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6121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在族群與語言接觸下形成的臺灣華語--從聲學分析的結果看起(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2014-07-01) 許慧如本研究透過聲學分析及統計分析,探討台灣的官話外省第二代、非官話外省第二代、本省第二代,這三個族群的華語聲調及調域表現,期待能更進一步了解華語在台灣不同族群及語言接觸下的發展過程。結果顯示: 1. 外省第二代和本省第二代之間,確實存在「本省口音」及「外省口音」的差異,且本省口音音頻偏低,調域偏窄。 2. 非官話外省人的華語表現傾向於向族群認同靠攏,也就是較接近同為外省人的官話外省人,偏離在語言上同屬講非官話方言的本省人。 3. 父母雙方若屬不同語族時,三種語族之語言對第二代的影響力依序為,官話外省人>非官話外省人>本省人。 4. 「外省口音」在產製層面 (production level) 上又分為官話外省口音和非官話外省口音,且非官話外省口音的調域較廣,音頻較高。 本研究並主張,上述結果 (4) 是一種語言矯枉過正 (hypercorrection) 的現象。Item 臺灣華語的聲調等化現象--從臺北華語看起(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2009-07-01) 許慧如; 謝國平本研究分析台灣兩個世代與兩個族群間的華語聲調表現。結果顯示,官話外省人及閩南本省人之間的華語聲調差異,於一九五零年代,即已開始等化,並於大約兩個世代之內完成,較Trudgill 所提出的三個世代早了一個世代 (Trudgill 1986, 2004)。 本研究提出四項社會因素,解釋台灣華語的等化過程何以能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第一項因素為二次戰後由中國至台灣短暫但大量的移民型態,第二項因素為過去獨尊華語並壓制本土語言之政府語言政策,第三項為日治時期已建立之社會秩序與制度,第四項則為外省人與本省人之間的頻繁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