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諮商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4

:::

系所簡介

 

一、 配合國家相關立法政策

民國86年5月14日修正公佈的特殊教育法第十七條明文規定:「……特殊教育學 (校班)、特殊幼稚園(班)應依實際需要置特殊教師、相關專業服務人員及助理人員」 及「……相關專業服務人員及助理人員之遴用辦法,由中央主管教育機關訂之」。 86年4月26日修正通過的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第六條亦規定:「……各級政府及各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設專責單位或專責人員辦理身心障礙者權益相關適宜」;而「 ……專業人員之遴用標準及培訓辦法,由中央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訂之」;同法第 十五條規定:「……專業服務制度包括個案管理、就業服務、特殊教育、醫療復健 等制度」。
提供上述專業服務所需之專業人員,包括社會工作員、特殊教育、物理治療、職 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業已或刻正以立法規範之,唯獨提供就業服務的專業人員 尚付之闕如。教育部特於86年7月3日以台(86)師二字第86076794號函轉立法院第三屆 第三會期第十六次會議正特殊教育法通過之附帶決議第十二項:教育部應儘速協 調各師範院校於三年內設立「職能復健諮商科系」。為落實推行身心障礙者學校到 職場的轉銜服務及就業服務,相關主管機關應妥當規劃,加強推動職業復健師培訓 工作。

 

二、 因應身心障礙者的社會需求

由於社會的快速變遷及民眾生活方式的多樣化,職業災害、公安事件、交通意外 事件故也隨之增多;另一方面由於醫學的發達,許多遭到嚴重病故或意外的民眾繼 續存活的可能性大為增加,相對的會造成當事人生理或心裡的障礙;部分身心障礙 者更伴隨有情緒方面困擾,不僅影響其工作表現,且亦妨礙職場中的人際關係,可 見心理復健對身心障礙者重要性於一般。因此,如何協助身心障礙者克服功能上的 限制,發揮其潛能,並做好銜接醫療、社區與職場的工作,以促使其走入社會及職 場,乃當前重要課題。

三、 配合世界潮流趨勢

「機會均等」與「充分參與」是促使身心障礙者享有合理的生活權、教育權、及 工作權的基本前題,也是世界潮流所趨。在促進身心障礙者就業機會均等及充分就 業方面,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第二十七條明訂:「各級政府應……提供無障礙個別化 職業訓練及就業服務」,而高品質的無障礙個別化訓練及就業服務,則有待相關人 員的大力推動。因此,為配合此一趨勢及提升職業重建之專業品質,培訓相關專業 人員之相關事宜實在刻不容緩

四、 有效推動職業復健服務

國內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相關單位如:就業服務中心、職業訓練或福利機構、社 團的輔導人員在提供職業復健服務時,雖不乏滿腹熱誠與豐富之實務經驗者,但其 大部分缺乏復健諮商的專業知能,其專業角色亦遲未受肯定,導致其流動性高,相 對的會影響職業復健服務的品質。所以本校積極籌設復健諮商研究所,以培訓職業 復健諮商人才,因應當今社會需求。

 

378_a563126d.jpg

五、 發展多元的教育理念

身心障礙者的復健服務有多元化、社區化、個別化的趨勢。特殊教育法第十七條 明示,教育單位應依實際需要置特殊教育教師外,也應置相關專業服務人員,亦即 在學校的階段,除提供特殊教育的服務外,也應提供相關之就養、就醫、就業等服 務。另,身心障礙者保護法亦分明列就學、就養、就醫、就業的主管單位及服務內 容,因而培育職業復健諮商師等各類專業服務人員,以提供多元化服務,才能真正 落實復健諮商服務的理想。

http://www.girc.ntnu.edu.tw/files/archive/539_d67b60be.jpg      

六、 提供進修機會、提昇整體復健服務品質

復健服務為一科技整合的工作,在設計及提供服務的過程中,若能整合並運用現 有的資源,則必能提供更完整且高品質的服務。本校原已設有特殊教育系所、教育 心理輔導系所、工業教育系所以及資訊教育系所等,並擁有這些系所所連結的周邊 支援系統,復健諮商所成立,上述資源當自成一支援網絡,可為就業服務專業人員 提供進修機會,對培育復健諮商專業人員及未來提供復健服務而言,均將能收事半 功倍之效。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重度視障者擔任話務人員的困難及因應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1999話務中心視障話務小組為例
    (2016) 洪千惠; Hung, Chien-Hui
    本研究旨在探討1999視障話務小組的重度視障者擔任話務人員之困難、因應策略及其影響與成效。透過質性研究的方式蒐集相關資料,如:年度報告相關資料、訪談話務人員及技術督導等,輔以研究者的札記等觀察記錄,並透過NVivo第十版質性軟體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說明。 重度視障者從事臺北市政府1999市民當家熱線主要包括:(一) 業務內容方面的困難,如:業務內容太複雜、工作時需常移動;(二)話務值機系統方面的困難,如:無法支援電腦螢幕報讀軟體或放大軟體、操作介面含有視覺化的設計、須切換多系統介面、缺少資料庫查詢功能、資訊更新較慢等;(三)職場融合方面的困難,如:雇主、同儕對視障者的不瞭解及業務內容包含視力協助的工作;(四) 教育訓練方面的困難,如只提供視覺性資料;(五)個人移動的困難,如:交通往返;(六)個人社會化能力的困難,如溝通應對、問題釐清、統整與分析能力。 因應策略包括:(一)容許職務的調整,如:設計成高諮詢、變動性小且資訊量少的業務、適當的切割業務、調整複雜的服務內容、在電話系統作分流設計;(二)優化話務值機系統,如:畫面簡單且支援螢幕報讀軟體、訊息以文字呈現、多系統整併單一介面、設置快速鍵、增加視障特別需求元素、電腦軟體操作代替手動撥號;(三)加強職場互動,如主管主動提供友善支持及鼓勵個人主動參與團體;(四)規劃完善人才培訓制度,如依需求提供適切的培訓教材;(五)促進職場熟悉,如結合相關資源提供定向行動訓練;(六) 強化個人社會化能力,如以實際演練方式加強個人溝通技巧等。 從研究過程中亦發現:雖透過預擬困難及因應策略,確能解決大部分的難題,然陸續仍有問題浮現與待克服,因此職場持續的提供友善支持與改善是必要的;以及話務人員本身的積極努力亦是成就重度視障者能穩定的在職場擔任話務人員的關鍵;因為適切的支持,視障話務人員能勝任上線服務、珍惜工作、離職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