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9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自我評估式科學寫作對九年級學生概念學習與動機的影響(2013) 謝春興; Chun-Hsing Hsieh學習是主動建構的歷程,寫作具有促進整合概念的功效,尤其學習者若能覺察自己的理解狀態,並運用寫作來連結原有概念及新學習的概念,應能達到梳理認知結構的效果。本研究旨在設計並探討自我評估式科學寫作,對九年級學生概念學習與動機的成效。本研究以新北市某市立國民中學九年級學生二個班級共58人為研究對象,一個班級為實驗組(自評寫作組)於教學過程加入自我評估式科學寫作,一組為控制組(傳統教學組)進行傳統教學,進行維持十週的研究(其中兩週為練習)。研究者分析功與機械應用及電學單元概念架構,針對各單元核心概念設計寫作活動,提供自評寫作組學生在學習歷程中評估自己的理解情形並解釋自己的科學概念,以探討自我評估式科學寫作與學生物理概念學習成就的關係,自我評估式科學寫作與學生學習成績變化量的關係,分析不同性別學生的自我評估情形,以及了解學生科學學習動機、學習成就與科學寫作之關係。本研究進行兩大單元八小節教學,研究資料來源包含科學概念測驗、自我評估式科學寫作學習單、科學學習動機量表、學生晤談資料等量化及質性資料,採用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獨立樣本t檢定(t-test)來分析資料。研究結果發現自我評估式科學寫作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自我評估式科學寫作也與科學學習成績變化量漸有顯著相關,而與學習成就幾乎都有顯著相關,研究也發現自我評估式科學寫作女生的表現比男生好,但是性別上並沒有顯著差異,最後發現學生在科學學習動機量表中的「主動學習策略」與學生的成績變化量、學習成就、寫作成績大部分達顯著相關,表示自我評估式科學寫作只要學生肯主動學習、認真寫,那麼理化的學習成績自然較易獲得提升。Item 以科學史歷程短文教材設計之家庭聯絡本對八年級學生科學本質的影響(2013) 陳琼輝本研究的目的,在將科學史歷程短文融入學生家庭聯絡簿,藉由學生每日閱讀科學聯絡簿內的文章,與針對科學歷程短文提出的科學本質反思問題提問,進行科學寫作的回答,期盼能提升學生的科學本質觀。並提出研究者自行編寫之科學歷程短文教材及其寫作設計背景與寫作手法,盼能對後續科學史教材設計提出新的看法。 本研究選取台北市某兩國中各一班共61名學生參與本研究的聯絡本閱讀介入的研究。採用質量並重的方式收集資料,利用林陳涌(1996)「了解科學本質量表」(UNOS),在一百零一學年度下學期的學期前後進行測驗,並依據學生在科學聯絡簿上進行科學寫作的回答情形,輔助前後測t考驗的差異結果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接受科學聯絡簿融入每日科學閱讀與寫作之後,科學本質的提升效果非常顯著(t=-6.75)。而女生在UNOS的分數提升程度大於男生,但是未達顯著水準(P=0.126 > 0.05)。高成就組學生的科學本質觀點的提升程度,是明顯大於低成就組學生(P=0.041< 0.05)。 本研究最後提出有別於科學本質明示教學的方法,利用聯絡本這一種類似課外讀物的閱讀材料,建立學生每日的閱讀與寫作的習慣,透過科學歷程短文與科學本質反思問題寫作,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科學本質觀。並列出本科學聯絡簿的各種使用方法與建議,期許能對學生科學本質的提升有所貢獻。Item 探討九年級學生的科學寫作及其與性別、智力、語文工作記憶、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氧化還原為例(2005) 李淑萍; Shu-Ping Lee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生觀察示範實驗影片後之科學寫作及其與性別、智力、語文工作記憶、國文、自然科學習成就之相關,進而討論科學寫作評量可採計的項目。 以台北市某市立國中九年級39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在觀察四段不同主題的氧化還原反應示範實驗影片後,分別要求學生進行描述與解釋的科學寫作。科學寫作內容以系統功能語言學的及物性分析為主,並蒐集學生智力、語文工作記憶及學科學習成就等資料,以描述性、Pearson相關、t考驗及多元逐步迴歸統計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1) 在科學寫作中,步驟和物件觀察小句最多;33﹪的小句有環境成分;平均發生2.9次級轉移;詞彙密度平均值為2.85,其中37﹪為科學內容詞;平均寫出了28﹪的正確觀察項目。 (2) 科學寫作內容量與學生智力及語文工作記憶僅呈低相關,而與自然科與國文學習成就呈中度相關;此外,女生的寫作內容量、級轉移次數、步驟、現象觀察句數、正確觀察項目顯著高於男生。 (3) 逐步迴歸的結果提示在評量科學寫作時,正確與錯誤觀察項目、科學內容詞等之數量,或者步驟觀察、迷思觀察、輿科學內容詞數,均具重要意義。 最後,討論本研究發現對科學教學與評量的意涵,並提出進一步研究的建議。Item 輔以科學寫作之資訊融入教學對學生學習光學單元成效研究(2005) 鄭能哥; Cheng,Neng-Ke本研究主要探討在「光學」單元中,輔以科學寫作之資訊融入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造成的影響,並藉問卷了解學生對於資訊融入教學的學習態度。 八十八位桃園縣立國民中學國三學生參與本研究,選取其中44人為實驗組,施以資訊融入教學,並實施科學寫作。其他44人為對照組,施以資訊融入教學,並讓學生在課堂中互相討論。 研究工具為光學學習成就測驗卷、學習態度問卷以及科學寫作學習單,收集學生在資訊融入教學時輔以科學寫作的學習成效及科學學習情形。 所得資料以系統功能語法進行及物性分析,以Pearson 相關、t檢定等統計方法分析量化資料。研究結果顯示: 一、 輔以科學寫作之實驗組對於光學的學習效果比沒有輔以科學寫作之對照組效果佳,達顯著差異。 二、 學生對於問卷中之「學習的幫助性」、「學習到課本以外的東西」以及「學習動機」等三向度上,持正面態度。 三、 在科學寫作的分析中,學生的國文背景、自然背景、光學成績與科學寫作的內容、深度及廣度上都有相關,代表科學寫作也可以作為一種評量的工具,及幫助了解學生的想法和概念。Item 九年級學生科學寫作與學習成就之探討-以「溫度與熱」為例(2005) 王金泉; Chin-Chuan Wang本研究旨在以「系統功能語言」(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為分析工具,分析學生觀看「溫度與熱」影片(約三分鐘)後所寫的科學寫作成品,藉以了解學生在科學寫作的表現上與學生學習成就的相關性,研究結果可提供科學教師作為科學教學活動之參考。本研究以35位台北市立某公立國中九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的工具包括「溫度與熱」的影片、科學寫作學習單。以描述性統計及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學生科學寫作作品中各個向度及其與國文科、自然科學習成就之間的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 一、自然科與國文科學習成就越高的學生,在字數、內容詞數、小句數、一般詞數、科學詞數、物質過程詞數等寫作「量」方面的表現皆會越多。 二、自然科與國文科學習成就越高的學生,在科學解釋句數寫作「量」方面的表現會越多。 三、小句最高等級不論在與自然科學習成就相關方面或與國文科學習成就相關方面,皆達顯著相關,顯示成就越高的學生,在進行科學寫作時,會使用越多的小句來描述觀察或解釋。 四、自然科與國文科學習成就越高的學生,在進行科學寫作時,正確科學解釋句數方面的表現會越多。 五、學生在進行對現象做解釋的科學寫作時,除了句子深度外,各個向度與自然科以及國文科學習成就皆達顯著正相關。顯示自然科或國文科學習成就較高的學生在對現象做解釋時,各方面的表現也都會比較好。Item 國中生科學寫作與智力、學科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2005) 傅安生本研究旨在研究學生觀察示範實驗之科學寫作與其智力及學科學習成就間的關係。研究中,要求學生觀察一段由研究者設計的大氣壓力示範實驗影片,回答一份含確認實驗器材、描述實驗步驟及發現,以及解釋實驗結果問卷。並以系統功能語言學中詞彙深二度的分析,探討學生寫作的特性。五十九位九年級學生參與本研究,除上述之寫作資料外,還收集學生的智力及其他學科學習成就等相關資料,以相關統計分析學生科學寫作的情形。 主要發現如下:(1)學生對於實驗藥品、實驗器材與實驗步驟的確認與國文成績、數學成績、自然成績、智力測驗成績及基本學力測驗自然科成績均呈正相關。(2)學生進行合理或正確的推論事件總數與數學成績、自然成績及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自然成績呈正相關。(3)學生所書寫的深二度科學詞彙總數與國文成績、數學成績、自然成績及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自然成績呈正相關。最後本研究對未來可行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