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2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灣日治時期漢人飲食文化之變遷:以在地書寫為探討核心(2012) 侯巧蕙; HOU, CHAO HWEI本論文的內容,主要呈現台灣日治時期漢人的飲食文化。1895年台灣脫離中國清朝,接受日本近五十年的殖民統治。隨著大批日本人來台,日人的風俗民情、生活習慣被引進台灣,日本飲食文化更是深深影響台灣人;然而,歷來有關台灣飲食文學書寫之研究,則多著重於戰後的書寫。所以,本文主要參考日治時期台灣文人書寫的回憶錄、自傳、小說,來了解當時台灣漢人的飲食文化。 首先,本文應用Sidney W. Mintz的飲食理論,來說明台灣漢人在日治時期內在飲食口味,受到外在環境影響的轉變,並分別由「總督府的飲食衛生政策」及「日本新式教育」兩個面向來討論。日人推動衛生工程建設、飲食衛生管理規則及市場環境衛生改善,使得台人在飲食衛生習慣上能更接近日人。另一方面,從公學校使用的國語教材、中學校的住宿生活以及新生代知識分子的留日經驗,皆可看到日本的飲食文化,透過新式教育的方式滲入台灣人的日常生活中。接著,本文藉由分析日治時期小說中使用的飲食題材,從多個面向來觀察社會不同階層的飲食文化,探討台灣日治時期漢人的飲食文化,並獲得以下結論。第一,文人雅士或富豪人家透過東洋式的飲食消費,展現自己的階級地位及品味;第二,農家和勞動階層的飲食主要以番薯、稀飯、醬菜為主,反映出大眾階層生活窮困的狀況;第三,進入戰時體制的台灣,因物資嚴重缺乏,食物採取配給制度,造成人民糧食不足。本論文以台灣在地文人之書寫,來討論當時台灣漢人的飲食文化,期望藉由本論文的撰寫,能讓台灣日治時期漢人的飲食文化面貌更臻完備。Item 灣生的記憶與認同:以鈴木怜子及《南風如歌》為探討中心(2018) 蔡知臻; Tsai, Chih-Chen本文以灣生鈴木怜子(1935~)所著回憶錄《南風如歌——一位日本阿嬤的臺灣鄉愁》(2014)為研究對象,討論灣生在臺日歷史上的意義與重要性。鈴木怜子如何建構其「灣生」身分、成為灣生,且在戰前、戰後與社會經歷上有何特殊性,需理解回憶錄《南風如歌》的脈絡性與策略性。 首要探討殖民地臺灣的在臺日人與灣生的生活經驗與情況,主以鈴木怜子家族為討論中心。再分析「引揚」的集體記憶與離散的敘事問題,指出鈴木怜子有兩次的離散經驗,分別是1948年的引揚以及1954年的前往美國留學。進一步詮釋分析回憶錄《南風如歌》時,以敘事學理論討論書籍編排、人物形象、文化再現,且運用「敘事認同」的理論觀察,指出「灣生」的身分建構、國族認同與敘事意義呈顯多重混雜的敘事認同現象。 本文凸顯灣生研究的歷史意義與詮釋的多元視角,包括重新思考「灣生」一詞與臺日歷史上的定位。透過灣生鈴木怜子與《南風如歌》,勾勒家族歷史的脈絡,亦有回憶錄的各種閱讀架構,期許能厚植臺日研究的底蘊,發揚臺日文學與文化的淑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