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5
Browse
310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從高等教育市場化觀點探究教師學位在職進修成效(2023) 林孟安; Lin, Meng-An《教師法》及《師資培育法》等規範教師進修之權利與義務須回應至專業發展與學生學習,隨著具研究所學歷教師所占比率已超過六成,取得學位人數的提升是否能整體性的帶來教師專業發展?回應國內外高等教育市場化發展趨勢,相關規劃究竟滿足教師「專業發展」抑或僅為「取得學位」之需求作制定?研究者即採取混合研究典範的探索型設計,訪談31位國中教師並分析其碩士在職專班文件資料後,再訪談9位大學教授,統整質性研究結果形成量化問卷後由420位國中教師填答,調查結果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研究發現國中教師具有不同的進修動機與擇校考量,在碩士教師比例提高的影響下,大學間為滿足其進修需求即形成辦理碩士在職專班的市場競爭,教師專業發展成效亦產生程度不等的影響,研究者再依據研究發現提出具體建議。Item 大學系所內部品質保證之個案研究(2022) 高慧容; Gao, Huei-Rong研究旨在透過將個案學校兩階段辦理系所內部品質保證的設計與規劃進行探討,透過文件分析與半結構式訪談,瞭解大學系所內部品質保證在組織規劃、指標發展、執行程序與支持系統之規劃,希冀能夠提供大學系所內部品質保證之政策建言,共邀請12位參與個案學校規劃與執行的主管參與訪談。在組織規劃之研究成果發現:(1)第一階段組織規劃係採取由上而下的模式;第二階段採由下而上的意見彙集、做成決策;(2)第二階段更加強化學院層級的角色與功能,具有溝通協調、資源分配、協助改善的輔導與支持角色;(3)「自我評鑑指導委員會」納入許多外部委員,除了給予法規制定等原則性建議外,另具有推廣學校特色、協助定位等功能;(4)第二階段內部品質保證的辦理方式,係經過校內主管討論取得共識;(5)目前參與者只有系所主管、行政人員與少數的教師,如何讓內部品質保證成為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在指標發展的研究結果發現:(1)兩階段指標發展已從以往參照外部評鑑機構的規劃,更加強調學校特色與系所溝通之共識;(2)指標發展更加著重系所的多元與差異,並納入對於系所發展方向的期待。在執行程序之研究結果發現:(1)訪評委員產生的方式將影響到系所真誠展現問題的意願;(2)內部品質保證的重要任務,在於發現問題,才有辦法進一步尋找解決方法(3)系所發展重點的擬定會考量校務發展計畫,增加連結與整體性;(4)全校結構性的問題需由校方進行檢討與規劃。在支持系統之研究結果發現:IR制度之建立除減輕系所負擔外,也帶給學院與校方應負擔的角色省思。研究結論針對高等教育機構之建議為(1)重視利害關係人的觀點,是促成對於內部品質保證認同的關鍵;(2)指標發展兼顧整體校務運作與系所特色;(3)實地訪評委員之遴聘重視系所專業與個別差異;(4)選定發展重點聚焦核心問題改善;(5)應減輕系所資料蒐集之負擔。針對後續系所內部品質保證之建議為(1)內部品質保證是一長期、循環且整體的過程,校方可盤點相關工具並加以系統化回饋;(2)內部品質保證除了系所承擔責任外,校方亦可利用相關資料,從上位的角度處理結構性的問題;(3)透過減量指標內容,著重在重要的發展面向,並降低系所壓力與排斥感;(4)制度規劃應強調改善為核心,協助系所面對問題;(5)校內各項制度應相互串連,以提升內部品質保證。Item 牽一孩而動全家:社會變遷下兩代共教養家庭及其教養實踐之研究(2022) 趙洪萍; Zhao, hong-ping教養實踐隨著社會的變遷呈現不一樣的樣貌,尤其是在家庭化遷移的背景下,同一個屋簷下,兩代人共同譜寫了一曲交融與碰撞的家庭教養樂章。兩代人被擠壓進現代化的鍋爐中反復曆練,最終形成一種「兩代共教養」的教養樣貌。兩代人為教養差異而苦惱、矛盾、糾結,若要想创造相互理解的空間,我們必須要對年輕父母和祖父母身上所承載的社會歷史性進行系統、深入地探究。從共教養家庭的形成來看,家庭結構並不是永久不變的。為了因應家庭內部與外部的壓力,全體成員都被捲入,因此,「牽一孩而動全家」的情況在現代城市家庭十分普遍。兩代共教養家庭在現代社會中是一個「共同體」,是兩代人為了抵禦風險社會的風險和維持生存而做出的不得已的選擇。兩代人在一起相處,既一致「對外」,亦必定有内部矛盾、衝突。而這種矛盾、衝突不僅僅是個人性格和特性的寫照,更是家庭結構的產物,其本质是結構與結構之間的碰撞。從共教養家庭的勞動分工來看,兩代共教養家庭要求年輕父母中至少有一方要參與到育兒之中,並在其中主要負責「育」和「教」,具体牽涉孩子的學習輔導以及行為習慣等相關方面的教養責任。年輕父母因關注教養品質,所以在教養實作中是願意投入的。祖父母也要參與孫代的撫育,並在其中主要發揮「養」的作用,即主要照顧孫代的飲食起居,這其中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在共教養家庭的勞動分工中,年輕父母掌握著核心權力,祖父母則聽從配合。整體呈現出年輕人「管的多,做的少」,祖父母「做的多,管的少」的特點。此外,從性別分工來看,祖父母和年輕父母的性別分工模式以「女性為主,男性為輔」為主。在兩代人的教養差異及其矛盾衝突方面,首先,兩代人在教養目標和教養實作方面均有較大差異。其次,兩代人的教養差異是社會歷史建構的產物。教養目標方面,祖父母希望孫子女多讀書,上大學,這種認知來自他們所經受的文革和上山下鄉的影響。此外,祖父母因其所經歷的動盪社會,而更加渴求體制內穩定工作。但對於年輕父母而言,這些深受現代教育影響的80後一代,他們依然在盡力維持自己「高工資—體面消費—現代化城市生活」的模式。他們也盡力讓自己的下一代繼續走「升學—就業」之路,讓孩子至少能讀到好大學、好專業成為他們首要的期待,并没有像祖父母一样完全渴求體制內的穩定工作。在教養實作方面,研究中有多數年輕父母認為要少用上一代人的經驗。年輕父母質疑祖父母的教養經驗,究其根本原因是年輕父母對祖父母過去教養方式和觀念的不認同。最後,祖父母和年輕父母的教養環境差异可總結為熟人社會的「集體化教養」和陌生社會的「個體化教養」之不同,這也是兩代人教養差異之面向的根本體現。Item 臺灣青少年未達成的教育規劃對其心理健康影響之縱貫性研究(2023) 卓恒瑾; Cho, Heng-Chin未達成的教育規劃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關係,究竟較符合自我差距理論所預測的結果,還是適應韌性理論所提出的調適韌性的展現?本研究運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TYP)提供的縱貫性資料,以迴歸分析方法描繪臺灣青少年到成年初期未達成的教育規劃對個人心理健康的影響。結果顯示,未達成的教育規劃並不會影響臺灣青少年成年初期的心理健康,然而工作與婚姻等重要生活事件則有正面影響。此外,將教育期望向下調整作為調適策略可能產生負面影響,但其效果在不同發展階段呈現異質性。鑑此,本研究就教育實務提出生涯多元價值的輔導建議,並對未來探討未達成的教育規劃議題,提出生命歷程動態軌跡研究的展望。Item 高中中層領導實踐之個案研究-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推動歷程為例(2022) 賴彥全; Lai, Yen-Chywan中層領導是學校組織變革的關鍵力量。《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實施後,對中層領導者的挑戰甚鉅。因應領導學界實務轉向之趨勢,本研究採取「領導實踐」(leading)之動態觀點,認為中層領導者因應學校場域的「實踐架構」(practice architecture),會影響其領導角色與策略。本研究採個案研究取徑,運用訪談及文件分析蒐集實徵資料,旨在探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推動歷程中,兩所個案學校四種職位之中層領導者(主任、組長、學科召集人與社群領導人),其領導角色與策略、挑戰與領導圖像,並進一步探討實踐架構對中層領導之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因應課程變革之挑戰,中層領導者的領導角色與策略產生新的發展趨勢-主任需扮演「政策轉譯的規劃者」、組長為「課程變革的促進者」、學科召集人扮演「政策執行的協作者」,而社群領導人則為「課程創新的建構者」等領導圖像。另一方面,研究也發現個案學校之實踐架構,包括個人層次與組織層次條件,皆會形塑學校整體中層領導之運作;而良好的中層領導實踐,對組織變革與學校治理皆具有正面意義。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將「實踐架構」理論進行本土脈絡之修正,並就主管機關、學校單位及中層領導者,分別提出強化中層領導實踐之建議策略。Item 一所都會型公立實驗學校家長教養觀、家長參與及資本運用研究(2022) 林佳瑩; Lin, Chia-Yin實驗學校近年在臺灣備受家長和學生青睞,然而實驗教育相關研究以探討教育理念、法令制度、課程與教學實踐為主,較少關注家長如何參與子女的教育及可能面臨的問題。因此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取徑,以一所都會型的公立實驗國中作為研究場域,針對家長、學生及教師進行訪談,並蒐集相關文件,藉此瞭解個案實驗學校家長的教養觀、家長參與方式,以及如何運用資本以確保孩子的學習歷程順遂,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研究結果發現:一、實驗學校家長認同實驗學校探索式教育的理念,但受限於升學考試制度,在追求適性發展和文憑價值之間反覆拉扯。二、實驗學校的家長參與係藉由家長跟教師、同儕家長及孩子的互動關係,促使孩子兼顧多元學習和升學表現。三、積極動用各項資本的家長,有助於為孩子創造學習機會,增進其教育優勢。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教育政策及實驗學校的建議 (一) 實驗學校宜與不同背景的家長分享參與實驗教育的方法。 (二) 教育主管機關和實驗學校持續宣揚實驗教育的理念及特色。 二、對家長的建議 (一) 實驗學校家長可積極建立人際網絡,善用社會資本增進家長參與之成效。 (二) 實驗學校家長宜配合學校教育理念,鼓勵孩子多元探索。 三、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 資料蒐集方法宜納入參與觀察,以深入瞭解家長參與的實際情形。 (二) 可針對不同型態的實驗教育進行跨場域的比較。 (三) 可進一步分析國中三年期間家長參與和資本運用的轉變。 (四) 可針對實驗學校學生各階段的升學選擇進行深入探討。Item 我國教育行政機關府際關係之研究─以擴展平價教保服務政策為例(2023) 張維修; Chang, Wei-Hsiu我國教保市場長期以來以私立機構為主,屬於平價收費的公共化園所不足,收費較高的私幼導致家長育兒負擔沈重。面對「市場失靈」的批評,政府由過去鬆綁的態度走向管制,祭出強制措施以維護重要業務的公共性。教育部提出擴展平價教保服務政策以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作為面對少子女化困境的解方。雖然全國性政策積極介入教保事務可獲得整體效果,然而學前階段屬於地方政府辦理權責,中央主導之擴展平價教保服務政策勢必影響地方教保議題的規劃。此外,擴展平價教保服務政策更借助民間團體的力量,方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大量擴充的成效。基於對政策中各機關垂直互動的興趣,本研究藉由擴展平價教保服務政策探討我國教育行政機關府際關係之現況。本研究以「個案研究」為取徑,透過文件分析與半結構式訪談蒐集資料。研究發現,在互動行為上,教育部藉由「財政型」、「賦能型」、「資訊型」、「權威型」與「誘因型」等政策工具進行主導;教育局則以「授能性」、「回應性」與「詮釋性」等策略進行因應;民間團體可在政策中扮演「理念實踐」、「網絡支持」、「行政核實」與「政策引導」等角色。在互動型態上,能區分為地方先導策略的「競爭型模式」、中央主導資源的「拘束型模式」以及兩方共享績效的「對等型模式」。整體而言,地方政府的財力自主性決定府際關係的型態,而這些型態在政策互動過程中不斷流變,呈現多元開展的局面。本研究依據結論,針對不同對象提出具體建議。Item 國中男學生對家政課的觀點(2023) 周景怡; Chou, Ching-Yi家政課的意義與範圍、家政課的起源,都讓家政課具有特定的性別象徵意義。再加上社會脈絡中,家庭中傳統的家務分工、學校中的同儕互動、教師期望、休閒活動,以及社會中不同科系、職業與地位的社會階級,導致即使性別平等教育已經推行多年,性別刻板印象已經趨緩,但卻仍然存在,進而影響男學生對家政課的觀點。本研究選取臺北市某高中之國中部作為研究現場,以八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取為期一年左右的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和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資料,而後進行質性研究的資料分析,歸納出以下四點結論:壹、男學生對家政課的看法仍難擺脫性別刻板印象的束縛,並常以升學考試判定課程價值。 貳、男學生家政課的學習經驗主要受家庭分工和課程內容的影響,但教師期望及同儕關係進一步強化男學生對家政課的刻板印象。 參、男學生在家政課的主要因應策略偏向順從型,但也會和退縮型與強硬型策略搭配使用。 肆、家政課的內容已無法符應當前社會生活型態的轉變,亦未能考量男學生日常生活的需求。Item 課業與訓練夾擊下的困與解— 臺北市小六體育班學生文化之研究(2023) 唐婉綾; Tang, Wan-Ling在這知識與資訊普及的時代,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漸高漲,了解學生的想法與文化顯得越趨重要,再加上過往的研究較少有針對國小學生從事有系統性的研究,以及體育班具有特殊脈絡性研究因素的背景下,本研究將由學生的角度出發,以一班台北市國小體育班級作為場域進行研究。研究目的主要包含三大部分,一是了解國小體育班的學生文化樣貌並找尋共同文化主題,二是探討學生在體育班面臨的困境與發展出的因應策略,三是探究在特殊才能分班下,是否有產生極化的偏向。本研究透過民族誌的研究方法,透過參與式觀察、訪談以及文件成品來進行資料蒐集,分別從上課與訓練、老師與同學以及困境與策略這三大主軸來描述體育班學生的學生文化樣貌,就研究結果進一步討論並歸納以下兩部分結論。第一部份,在時間與體力有限的狀況下,體育班的學生不容易同時兼顧上課與訓練,故體育班的學生共同發展出「擺脫壓力」的文化主題,透過「偷」與「節省」的方式,將時間與體力最大化,將其有限的資源運用在被自我所認定為重要的事情上。第二部分為在挪移並擺脫壓力的過程中,勢必會面臨何者為重、何者為先的狀況,經過一次次的取捨便會逐漸形成自我的身分認同,而每一位學生身分認同所偏向的面向也不盡相同,故在體育班中會形成出四種不同類型的多極化現象。Item 金陵女子大學研究(1915-1949)(2023) 何家葳; HO, Chia-Wei民國 8 年(1919),在金陵女子學院畢業生成為中國第一批獲得文學士學位的女性,金陵女子大學的制度、組織、教師、學生及課程狀況為何,對女子受教權造成何種影響?對當時社會有何貢獻?將著重金陵女大教育理念與相關制度探討。本研究所稱金陵女子大學,包括向國府立案後改稱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研究時間範圍,自民國 4 年創校至 38 年(1915-1949)止。研究目的有三:一、探討金陵女子大學成立背景。二、探討金陵女子大學的教育特徵。三、探討金陵女子大學教育成效與貢獻。本研究屬歷史研究,主要史料有《國史館》及《檔案管理局》抗戰前後金陵女大檔案、中國教育年鑑並參考教會刊物。研究主要發現有七項,分別為:一、時代背景上,沿襲教會設學輔教策略,推動女子大學教育。二、學校發展上,金陵女子大學歷經初創時期、發展時期、抗戰時期和戰後復員期。三、學校組織上,立案前依教會制度,立案後依大學組織法運作,辦學理念為厚生。四、師資結構上,師資以聘用本國籍女性為專任教師為主,且訂有教師送審與合聘制度。五、學生結構上,學校規模小,學生來自教會學校比率高,以本國籍為主。六、在學生學習上,正式課程注重體育與英語,非正式課程注重課外社團活動。七、在畢業生出路上,學生畢業出路多元,培育多元女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