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2
Browse
Item 家庭的情意結—台語片通俗劇研究(2011) 陳睿穎; CHEN Jui-Yin台語片具有明顯的形式特徵與內容格式,盛行於1956年至1970年代初期之 間。期間經歷了與廈語片、日片、國語片、洋片乃至於電視的競爭,最終於1981 年完全消失。台語片從誕生之初便從既有的民間敘事系統中大量取材,並且與各 種大眾娛樂媒體結合,成為能夠代表60年代本土的/大眾的/鄉村的再現系統。 台語片有活絡的類型(genre)發展軌跡,其中探討愛情與家庭的通俗劇 (melodrama)是台語片中的最大宗,甚至在其他類型中,通俗劇模式 (melodramatic mode)仍佔據極為重要的位置,家庭中的倫理秩序和性別角色, 成為穩定故事衝突、賦予新生力量的重要象徵。在50年代通俗劇文本大量佚失, 70年代僅出產少量通俗劇文本的狀況下,本研究以60年代通俗劇作品為研究對 象,採用結構主義概念對個別文本進行敘事分析,詮釋出在台語片通俗劇中的家 庭意念、愛情功能,以及對家庭秩序、性別角色的想像。 第一章概述研究動機、方法及文獻回顧。第二章開始,就60年代早期通俗劇、 60年代中期通俗劇、60年代晚期以降通俗劇進行文本閱讀。60年代早期通俗劇展 現了50年代台語片市場邊界未明的百家爭鳴狀態,家庭的想像針對作者言說目的 與目標市場的不同,而傳達著不同的意義。第二章筆者挑選了留日知識分子、外 省籍團隊以及市場導向之台語片製片商所主導的作品來凸顯其中家庭與愛情論 述的差異。就形式上來說,家庭是這個時期最主要的穩定力量。60年代中期則是 通俗劇型式最成熟的時期,為了凸顯本階段台語片類型化與本土化的成熟,第三 章集中討論此時期的跨文化、跨媒體轉譯作品,探究其中家庭與愛情意義的變 遷。發現愛情成為促進家庭重組新生的正面力量,而家庭仍然是給予愛情體制內 肯定的重要象徵。60年代晚期的通俗劇,向急速變遷的現實社會靠近,將焦點轉 移到家庭內部的問題,處理重點包括叛逆而不成熟的青少年、失和的婚姻、破碎 的家庭等。家庭在這時期作品的意義被放大,中心角色透過重新認識家庭的意 義,並且服膺於家庭秩序而完成成長儀式,愛情的敘事角色又回到60年代初期狀 況,成為低於家庭的次等力量。接著,第五章則討論其他類型台語片中,通俗劇 模式出現的情形。在台語片多元的類型敘事中,家庭扮演著道德和自我認同的凝 聚力量,而成為個人正面能量和道德地位之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