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302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身體、隱喻與轉化的力量--論莊子的兩種身體、兩種思維
    (國立清華大學, 2014-06-01) 劉滄龍
    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 對「身體」與「隱喻」的思考,和當代西方哲學的相關討論有許多呼應之處,近來當代中國哲學的詮釋也陸續出現相關的論述。本文將順著此一思考取向來解讀莊子 (368-288 BC) 思想,並且探討「身體」、「隱喻」所涉及的自我轉化問題。 尼采對「生命身體」(Leib) 與「個體身體」(Körper) 所作的區分,隱含著隱喻思維與概念思維兩種不同的思考與生活方式,本文嘗試借用此一區分來詮釋莊子的自我轉化。「氣」是莊子思想中的根本隱喻,在氣的隱喻思維中,「個體身體」突破了概念思維的拘限,得以自我轉化並通向「生命身體」。對莊子來說,生死即是身體形式的轉化歷程。「氣」與「物化」的思想是透過隱喻思維而展開的自我轉化工夫,它具有批判概念思維的轉化力量。雖然總體而言莊子推崇的是隱喻思維,然而筆者發現他並未忽略隱喻思維與概念思維之間存在「不一也一」的關係,正如「生命身體」與「個體身體」的雙重身分雖有主從之別,卻不可偏廢。值得注意的是,若要突出莊子氣與身體的思想中的內在異質性、批判性,以「一」化「異」的解讀將很難開發莊子批判性的向度。據此,本文試圖闡明隱喻思維和概念思維間具有內在的同構關係,莊子洞見及此,以隱喻之思來吸收與轉化了惠施 (370-310 BC) 的概念思考,並反映他無意棄絕概念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