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格奧吉亞底斯的「維也納古典樂派」語法論述及其潛在的現象學式音樂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8-11-??) 沈雕龍; Diau-Long SHEN)
    希臘裔德國音樂學家格奧吉亞底斯(Thrasybulos Georgiades, 1907-1977)於1950-1970年代間,提出其「維也納古典樂派」(Wiener Klassiker)語法的相關討論;其中,他刻意地和對稱、週期、句法交疊(Satzverschränkung)等概念保持距離,並且發展出幾種概念:「不連續性」(Diskontinuität)、「對立平衡」(Kontrapost)、「和聲構架」(der harmonische Gerüstbau)、「複格律」(Polymetrik)和「空節拍」(der leere Takt)。這些概念具有一種讓人無法一目了然的殊異感,卻也獨樹一格地點出某些獨特的音樂聲響特質,且被二十世紀後半出版的多本德語西方音樂史書籍引用作為詮釋「維也納古典樂派」音樂的工具之一。可以說,格氏的維也納古典樂派論述,是理解德語音樂學界二十世紀中以降,關於古典風格的討論不可或缺的面向之一。為了理解格奧吉亞底斯的「維也納古典樂派」語法論述,本文將先探討格氏對劇場和語言的想像,然後依序說明他音樂的「不連續性」、「複格律」、「對立平衡」、「空節拍」等概念間的關係。尤其「空節拍」的概念引起種種的爭議辯論,反而點出格氏論述中的哲學式探索痕跡。本文最後要以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 1900-2002)的評論來引導出一個觀察:格氏如何潛在地借用了現象學(Phänomenologie),來作為發展其「維也納古典樂派」語法論述的工具。
  • Item
    格奧吉亞底斯的「維也納古典樂派」語法論述及其潛在的現象學式音樂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8-11-??) 沈雕龍; Diau-Long SHEN)
    希臘裔德國音樂學家格奧吉亞底斯(Thrasybulos Georgiades, 1907-1977)於1950-1970年代間,提出其「維也納古典樂派」(Wiener Klassiker)語法的相關討論;其中,他刻意地和對稱、週期、句法交疊(Satzverschränkung)等概念保持距離,並且發展出幾種概念:「不連續性」(Diskontinuität)、「對立平衡」(Kontrapost)、「和聲構架」(der harmonische Gerüstbau)、「複格律」(Polymetrik)和「空節拍」(der leere Takt)。這些概念具有一種讓人無法一目了然的殊異感,卻也獨樹一格地點出某些獨特的音樂聲響特質,且被二十世紀後半出版的多本德語西方音樂史書籍引用作為詮釋「維也納古典樂派」音樂的工具之一。可以說,格氏的維也納古典樂派論述,是理解德語音樂學界二十世紀中以降,關於古典風格的討論不可或缺的面向之一。為了理解格奧吉亞底斯的「維也納古典樂派」語法論述,本文將先探討格氏對劇場和語言的想像,然後依序說明他音樂的「不連續性」、「複格律」、「對立平衡」、「空節拍」等概念間的關係。尤其「空節拍」的概念引起種種的爭議辯論,反而點出格氏論述中的哲學式探索痕跡。本文最後要以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 1900-2002)的評論來引導出一個觀察:格氏如何潛在地借用了現象學(Phänomenologie),來作為發展其「維也納古典樂派」語法論述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