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9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高中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中教師的形成性評量(2023) 楊鈞凱; Yang, Chun-Kai108課綱正式實施,首次將「探究與實作」這個具有探究本質且強調實作活動的課程訂為高中必修課程。在以探究為本的課程成為必修課之前,台灣已經有許多關於探究式教學的研究,然而較少研究聚焦在探究式教學中教與學的過程。相較於一般的傳統課堂,探究與實作課程通常以小組活動進行,強調師生互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形成性評量就顯得格外重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了解探究與實作課程的教學實踐過程,探討一位公立高中物理教師在探究與實作課程中面對小組時所採用形成性評量的策略,以及其背後考量的因素。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資料收集包含教師課堂綠影與半結構式訪談。資料分析以Dini et al. (2020) 的形成性評量模型為分析架構對課室中教師與小組的對話進行編碼,並以教師訪談了解教師考量的面向。研究結果顯示在擬定研究計畫階段,教師偏向使用對話型的形成性評量,著重澄清學生想法並較常使用響應式方法的推進。在資料收集、數據分析與建模階段,教師則較傾向使用權威型的形成性評量,主要使用指導性的方法推進。綜合而言,除呼應探究階段、探究任務的選擇與教學目標之外,教師當下的教學目的、小組的特性、時間的壓力與學生的學習態度,都會影響教師所採取形成性評量的策略,這也顯現出探究與實作課程中教師形成性評量的複雜性。Item 「探究式教學」對「學習環境偏好」及「學習」之影響─以溫度與熱單元為例(2012) 陳柏宇; Chen, B. Y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探究式教學」對學生「學習環境偏好」及「學習」之影響。本研究試圖瞭解學生的學習環境偏好、探討學習偏好是否會改變、探究式教學是否符合學生學習環境偏好、學習環境偏好若與學習環境相符是否有助於學習,最後探討探究式教學是否有助於學習。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對象為花蓮縣光復鄉某縣立國民中學國二學生,該校學生接近70%為原住民學生。研究於現行的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中「溫度與熱」單元進行準實驗教學,分為進行「探究式教學」的實驗組與進行「傳統式教學」的對照組,最後收集學生「自然科學習環境量表」、「自然科學習態度量表」及「自然科段考成績」進行相關資料分析。 經由研究後,結果顯示:(1) 學生的「學生中心」學習環境偏好增加,且實驗組顯著高於對照組;「教師中心」學習環境偏好減少,且實驗組減少程度達顯著。(2) 實驗組學生在「自然科學習態度」、「學習自然科的興趣」及「自然科學價值的信念」上明顯提升,且在「自然科學習態度」及「學習自然科的興趣」上顯著高於對照組。而實驗組「自然科段考成績」進步,對照組則退步。(3) 「理想與實際距離」與「自然科學習態度」、「學習自然科的信心」、「學習自然科的興趣」及「自然科段考成績」成高度負相關。(4)學生學習環境偏好為「學生教師中心」,且與「探究式教學」學習環境相符。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下列幾點建議:(1) 教學上,適時並適度的使用「學生中心」學習環境教學,有助於學生學習。(2) 學生的「學習環境偏好」與「學習環境」越符合,則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3) 「探究式教學」符合學生的學習環境偏好,可適時適度使用。(4) 未來可朝向大樣本及長時間的研究,與本研究結果進行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