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2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Item
    吳守禮的閩南語文獻學及詞彙考證方法之研究
    (2022) 陳楷峯; Chen, Kai-Feng
    吳守禮(1909-2005)在臺灣語言及文獻學的研究領域留下相當豐富的學術成果,尤其是在閩南語傳統戲曲文獻《荔鏡記》的研究方面,吳氏針對各版本的早期戲文進行校勘與重建,並且對文獻中收錄的語詞進行分類,進一步進行語源的考證,嘗試釐清這些詞彙所呈現的「歷時性」與早期文獻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則將俗字、借字混雜的戲曲文獻,經整理之後成為可被解讀的文本,同時也將各個時代的閩南語文獻,進行細緻的版本比對工作。吳守禮在日本時代進入臺北帝國大學,接受東洋文學科的學術訓練,在教授的引領之下,對「漢文的科學研究」有相當深刻的理解。吳氏的研究方法,承襲日本京都派的考證學風,並以他在學院所累積的學術經驗為基礎,將研究的目標逐漸轉向閩南語的歷史研究。吳氏透過閩南詞彙的「音字脫節」現象,嘗試將早期語言文獻中的文字記錄,與現代的語音兩者建立語源關係,並由此探究詞彙的讀音及語義的演變情形。本文的研究課題,在於考察吳守禮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觀點。因此必須先以歷史研究法,重建吳氏早年的求學歷程,包括他所接受的學術訓練以及他從日治到戰後所累積的研究成果。然後分別從早期戲曲文獻的研究、文獻曲詞及音韻文獻的分析,以及閩南詞彙的語源考證,觀察吳氏的研究論述以及他對語言資料的使用情形。並根據前幾個章節的討論與分析,發掘吳守禮的學術成就所呈現的特點。
  • Item
    拱樂社歌仔戲劇本之語言研究:以《金銀天狗》為例
    (2009) 林佳怡; Lin, Chia-Yi
    內台歌仔戲職業劇團拱樂社,於1952年首度編寫歌仔戲劇本,改變以往「講戲」的演出形式,留下大量以閩南語書寫的劇本。本論文即以現存拱樂社歌仔戲劇本中年代最早的《金銀天狗》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提出閩南語文獻判讀的方法,以借音字的應用、押韻、方言差異的知識、文化背景之了解等原則,應用於本研究對象中,提出音讀、用字、詞彙、修辭、語言風格等分析。 本研究略述拱樂社背景及歌仔戲劇本產生的原因,並論述劇本中呈獻的文化背景與文化意涵,作為語言分析的背景。藉由方言差異的類型,搭配韻腳的觀察及借音字的使用,可以看出本劇偏泉腔的方言特色;而在用字類型方面,則以前人之用字研究為基礎,提出補充的分類和觀察,並辨析一字多音的使用情形,呈現劇本中靈活的用字策略。本研究認為歌仔戲劇本之書寫方式與歌仔冊有相當高的相似度,但較歌仔冊更為口語,劇中有許多目前已逐漸流失的閩南語詞彙,本研究羅列部分特殊詞,並修正傳藝出版本詞彙註解之錯誤。除了音字與詞彙之外,戲曲用語、句式及劇本的形式,皆構成文本特殊的語言風格。本研究企圖累積閩南語文獻的分析資料,尤其是可補足前人研究中較缺乏的歌仔戲文本分析,並肯定拱樂社劇本作為閩南語文獻研究對象之意義與價值。
  • Item
    閩南語創作兒童詩歌教學之設計與應用
    (2009) 吳自立; wutzuli
    本研究以台北縣樹林市育林國小一班五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以自編教學課程進行教學,藉由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探討閩南語創作兒童詩歌在國小鄉土語言教學應用的實施歷程,並做分析與修正,探究閩南語創作兒童詩歌在國小鄉土語言教學應用的具體成效。研究所得結論如下: 一、閩南語創作兒童詩歌應用於國小鄉土語言教學,結合語文知識教學與語文能力訓練,可兼顧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的並進。 二、透過閩南語創作兒童詩歌欣賞、朗讀和習作的教學,可訓練學生閩南語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從聽、說、讀、寫的活動和過程中,傳遞學生詩歌語文知識,培養欣賞、創作文學作品的能力。 三、閩南語創作兒童詩歌教材編寫以生活化、實用性、趣味性、文學性為原則,以兒童日常生活經驗為主要內容,可引發學習興趣,增進學習效果。 四、閩南語創作兒童詩歌教學評量適度且多元化,可讓學生從活動中評量,從評量中學習。
  • Item
    臺灣閩南語農具詞彙研究---- 以新北市樹林區為例
    (2014) 陳素雲; CHEN-SU-YUN
    農具的發明和使用是人類農業生活人們智慧的結晶,隨著時代的進步,農具的演化也由人力改為機械化。但傳統的農具在臺灣農業發展上佔有一席之地。筆者出生於農家,對於傳統農具有一份深厚的情感,看著一件件舊農具擺放在屋角、倉庫裡或屋簷下,而年輕一代的人們,也不知道它的名稱用途、更不用說是「閩南語農具詞彙」的語音了。 本篇論文以台灣閩南語詞彙中有關農具詞彙為主要研究對象。實地走訪樹林區曾經務農的閩南語族群,做語料的採集與記錄,並進行詳實而完整的解說。並將傳統農具的實物拍攝後製成圖檔,採集與記錄時可當作提示範本,再以臺灣羅馬拼音記錄其閩南語音讀。保留本區農具詞彙,以傳承鄉土文化。 本文將農具語料分成「整地耕作農具」、「播種插秧農具」、「除草捕蟲農具」、「灌溉施肥農具」、「收成入倉農具」、「搬運役畜器具」六類。再就詞音、詞義、用途等角度進行分析探討,所有的研究結果可讓老師於教學中善加運用,以達到教學傳承的教育功能,並提供本研究結果,作為教師編輯教材及教學時的參考。 關鍵詞:樹林 農具 閩南語 調查 犁
  • Item
    國小教師拼音教學ê適應度調查研究——以台羅拼音為例
    (2010) 廖輝煌; LIAO,HUI-HUANG
    本研究是教育部tī 2006年10月14日以台語字第0950151609號公告〈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ê 30個月以後,tī 歇熱期間ê研習會上,對國小教師做母體抽樣問卷調查ê結果,了後並追蹤訪談做質性研究,為欲瞭解國小教師對伊ê舊經驗裡,面對全新ê台語拼音系統ê教學適應度是按怎?適應癥結是tī佗位?結論以供做為日後政策參考。 研究結果顯示: 1. 佔72.8%ê問卷填寫人知影教育部這項公告。 2. 家己認為已經完全適應新系統ê人kan-ta佔16.8%。 3. 同意全國共同採用台羅拼音為標準系統ê人佔63.2%。 4. 台語能力較差ê人感覺口語變調上歹適應;台語能力較好ê人感覺聲調上歹適應。 5. 拼音教學適應中ê受訪人,希望有類似讀冊會ê學習機會,或者是有一系列規套ê拼音教材,以增近拼音教學能力。
  • Item
    澎湖縣湖西腔閩南語在地理和年齡的變化研究-以《彙音妙悟》「高」、「科」韻和小稱詞為例
    (2011) 何正芳
    澎湖群島又名漁翁島,位於台灣西岸的台灣海峽,全區由 90座島嶼組成,總面積有126.864平方公里。早期由於交通不便利,島嶼型態之地理環境,形成地理與人文區隔作用,除造就出澎湖獨有的歷史發展特色,亦使各鄉鎮間之語言相互影響程度有限,所以得各自保留原鄉之語言特徵。本研究首先對湖西鄉各村落語料進行文獻蒐集與分析,勾勒出湖西鄉閩南語之語音特徵。再根據地理語言學與社會語言學之研究原則,進行湖西鄉閩南語實地田野調查,並藉由統計圖表與語言地圖,彙整出澎湖縣湖西鄉閩南語在地理分佈與年齡差異之共時變異與變化現象,進一步探索此區域之語言變體,並據以推測出湖西鄉閩南語之未來發展趨勢。田野調查之結果顯示,湖西鄉閩南語語音特色是:一、「高」韻唸/io/; 二、「科」韻唸/ə/ ;三、「小稱詞」唸/e/,其詞幹元音則呈現出同化、異化等語音變化。上述三項語音特徵根據不同年齡層之解析觀之,在大部份老年層尚保有50%以上的語音特徵,但隨著年齡層的下降卻逐漸減少,尤其是少年層急速遞減至於0~10%之間而已;另以地理分布角度之研究觀之,在湖西鄉東區村落保留較高比例的語音特色、南區各村次之、北區各村則最微弱。依此推測,未來湖西鄉三項特徵語音趨勢將逐漸呈現:1/io/>/o/;2 /ə/>/e/>/ue/;3「小稱詞」唸/e/>/a/,這種現象在青、少年層最明顯。4「小稱詞」詞幹的元音的同化、異化音變現象驅向消失。以上這樣的變化主要受到教育普及、交通便利、媒體資訊的無遠弗屆與語言態度之影響最鉅。
  • Item
    國民小學閩南語教科書修辭研究—以真平版、康軒版、桃園縣版修辭格為例
    (2009) 林麗黛; Lin-Li-Tai
    本研究為第一個分析九年一貫語文領域本國語文閩南語教科書修辭方式的研究,旨在建立一套可供教學現場運用的閩南語修辭系統,提供教師修辭教學與教科書編輯者參考。本研究以國小語文領域本國語文閩南語一至六年級教科書教材為研究文本,比較之版本包括:真平版、康軒版及桃園縣版之第1冊至第12冊,共36冊的國小本國語文閩南語教科書。本研究以黃慶萱《高中文法與修辭》21種修辭格為藍本,輔以研究者設計的「國小閩南語修辭方式類目表」進行辭格研究,採內容分析法進行定量及定質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三種版本1至第12冊閩南語教科書的修辭方式,以類疊修辭出現的次數最多佔45.16%,其次是譬喻修辭7.56%,再則是排比修辭佔7.25%,21種修辭格均在國小閩南語教科書出現。
  • Item
    台北平溪台灣閩南語調查研究
    (2010) 洪振春; HOUNG Cheng-Chun
    摘 要 本文採用田野調查法與文獻蒐集法,以傳統語言學及地理語言學的方式進行研究,探討平溪鄉閩南語的歷時性與共時性的語言變化。本文研究的目的(一)記錄平溪鄉老年層的語言音系,比較高雄普通腔與三峽偏泉腔之語音與詞彙的差異。(二)藉由詞彙的調查比較,整理出南北語音的差異與特殊詞彙。(三)從三世代的語音與詞彙的使用了解世代間的差異,以及平溪方言未來發展的趨勢。 本文將從語言接觸的角度與地理之間的交互關係,探究語言的轉移與語言的流失現象。調查的範圍包括平溪鄉十二個行政區,三世代共32位發音人,本文的結論:(一)從調查得知平溪閩南話屬偏泉腔,具有安溪腔的特色,與台灣閩南話普通腔的語音與詞彙的比較,發現主要受到普通腔與宜蘭漳州腔的影響。(二)從三點語音與詞彙的比較,得知地理分佈與語言接觸之間的關係,發現普通腔是從薯榔方向逐漸滲透,而漳腔是從新寮方向向內延伸。(三)從三世代的詞彙比較可以看出,中年層的變化並不大,而青年層則急速變化,主要原因是受到華語教育以及語言態度的影響。 關鍵詞: 平溪 閩南語 安溪腔 語言接觸
  • Item
    菲律賓咱人話(Lán-lâng-uē)研究
    (2017) 蔡惠名; Tsai, Hui-Ming
    咱人話(Lán-lâng-uē)是閩南語的一支,也是菲律賓華人以「咱人家己所講的話」而命名之。西元1575年即有傳教士以咱人話編寫傳教手冊,至今已有440年的歷史,但華人的歸屬問題直到1973年《新國籍法》才確立身分得以解決,而咱人話也隨著華人的入籍成為菲律賓的少數語言之一。 本文分作二大語言面向作探討: 其一為了解咱人話的語音現況及其樣貌,進而進行傳統語言學及社會語言學的研究,發現咱人話不僅僅在語音系統已與原鄉的晉江話有所差異,而其獨特性更顯露在語言接觸後的詞彙表現上。再進行大規模問卷訪問,探討菲律賓華人目前的語言使用現況,發現中、老年層對咱人話仍有高度的認同,青年層已出現功能性的語言轉移現象,學生族群則幾近完成語言轉移。 其二為了解咱人話在過去的歷史所面臨的困境及咱人話語言保存的可行性,首先以文獻梳理的方式說明過去百年來生存不易的咱人話,再以語言保存的角度進行探討,認為自1973年後咱人話必須重新定位,並納入《特殊語言(含母語)保障條款》期望以增益式的雙語教育取代現行華校教育的「拼接式教學」,達到語言保存的確實功效。 語言即是身分的表徵,即使咱人話沒有受到任何的法令保護,也能傳承至今。若能進入教育體制,以更適切的方式傳承咱人話,對咱人話的語言活力則絕對有極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