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2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小英的故事:以敘事批評分析蔡英文「非典型」風格(2013) 張廣祺; Chang, Kuang-Chi本研究採語藝觀點視故事性論述為「敘事」方式,具目的性方式對閱聽人進行說服(persuasion)的語藝行動。臺灣政治人物經常援引各類故事文本構築自我形象,化身不同故事「人物」與搭配不同「情節」,召喚支持者內心情感對故事的認同感,政黨/政治人物從中借故事形式隱射某種政治思維與理念,達成政治動員選民投票行為的訴求。於2012年臺灣總統大選如火如荼展開,本篇論文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為研究個案,從「敘事批評」(narrative criticism)對其公開演說、媒體訪談、宣傳文案等資料進行分析,探討敘事者對「自我」角色的想像、故事傳遞的主旨與理念,以及此敘事是否具備言者說服聽者等研究課題,理解其個人領導特質與形象是如何形成且影響臺灣的政治社會。 研究結果發現,故事反映社會普遍存在「個人意識的台灣認同」、「社會族群和諧的國家」與「女性參與的廉能政府」的核心價值,回應民進黨支持者自前任總統陳水扁卸任至現任總統馬英九就職後的政治陰霾氛圍,說服支持者重拾信心與凝聚團結作為邁向再執政之政治策略。本研究從「敘事評估」分析「策略性故事演說」所隱含的價值觀念是否具合理性,認知民進黨選民的需求是如何被故事收編而引發認同與歸屬,明瞭台灣人接受政黨候選人的「理性」訴求,實踐政治選舉活動為回應其憧憬與冀望。 最後,縱使總統選舉的落幕,民進黨陣營的總統候選人敗選,事實上,選舉結果未如童話故事一般呈現「好的故事」必然「好的結局」,不過故事感染人心的效力是永不止息,它堅定民眾內心的理想價值與意義實踐,如同敗選感言提及:「有一天,我們會再回來,我們不會放棄」。故事與眾不同的特性,發揮政黨能以故事篇章不斷地鼓舞士氣、溫暖人心與凝聚信念。語藝學者費雪提出敘事典範(narrative paradigm)提供一套分析言者的推論工具,對後續從事語藝的研究學者而言,有助於詮釋當代臺灣政治文化脈絡下故事性論述的消費模式。至今為止,故事仍持續的述說傳遞。Item 六○年代《臺灣文藝》小說研究(1964-1969)--以認同敘事為中心的考察(2010) 蔡翠華; Tsai, Tsui-Hua本論文以吳濁流在一九六四年所創刊的《臺灣文藝》出發,探討其在六○年代小說中所展演的各種文學現象,並藉由「敘事認同」的理論視角,分析文本中有關事件書寫背後所隱含的意識型態與敘事意圖。 以六○年代作為文本觀察起點,透過《臺灣文藝》的發行,省籍作家得以在二二八事件以後有了第一次的集結,在歷經殖民階段及戰爭經歷之後,臺灣民眾並沒有立刻獲得思索與追求台灣自我認同的機會,反在大中國民族主義的敘事中,被迫抹去相關的歷史和集體記憶。是以「殖民亡靈」的追索,「鄉土」的召喚,係作家亟欲處理的問題,透過現實的書寫,尋求主體的認同;此外,對於「性別」與階級議題的關懷,也是六○年代男女作家辯證拉扯的所在,不論是階級或是女性的各種敘事,都有不同的認同議題。 藉由細緻的文本分析,本論文發現幾個結論:第一,戰後第一二代臺灣作家在不同政權轉換下,開始回視母土,並以日本精神拒斥中國祖國意識,造成六○年代臺灣人民自我認同的疏離與無奈。第二,六○年代作家辯識了「城/現代」、「鄉/傳統」、「臺灣/西方」的文化差異,開始進行「發現臺灣」的書寫運動,並檢視邊緣人的階級問題及下層知識份子的困境。第三,女性議題在男性作家筆下藉以承載作家階級及社會認同問題;而女性作家的文本中,呈現陰性書寫的特質,透過絮絮叨叨的生活細節,勾勒出女性主體認同與女性歷史。Item 聽見臺灣味:陳明章臺語歌謠的創作歷程與特色(2012) 陳恒堅; CHEN HENG JIAN陳明章具強烈地方色彩與豐富人文關懷的創作,在新臺語歌謠運動的浪潮中扮演了開啟與推動的角色。1987年解嚴,臺語歌曲進入1990年代,開始興起一波新臺語歌謠運動。回顧臺語歌曲的發展史,從1932年第一首臺語創作流行歌曲出現,1950年代臺語電影搭配臺語歌曲兩者互相拉台、相輔相成,直到1970年代臺語歌曲在獨尊華語的單一語言政策下校園民歌與西洋歌曲風行,臺語歌曲漸有了低層次歌曲的刻板印象。1980年代社會劇烈變動,臺語歌曲在被壓抑的時代背景下蓄勢待發。 本論文研究主題即是以陳明章臺語歌謠的創作歷程與特色為主。第一部份探討陳明章臺語歌謠的創作歷程,第二部份分析他臺語歌謠的特色。經由新臺語歌謠運動的洗禮、人生的歷練與來自土地的傳統音樂涵養,陳明章的創作形塑出再現老臺灣、環保意識、弱勢關懷與土地認同四個特色。 藉本論文的探析,確立陳明章在臺語歌謠發展史上的位置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