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3028
Browse
191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魏晉言意思想研究; 陶淵明的生命哲學(臺北縣永和市 : 花木蘭文化, 2009-01-01) 沈維華; 鄭宜玫Item 莊子「魚之樂」析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3-12-01) 沈維華魚是莊子追求生命逍遙自在的象徵。莊子藉魚喻人,認為人惟有如「化而為鳥」之魚遨遊天地,如「相忘江湖」之魚自然忘我,才能通達於道而至美至樂。莊惠二人在濠梁觀魚,因觀看事物的視角與心境之殊異,而展開一場「魚之樂」之論辯。惠施偏客觀知識的邏輯分析,以「分別之知」觀察水中之魚,是以人魚有別,物我有隔,因而斷言「人不知魚之樂」;莊子則重主觀審美的直覺體會,以「無待之心」觀賞水中「出游從容」之魚,是以人魚如一,物我混同,故莊子能「感知魚之樂」。 「魚之樂」的故事,並非著意於莊惠論辯之勝負,而是從人與人、人與物之間,彼此尊重為出發點,以不起分別作用之心靈,觀照世間;以調暢逸豫之精神,遊於人間,體現莊子追求逍遙自在、審美超越的生命境界。Item 莊子「無用之用」思想探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4-12-01) 沈維華Item 莊子、向郭與支遁之逍遙觀試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98-03-01) 沈維華莊子哲學可以逍遙二字貫通之。何謂逍遙﹖歷來學者詮釋不一。本文先分別以「無待無為」、「適性」、「即色義」來揭示莊子、向郭、支遁三家之逍遙觀。再進而比較三者之關係,從中探討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向郭逍遙義能否真的相應莊子之旨趣﹖一是支遁的逍遙義真能取代向郭之原注嗎﹖希望藉由對原典的解讀與理解,能對逍遙義有較周全的認識。綜觀莊子、向郭與支遁三家之逍遙義,儘管其觀點不一,然卻有其共通之處,即是惟有在無待境地上的聖人,才稱得上真正的逍遙。Item 從〈形影神〉談陶淵明生死觀(中國語文月刊社, 2005-07-01) 沈維華Item 試論《莊子》的言意困境與審美超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2007-09-01) 沈維華《莊子》對言意關係有諸多論述,總歸於「言不盡意」。而面對「言不盡意」的困境,莊子則是提出「得意忘言」論,試圖以「忘」的方式,「虛」的態度來解決,亦由此達到主觀精神的超越,進入大美至美的境界。Ite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教材教法」課程之實務分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3-09-01) 林淑雲; 汪文祺Item 國中經典範文教學--〈過故人莊〉探析(中國語文月刊社, 2012-10-01) 林淑雲; 汪文祺Item 試論《中庸》的誠(孔孟月刊社, 2006-04-01) 沈維華Item 王弼「得意忘象」說析論(孔孟月刊社, 2002-12-01) 沈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