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9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利用Go-Lab線上探究式平台探討小學生自我調節、自我效能、表情符和領域知識之間的關係(2022) 林美君; Lin, Mei-Chun全球許多國家的課程標準中都提到探究式學習的重要性,探究式學習強調讓學生主動參與;然而,根據之前的研究,學生必須在具有充分支持的情況下進行有效的探究式學習,如果沒有適當的支持結構,學生在探究式學習上將面臨挑戰。因此,探究式學習應該要為學習者建立合適的鷹架,以提高學習效率、達成有效學習。過去的研究顯示,具有較高自我調節能力學生,更可能有較高的探究能力;另外,學生的自我效能信念亦會影響他們的學業成績,對自己的能力有高度自信的學生,會願意完成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流露出較低的焦慮感,也能更準確地自我評估自己的表現。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生利用Go-Lab平臺進行探究式學習,對於自我調節、自我效能、表情符,與領域知識之關係。研究者利用Go-Lab平臺的優勢,在探究學習空間中設計「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水溶液的酸鹼度」課程單元活動,其中包含兩個不同版本(結構化、引導式)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行操作,並利用表情符瞭解學生的心情,以探討探究式學習對於自我調節、自我效能、表情符與領域知識之關係。研究方法採用準實驗設計法及問卷調查法,施測對象為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研究參與者預計有四個班級,共101位學童。其中兩個班級的學生體驗結構化探究式學習版本,另外兩個班級的學生體驗引導式探究式學習版本,學生須在課程前、後完成領域知識測驗;此外,研究者設計問卷內容,包括:教師對學生自我調節能力的評估、學生對自我調節以及自我效能的自評。學生在完成三項探究任務後及結論部分,都必須分別勾選表情符。研究結果用以瞭解體驗不同版本的學生學習進步情形,以及不同自我調節、自我效能與心情的學生之學習成效。 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設計的探究模組有助於學生的領域知識,尤其是低先驗知識的學生。其中,無論高、低自我效能,抑或高、低自我調節能力的學生,在體驗結構化探究學習後皆有顯著進步。引導式探究學習,則適合用在高自我調節能力的學生,但對於探究活動前自我效能較低的學生則沒有明顯的學習助益。此外,本研究亦發現,學生的心情好壞,會影響其領域知識。心情好的學生,領域知識也較佳。相較於引導式探究學習,心情差以及高先驗知識的學生在結構化探究學習中會有較大的進步幅度。結構化的探究式學習亦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進而使學生有較佳的心情。研究結果可作為未來探究教學設計上與實施的參考依據。Item 以Go-Lab平台發展與實施科學探究實作評量(2021) 隋奇融; Sui, Chi-Jung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新課綱將素養導向教與學和探究與實作列為自然科學領綱的重點。本研究旨在以Go-Lab平台提供之應用程式和線上實驗室建置探究式學習空間(Inquiry Learning Space, ILS),發展與實施科學探究實作評量,融入學術探究的情境脈絡,並整合學生單性狀遺傳法則的先備知識和探究能力,透過實作經驗建構證據為本的科學模型,促進學生對雙性狀遺傳法則的學習。本研究應用科學探究實作評量標準檢驗國中數理資優生之建構反應之探究能力表現水準,以及對應的表現水準描述檢視探究能力,發現學生在本實作評量所呈現的探究能力高低依序為推理論證、分析與發現、執行與計畫和建立模型,整體水準落在基礎到精熟之間,且ILS中之模擬式實驗能幫助學生建立雙性狀遺傳法則之模型,提升學生模型導向的探究能力。遺傳法則成就測驗前測和後測結果顯示學生經科學探究實作能有效幫助學生以既有的單性狀遺傳法則概念經探究式學習遷移至雙性狀遺傳法則。有關資訊科技應用於學習,本研究以李克特五點量表進行問卷調查學生使用Go-Lab進行科學探究實作評量的科技使用度,研究結果為學生對此系統的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使用態度、使用意向的評分高,顯示學生認同以Go-Lab進行科學探究實作評量。Item 運用Go-Lab不同的探究教學方式對學習成效與認知負荷之影響:以遺傳學中心法則的概念為例(2021) 陳必豪; Chen, Bi-Hao本研究以建構主義取向觀點切入,探討以電腦模擬結合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情境中,主動處理對學習成效與認知負荷感受之影響。綜觀過去研究,電腦模擬與探究式學習都是奠定於學習者主動處理的前提之上,而主動處理的過程能給予學習者更多的主控權,進而引發學習者更深層的認知思考過程。然而,主動處理的過程可能在各種嘗試的探索當中產生較高的認知負荷,未必有利於學習。因此,不同的教學設計應納入學習者先備知識程度來進行考量。本研究以生物學遺傳中心法則概念為例,結合電腦模擬與探究式學習情境(Go-Lab),探討學習者是否主動操作電腦模擬(模擬組、影片組)對學習成效與認知負荷感受之影響,並進一步探討此影響是否因學習者先備知識程度而具有調節效果。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以108學年度就讀桃園市的高中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並自編「學習成效測驗」與「認知負荷量表」為研究工具,共回收108份有效問卷。將資料以描述性統計、雙因子變異數分析與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結果摘要如下:一、 在電腦模擬結合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情境中,「影片組」與「模擬組」在學習內容學習成效上,沒有顯著差異。且與學習者先備知識程度無顯著交互作用(無調節效果)。二、 在電腦模擬結合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情境中,「影片組」與「模擬組」在過程技能的學習成效上有顯著差異,且模擬組優於影片組。但是,此影響與學習者先備知識程度無顯著交互作用(無調節效果)。三、 在電腦模擬結合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情境中,「影片組」與「模擬組」在實作學習階段之認知負荷感受有顯著差異,且影片組高於模擬組。但是,此差異與學習者先備知識程度無顯著交互作用(無調節效果)。四、 在電腦模擬結合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情境中,「影片組」與「模擬組」在整體課程之認知負荷感受沒有顯著差異;且與學習者先備知識程度無顯著交互作用(無調節效果)。Item 臺灣教師使用歐盟Go-Lab系統進行線上探究式教學之推展研究(2019) 李筠茱; Lee, Yun-Chu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將於108學年度正式實施,以核心素養為課程發展主軸,並強調應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然而在科學探究的歷程當中,學生是否具備科學推理能力,往往會直接影響著他們的科學概念學習及科學學習成效。近年來資訊融入教學正蓬勃發展,歐盟的Go-Lab計畫更是積極推展線上科學探究學習系統,已在12個歐洲國家被廣泛使用,如今也已引進臺灣。因此本研究以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為基礎,探討Go-Lab線上學習系統在臺灣之推展情況,包含三個研究方向:(一)中小學教師對於線上探究式學習平臺的期望、(二)針對中小學教師辦理Go-Lab工作坊之推廣情形、(三)中學實際應用Go-Lab於課程中之師生態度與接受度。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分別施以「臺灣中小學教師對於線上探究式學習平臺的期望問卷」、「臺灣中小學教師參與Go-Lab工作坊回饋問卷」、「中學教師使用Go-Lab系統進行線上探究式教學回饋問卷」及「中學生使用Go-Lab系統進行線上探究式學習回饋問卷」,藉此了解臺灣中小學師生對於Go-Lab系統的使用意向,也做為此系統未來在臺灣發展與改進之參考依據。研究結果顯示:(一)中小學教師對於使用數位方式進行教學及探究式教學皆持正向態度,而國中小或理工科教師對數位方式進行教學的態度顯著較高。(二)參與工作坊之教師對於Go-Lab系統之認知有用性與使用意向持正項態度,且Go-Lab平臺與教師理想的線上探究式學習平臺相符合。但對其認知易用性持保留態度。(三)中學生與中學教師對於Go-Lab系統之有用性、易用性及使用意向皆持正向態度,但中學教師對於其中部份題項之態度與學生略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