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302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73
  • Item
    論〈國風〉中之禮俗及教化思想—結合〈詩論〉、〈性情論〉等楚簡資料之探討
    (2007/8-2008/7) 林素英
    鄭玄以「禮」箋《詩》,為《詩》三百之詮釋,立下相當重要之詮釋方法與進路。 然而自歐陽修首先提出「鄭氏長於禮學,其以禮家之說曲為附會。」之批評,姚際恆則 激烈地指出「人謂鄭康成長於《禮》,《詩》非其所長,多以『三禮』釋《詩》,故不 得《詩》之意。予謂康成《詩》固非長,《禮》亦何長之有!茍使真長於《禮》,必不 以《禮》釋《詩》矣。」姚氏以《詩》與《禮》毫不相聯繫,乃嚴重悖離事實。 因此本研究選取與社會生活最密切之十五〈國風〉為素材,透過具體材料之分析, 呈現其中豐富之禮俗內容及蘊藏之禮教思想。本研究計畫在緒論之外,還包含兩大部 分:其一,分論部分,就各〈風〉之內容,分別從偏重禮俗現象或者禮教思想之兩大方 向,將十五〈國風〉按照地域文化之近似性,將其區分為七大部分,分部具體分析每一 首詩的內容與「禮」之關聯,呈顯詩教與禮教的一體兩面性。其二,總論「風」教意義 之變化,一本「詩言志」之基本立場,回歸「禮始於人情而終於道義」之根本原理,先 探源「風」之本義,再對照禮書、其他傳世文獻,並結合以〈詩論〉與〈性情論〉為主 的戰國簡文資料,同時參照《詩序》所載,考量地理環境、社會經濟以及政治狀況等因 素,系統理解風與人情、人欲、民情風俗之關係,進而建立自先秦至兩漢期間通神明、 立人倫、正情性、節萬事,以禮化民成俗之詩教觀念。然後,藉由宋、清五位學者對於 《詩序》之關鍵性看法,探究何謂合於時宜的現代詩教觀,且進而呈顯文學與經學不相 悖離之生活特性。
  • Item
    論〈雅〉、〈頌〉中之禮俗及教化思想─結合郭店簡以及上博簡文之探討
    (2008/8-2009/7) 林素英
    鄭玄以「禮」箋《詩》,為《詩》三百之詮釋,立下相當重要之詮釋方法與進路。然而 自歐陽修首先提出「鄭氏長於禮學,其以禮家之說曲為附會。」之批評,姚際恆則激烈地 指出「人謂鄭康成長於《禮》,《詩》非其所長,多以『三禮』釋《詩》,故不得《詩》之意。 予謂康成《詩》固非長,《禮》亦何長之有!茍使真長於《禮》,必不以《禮》釋《詩》矣。」 姚氏以《詩》與《禮》毫不相聯繫,乃嚴重悖離事實。尤其〈雅〉與〈頌〉之內容,不但 包含豐富的周代史料,而且更擁有極多的禮儀用詩,確實都與禮儀制度密切相關;不過由 於鄭玄忽略禮本於俗以及人情的根本道理,因而其以禮解詩之情形,多有牽強板滯之現象, 以致受人話柄。有鑑於鄭玄以禮解詩之弊,因而本研究特別標示「禮俗及教化思想」為討 論主軸,特別著重從人類文化的現象以考察詩中的禮儀與風俗,再探求其所隱含的教化思 想。 本研究乃上承「論〈國風〉中之禮俗及教化思想—結合〈詩論〉、〈性情論〉等楚簡資 料之探討」之專題研究,繼續結合更多的郭店以及上博等戰國出土簡文資料,再對〈雅〉、 〈頌〉之詩作有系統的研究。本研究之進行,大大借重文化人類學、宗教哲學以及心理學 之相關資料,試圖掌握周人對於儀式信仰之潛在意識,以解讀其豐富的禮儀活動所隱含之 深層心理狀態,而說明《詩》蘊藏豐富的教化思想,且配合禮樂制度而同存。 本研究計畫共分兩年。第一年討論三〈頌〉、〈頌〉之本義與祭儀轉化之人文意義,同 時結合〈雅〉與〈頌〉之中有關周之先公先王至成王盛世之詩,討論其禮俗與《詩》教思 想的相關問題,第二年從有關厲王、宣王以及幽王之詩,透過臣民之美刺與期許,反襯天 子率行王道之可貴與不易,另從有關西周民風詩、朝會宴饗詩以及其他類型之詩,討論其 禮俗與《詩》教思想的相關問題,並進一步探察〈雅〉、〈頌〉之禮俗與《詩》教思想在整 體《詩》教思想的地位與價值。
  • Item
    從孔子的形象變化論道德仁義禮法的落實─西漢前傳世與出土文獻下的學術發展
    (2013/8-2014/7) 林素英
    時代環境、社會政治與學術立場不同,對孔子的認知與形象就有所差別,所以藉由 對孔子的形象變化,即可相對代表不同的學術意義,歸納出學術發展之情形。雖然各界 都同意《論語》是理解孔子最重要之資料,不過限於編輯者之取材以及體例等各種因素, 致使孔子之形象並不全面。例如《左傳》乃最早記錄孔子之資料,然而其中的孔子形象, 即與《論語》大有差別。至於新近諸多戰國簡文中,更出現大量孔子的新形象,以及後 世所稱儒、道、墨、法等不同學派人物的互動記錄。如此現象孰是孰非,或者皆是、或 者皆非,是相當耐人尋味的。然而若能從學術發展的眼光來看,孔子這些不同形象之呈 現,都可代表不同學術視野下對於孔子之學的不同解讀,不同學派人物之往來互動,又 是不同學術思想間之激盪與摩和,正可呈現當時學術發展之更全面狀況。 基於此因緣,本研究乃以孔子的形象變化為主軸,輔以道德、仁義、禮法思想的逐 步向下落實的歷史事實,展現孔子在上承古代學術傳統而進行學術傳播,以至於西漢時 期孔子被型塑為「素王」期間的學術發展情形。同時為求把握較寬廣之學術視野,因而 兼採《左傳》、《禮記》與《易傳》等重要經史傳記、先秦諸子以及西漢今文學派對孔子 「特殊加工」之各項傳世文獻。另外也兼採郭店、上博乃至清華簡等出土文獻中有關孔 子與先秦個學派人物互動之寶貴資料,以綜理出西漢前之學術發展情形。詳細梳理後, 並對其利弊得失進行客觀評價,以為日後學術發展之戒鑑。 本計畫共計三年。第一年,以經史傳記資料中的孔子形象為主,並探討子夏學派對 當期學術發展之影響。第二年,以先秦諸子以及戰國簡文中的孔子形象為主,並探討子 游、荀子學派對當期學術發展之影響。第三年,將從今文學派如何塑造孔子成為「素王」, 且以「六經」為孔子所作之重要形象,探討西漢之學術發展情形及其對後世之影響。
  • Item
    周代人文教化思想探究—以關涉〈周頌〉祭禮文化為主的考察
    (2009/8-2010/7) 林素英
    世界各民族之祭禮,都最能反映該民族與所賴以生存之周遭環境之關係,因而祭禮不但 是各民族文化之源頭,同時也是各民族展現其文化特質之所在。由於〈周頌〉之創作,多因 應周初各種特定祭祀之禮而作,若能深入其時空環境與祭禮之詳細狀況,將能充分展現周文 化之特性。然而由於〈周頌〉之文辭簡約,且多為祝禱之詞,若不熟悉相關之禮儀活動,即 無法將詩之內容與其相關之禮義做連結,也無法呈現周文之特質。 綜觀學界對於周代人文思想之研究最有成者,當以徐復觀與唐君毅為代表。儘管兩位學 者都已注意到禮樂與禮彝之重要,卻因各人術業有專攻以及關懷的主題與角度有異,故而都 沒有深入祭禮活動以展現禮樂文化的真精神。由於他們未曾對於〈周頌〉以及〈大雅〉、〈周 書〉等與周文化關係最密切的材料,作全盤的考察與分析,導致抽象意念之表達有餘,可惜 意念之後最重要的文化底層結構並不厚實。 職此之故,本研究擬以「周代人文教化思想探究—以關涉〈周頌〉祭禮文化為主的考察」 為題,從具體區分〈周頌〉之類別以展現〈周頌〉的多元面貌,然後結合相關的祭禮活動, 以豐富的祭禮儀義補實〈周頌〉祝禱文辭之涵義。如此一來,則所謂「功」與「德」之內容 可有具體的行為表現為基礎,則所謂「人文」並非蹈空之虛言,而可以真正展現周代之人文 教化思想。
  • Item
    結合傳世與出土文獻以探究二戴《禮記》「哀公問」相關篇章之形成與流傳─兼論儒家政治思想之發展
    (2010/8-2011/7) 林素英
    計畫名稱:結合傳世與出土文獻以探究二戴《禮記》「哀公問」相關篇章之形成與流傳 ----兼論儒家政治思想之發展 孔子最後由衛歸魯的短短幾年,其言論思想為晚年之圓熟思想,直接影響中國後代 之政治思想,可惜相關文獻多被疑為漢儒偽作,而罕有人探究;尤其是「孔子三朝記」, 更乏人問津。然而自出土文獻的陸續出現,不但已經展露孔子在《論語》外的不同面貌, 直接豐富孔子思想的多元形象,促成必須重新思考二戴《禮記》之形成與流傳等問題, 同時也應檢討《孔子家語》以及《孔叢子》之「偽書」問題。 本研究計畫,乃延續中研院「儒家經典之形成」整合型計畫,對於〈坊記〉等四篇 之形成與流傳而來,希望能繼續再就〈經解〉以下四篇及其相關篇章,並擴大範圍至《大 戴禮記》〈千乘〉等七篇有關「孔子三朝記」之更多內容,陸續探究二戴《禮記》的形 成與流傳問題。本研究將結合與「哀公問」相關之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包含經史資料, 及先秦諸子、戰國不同學派紀錄,以至於西漢儒者之重要著錄等文獻,還有郭店簡之政 治思想,上博簡中孔子與執政人物之具體論政資料,作整合性之研究。研究之重點,主 要根據各文獻對於「哀公問」的「一事多記」之差異現象,梳理出此一系列文獻形成與 流傳之脈絡,進而從思想發展之角度,嘗試推論儒家政治思想發展之情形。 本研究共分四年進行:第一年,探究二戴《禮記》中,明白標示有關「哀公問」之 篇章的形成與流傳情形,及《孔子家語》等不受後代重視之原因。第二年,擴大範圍至 「哀公問」諸多相關篇章之形成與流傳,並論及該現象與孔子傳經派弟子以及荀子學派 之關係。第三年,探究《大戴禮記》「孔子三朝記」中前四篇之形成與流傳,並論及該 現象與《禮記》、《周禮》、《尚書》、《荀子》、《孔子家語》、《孔叢子》之關係。第四年, 依上例探究《大戴禮記》「孔子三朝記」後半之形成與流傳,並從孔門後學之分流與傳 播之角度,探討明白標示「哀公問」之內容與「孔子三朝記」差異極大,攸關儒家政治 思想之發展問題,也嘗試推測《大戴禮記》散失極多之原因。
  • Item
    〈國風〉之禮教思想新探—以〈詩論〉、《詩序》為討論中心
    (2006/8-2007/7) 林素英
    鄭玄以「禮」箋《詩》,為《詩》三百之詮釋,立下一相當重要之詮釋方法 與進路。然而自歐陽修首先提出「鄭氏長於禮學,其以禮家之說曲為附會。」之 批評,至於姚際恆則激烈地指出「人謂鄭康成長於《禮》,《詩》非其所長,多 以『三禮』釋《詩》,故不得《詩》之意。予謂康成《詩》固非長,《禮》亦何 長之有!茍使真長於《禮》,必不以《禮》釋《詩》矣。」姚氏之說,以《詩》 與《禮》毫不相聯繫,乃嚴重悖離事實。 因此本研究選取與社會生活最密切之十五〈國風〉為素材,透過具體材料之 分析,呈現其中蘊藏之禮教思想。本研究計畫之首要目的,乃具體分析每一首詩 的內容與《禮》之關聯,而確認詩教與禮教的一體兩面性。其次,則一本「詩言 志」之基本立場,回歸詩本於人情之原點,凸顯文學與經學不相悖離之特性。然 後,透過禮書、其他傳世文獻以及戰國簡文資料,以〈詩論〉與《詩序》為討論 中心,系統理解人情、人欲、民情風俗之關係,進而建立通神明、立人倫、正情 性、節萬事,以化民成俗之詩教觀念。同時本研究亦將藉由風之本義、〈詩論〉、 《詩序》詩教觀念之遞變,再探何謂合於時宜的現代詩教觀。 本研究共分兩年,先行分區探究各國風詩之禮教思想,然後追溯風詩之本, 從風之本義,到風體詩的多元呈現,乃至於強調教化作用的禮教思想體系之形 成,梳理其前後一貫的連鎖發展。同時,並對照十五〈國風〉之地理位置、社會 經濟以及政治狀況,系統整理形成各國風詩特性之緣由,為〈國風〉之排序與《詩》 的禮教思想體系提出說明。
  • Item
    〈鄭風〉中的禮教思想
    (2008-01-01) 林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