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5
Browse
79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社會中的「學校」:杜威(J. Dewey)與洪席耶(J. Rancière)視角之比較與辯證(2023) 郭展有; Kuo, Chan-Yu本文試圖透過Dewey與Rancière學校觀之研討,尋繹「學校何以為學校」之問題。學校,可謂是我們為開展特定之教/學,使學生擁有別於社會他處的受教經驗,而在社會中有意圈出的地方。然學校之為學校,似必隨著我們對其與社會關係之理解而有所不同。換言之,即便學校必然既「在社會之中」,又「在社會之外」,但對學校趨向或遠離社會的不同側重,將會使我們對學校及其所促成的教學,有不同的期待。藉由扣連學校希臘字源的「閒暇」σχολή(scholē),筆者試圖指出:對於Dewey,學校作為改善之雛型社會,必須在使學生參與真實社會生活,並將職業之實作活動作為連結個人與社會中介的同時;藉由閒暇,使學校作為「無外在目的」的特殊環境,來讓學生擁有持續成長的完整經驗,並得以更好地與他人互惠交流。然而對於Rancière,學校則象徵一平等之所,使學生能作為平等者學習任何事,單純地為學習而學習;但卻也必須在藉由閒暇,中斷個人資質與社會身份之對應邏輯的同時,作為學生爭議與對抗社會既有不平等感知分配的知性解放基地。而經由指出學校此一使學生以「自為目的之方式」運用時間的閒暇形式,筆者亦進一步嘗試不將焦點放在學校對社會之成效,而是通過Dewey與Rancière,捕捉學校教育工作歷程中,一方面維繫社會結構,但也可能在另一方面動搖之的內在張力;並且詮釋教師在此工作歷程中,可以促成學校此閒暇本質的雙重原則,以及透過此形式核心所能導向之雙重目的。期本文對Dewey與Rancière學校觀之比較與辯證,能協助教師對學校教育實踐之反思,而重新築建社會中支撐「民主」教/學,被我們稱為學校的地方。Item 「縣管校聘」背景下大陸鄉村教師流動場域邏輯之個案研究(2022) 秦啟光; Qin, Qi-Guang本研究結合法國社會學家Bourdieu的場域理論,以中國大陸鄉村教師流動場域作為研究主題,通過對烏城縣個案的深度田野考察,揭示出大陸鄉村教師流動場域所遵循的邏輯。為了保證研究的效度,本研究將烏城個案進行了層次劃分,國家政策、教育行政系統、鄉村學校、城鄉校長和教師個體均被納入到烏城這個整體性個案的分析單位中,研究者採用觀察、訪談、文件分析等質性研究工具深入鄉村學校開展實地調查,收集了一手田野資料。此外,為能夠在縣域層面了解鄉村教師的流動意願及真實流動狀況,研究者對烏城縣全體鄉村教師發放了問卷。基於豐富的資料,本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發現:(一)在鄉村教師流動場域的建構過程中,國家通過流動政策實施了一種控制的邏輯,流動場域成為國家控制的一個單元。(二)從烏城鄉村教師流動的實際狀況來看,「縣管校聘」政策實施之後,流動現況表現為三個方面:城區教師依舊難以流至鄉村、鄉村骨幹教師流失愈加嚴重、城鄉師資不均衡變得更加突出。(三)在城市化大潮中,城鄉學校表現出了許多差異,在這個過程中鄉村學校逐步衰落,鄉村學校空間內確立起了以骨幹教師為主的流動主體。(四)鄉村教師個體參與流動場域的實踐時,雖然遵循場域的規則,但其流動的驅動力受到家庭的決定性影響,從而,個體表現出以理性為特點的自主邏輯。中國大陸鄉村教師流動場域邏輯存在兩種矛盾張力,使其不同於布式場域邏輯。進一步說明,中國田野中的場域發生了異變,「場域代理人」的作用、場域的共構作用推動了此種異變,而中西社會結構的差異為中國鄉村教師流動場域邏輯與布式場域邏輯不同提供了土壤,因此,研究者將布式場域稱之為等級場域,中國田野中的場域是一種差序場域。差序場域使個體在實踐中產生了對流動道德話語的排序,以自我為中心展開流動實踐,從而使一種新資本得以誕生。本研究將「同構資本」等同於Bourdieu場域中所謂的權力資本,而「異構資本」代表了個體實踐行動的動力來源,從個體實踐層面拓展了資本的邊界。大陸鄉村教師流動長期存在一種政策預期和流動現實悖反的現象,即均衡政策導向下的個體集聚,場域視角更能解釋此種悖反現象。本研究指出,中西方社會差異下,現代性國家倡導的道德話語,難以被差序場域中的個體完全接受,這是造成鄉村教師流動場域中流動悖反現象的深層文化根源。本研究得出三個結論:(一)以「縣管校聘」為代表的流動政策加劇了鄉村教師的向城流動。(二)鄉村教師流動場域的邏輯呈現出兩種張力,使其不同於布式場域邏輯。(三)鄉村教師的向城流動是現代化進程中中國文化傳統性的一種展示。Item Dewey宗教哲學及其教育蘊義之研究(2023) 吳英同; Wu, Yin-Tung本研究旨在探討Dewey宗教哲學及其教育蘊義,研究方法係採「教育詮釋學」研究法,並以傳統哲學的體系作為討論架構,經由形上學面向(一般形上學、特殊形上學)、認識論面向和價值論面向來釐清Dewey宗教哲學與傳統宗教哲學之差異,以及Dewey宗教哲學之特色與重要性,並加以批判。最後提出Dewey宗教哲學在教育上的實踐。研究發現,隨著Dewey的哲學從Hegel唯心主義轉向經驗自然主義,其早晚期宗教哲學亦有極大的變化。晚年成熟的宗教哲學將宗教區分為制度性宗教(Religion)以及宗教性經驗/態度(the Religious),並主張追求宗教性經驗/態度,揚棄制度性宗教。真正的宗教經驗是不需依附於宗教制度或事務上的,在日常生活經驗中都可以感受經驗的宗教本質。Dewey拒絕了超自然思想與制度性宗教,賦予「上帝」嶄新的意義:各種理想的結合、理想與現實趨於一致的關係。本研究批判其拒絕超自然思想與制度性宗教的立場,指出二者仍有其正面貢獻。 有關Dewey宗教哲學在教育上的蘊義,本研究提出對一般教育的啟示與融合Dewey宗教哲學精神的宗教教育建議。一般教育的啟示包括:教師要致力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建構理想便是體驗「上帝」的同在;幫助學生擁抱生命的不確定性,用科學方法平靜心靈、面對人生的問題;師生在學習中共同體驗民主、科學、藝術及生態教育中的宗教經驗;強化課程整合帶給學生更多整體性的宗教經驗。本研究認為,欲提升人民宗教智能,必須實施宗教教育課程,並提出融合Dewey宗教哲學精神的宗教教育建議,以「非認信式的」、「整合式」以及「關於宗教、來自宗教」的教育模式,做為我國未來實施宗教教育的方向。Item 清後期中小學堂課程與教科書的西化(2022) 尹瑞晗; YIN, Rui-Han本研究以清後期中小學堂的課程與教科書為對象,旨在探討清嘉慶十二年(1807)至宣統三年(1911)間,西學知識成為教會學校及新式中小學堂教育內容的發展歷程,及其對近代中國教育變革產生的影響。研究以史學方法為主,對中英文一手資料進行考證與分析討論。中文史料選取《欽定學堂章程》與《奏定學堂章程》,《學部官報》,《清末官報匯編》所收錄清後期中國各省地方官報與教育官報,以及清後期西學書目;英文史料主要使用教會發行的《新教在華差會教務大會紀錄》、英國傳教士傅蘭雅所編《中國教育指南:新教差會學校說明》。基於此,本研究在課程方面:一、探究光緒朝「壬寅學制」及「癸卯學制」頒行前,官辦西式學堂、傳教士所辦教會學校的課程設置情況,再追溯清廷西式學堂與教會學校的西學課程在歐美等國的教育根源及發展。二、聚焦探討壬寅、癸卯兩學制對中小學堂課程的規劃、調整與修訂,以分析傳統中學課程比率的消長,以及西學課程的組成與教會學校、洋務學堂的關聯。三、討論清後期地方學堂如何安置兩學制規劃的西學課程,以發現學堂實施西學課程時的各項問題。教科書方面:一、探究兩學制頒行前,官辦西式學堂與在華教會學校的教科書編訂情況。二、探析兩學制頒行後,官方對西學教科書的規範與審定。三、考察清後期民間機構與留日學生編譯教科書,以及地方學堂為西學課程選用教科書的情形。最後,整體評析英、美、日三國對清後期中小學堂課程與教科書西化的影響。Item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實施後高中教師教學生活世界殖民化之研究——以Jürgen Habermas生活世界觀為視角(2023) 陳玲玲; Chen, Ling-Ling本研究旨在探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以下簡稱《108課綱》)實施後,高中教師教學生活世界殖民化現象所產生的變化,並從Jürgen Habermas「生活世界觀」的視角進行論述。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以10位普通高中教師為對象進行資料蒐集。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六項反思:一、發展素養課程宜回歸生活世界﹔ 二、建立專業社群宜強調溝通行動﹔ 三、審議政策須營造理想言談情境﹔ 四、解構科層體制須講求分權領導﹔ 五、發展教師專業應轉化教師思維﹔ 六、提升專業認同應樹立教師權威。 經過詮釋和討論,研究者發現《108課綱》實施後,教師教學生活世界中存在現代性和後現代性的張力,並歸納出六項研究結論: 一、Habermas生活世界觀的內涵能提供具體的參照及反思﹔ 二、現代性造成教師教學生活世界在「文化」、「社群」和「人格」三方面產生殖民化現象﹔ 三、實施《108課綱》後,在「文化」方面,教師教學已漸趨回歸生活世界,並發揮「文化再造」的功效﹔ 四、實施《108課綱》後,在「社群」方面,教師社群的權力結構和領導方式已發生改變﹔ 五、實施《108課綱》後,在「人格」方面,教師已體認到專業發展和專業認同的重要性﹔ 六、Habermas生活世界觀對教師教學生活世界合理化具有多項啟發的蘊義。Item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執行挑戰與因應對策之研究(2022) 范欣華; Fan, Hsin-Hua近年來,重視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實踐已蔚為主流國際趨勢,世界各國開始強調大學實踐社會責任,希望能藉由大學自身的能量,參與在地社會發展,帶動產業、社區與環境的繁榮,履行帶領社會變革的功能與角色,以達成共好的目標與願景。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社會責任之內涵及各大學推動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project of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USR計畫)之執行挑戰與因應對策,據以提出未來精進大學推展社會責任之具體可行策略建議。本研究先以焦點團體法蒐集國內對USR計畫有實務經驗和見解之八位專家學者,冀以提供教育行政單位和學校行政單位主管階層聚焦之USR計畫執行策略、困難挑戰、因應對策、與政策建議。其次,本研究選取四校來自臺灣北、中、南、東部各一所大學連續三期(2017-2018年、2018-2019年、2019-2022年)獲得教育部補助B類(萌芽型)及C類(深耕型)計畫大學之USR計畫主持人,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蒐集大學教師在第一線執行計畫之現況看法。依據研究目的與結果分析,本研究綜合歸納出以下四點結論,包括:一、大學社會責任之內涵有五項立論基礎。二、我國大學USR計畫之推動策略有五項。三、我國大學USR計畫執行之困難與挑戰有十三項。四、我國大學面對USR計畫執行困難與挑戰之因應對策有八項。最後,根據以上結論,本研究分別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大專校院、社會合作夥伴、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俾供我國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後續學術探究與實務應用推動之進一步參考。Item 新北市國民中小學資訊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以Bourdieu資本理論之應用為例(2023) 莊金永; Chuang, Chin-Yung資訊教育日受重視,中小學資訊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中小學資訊教育推動的良窳有賴其資訊教育政策的執行成效,而本研究之研究動機在於Bourdieu資本理論應用在教育政策執行上的探討有其重要性,故教育政策執行成效端視其執行過程中所擁有的資本形式而定,加以新北市中小學資訊教育政策成效卓著,其執行過程中的各項資本值得探究。因此,本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法與人物訪談法蒐集該市國民中小學資訊教育之相關資料,並應用Bourdieu之資本理論加以檢視後,提出以下之結論與建議:一、對主管機關教育部 (一)任何教育政策的執行,應首重經費與相關設備等經濟資本的到位 (二)執行教育政策應廣邀具該項政策所需相關專業經驗文化資本之人員投入 (三)教育政策的執行需有豐富人際網絡的社會資本支撐方能竟其功 (四)增進政策執行人員對組織認同的象徵資本,政策的執行方能事半功倍 二、對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一)在經濟資本上,應積極爭取更多的經費在各地區軟硬體設備的補充上 (二)在文化資本上,應更積極延攬具備推動與執行中小學資訊教育政策相關學經歷背景與經驗之人員投入 (三)在社會資本上,仍需建立豐富的內、外部人際互動與網絡 (四)在象徵資本上,應透過各項成果展現的績效,適時地傳達給資訊教育政策執行的相關人員應透過各項成果展現的績效,適時地傳達給資訊教育政策執行的相關人員Item 我國師資培育多元化後小學教師圖像變遷研究(1994-2022)(2023) 李岱穎; Li, Dai-Ying教育是立國的根本,良師是教育成敗的關鍵,故尋求良師一直是社會大眾的共同期望。我國小學教師在戒嚴時期肩負著精神國防、良師興國的時代任務,解嚴後傳統教師圖像產生了變化。本研究旨在探討師資培育制度在民國83年〈師資培育法〉開放師資培育多元化的政策下,以美國教育史學者克雷明的教育生態學作為視角,分析官方、民間團體、教師團體等身分立場對小學教師圖像的描繪,以及九所負責培育小學的師資傳統師範校院因應師資培育政策變革而調整教師圖像。本研究發現,民國83年至今近三十年,官方對教師圖像的描繪雖逐漸變得豐富立體,但始終對將教師定位為教育專業人員。最初教師會的教師圖像和官方的圖像大致無異,而培育小學老師的師範校院依循著官方的師資培育政策來調整目標、策略與課程,以培育符合時代需求的教師。教師工會對教師的定位既是專業人員又是勞工,因此重塑教師圖像。從教育生態學的視角來看,各個教育利益團體間的關係是複雜而多變的。時而各自為營,時而同一陣線。官方在其中企圖調和各團體的教師圖像分歧,官方政策及其呈現的教師圖像延續傳統主張又受到教師教育學者及教育專業團體影響,但也採納了各團體的部分意見。社會變遷持續帶來新的師資培育挑戰,牽動小學教師理想圖像的持續變化。Item 晚清士大夫對西方教育的認識與引介:郭嵩燾與吳汝綸之比較(2022) 王映文; Wang, Ing-Wen本研究屬歷史研究,採史學方法蒐集一手史 料後 進行 考證與分析,並輔以比較教育學「教育轉移」理論, 以 了解 郭嵩燾與吳汝綸赴外教育考察 經驗,探討晚清中國士 大夫 面對西方的挑戰,進而 引介西式教育的歷程 及其 歸國後 提供教育制度 改革的參考,由此了解晚清 由 傳統 教育 走向西 式教育 的過程。郭嵩燾於光緒2年受命為首任駐英公使,出使前即有對外交涉經驗,奉派出使後,結合個人早期辦理洋務經驗,以積極的態度觀察英國各種近代化設施與發明,且走訪許多文教機構。在日記及給友人的書信中,亦將這些見聞,聯想到如何進行國家改革。他雖受制朝廷排外的風氣,無法刊印個人旅外經驗,在歸隱鄉里後,仍透過親友聚會及講學的方式推廣西學。整體社會氛圍至甲午戰敗後開始轉變,朝野興起仿效日本的風潮,吳汝綸由朝廷派遣赴日考察教育,是歷來赴日教育考察人員中,層級最高、受到待遇最好者。吳汝綸歸國後,著書介紹日本教育改革經驗及推動新政的建議等,後續間接影響癸卯學制的制定。比較郭嵩燾與吳汝綸赴外教育考察經歷的異同處後可知,首先,晚清士大夫在中外文化衝擊及反洋氛圍下,仍有人以好奇心去認識不斷變化的世界,並與個人傳統學養對話,企圖在西化變革中保留文化精髓。其次,郭吳二人皆重視教育作為國家養成人才的途徑,並皆試圖將赴外教育考察的經驗加以傳播與實踐,希望透過教育的力量,培養人才、改善社會風氣,進而期以西化教育改革能為國救亡圖存。再從兩人對待西方的態度、處理中學與西學的關係、教育與國家富強的關係、所理解的西方教育制度、所認識西方教育的文化層次五方面,描繪出他們心中不同的西式教育圖像,此可能因其身處時期社會氛圍不同及兩人仕途經歷與視角差異所致。最後,影響晚清中國教育轉移的因素有:當時社會氛圍對改革的態度、教育制度借出國的條件、教育制度借入國所選赴外考察者的出身背景、仕途經歷、是否有抱持明確的教育考察目的及行前準備等,而這些皆影響郭、吳二人對外國教育的觀察、理解、記錄及引介成效。Item 教育市場化對美國公立中小學教育的挑戰(1980-2017)(2023) 林湘庭; Lin, Hsiang-Ting本研究為歷史研究,探討1980年至2017年教育市場化對美國公立中小學的挑戰。在此期間,1983年《國家在危機中》揭示美國面臨的經濟和教育國際競爭壓力,自由市場理念支持者M. Friedman、R. Budde、A. Shanker、J. Chubb 和T. Moe,建議以教育券和特許學校提升教育品質。考量美國公共教育目追求公義或卓越的衝突,1990年後,聯邦政府遂以「全體卓越」(excellence for all)主張,積極推動市場化教育改革,包括柯林頓政府的《目標2000年:美國教育法》和《改進美國學校法》,小布希政府的《沒有一個孩子落後法》,以及歐巴馬政府的「邁向巔峰」補助方案、「州共同核心標準」、「《沒有一個孩子落後法》豁免計畫」和《每個學生都成功法》。本研究主要的發現可分為三大方面。在理論層面上,以自由市場理念主導的公共教育改革,在30年中逐漸變形,原引入市場機制是為協助公立學校改善,後漸以提供不同選擇、績效責任為由,推動學校私有化和廢除公立學校,有壓縮社會公義空間之慮。在政策層面上,透過分析「學校選擇」、「高素質」和「績效責任」對公立中小學的挑戰,本研究揭示,三屆聯邦政府對義務教育的改革聚焦社會效率,亦即實質強調卓越,公義的維護退居次位,並未達兩者兼顧的理想。最後,除上述理論和政策,富人和企業家資助的「公益創投」,也由私人管道促進學校私有化,其成員的同質性,恐將注重少數而非大眾利益。此種為追求卓越引進市場化及私有化的作法,可能影響社會公義;若我國中小學教育欲引進美國種種教育改革,政府應以此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