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耘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7148
Browse
Item 明朝政府對外國船難事件的處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5-06-??) 鄧淑君(釋振溥); Tang Sook Kuan(Shi Zhen Pu)明代是一個海事活動頻繁的年代,航行海上的船舶增加,海難事件亦相對的多。中國及各國船隻或為朝貢,或為貿易,或為捕魚等等不同的原因揚帆出海,難免遭遇到人為和自然界所帶來的災難。中國有綿延數萬里的海岸線。部分遇難的船隻會漂流到中國沿海城鎮。明朝政府針對不同國家的船隻和相關漂流人員的身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本文主要從中國、朝鮮的史籍《明實錄》、《朝鮮王朝實錄》,以及琉球的檔案文獻《歷代寶案》等,整理出琉球、暹羅、日本等外國船難漂流記錄,並配合崔溥《漂海錄》及王在晉的《越鎸》卷21〈雜記.朝鮮漁人〉等相關文獻,探討明朝政府對於外國船難漂流事件的態度和處理方式。由此看清明朝政府救助、遣返漂流民確實有一套基本模式。而這套模式的形成還涉及到宗主國與朝貢國之間的外交關係。Item 明朝政府對外國船難事件的處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5-06-??) 鄧淑君(釋振溥); Tang Sook Kuan(Shi Zhen Pu)明代是一個海事活動頻繁的年代,航行海上的船舶增加,海難事件亦相對的多。中國及各國船隻或為朝貢,或為貿易,或為捕魚等等不同的原因揚帆出海,難免遭遇到人為和自然界所帶來的災難。中國有綿延數萬里的海岸線。部分遇難的船隻會漂流到中國沿海城鎮。明朝政府針對不同國家的船隻和相關漂流人員的身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本文主要從中國、朝鮮的史籍《明實錄》、《朝鮮王朝實錄》,以及琉球的檔案文獻《歷代寶案》等,整理出琉球、暹羅、日本等外國船難漂流記錄,並配合崔溥《漂海錄》及王在晉的《越鎸》卷21〈雜記.朝鮮漁人〉等相關文獻,探討明朝政府對於外國船難漂流事件的態度和處理方式。由此看清明朝政府救助、遣返漂流民確實有一套基本模式。而這套模式的形成還涉及到宗主國與朝貢國之間的外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