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9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空間能力在不同科技使用下對高一學生運動力學概念學習成效之影響(2014) 王駿佾; June-Yi, Wang本研究主要探討不同科技使用、視覺動作統整能力、空間能力對學生運動力學中之拋體運動整體、記憶認知層次、高階認知層次(理解、應用、分析)之概念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參與者為211名私立高一學生,並依班級分為電腦組(使用電腦)、觸控組(使用平板電腦)、動感組(使用平板電腦及其重力加速度感測器)。研究資料來源為拋體運動概念評量,內容包含單選題、複選題與開放式問答題。研究結果顯示科技使用不同對整體拋體運動概念學習成效沒有顯著影響,但觸控組、動感組之另有概念減少幅度比電腦組大。且在記憶認知層次電腦組概念學習成效優於觸控組與動感組,在高階認知層次觸控組與動感組概念學習成效優於電腦組。視覺動作統整能力雖對於高階認知層次有顯著影響,但此影響不會因為科技使用組別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反之對於空間能力而言,電腦組相較觸控組與動感組可能會使高空間能力學生於記憶層次的概念學習成效較出色,但也可能使低空間能力學生於高階層次的概念學習成效有限,即以平板電腦為載具之科技使用可能會減低空間能力對學習成效的影響。 綜合上述結果,整體而言此單元之教學以使用平板電腦搭配觸控功能但不使用重力加速度感測器特性,學生學習效果可能較佳。且不同科技使用的學習成效會依據不同教學目標類型或不同空間能力學生而有所不同,但不受視覺動作統整能力之影響。Item 探究不同電腦模擬使用情境對概念學習的影響:以七年級遺傳單元為例(2009) 王士文; Shin-Wen Wang本研究針對在國中七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中「遺傳」的學習單元,分別探討不同教學取向中不同學習成就學生,進行電腦模擬軟體的學習,對概念學習過程、感受程度和對話量的差異。本研究對象共145人,分兩組教學,「教師展示教學」組72人,「學生自控操作學習」組73人,在電腦教室中兩人一組使用一台電腦。研究工具包括:遺傳學成就測驗、遺傳概念二階式診斷測驗、資訊融入教學感受問卷和電腦側錄等工具。 根據雙因子變異數分析(三次測驗 × 教學取向)的結果發現,兩組(展示組和操作組)學生在後測和延宕後測的組內表現都有進步,且達到顯著差異,但是組間比較沒有顯著差異,顯示兩種教學取向皆可使學生達到學習效益。進一步分析概念類型發現,操作組的教學取向對學生學習遺傳概念幫助較大。在後測和延宕後測中,兩組(展示組和操作組)的高成就和中成就學生都有顯著進步,展示組的低成就學生在延宕後測分數表現比後測退步,顯示展示組教學取向對低成就學生的記憶保留幫助較少。 兩組學生對資訊融入教學的感受都持有正向看法,根據雙因子變異數分析(感受程度 × 教學取向),發現兩者在學生成就表現間沒有交互作用,顯示正向的感受不一定讓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較有幫助。在學生對話表現上發現,操作組比展示組專心於探究學習單上的問題,有助於概念改變;展示組的低成就學生課外話題較多,影響學習的效益。Item 科學史融入九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之探討—以『動能、位能與能量』單元為例(2009) 許峻豪本研究針對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動能、位能與能量』單元,設計兩組教學方式:『科學史教學』、『講述式教學』。探討九年級學生,對於學生學習的影響。本研究對象共90人分兩組教學,60人為科學史教學組,30人在講述式教學組,利用研究工具『動能、位能與能量的概念測驗卷』、『科學本質問卷』、ATSSA、『對科學史教學課程的學習態度量表』收集前後測資料做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科學史教學與講述式教學,均能使學生在『動能、位能與能量』概念的得分顯著進步,並依組間後測分析顯示『科學史教學法』明顯有效。而再針對在科學史教學比講述式教學能顯著進步的題目中,則發現科學史教學有助於學生概念的概念理解。同時也發現科學史教學能使學生的部分另有概念顯著澄清。而在增進學生科學本質觀的『三個面向』與『十五項細目』中,『科學知識本質、科學事業本質』與『可複製性、創造性、非固定性、科學家的身份、科學社群』更有顯著改進。並根據學生ATSSA問卷回答結果,科學史教學組『對科學的態度』有顯著提升。最後研究中也發現,男生對科學史教學課程的學習態度,比女生明顯更正面。而同樣針對量表中『認為喜歡上科學史教學課程』,男女生則沒有顯著差異。但針對量表中『認為科學史教學能幫助瞭解理化』,男生比女生認為科學史教學更能幫助瞭解理化。 這些結果顯示科學史教學能明顯有助於學生理解單元概念,並可提升學生科學本質觀與對科學更正面的態度,而且男女生對科學史教學課程都是正面且肯定的。Item 探討國中三年級學生對於重力概念之瞭解及心智模式(2003) 余秀麗; Yu Hsiu-Li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重力為例,以三角交叉檢視(triangulation)的方式,使用二階段式設計及臨床晤談等方法,以不同面向探討學生對於力的初始概念、對非接觸力概念的瞭解,並診斷學生對重力另有概念的種類和認知架構,以及學生對詮釋重力概念的心智模式。研究的樣本為國中三年級學生共337人,其中男生181人,女生157人,受測學校分佈的地區為台北縣市共七所公立國中。 發現學生對於重力有一些另有概念的看法,例如:「蘋果和地面之間有空氣存在,蘋果才能掉下來」、「月球和地球之間有一排斥力,此力和地球引力平衡」、「月球在地球的大氣層外,不受地球引力的影響」、「月球因為沒有空氣,所以在月球上的物體或太空人均不會掉落或跌落至月球表面」、「地球會繞著太陽運行,是因為其他星球對地球的拉力達到平衡」等。 本研究分析之國三學生對於重力現象詮釋的心智模式歸納後有四種類別:(一)經驗論模式:他們認為非接觸力作用需要靠介質的傳遞,地球引力僅能存在大氣層內,在月球上因缺少空氣,所以沒有引力,因而月球表面上的物體會任意的飄浮。天體的運行乃是宇宙形成時,具有的自然現象。(二)大氣壓力論模式:學生認為非接觸力是要靠介質傳遞的,但是如果有大氣壓力,則物體不但會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也會因為大氣壓力的作用而具有重量。(三)引力製造論模式:認為引力是星球本身製造出來的,若是製造出來的引力大,則物體所受的引力較大。物體在月球所受的引力較小,是因為月球本身所儲存的能量不足,製造的引力較小的緣故。(四)準科學平衡論模式:學生對於非接觸力的作用具備有較完整的基本科學概念,對於地球環境及月球環境下的事例亦能用基本的科學概念來詮釋現象,延伸至天體運動時,學生會在認知架構中試圖利用靜力平衡的概念來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