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3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高度近視併發症防治教育介入效果研究:以北部某大學一年級高度近視學生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7-12-??) 曾國亮; 陳政友; Gow-Lieng Tseng, Cheng-Yu Chen
    本研究以健康信念模式與成人教育為理論基礎,設計高度近視併發症防治教育介入課程,以探討在大學生教育介入的效果。本研究採等組前後測及後後測真實驗設計,以北部某大學一年級高度近視學生為研究母群體,在103學年度大學部新生體檢時,初步篩檢出近視度數(球面當量)600度及以上的學生,隨機分派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接受本研究研發之「高度近視併發症防治教育」課程,兩組學生於前測(9月)、後測(10月)及後後測(11月)時進行問卷調查。統計方式採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鑑別實驗組與控制組間的差異。統計結果,實驗組的後測成績在「知識」、「自我效能」及「預防性健康行為」三變項明顯高於控制組。但在後後測時,實驗組成績只有在「自我效能」及部分「預防性健康行為」,即「自我檢查」兩變項明顯高於控制組。針對大學高度近視新生實施「高度近視併發症防治教育」介入後的立即效果與延宕效果評估結果顯示:教育介入可有效增加學生對高度近視併發症的防治知識,並可透過觀察學習、情境模擬、言語說服等課程,提高並維持自我效能,雖在整體行為意向中只見到立即效果,但是防治行為中的「自我檢查」仍具有延宕效果,表示教學介入對實驗組學生確實產生教育效果,造成其行為改變。目前臺灣相關的高度近視併發症防治資訊相當不足,也沒有一套有效的課程與教材教具,本研究所設計的課程與特殊教具,針對提升高度近視併發症防治知識、自我效能與行為意向,經研究證實具有相當成效。日後於學校或相關衛生單位實施防治教育宣導時,應可多加運用推廣,建立高度近視族群健康自主管理概念,達成高度近視併發症「及早診斷、及早治療」的防治效果。
  • Item
    桃園市幼兒園家長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健康信念模式之應用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5-12-??) 楊心慈; 陳政友; Hsin-Tzu Yang; Cheng-Yu Chen
    本研究採橫斷性調查研究法,探討桃園市幼兒園家長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選擇三所103學年度就讀桃園市幼兒園之孩童家長為研究對象。利用自編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蒐集,獲得有效問卷524份。研究發現,研究對象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知識、對孩童使用3C產品而患眼疾之自覺罹患性、自覺嚴重性、視力保健自覺有效性、視力保健行動線索、視力保健自我效能及視力保健行為整體來說屬中上程度,且視力保健自覺障礙性亦不高,屬中下程度;研究對象中,以高社經地位者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行為執行度較佳。而孩童平均每日使用3C產品時間與其視力保健行為呈顯著負相關,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知識、視力保健健康信念、視力保健行動線索、視力保健自我效能與其視力保健行為皆呈顯著正相關;研究對象背景變項、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健康信念、視力保健行動線索及視力保健自我效能能有效預測其視力保健行為,並可解釋其總變異量之43.9%。在各預測變項互相控制後,孩童平均每日使用3C產品時間愈短者、對孩童使用3C產品而患眼疾之自覺障礙性愈低者、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行動線索愈多者及視力保健自我效能愈高者,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行為執行度愈佳。本研究建議相關單位應舉辦視力保健研習或親職講座,以及推動孩童定期視力檢查,進而提升家長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行為。
  • Item
    國小學童家長近視預防親職教育介入成效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9-12-??) 陳政友; 沈希哲; 劉婉柔; 盧玉玫; 謝雅萍; Cheng-Yu Chen; His-Che Shen; Wan-Jou Liu; Yu-Mei Lu; Ya-Ping Hsi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