,對於社團發展的影響,不可不謂深遠。社團發展不僅蘊含了深刻的社會、文化變遷意涵,也反映了國家與社會關係的轉變,其發展變遷性格,表現在都會型的區域尤為明顯。本論文探討戰後兼具現代工商業和國際性海港都市特質之高雄市的社團發展,觀察其在邁向現代化過程中的變遷內涵及意義。 就台灣整體環境變遷言,大抵在1970年代以前,國民黨政府為因應其統治之需要,將社團視為社會控制與動員的主要對象。1970年代以後,因外交挫敗所刺激出來的一連串社會自我懷疑和文化反省,使得社會上自主性團體大量增加,為因應局勢的改變,國民黨政府也逐漸改變其對民間團體的統制措施。特別在1980年代以後,隨著台灣政治、社會、經濟環境的變遷,民間社團日益展現其自主性,其在解嚴之後尤為明顯。 戰後高雄市的社團發展,一方面受到台灣整體環境變遷的影響,一方面則與高雄市特殊的歷史發展性格密切相關。清代打狗港的開發,日治時期的強化建設,戰後政府的經濟計畫、美援的資助政策和國際的經濟分工,促使高雄市發展為今日台灣第一大港灣和全世界第四大貨櫃轉運中心及百萬人口的都會區。這種演變成為高雄市社團發展的基礎。 戰後台灣全國性和地方性社團大抵呈現逐年遞增的現象。觀察高雄市各類型社團的發展,1987年解嚴以前,成長較為平緩,此後數量急遽增加,具有各種社會功能之社會團體更呈飛躍成長之勢,在性質上亦趨多元化。 由於特殊的社會經濟變遷,高雄市行政區域的發展有其先後,各區域的發展特性也不盡相同,因此各類型社團的發展表現了空間分布的特性,其中尤以漁業、商業、工業等職業團體表現尤為明顯。大體而言,高雄市商業團體的分布情況與各行政區的盛衰和工商業的重心轉移不可分割,亦與全市人口分佈重心發展趨勢相似。至於產業工會和職業工會的分布現象,則與高雄市的製造業區域分布有密切關聯。 戰後高雄市的社團發展,除了量與質的變化,也表現出社會與國家關係轉變的內涵。戰後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政府由上而下,對社團進行「命令—控制(Command-Control)」直線式的管理,高雄市社團中的「民眾服務站」和「婦女會」,深入社會各階層,發揮了國民黨「外圍組織」的功能。職業工會中的「碼頭工會」,則是此一時期國民黨政權統合主義下社團運作的典型代表。1980年代以後,社會力量崛起,都市議題成為社會運動的關懷主軸。其中高雄南方綠色革命運動所促成「柴山自然公園促進會」、「文化愛河協會」、「綠色協會」等環保團體的成立與行動,則是意味自下而上之民間社會挑戰政府角色的新權力關係。1990年代以後,在市民主義、社區主義等理念宣示下,地方社團積極參與社區文化重建工作,社區總體營造成為公私部門協力合作的新場域。高雄市的哈瑪星文化協會、紅毛港文化協會等社團的組織及運作,即是此類型的最佳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