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7073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學齡前幼兒的故事結構發展:故事文法之分析(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2011-01-01) 陳欣希; 張鑑如; 陳秀芬本文依據Stein和Glenn (1979)的故事文法架構,分析三、四、五歲共208名幼兒重述圖畫書時之故事結構元素及類型,並檢視其與年齡的關係。研究者採用CHILDES系統進行語料轉譯、編碼和計分,並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研究發現除了「背景」元素未顯現年齡差異外,「內在計畫」、「結果」和「回應」的使用於五歲組和三歲組之間有顯著差異,而「引發事件」、「內在反應」和「嘗試」元素的表現均爲五歲組優於四歲組和三歲組。故事結構類型則隨年齡成長而趨向有目標的情節式故事結構,且包含比較多的因果關係。然而異於過去之研究,國內幼兒之「縮簡式情節」的比例未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本研究結果將可瞭解幼兒故事結構的發展,並提出建議以作爲幼兒教育及未來研究的參考。Item 親子共讀對幼兒敘說故事主角心智狀態的影響效果(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2008-12-01) 周育如; 張鑑如本研究旨在檢視親子共讀對幼兒敘說故事主角心智狀態的影響效果。以30名幼兒爲對象,進行無字書「Frog, where are you?」故事敘說的前測、親子共讀以及故事敘說的後測。採用五個等級的計分系統評估幼兒與父母在對故事主角心智狀態和故事事件間作出因果解釋時之心智談話。本研究同時也檢視了父母於親子共讀時採取的互動類型並以問卷調查家庭中親子共讀的實施情形。主要的研究發現有三:(1)唯有父母在共讀時採取較高的錯誤表徵敘說層級之幼兒,在後測時才有較佳的心智敘說表現。(2)父母較高的錯誤表徵敘說層級與引導討論的互動類型相配合時,幼兒心智敘說表現最佳;而父母較低的錯誤表徵敘說層級加上主導描述的共讀類型,則對幼兒最爲不利。(3)親子共讀的起始年齡愈早,幼兒的錯誤表徵敘說表現愈佳。本研究證實幼兒的心智敘說表現與親子共讀的品質有關,文末提出本文在教育上的應用價值與未來研究的建議。Item 口語和閱讀關連性研究之文獻回顧與展望(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2011-11-01) 劉惠美; 張鑑如兒童學習閱讀的過程中,口語能力在此過程中扮演哪一種角色?本文以文獻回顧的方式探討國內自1990年到2008年間關於口語和閱讀能力關連性的研究結果,文獻來源為發表在具審查制度的期刊論文,共有12篇。分析結果顯示國內對此議題的探討大都以組間比較的研究設計說明閱讀困難或低閱讀能力學童的口語能力也同時較一般發展學童明顯低落,且各項口語能力和閱讀能力在國小階段大致呈現中低度左右的相關,但究竟是哪些特定面向的口語能力和哪些特定的閱讀能力成份的關連性最強,又或者這些關連性在不同年齡發展階段的本質為何,則仍無法形成定論。本文並針對口語與閱讀關係之研究提出未來研究的展望與建議。Item 收入家庭親子共讀對話分析:話語內容與互動類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6-04-01) 張鑑如; 林佳慧本研究目的在觀察台北市十六個低收入家庭幼兒與母親在共讀圖書時的對話內容和互動類型。幼兒平均年齡為3歲5個月,男女各8人。研究者至幼兒家中訪談,請母親與幼兒共讀《好餓的毛毛蟲》一書,共讀歷程皆錄音錄影,並採用「兒童語料交換系統」的代碼進行轉譯和編碼。編碼系統以區分談話目的和談話內容為主。談話目地又區分為要求,給予,和回饋三大類,談話內容則分為即時即地話語(例如命名,位置,屬性等)和非即時即地話語(例如推論,預測,連結等)兩大類。研究結果發現在親子共讀時多由母親主導,大部分母親以給予和要求幼兒提供故事內容為主,而且談話內容以書中可見的即時即地話語為多。本研究也發現低收入家庭之間的親子共讀方式有數種類型,並非完全一致。本研究結果將有助於瞭解低收入家庭幼兒語文能力的發展與母親的對話方式,並可與國內外相關研究作比較。本文研究限制與對未來研究的建議,將在文中討論。Item 指讀及文字討論之共讀方式對幼兒認字的影響(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2011-12-01) 陳惠茹; 張鑑如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成人以指讀及文字討論的共讀方式帶領幼兒閱讀童書對其辨認書中字彙能力的影響。四十八位平均年齡四歲三個月的幼兒,分成三組,在不同的成人閱讀指引方式下,共讀「三隻小兔」童書五次,並測試其辨認書中六個字彙的能力。研究結果顯示(1)在「指讀及文字討論」的共讀方式帶領下,幼兒辨認書中字彙的能力與參與「指讀及命名」、「純粹唸讀」共讀活動的幼兒有顯著差異。(2)在「指讀及文字討論」的共讀方式帶領下,幼兒出現較多自發性對印刷文字的討論,且自發的文字討論次數與其認字能力呈現正相關。文中並對未來相關研究及閱讀教學策略提出討論與建議。Item 親子共讀研究文獻回顧與展望(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2011-11-01) 張鑑如; 劉惠美親子共讀被視為可促進兒童語文能力發展的一項重要家庭活動,是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研究議題。本文採文獻回顧方式,以整理國外親子共讀研究文獻為基礎,再回顧國內相關期刊論文共十八篇,並提出未來研究之展望與建議。國內所回顧之論文發表時間為2000年至2011年,主要結果顯示(1)兒童閱讀態度與家長閱讀習慣、教育程度和職業等因素有關(2)親子共讀互動方式多以家長為主導,但有個別差異且因幼兒年齡而不同(3)適切的親子共讀活動可增進兒童語言能力、專注力、情緒理解等能力。未來研究建議增加實驗介入和縱貫期設計之研究,並(1)深入探討不同年齡和背景家庭家長親子共讀信念和方式(2)釐清親子共讀經驗對幼兒語言和閱讀相關能力之影響(3)檢驗國內親子共讀介入方案之成效。Item 臺灣與美國低收入家庭幼兒的會話輪替行為研究(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2012-03-01) 陳姿蘭; 張鑑如; 陳欣希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與美國低收入家庭幼兒,在會話輪替過程中話輪類型、話輪分配分式、打斷與重疊的表現。幼兒平均年齡為四歲六個月,臺灣與美國幼兒各十位。研究者蒐集家庭用餐時的會話語料,並採用「兒童語料交換系統」進行轉譯、編碼與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在話輪類型方面,臺灣與美國幼兒最常以單句話輪進行對話,但美國幼兒的複句話輪及句群話輪比例顯著高於臺灣幼兒。(2)在話輪分配方式方面,幼兒最常以「聽者自選為說話者」的方式進行輪替,而在「說者指定發言」的方式中,臺美家庭指定幼兒說話的機會高。(3)幼兒出現打斷與重疊的次數不高,但美國幼兒話輪被家人打斷的比例顯著高於臺灣幼兒。臺灣與美國幼兒在會話輪替過程中的話輪類型及打斷的表現有差異。本研究有助於瞭解臺灣與美國低收入家庭幼兒的輪替行為,文末提出本研究之限制與對未來研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