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9
Browse
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清末民初的中學歷史教科書研究(1902-1937)(2003) 林素瑜本文的主旨在於探究清末民初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發展概要。探討年代起自光緒二十八年(1902)《欽定學堂章程》頒布後,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戰爆發為止。 本文所討論的內容是以歷史教科書為中心,然教科書的編訂,需配合各級學校不同的需求,教科書的教材選擇也必須有所依據。因此,有必要分析各個階段歷史課程的設置,與歷史教育目標的內涵,方能明瞭各個時期歷史教科書的種類、名稱由來、施教對象,與教材編選的標準。故本文先行探討歷史課程的變化,與教學目標對教材內容的指示與規範,再論及歷史教科書的出版概況與審查制度。此外,本文還選取清末民初較具代表性的歷史教科書各兩至三部,分析其教科書架構與教材內容,藉由對教科書內容的實質探討,來呈現早期歷史教科書的內容特色與結構變遷。 綜觀清末民初歷史教科書的發展,可說是一個從無到有的歷程。這其中包括了:教學目標方面,從傳統借鑑、教化忠良的功能,擴大到歷史知識的吸收,與對社會現狀的認識;教材方面:從傳統政治取向,擴大到社會、文化層面。由本研究可見,歷史教科書的編輯,深受統治者的政治意識型態,與社會普遍的意識形態影響。前者如清政府訂定的忠君愛國政策,以及國民政府的三民主義教育思想;後者例如清末開始流行的進化觀念、教育界中尚武、尚公,以及民族主義愛國思想,與民國初年的共和思想、新文化運動等等。而這些不同的意識型態落實為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後,轉化為各科教學目標,更進一步規範了教材的選擇與呈現。故可以說,教科書實是時代的產物。Item 英國、臺灣中學歷史課程與教科書比較研究(2011) 蘇家惠近年來英國的歷史教育改革不論是在理念或在實踐,都扮演著一個領頭羊的角色。本研究首先探討英國、臺灣的中學歷史課程綱要之演變,瞭解兩國歷史教育發展的情形。其次,從現行的英國、臺灣中學歷史教科書,探討其教材設計理念與課程綱要之間關係;研究者選擇英國的霍德教育(Hodder Education)公司出版的九年級教科書與臺灣翰林公司出版的國中三上社會課本為研究對象,分析兩國教科書內容的編輯理念、教材結構、教材設計,其中針對兩國共同教材部分─「兩次世界大戰」內容,進行內容探討,並以「極權政治的崛起」相關主題教材為例,進行內容分析。最後,以課程目標、學習內容、內容組織及教學實施等四個項目分析、比較兩國教科書的教材內容,探索教科書編輯者設計教材內容的方法與理念,並且由研究結果提出未來臺灣的國中歷史課程改革、教學方法或教科書編輯參考借鏡之建議。Item 國中臺灣史教科書中的國際理解概念分析(2010) 朱靖瑜; Chu Chin yu本文耙梳教科文組織所公布的相關文件,具體地呈現國際理解教育的發展脈絡,並彙整其所含括的內涵,針對部編版和審定版台灣史教科書進行縱向的質性分析,瞭解歷史教學能對國際理解提供哪些助力;並透過台灣史教科書對國際理解內容呈現之差異,檢視從部編版到審定版台灣史教科書的編寫,是否更貼近國際理解教育的理念,或更加呼應全球化的趨勢。 審視民國83年公布的《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和《認識台灣(歷史篇)》的教學目標中已指出須培養學生的世界觀和鄉土意識,但僅止於理念的宣示,目標並未具體化。九年一貫《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和社會領域的教學目標中指示應培養國家認同、國際視野及公民素養,同時提供九大能力指標,呈現跨領域、統整的特質。因此更能契合國際理解教育的理念和特質。 再以國際理解知識類目檢視台灣史教科書。首先從「自我認同與多元文化理解」類目上,探討部編版和審定版在「自我民族與國家」與「對於他者的認識和理解」所呈現的差異。接著,在「全球問題」類目上,分析台灣史教科書中涉及「台灣與全球的互動和交流」、「衛生與健康問題」及「世界和平與安全問題」等面向的內容,探討部編版和審定版教科書如何延伸討論全球問題。最後,在「尊重人權與平等精神」類目上,探討部編版和審定版教科書與「人權問題」、「宗教問題」及「族群衝突」相關的內容,以建構此一類目知識上的差異。 依據上述分析結果可知,審定版教科書的編寫部分較部編版簡略,但確實朝向增強本土認同、注重朝全球化的趨勢邁進;不再著重軍事、政治的歷史描述,轉而多面向地說明台灣歷史發展過程;盡量從積極的、貢獻的面向介紹其他族群,力求不將歷史中負面、敵對的形象延伸至學生的腦海中;試圖建立起全球觀瞻的、積極的、和平的、多元價值觀的歷史教育。Item 1995-2005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內容演變的比較研究—以中國上古史為例(2012) 楊孝偉從1995年到2005年的這十年中,海峽兩岸,即臺灣與中國大陸的歷史課程標準與歷史教科書,都有著自1949年以來最大的變動。 臺灣方面,自解嚴之後,社會日漸開放多元,大中華的民族意識日益褪去,本土文化逐漸受到重視,於是自87學年度開始有了《認識臺灣(歷史篇)》的課程,這是首次出現獨立而完整的臺灣歷史教材。緊接著四年後強調能力培養、統整教學的九年一貫課程登場,臺灣的國中歷史教育出現了新的局面。 中國大陸方面,歷史教育的改革在這十年裡腳步未曾停歇,不論是教學目標還是教科書內容都有著明顯的改變。 本研究以臺灣和中國大陸各三種版本的歷史教科書為例,先討論其所根據的課程標準(或稱綱要、大綱)中,教學目標和授課時數的變化。然後在中國上古史部分,分別就篇幅章節、教材內容、意識型態與評價等三個面向對各版本教科書進行分析,然後予以對照,呈現出教科書量和質方面變動的內涵。 最後再將臺灣與中國大陸歷史教科書的變化情形,仍分成三個面向比較,以探究在這十年中,兩岸的國(初)中歷史教學,在教科書的內容方面有著怎樣的改變。 關鍵字:課程標準、歷史教科書、九年一貫、教材比較、中國上古史Item 戰後我國(初)國中歷史教科書中世界史教材內容演變之研究(1945-2001)(2009) 周妍希歷史教育是形塑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重要手段,任何一個國家在形塑其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時,歷史教育與歷史教科書所扮演的角色,都是無可取代的。解嚴後社會意識呈現多元發展,長期被忽視的台灣主體意識不斷增長,對於中國史與台灣史教科書的研究越來越興盛;但是在世界史方面,卻少有人論及我國的世界史教育,與本國史相較之下,研究這一主題的文章就相對顯得貧乏,這是本文的研究動機。 戰後以來,台灣地區的國(初)中歷史教科書的內容經歷多次課程標準的修訂,在課程設計與教材內容上有著重大的變遷。自民國37年公佈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後,至民國83年修訂的國民中學歷史教科書,依據內容主要可以區分成台灣史、中國史與世界史,世界史的教科書內容呈現何種特色?身為世界史一環的台灣,在世界史中的地位又是如何? 這些都是本研究欲探討的重點。 第一章是緒論。分別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前人研究回顧、研究步驟與方法以及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二章是探討光復初期(民34~41年)的歷史教科書內容如何產生轉變。第三章是了解反共抗俄基本國策之下的課程標準反映出來的意識形態如何影響世界史教科書的編輯與內容。第四章探討九年國教實施後的統編本教科書,了解不同時期的課程標準與歷史課程設計的演變。第五章為結論。我國戰後六十年來的世界史教科書有下列特色: 一、課程與教科書的編寫方面 (一)課程目標逐漸注重世界觀的培養 (二)世界史教學時數之比重逐年增加 (三)課程設計從國家目標取向轉變成學生中心取向 (四)歷次的課程標準徘徊在重視歐洲史亦或歐、亞兼顧的兩難 (五)從教科書混編到中外歷史教材分別編寫。 二、教科書內容方面 (一)教科書內容架構厚今薄古、重歐輕亞、偏重政治史,但比重逐年降低 (二)對人物或事件的敘述立場從道德史觀的立場逐漸轉趨中性化 (三)教科書編寫的史觀從中國中心史觀、歐洲中心史觀轉變為到全球歷史觀 (四)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仍影響著教科書的編寫 我國在六十年來初(國)中世界史教材演變,最重要的核心即為世界史觀的建立。以世界史觀為出發點的教科書,將世界視為一個整體,並注重文化彼此之間的關聯。培養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是歷史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同時培養學生養成世界觀與世界公民意識,亦是歷史教育應該達成的目標。自民國八十三年課程標準的修訂,要培養學生「立足臺灣,放眼世界」的態度,使學生得以養成開闊的胸襟,並成為具有世界觀的公民。臺灣屬於世界史的一環,臺灣今日多元的文化,正是臺灣人民學習世界史的重要資產,因此尋找台灣在世界史上的地位是刻不容緩之事。Item 戰後初期臺灣初級中學的歷史教育(1945~1968)-以課程標準與教科書分析為中心(2009) 杜曉惠歷史教育在當代公民教育中,直接擔負公民愛國心之培養與傳遞民族文化的責任。歷史教育不但可以「曉事、知人、論世」,也是一個國家人文教育的基礎。由於歷史教育具有形塑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的功能,故在世界各國的教育課程設計中,歷史教育一直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和角色。影響歷史教育的因素甚多,但要真正落實教育政策,發揮歷史教育的功能,須仰賴歷史教科書來完成。歷史教科書對歷史知識的傳達、歷史意識的形成,以及自我認同的建立,具有最直接的影響力。教科書為一種教育工具,決定教學的大部分範疇。由此可知,歷史教科書關係著學生歷史知識的建構與能力的培養,受教者透過教科書,不但會累積共同的歷史記憶,亦逐漸被塑造成具有共同意識與認同的人民。 戰後臺灣的政治、社會環境,隨著政權轉移產生截然不同的變化。接收的中華民國亟欲重新塑造有別於殖民地時期的國家認同、民族意識及國民性格。因此,歷史教育的內涵產生重大轉變。從戰後歷次課程標準與教材大綱的修訂中,可以看出國家統治機器企圖藉由課程標準與教材大綱來指導歷史教育走向。其作法為先確立教科書的框架範疇,進一步利用教科書達成其設定的目標和理想。 本論文的焦點在於探討戰後初期(1945~1968)臺灣初中歷史課程標準、教材大綱與教材之演變情況,課程標準、教材大綱與教材之間的關連,以及歷史教科書所欲傳達之理念內涵。主要係以1940、1948、1952及1962年等歷次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教材大綱,及教科書為探討對象。其中,教科書版本分別為1949、1951年的審定版,以及1953、1963年的統編本。 經由本論文的剖析,發現戰後初期的課程標準和教材大綱確實主導初中歷史教科書的編寫方向和內容。初中歷史教科書的編撰刊行,雖然前後曾出現不同版本,觀其內容,多依據歷次修訂之課程標準和教材大綱。其中,雖曾出現有教材大綱綱目卻無教科書章節,或是教科書有章節但教材大綱無綱目的情況,但都僅是少數,不影響整體教科書與課程標準目標的對應。至於各階段的歷史課程標準,不但具有特定的目標和任務,更反映大時代環境的變遷。 自戰後到1968年止,課程標準前後歷經四次變更,從具有「抗戰建國精神」轉變成到「反共抗俄意識」的目標內涵。為配合時代演變,不僅課程標準所屬的教材大綱進行增刪,教科書內容亦跟隨調整。然不論課程標準和教材大綱如何修訂,四個不同階段的初中歷史教科書內容都是以「政治」議題所佔份量最多,主題也最為明確。至於其他議題如文化、社會經濟等較為軟性的題材,常以教科書編輯者的個人主觀作為選取標準,多為蜻蜓點水般輕輕帶過,未見較為深入的描述;同時相關子題亦不明確,常呈現分析不足的現象。 事實上,初中歷史教科書所有的議題,除經濟觀較少和政治發生關連外,其餘議題不管是外交、制度、民族觀,還是文化、社會觀,多係圍繞政治議題而來。此種現象,與傳統初中歷史教材明顯重視歷史意識(historical consciousness)的傳達有關。基本上,初中歷史教材所欲傳達的歷史意識,不管任何一個階段均特別強調「國家正當性的建構」任務。此一歷史意識,支配我國歷史教育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總而言之,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下,藉由課程標準的修訂、教材大綱的規範,將政府嘗試透過教育方式傳達給國人的訊息,在教科書中明確地彰顯無疑。初中歷史教科書不僅傳授歷史知識而已,更經由因果分析、人物評價,灌輸國人「正確」的史觀和歷史意識,使國人產生對國家、民族、文化的高度認同。Item 海峽兩岸高中歷史教科書有關「國民政府時期」(1925-1948)教材之比較研究—以人物和事件的敘述為討論中心(2007) 戴淑貞摘 要 教育是立國的根本,國家發展的動力,而且是一個國家達到政治整合以及營造國民意識的主要工具。其中,歷史教育在整個教育的體系中佔有一個特殊而且重要的地位,不僅僅發展一個人的「歷史感」和「社會感」最有效的科目,更是國家培養民族精神與愛國意識的重要學科。從教育學的角度來看,歷史教育與史學研究有所不同,除本身獨特的知識結構和學科性質外,更著重歷史的教育意義,自然在史實的選擇、目的與方法上,帶有較為強烈的主觀成份。臺海兩岸基於特殊的時空背景,在歷史教育的發展上,更充分表現出濃厚的政治意識型態。在兩岸互動頻繁的今天,兩岸人民無論在政治立場、價值觀念或者思維模式,還是存在著極為鮮明的差異,也間接造成彼此溝通和瞭解的障礙。因此,如何在兩岸政治意識的對抗中,讓歷史教學能做出更客觀的敘述、排除政治及黨派意識型態的影響,使歷史學科更具實用的價值,是本文研究的原因。 本論文主要是以文獻探討與內容分析法為主,再加上統計、歸納、比較等方法。別針對兩岸前後十年、各四個版本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有關國民政府時期的教材內容,以人物與事件的選擇和撰述為討論中心,作「量」和「質」兩方面的統計和分析,並對其中所呈現的意識型態進行討論,比較兩岸歷史教科書內容上的異同得失,最後提出結論和一些看法。 第一章是說明本文研究的動機、目的、方法、步驟,以及研究的範圍與限制。第二章部分,分別就雙方的教育思想,和不同時期的歷史教學目標及教材大綱,來說明高中歷史教育的發展與變化。第三章和第四章部分,則是針對兩岸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國民政府時期」之教材內容,有關人物和事件的選擇與撰述進行探討。第五章結論的部分歸納出五點: 一、兩岸歷史教育的發展,反映出時代政治變化的軌跡。 二、兩岸皆以各自觀點表述中國現代史的發展,並試圖證明及鞏固其政權合法 性。 三、民族精神與愛國思想教育為雙方歷史教育的重要目標,但隨著臺灣社會多元化與教育改革的發展,臺灣高中歷史教材較為重視歷史教育的本質。 四、不同政治意識型態影響兩岸教科書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選擇與撰述。 五、中國大陸以鮮明的政治意識型態主導教科書內容,臺灣則隨政治民主化的進 展表現出更多元的風格。 兩岸歷史教育不僅反映出時代的變遷,也看出教科書與政治意識型態間的綰合關聯。民族精神教育非解決教育問題的萬靈丹,兩岸高中歷史教科書應拋棄本位主義,跳脫政治化約,回歸知識與教育的本質,以客觀的態度呈現歷史的發展,而不使教科書淪為政治宣傳的工具。歷史的價值與目的,最重要的是人文教育的基礎,應該給予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教導學生民主的價值和尊重他人的行為,培養具有民主及人文素養之健全的心性,才是教育更深層的價值。Item 國中歷史教材因果關係的書寫與學生「因果概念』的認知--以「明末流寇」為例(2015) 徐如意; Hsu, Ju-Yi本論文在探討歷史教材因果關係的書寫及學生所呈現的因果概念的 認知情況,並探究歷史教材的書寫對學生歷史「因果概念」的影響,研 究採文本分析及實證研究兩方式進行,以明末流寇事件的書寫為例。 文本分析的結果顯示台灣翰林版的因果關係書寫呈現前因後果的因 果關係及固定答案的歷史事實,缺乏多元、複雜的因果關係書寫,對細 微的因素常省略不提;中國大陸人教版傾向光榮史實的介紹,對歷史變 遷欠缺完整的書寫,導致對事件的因果關係無法明確呈現;香港新理念 版內容完整詳細,導入問題式的書寫,且善用補充資料及多樣的活動設 計來啟發學生思考,最有助於因果概念及歷史思維的培養。 實證研究的結果顯示台灣學生偏向基礎的因果概念且不深入,對歷史 事件傾向直線的因果解釋;能理解事件的發生由多項因素而起,但因素 彼此間的關係則無法深入;將敘述當做歷史解釋,無法進行因果關係的 原因分類;對近因較有因果概念,容易忽略遠因或背景因素,缺乏宏觀 的角度看歷史發展;對細微的導火線及發生地的特殊因素的因果概念很 弱;但對「人的因素」則較不受歷史教材簡化書寫人名的影響,反而呈 現較佳的因果概念;能分辨因素間不同的重要性,面對新因素能分析對 事件的因果影響,透過題目的設計有助引導學生因果概念的深入。 培養歷史思維能力是現今歷史教育的重要思潮,也表現在各國的課綱 中,其中有關歷史的因果概念,建議歷史教材需落實多重因果關係的書 寫,提供多元角度及史料閱讀,打破直述式的書寫增加提問式的寫法, 使用多元題型的課後練習及閱讀題型的評量,引導學生練習整合說明, 更有助深入因果概念的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