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6121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隱喻與對抗論述:決戰時期張文環的民俗書寫策略(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2010-06-01) 陳龍廷處於日治決戰時期高壓統治氣氛底下,台灣文學家如果不能明確直率地表達意見,那麼,「拐個彎的方式」恐怕不失為一種必要的修辭手腕。以小說世界而言,隱喻可說是不可忽略的論述策略,尤其是站在主流對立面的對抗論述,更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以決戰時期張文環的民俗書寫作為考察對象,從而挖掘出繽紛多面向的隱喻意涵,不僅是台灣作家對自身鄉土的一種自戀,有時卻可解讀為面對殖民統治帶來的現代性主流威脅,深刻地觀看並反省自身的文化,甚至也可能是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殖民體制,企圖藉著鄉土書寫而創造出一種對抗論述。本文試圖透過檢驗這些民俗書寫策略,分析敘事文本自身所潛藏的隱喻意涵,並解釋為何張文環的小說容易引起晦澀不明的批評。張文環的價值,恐怕就在於塑造深具台灣文化的意涵,藉著多義性的民俗文化參照與隱喻所交織而成的文本張力。 全文將張文環民俗書寫策略分為三種類型來討論,包括時間秩序、動物秩序、男女秩序及其相關隱喻意涵。藉著書寫策略的深入分析,或許更能夠清晰地發掘隱藏其間的對抗論述是雙重的,不但對抗殖民現代的主流文化,而且也深刻地反省並批判台灣傳統的保守社會及其文化。這種不斷地透過書寫自身文化的姿態,所展現的文化啟蒙或文化對抗,使得張文環小說顯得意涵相當豐富。Item 戰後台語文刊物研究(2012/08-2013/07) 李勤岸台語文刊物代表台語文運動的路線、方向與興衰。台語文的標準化進展、台語文學創作與發展、台語復振運動的起浮,均可從台語文刊物的創刊、出版、停刊,以及主編、作者、作品中研究出一個清晰的經緯脈絡。這些刊物的研究對於此語言在語言復振,以及文學風格與文化面貌的了解,應該是重要而有所貢獻的。 戰後台語文刊物,海外有1974年在美國New York發行的《台灣語文月報》,1991年在美國洛杉磯發行的《台文通訊》;國內則有80年代的《台語文摘》、《掖種》,90年代的《蕃薯詩刊》、《蓮蕉花》、《茄苳》、《菅芒花》;2000年以降,又 有《台文罔報》、《海翁台語文學》、《海翁台語文教學》、《台文戰線》、《首都詩報》等。 這些刊物有純文學性質的,如《蕃薯詩刊》、《台文罔報》,也有語言運動性質的,如《台文通訊》,也有語言教學性質的,如《海翁台語文教學》。大多數刊物則兼具文學與教學性質,或文學與語言運動。到底不同性質的刊物,與不同的社會背景,文化氛圍有什麼關係?它們又各扮演什麼角色,各自做出什麼階段性貢獻,又如何在文學史或語言運動史上給予適當的定位?本計畫希望用三年時間來研究。 本計畫要蒐集這些刊物,將之全部掃瞄典藏,並選出各刊物中之重要文獻加以打字、研究、歸類,數位化上網。如此一來,對要研究台語文復振運動,台語文學史,以及台灣文化現象的學者當會很有應用價值。Item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2008/03-2010/07) 李勤岸; 楊允言歷史及文獻,其中建立出最具主體特色者莫過於越南,已以羅馬字成 功建構國家語文。而台灣也因羅馬字的輸入,對台灣母語在戰後的書寫 走向造成重大的影響。 本計劃將邁入第三年度計劃,持續進行「台灣白話字文獻資料館」 之數位典藏工作,建置一具學術及推廣教學性質之資料庫網站,提供各 界使用,作為「台灣研究」一環中較為忽略的「白話字」(台語羅馬字) 文獻研究平台;此資料庫網站得以完整呈現,預計至少三年完成。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 年創刊以後, 至1969 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 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 史料相當豐富。但目前台灣研究相關學院中能閱讀、研究、分析《台灣 教會公報》系列及其他白話字史料者甚少,我們將史料數位化、翻譯後, 透過網站典藏的工作,以及更多相關學習教育管道,希冀能從本所先培 育出能夠運用此批史料,並從事更多跨領域研究的研究團隊及參與者; 進而影響其他相關系所來學習、運用這些珍貴的史料,甚至是當代的母 語文字(含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的書寫,讓各領域研究能加以引用。 本計劃將揀選《台灣教會公報》(1895-1969)中之白話字文學作品, 數位化後並建置為「台灣白話字文獻資料館」之典藏網站,以供台灣文 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 資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也願本計劃的成果累積達到一 定程度,能夠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具體而言,本計劃未來三年(2009-2012)執行目標制定以下五項: 一、持續分類整理《台灣教會公報》典藏資料,並進行基礎性數位化 工作。 二、由本研究團隊分工將基礎性數位化工作後之白話字文獻,加以進 行「漢羅」合用的翻譯對照工作,提供資料庫與網站建置之資料 基礎。 三、公開更多白話字文獻圖片,以豐富本計劃網站之內容。 四、錄製典藏文章之聲音檔,放置網站供人聽學。 五、發展互動式典藏網站,有討論區、RSS 等功能,使網站更具備教 學與交流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