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法蘭西斯.浦朗克《雙簧管奏鳴曲》之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2) 張鉯雯; Chang, I-Wen
    本詮釋報告探討的主題為法蘭西斯.浦朗克(Francis Jean Marcel Poulenc, 1899-1963)《雙簧管奏鳴曲,作品185》,草稿寫作於1957年,完成於1962年,是一首相當具有代表性的法國管樂曲目,浦朗克將此曲獻給在1963年時已逝世十週年的普羅高菲夫(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也是他為了弔念自己尊敬且景仰的音樂家所作;浦朗克為《雙簧管奏鳴曲》每個樂章都寫下標題,第一樂章為《輓歌》、第二樂章為《詼諧曲》、第三樂章《哀嘆》,全曲由簡單而優美的旋律組成,以傳統的結構搭配當代法國音樂的特色,展現出浦朗克成熟且獨特的音樂風格,鋼琴在全曲扮演重要角色,藉由和聲色彩、觸鍵變化、與旋律的搭配充分表現浦朗克對於音樂的獨特風格及見解,以及與生俱來對於和聲的敏感度、旋律的創作天賦。筆者所撰寫的詮釋報告共有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及架構;第二章文獻探討,概述作曲家的生長背景及創作特色,以及《雙簧管奏鳴曲》的創作背景;第三章樂曲分析,依照個樂章順序分別以調性、曲式、主題與動機、創作手法加以分析及整理;第四章樂曲詮釋,以鋼琴合作者的角度探究鋼琴與主奏者之間的關係,並提出實際排練時所得出的心得見解,例如:從鋼琴的觸鍵方式、踏板的控制、與夥伴間的合作技巧等方面,提出彈奏時適當的建議;第五章:結語,綜合上述分析重點,並提出筆者的詮釋觀點整理。
  • Item
    論浦朗克以法國女詩人薇爾慕涵詩作所譜寫十三首歌曲之分析與詮釋
    (2008) 利芳萱; Fang-Hsuan Li
    法蘭西斯.浦朗克(Francis Poulenc, 1899-1963)是近代著名且重要的法國藝術歌曲作曲家之一。在他為數豐厚的歌曲作品中,大多以男性詩人的作品來譜曲,相較之下,以女性詩人的作品所譜寫的歌曲只占有極少的數量。其中露意絲.薇爾慕涵(Louise de Vilmorin, 1902-1969)的詩作是浦朗克最早用來譜曲的女性詩人作品,而這些以薇爾慕涵詩作所譜寫的十三首歌曲,在他以女性詩人作品所創的歌曲中,占有超過半數以上的主要地位。筆者有鑒於此十三首歌曲在浦朗克的歌曲作品中具有相當獨特的重要性,因此希望藉由本研究議題,使讀者能對這些歌曲有更深入的認識與瞭解,並提供確切而詳盡的詮釋資訊。 本論文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闡明此篇論文之研究動機、目的、方法與架構;第二章與第三章分別針對作曲家浦朗克以及詩人薇爾慕涵的生平和作品特色加以介紹論述;第四章為本論文的研究核心,又分為五節:第一節深入探究這十三首歌曲的創作背景,第二節至第五節則針對每首歌曲的詩文組織與音樂架構逐一分析和詮釋;第五章為全文的總結與統整。
  • Item
    浦朗克《拿撒勒的晚會》作品研究與演奏詮釋
    (2013) 蔡毅儒; Tsai, Yi- Ju
    法蘭西斯・浦朗克(Francis Jean Marcel Poulenc, 1899-1963)為二十世紀法國六人組(Les six)中最重要之作曲家,然而其作品雖然成熟於二十世紀,卻一生忠於浪漫時期的調性語言,而非走向當時所流行的無調及序列音樂。浦朗克創作的樂種相當廣泛,除了鋼琴獨奏曲外,還有芭蕾舞劇、歌劇、合唱曲、器樂協奏曲、室內樂以及藝術歌曲,浦朗克一生從未停止創作歌曲,從其唯一出版的著作《我的歌曲日誌》(Journal de mes mélodies),將最私密的日記獻給了歌曲而非鋼琴獨奏曲,由此可見「聲樂」對於浦朗克來說,無疑是他一生最鍾愛的創作樂種。本論文將進一步從鋼琴獨奏曲《拿撒勒的晚會》中加以探討其「鋼琴小品」與「藝術歌曲鋼琴部分」的相通性。 此論文共分成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將探討「法國六人組」、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帶給浦朗克之影響,及浦朗克如何從六人組中,漸漸走出屬於自己的路,並嶄露頭角成為「法國六人組」中最重要的作曲家,其次則加以探討「新古典主義」對於浦朗克在創作手法上的影響,並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將「新古典」的精神融入作品中,第三節將從浦朗克的藝術歌曲,來探討其鋼琴部分的創作手法;第三章則針對浦朗克的生平來探討其音樂的創作,包括鋼琴獨奏作品之分期;第四章則為本論文的核心,第一節探討《拿撒勒的晚會》的創作背景,第二節到第十四節分別詳細地依照樂曲順序,將十二首獨立的小曲進行樂曲分析及詮釋報告;第五章為全文最後的統整與結語。
  • Item
    浦朗克四組早期作品:《帽徽,1915》、《洪薩的詩作,1924-25》、《馬克思‧雅各的五首詩,1930》、《露易絲‧拉朗的三首詩,1930》之分析與詮釋
    (2013) 許舒嵐; Shu Lan Hsu
    法國作曲家浦朗克(Francis Poulenc, 1899-1963)在二十世紀的藝術歌曲創作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筆者論文中所研究的浦朗克早期四組作品,分別為《帽徽》(Cocardes, 1915)、《洪薩的詩作》(Poèmes de Ronsard, 1924-25)、《馬克思‧雅各的五首詩》(Cinq Poèmes de Max Jacob, 1930)和《露易絲‧拉朗的三首詩》(Trois Poèmes de Louise Lalanne, 1930)。 除了《洪薩的詩作》採用十六世紀詩人洪薩(Pierre de Ronsard, 1524-1585)詩集外,其餘三組皆採納當代著名詩人作品,如《帽徽》為科克托(Jean Cocteau, 1889-1963)所作、《馬克思‧雅各的五首詩》為馬克思‧雅各(Max Jacob, 1876-1944)所作、《露易絲‧拉朗的三首詩》為阿波里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 1880-1918) 和瑪麗‧羅蘭桑(Marie Laurencin, 1885-1956)所作。 從這四組樂曲中,可發現浦朗克喜愛短小的曲式,且大部分無前奏。旋律方面則喜歡以個性鮮明且豐富多變的動機串起全曲,浦朗克也常使用半音音程,造成特殊的聲響。這十六首曲子轉調情況非常地頻繁,使用了許多臨時升降記號,故筆者推論他的調性只是為了方便記載樂譜而已,他的和聲完全是根據詩的氣氛而定。節奏使用則極為自由,常有變換拍號的情形,通常是為了配合詩文、展現詩文的語韻,或是使氣氛轉變。鋼琴伴奏則常常重複歌者旋律,此為浦朗克藝術歌曲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 因為浦朗克喜用不和諧音響,以及臨時升降記號,所以欲演唱他的作品的歌者,需要擁有很好的音準。也由於他的曲子架構短小,故歌者需迅速進入歌曲情境,並且快速的轉換情緒與音色,才能正確展現浦朗克所要的樂曲氛圍。
  • Item
    浦朗克《單簧管奏鳴曲》之樂曲探討與演奏詮釋
    (2015) 陳姿吟; Chen, Tzu-Yin,
    這首單簧管奏鳴曲是為了紀念他的好朋友,瑞士作曲家阿瑟‧奧內格而作。浦朗克於1959年的八月先完成此首奏鳴曲的第二樂章,於三年後1962年的夏天另外完成第一、三樂章;所以筆者分析此曲的同時,發現第一樂章的許多樂思,如旋律動機及節奏動機,皆取自於第二樂章。 筆者首先對此作品的寫作背景與動機等,了解此奏鳴曲的寫作目的與寫作對象;接著按其寫作時間順序,先從此曲的第二樂章開始進行樂曲分析。並依樂曲動機與特色將作曲者其他相關曲風、曲式的作品,一一與之比較整理。 內文共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引發筆者對此曲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及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為作曲家生平與樂曲創作背景,此部分牽涉到的範圍稍做擴充,至整個歐洲地區與當時巨大的戰爭時代背景下的多重元素,期許透過更深的探究,對樂曲有更廣泛的了解。第三、四、五章正式進入全曲的架構、題材的分析與研究,同時提出個人見解,撰寫演奏詮釋;由於篇幅較大,不適於放入同一章中,欲使段落能更加清晰與明確。第六章為結論,總結整個論文報告後的感想與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