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3028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戴震的氣化人性論(III-I)(2009/08-2010/07) 劉滄龍本計畫將分別從出土文獻與斯賓諾莎哲學兩個研究視角討論戴震的「氣化人性論」。從 湖北荊門的郭店楚簡〈性自命出〉、〈唐虞之道〉等篇看來,戴震「以氣論性」的思路與 戰國中期的儒者遙相呼應。戴震的「氣化人性論」志在返回他心目中的孔孟之道,而他 對孟子的詮釋無意間卻回到了孟荀之前儒者的人性觀點。於是戴震引用〈樂記〉的「血 氣心知」作為人性論的核心概念,亦非偶然,他以氣學的進路重構儒學,正好暗合了孔 孟之間儒者「即生言性」的思路。為了追溯戴震「氣化人性論」在先秦儒家的思想譜系, 筆者將考察戴震的《中庸補注》如何詮釋子思的思想,並且對比此一詮釋與竹簡中「道 始於情」、「情生於性」、「節脂膚血氣之情」等從自然生命來理解性的觀點。為了進一步 在理論上闡釋戴震的「氣化人性論」,筆者將借用斯賓諾莎哲學,思索戴震氣學進路的 人性論如何調解理性和情欲之間的張力問題。斯賓諾莎從連續性的發展觀點詮釋身體∕ 心靈、欲望∕理性、自然∕必然的相互關係,除了化解笛卡兒身心二元論的難題,也立 足於自然人性論思考欲望、幸福與德性的關聯。若能暫時懸擱東西方哲學在問題意識上 各自內在脈絡的獨特性,戴震的「氣化人性論」可以藉由斯賓諾莎的身心理論及自然哲 學得到新的反省線索。Item 淡勢之間--氣、力量美學與文化轉化(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15-03-01) 劉滄龍Item 身體、隱喻與轉化的力量--論莊子的兩種身體、兩種思維(國立清華大學, 2014-06-01) 劉滄龍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 對「身體」與「隱喻」的思考,和當代西方哲學的相關討論有許多呼應之處,近來當代中國哲學的詮釋也陸續出現相關的論述。本文將順著此一思考取向來解讀莊子 (368-288 BC) 思想,並且探討「身體」、「隱喻」所涉及的自我轉化問題。 尼采對「生命身體」(Leib) 與「個體身體」(Körper) 所作的區分,隱含著隱喻思維與概念思維兩種不同的思考與生活方式,本文嘗試借用此一區分來詮釋莊子的自我轉化。「氣」是莊子思想中的根本隱喻,在氣的隱喻思維中,「個體身體」突破了概念思維的拘限,得以自我轉化並通向「生命身體」。對莊子來說,生死即是身體形式的轉化歷程。「氣」與「物化」的思想是透過隱喻思維而展開的自我轉化工夫,它具有批判概念思維的轉化力量。雖然總體而言莊子推崇的是隱喻思維,然而筆者發現他並未忽略隱喻思維與概念思維之間存在「不一也一」的關係,正如「生命身體」與「個體身體」的雙重身分雖有主從之別,卻不可偏廢。值得注意的是,若要突出莊子氣與身體的思想中的內在異質性、批判性,以「一」化「異」的解讀將很難開發莊子批判性的向度。據此,本文試圖闡明隱喻思維和概念思維間具有內在的同構關係,莊子洞見及此,以隱喻之思來吸收與轉化了惠施 (370-310 BC) 的概念思考,並反映他無意棄絕概念之思。Item 「一理」或「分理」?--戴震對程朱理學的反省(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 2010-10-01) 劉滄龍程朱「理一而分殊」的論述以二元形上學為前提,「理一」和「分殊」的關係是以超越的同一性涵攝經驗的差異化。戴震的氣一元論則肯定「分理」作為陰陽之氣的個體化原理,經驗的差異化區分同時就是道生成變化的內在法則。戴震的「分理」說預設了一套由氣的論述所構成的內在的形上學。「一氣」和「分理」並非形上實體和經驗理則的區分,「分理」的個體化原理就是「一氣」變化流行的內在理路。然而戴震氣一元論的「分理」論述,雖然更重視差異性與歷史性,他的詮釋策略卻是保守的復古主義。他主張在詮釋儒家經典時不能摻雜佛老,強調經典詮釋的純正性與文本的客觀意義。戴震想要排除在歷史過程中所產生的語言與哲學的影響,返回儒家經典的「原意」。Item 「血氣心知」與「身體理性」--論戴震與尼采的修身哲學與文化批判(漢學研究中心, 2008-12-01) 劉滄龍本文藉由「血氣心知」與「身體理性」(body-reason; Leib-vernunft) 這兩個概念探討戴震與尼采(Nietzsche) 的修身哲學與文化批判的關係。戴震以「血氣心知」來界定人性,他主張「理存於欲」,貫徹了自明朝中葉以來的形上批判的工作,亦即將宋儒修身哲學的重心從「超越地返回存有根源的體證」轉向為「經驗地展開氣化整全的實現」。尼采則由「身體理性」的提出,反轉以意識主體為基礎的「再現的真理觀」,形式同一的先驗自我被拒斥為理性的虛構,而流動的經驗自我則在回返自然的要求中實現「體現的真理觀」。對於戴震和尼采來說,理性從來就不可能離開身體,倘若以為價值的創造可以透過割離身體與情感的途徑來完成,將是一種病態的文化。「血氣心知」和「身體理性」兩個概念的提出是為了貫通自然本能與人文理性,健康的、積極的文化並不歧視身體與自然,而是肯定其高貴之目的及意義。Item 朱熹的鬼神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00-06-01) 黃瑩暖儒學發展至宋代,為了回應佛教思想的衝擊,不得不從現世人生的關注,推及於宇宙起源的探索與生死的思考等問題;其中對鬼神的討論,訂破了孔子以降「不語怪力亂神」的傳統。闢佛最力的朱熹,對鬼神的討論也最多。本文嘗試對朱熹之鬼神觀及其關於祭祀感格的說法作相應的詮應,檢視其理論上的得失,並從儒學的角度看失熹鬼神觀的提出所顯現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