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2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跨國旅行下全球現代性的反思-分析台灣交換學生的認同
    (2022) 蔡季純; Tsai, Chi-Chun
    旅行,在觀光客與「找到自我」的年輕人之間,被勾勒出既充實卻又模糊的想像。近年來,台灣年輕的交換學生們以出國交換作為壯遊,企圖建構自我與社會認同。他們的自信與勇氣往往受到讚揚,跨國旅行成為躋身世界的舞台,然而從後現代消費社會的角度視之,年輕世代對於個人認同乃至生活風格的確立,逐漸揚棄過去傳統社會穩定的「親密關係」、「工作」、「志業」等價值,取而代之的是「美學」、「公民意識」、「個人主義」的生活政治。現今,遑論人口販賣、跨國勞工、難民之移動,旅行儼然已成為一套享有衝動特權且無須理由的新倫理價值,尤其對於年輕世代而言,他們更因此而重新思考工作、旅行、消費的意義。本文透過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以全球化現代性觀點探究交換學生跨國旅行經驗與台灣社會互為交織的意涵,分析台灣交換學生如何藉由旅行操作,展現自我與社會認同,以及其積極行動背後的推力與拉力因素。另一方面,從現代性消費的角度分析旅行的符號如何被複製、生產、消費,這個過程如何有效地整合與掩飾交換學生的欲望。一個人的旅行,在跨國文化衝擊下,轉而反身凝視並闡連(articulate)自我的過去、現在、未來,藉以比較、反思鑲嵌在原來社會與國家的困境。
  • Item
    小英的故事:以敘事批評分析蔡英文「非典型」風格
    (2013) 張廣祺; Chang, Kuang-Chi
    本研究採語藝觀點視故事性論述為「敘事」方式,具目的性方式對閱聽人進行說服(persuasion)的語藝行動。臺灣政治人物經常援引各類故事文本構築自我形象,化身不同故事「人物」與搭配不同「情節」,召喚支持者內心情感對故事的認同感,政黨/政治人物從中借故事形式隱射某種政治思維與理念,達成政治動員選民投票行為的訴求。於2012年臺灣總統大選如火如荼展開,本篇論文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為研究個案,從「敘事批評」(narrative criticism)對其公開演說、媒體訪談、宣傳文案等資料進行分析,探討敘事者對「自我」角色的想像、故事傳遞的主旨與理念,以及此敘事是否具備言者說服聽者等研究課題,理解其個人領導特質與形象是如何形成且影響臺灣的政治社會。 研究結果發現,故事反映社會普遍存在「個人意識的台灣認同」、「社會族群和諧的國家」與「女性參與的廉能政府」的核心價值,回應民進黨支持者自前任總統陳水扁卸任至現任總統馬英九就職後的政治陰霾氛圍,說服支持者重拾信心與凝聚團結作為邁向再執政之政治策略。本研究從「敘事評估」分析「策略性故事演說」所隱含的價值觀念是否具合理性,認知民進黨選民的需求是如何被故事收編而引發認同與歸屬,明瞭台灣人接受政黨候選人的「理性」訴求,實踐政治選舉活動為回應其憧憬與冀望。 最後,縱使總統選舉的落幕,民進黨陣營的總統候選人敗選,事實上,選舉結果未如童話故事一般呈現「好的故事」必然「好的結局」,不過故事感染人心的效力是永不止息,它堅定民眾內心的理想價值與意義實踐,如同敗選感言提及:「有一天,我們會再回來,我們不會放棄」。故事與眾不同的特性,發揮政黨能以故事篇章不斷地鼓舞士氣、溫暖人心與凝聚信念。語藝學者費雪提出敘事典範(narrative paradigm)提供一套分析言者的推論工具,對後續從事語藝的研究學者而言,有助於詮釋當代臺灣政治文化脈絡下故事性論述的消費模式。至今為止,故事仍持續的述說傳遞。
  • Item
    被噤聲的台灣意識: 台語文學的發展、史論建構與民族想像
    (2013) 鄭清鴻; ZHENG, Qing-Hong
      1980年代初期,受著黨外反對運動所激發的「台灣意識」,逐漸成為台灣社會推動「本土化」的基礎。在台灣這塊島嶼上所產生的文學,也終於隨著台灣民族主義的發展,自「鄉土文學」的前身「正名」為「台灣文學」。從日治時期開始,「語言」在台灣民族認同形成的過程中成為一項充分條件,使得台灣的文學與文化實踐無不與「台語」、「台灣話」息息相關。但吊詭的是,無論是戰前的白話字文學、台灣話文運動,或是戰後經過寧靜革命,直到1980年代才得以發聲的台語文學,在「以台灣為中心」的台灣文學史當中,卻幾乎都被忽略、消抹。   究竟被戰後國民黨官方所改稱的閩南語,或客家族群所稱的福佬/鶴佬/河洛話,如何在日治以來的台灣歷史當中成為「台語」、「台灣話」?為什麼在台灣文學史當中,包括台語在內的本土語言文學反而被「消音」,卻又因為「台語」的定義引發了關於族群、民族認同的矛盾與爭論,迄今仍懸而未解?本研究以後設歷史學(Metahistory)的觀點,結合民族主義研究對民族認同、語言及族群文化等變項的觀察,展開對台灣文學史論的解構、分析與比較,梳理台灣文學的發展與台灣民族主義的興起,如何面對本土語言與文化經歷戰前、後的國語運動之後的挫傷?而台語文學掙脫「方言文學」以來的發展,又對台灣人追求主體性、自主性的民族認同,提出了什麼樣的反省與展望?   本文首先以「戰前台語文學」的視野,重新檢視台灣在全球化的情境當中,自17世紀以來對西方現代性的受容、揉雜與實踐,並深入探討「台灣話」的文學軌跡,如何在戰後國民黨中國民族主義下的語言政治與文學史敘事內逐漸被抹除。在獨尊「國語」、貶抑「方言」的語言政治當中,「鄉土文學」混雜、收編方言的文類成規,阻礙台灣作家對本土語言的後殖民想像,在這樣的條件下所浮現的「台灣意識」,承認華語文學體制的合法性,延續了殖民者壓抑、收編本土語言的語際關係,形成台灣族群與民族認同的矛盾。台語文學亦因此在戰前、後斷裂的歷史縫隙中重建主體性,亦對台灣文學發出「再」正名的呼聲,為台灣文學與台灣民族認同確立多元文化、互為主體的內涵與價值。
  • Item
    六○年代《臺灣文藝》小說研究(1964-1969)--以認同敘事為中心的考察
    (2010) 蔡翠華; Tsai, Tsui-Hua
    本論文以吳濁流在一九六四年所創刊的《臺灣文藝》出發,探討其在六○年代小說中所展演的各種文學現象,並藉由「敘事認同」的理論視角,分析文本中有關事件書寫背後所隱含的意識型態與敘事意圖。 以六○年代作為文本觀察起點,透過《臺灣文藝》的發行,省籍作家得以在二二八事件以後有了第一次的集結,在歷經殖民階段及戰爭經歷之後,臺灣民眾並沒有立刻獲得思索與追求台灣自我認同的機會,反在大中國民族主義的敘事中,被迫抹去相關的歷史和集體記憶。是以「殖民亡靈」的追索,「鄉土」的召喚,係作家亟欲處理的問題,透過現實的書寫,尋求主體的認同;此外,對於「性別」與階級議題的關懷,也是六○年代男女作家辯證拉扯的所在,不論是階級或是女性的各種敘事,都有不同的認同議題。 藉由細緻的文本分析,本論文發現幾個結論:第一,戰後第一二代臺灣作家在不同政權轉換下,開始回視母土,並以日本精神拒斥中國祖國意識,造成六○年代臺灣人民自我認同的疏離與無奈。第二,六○年代作家辯識了「城/現代」、「鄉/傳統」、「臺灣/西方」的文化差異,開始進行「發現臺灣」的書寫運動,並檢視邊緣人的階級問題及下層知識份子的困境。第三,女性議題在男性作家筆下藉以承載作家階級及社會認同問題;而女性作家的文本中,呈現陰性書寫的特質,透過絮絮叨叨的生活細節,勾勒出女性主體認同與女性歷史。
  • Item
    聽見臺灣味:陳明章臺語歌謠的創作歷程與特色
    (2012) 陳恒堅; CHEN HENG JIAN
    陳明章具強烈地方色彩與豐富人文關懷的創作,在新臺語歌謠運動的浪潮中扮演了開啟與推動的角色。1987年解嚴,臺語歌曲進入1990年代,開始興起一波新臺語歌謠運動。回顧臺語歌曲的發展史,從1932年第一首臺語創作流行歌曲出現,1950年代臺語電影搭配臺語歌曲兩者互相拉台、相輔相成,直到1970年代臺語歌曲在獨尊華語的單一語言政策下校園民歌與西洋歌曲風行,臺語歌曲漸有了低層次歌曲的刻板印象。1980年代社會劇烈變動,臺語歌曲在被壓抑的時代背景下蓄勢待發。 本論文研究主題即是以陳明章臺語歌謠的創作歷程與特色為主。第一部份探討陳明章臺語歌謠的創作歷程,第二部份分析他臺語歌謠的特色。經由新臺語歌謠運動的洗禮、人生的歷練與來自土地的傳統音樂涵養,陳明章的創作形塑出再現老臺灣、環保意識、弱勢關懷與土地認同四個特色。 藉本論文的探析,確立陳明章在臺語歌謠發展史上的位置與價值。
  • Item
    隱身現代社會的平埔族親 ─以板橋地區為例
    (2015) 邱永昌; CHIU,Yung-Chang
    板橋舊稱枋橋、擺接,位居台北盆地中央略偏南西的位置上,早期土壤肥沃溪渠遍布,農漁業蓬勃發展。板橋曾是昔日平埔族農、漁、獵生活場域,但在平埔族不斷接受外來化後,使許多傳統生活習俗逐漸消失,母語也因與異族通婚而慢慢流失。更在執政者刻意的「賜姓」、「漢化」政策下,與異族混居相互通婚後,板橋地區的平埔族就如同幽靈般,默默隱身在血緣、文化融合的漢人社會人海裡。 板橋在早期文獻中有不少關於擺接社、武朥灣社與漢人互動的記載,現在這些平埔族後裔,卻未出現在復振社會運動的行列中。他們的態度是如何?藉著田野調查探訪社後、港仔嘴等舊聚落,由此發掘平埔族後裔現今對血緣、文化的真正想法與感受! 平埔族群在歷經西荷、明鄭、清領、日治與國民政府大中國沙文主義等的多重殖民統治下,雖身處現今的多元論述時代,殖民者也已遠離,但平埔族裔在長久歷史污名化與備受歧視的自卑感下,不願承認自己是這塊土地原先主人的現象,甚至更有平埔族後裔誤認自己的祖先為漢人,一併用歧視的認知來看待原住民族群,筆者即針對這些影響平埔文化復振運動的族群自我認同現實予以論述。 居住板橋30餘年來,筆者於生活中親近板橋發現它的豐富多元,探究板橋發掘它保留的原始淳樸。而現今社會硬體建設日新月異,藝術人文浪漫風流,古蹟、文史在時間浸淫下卻多未得到應有的尊重、保留,將逐漸消逝於新世代眼前、銷熔在舊世代的記憶裡。而這些資訊是需要傳承需要保留的,不是將來僅從數位典藏去憑弔! 惋惜!
  • Item
    從復振經認同到發展—一個平埔族村落的探索研究
    (2010) 吳昭慶; WU,CHAO-CHING
      本研究探究台南縣佳里鎮北頭洋平埔村落從文化復振到自我認同的歷程以及村落未來的發展。 從1990年平埔熱潮掀起後,北頭洋在當時蘇煥智立委(現台南縣縣長)的扶植下於1999年初次舉辦夜祭活動,由於北頭洋的西拉雅傳統祭典流失已久,其夜祭模式完全複製自同屬於西拉雅蕭壟社系統的吉貝耍。基於北頭洋平埔村落的文化復振是由外力的扶植而非從部落內部自發籌辦,北頭洋居民的自我認同與對夜祭復振之態度與看法值得深入研究探討。   平埔族群在歷經荷西、鄭氏王朝、清帝國、日本強權與國民黨大中國沙文主義的多重統治,現今雖處於殖民者遠離的多元論述時代,但平埔族裔在長久歷史污名與備受歧視的自卑情感下,卻不敢承認自己是這塊土地原先主人的現象,研究者針對這些影響平埔文化復振運動的族群自我認同阻力予以分析詳述。   此外,研究者訪談村落居民的集體記憶,透過其記憶中的西拉雅文化,找尋北頭洋能藉以凝聚族群認同的元素,而非經由政府、專家學者的霸權再現,創造出讓北頭洋居民誤以為是歷史傳統的傳統。而在認同度的調查上,研究者以訪談式的問卷調查法(interview survey),對居民進行問卷訪談,在血緣認同與文化認同兩層面上,訪查部落居民的自我認同,並以統計表方式呈現再以質性方式分析結果。   最後探討北頭洋平埔村落在社區發展協會規劃下及行政院勞委會的人力支援,其經營發展模式與困境。
  • Item
    八重山重層歷史中的台灣人
    (2016) 張瑜庭; Chang, Yu-Ting
    八重山地區近年來是日本觀光部門強推的觀光首選,為了分散沖繩地區的觀光客源,八重山的石垣島透過各式的行銷,被塑造出「南國、陽光、熱情、沙灘」的島嶼形象,台灣的旅遊業也沿用這樣的島嶼想像來想像八重山地區。但是當實際踏上八重山石垣島的時候,卻發現港口的商店街,日本本島氣息大於八重山的島嶼氛圍。回顧八重山的歷史流動,從琉球處分開始,直到琉球歸還為止。八重山地區一直都處於被動的配合演進。也是因為這樣在不同國界的拉扯之下,八重山地區擁有自身的文化,同時與他地的文化、語言交融,且不被任何一地的歷史所收編、詮釋。 因為八重山地區確實有許多在住者之外的人移入、移出,經過這樣的混合與相互影響之後,生成了現今的八重山社會。八重山地區本來就是一個受到外來元素影響的區域,這也就是原本的八重山社會的原貌,是一個流動的、沒有定性的樣貌。本篇論文透過分層歷史的耙梳,從不同國家角度的史料抽出與八重山地區相關的部分,試圖拼湊出以八重山為主題,他國、他文化意欲出入的部分。同時也進行了兩次的八重山地區田野訪談,訪談了超過15位的八重山台灣人及其二代。兩次田野調查分別參與了八重山台灣人的集體家族的掃墓活動以及中華民國建國100年的華僑總會遊行,見證了八重山台灣人活動場域的特殊性。未來八重山地區,勢必因為觀光所需,進行另一番的改造計畫。這又是新的一波文化進入,在此同時,八重山地區被定義為流動的文化場域,似乎再適合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