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運用Hodgins舞蹈音樂分析法探究Stravinsky芭蕾舞劇《火鳥》
    (2024) 林欣儀; Lin, Sin-Yi
    本研究採內容分析研究法對研究對象——Stravinsky芭蕾舞劇《火鳥》進行分析。以Paul Hodgins的舞蹈音樂分析法作為依據,設計芭蕾舞劇《火鳥》音樂對應舞蹈之內在關係分析類目表及芭蕾舞劇《火鳥》外在關係分析類目表,分兩階段進行。研究結論如下:一、內在關係:節奏的 (rhythmic),約67%音樂與舞蹈有明顯對應,約13%的部分僅有音樂,無舞蹈的呈現,約20%主要為角色進行劇情式動作,音樂與舞蹈無明顯對應。力度的 (dynamic),提出有明顯對應之部分,音樂力度突然變化對應舞蹈瞬間、快速的突然性的動作;音樂力度漸進變化,漸強或漸弱對應舞蹈動作的漸進變化。織度的 (textural)約71%為複音織體、約17%為主音織體、約13%為同時有主音織體及複音織體;對應結果,音樂上的織度與舞蹈的人數編排並無直接關係,音樂與舞蹈的織度與此樂段欲表現的內容聲響結構及視覺豐富度有關。結構的(structural),約83%音樂的結構與舞蹈有明顯對應,約8%未有舞蹈呈現,約8%音樂的結構與舞蹈無對應,舞蹈呈現劇情式動作。音質的 (qualitative),音域中音出現上行對應到跳躍或往上之動作,音色與舞蹈動作大多相配合;而協和音程的旋律對應協和之舞蹈動作,不協和音程對應角色的情緒轉變或不協調之動作;銳度/圓滑的部分相對應,斷音對應輕盈舞步、圓滑對應連續且流暢的動作。擬音的(mimetic),在此齣作品中第十三段中器樂模仿魔鐘的鐘聲。二、外在關係:原型的(archetypal),可見到音樂與舞蹈在整部作品中皆試圖表現「善與惡」這個原型概念。情緒的/心理的(emotional/psychological),17%無角色出現,79%音樂與舞蹈明顯符應劇中角色的情緒。4%音樂與舞蹈無明顯符應劇中角色的情緒。敘事的(narrative)的部分與前兩項結論重覆。本研究最後提出四項建議,提供未來相關研究參考。
  • Item
    探討斯特拉溫斯基《D調小提琴協奏曲》、《義大利組曲》和《嬉遊曲》
    (2022) 花苾茲; Hua, Pi-Tz
    伊果.斯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的《D調小提琴協奏曲》創作於1931年,這首樂曲是斯氏第一次為小提琴創作協奏曲。斯特拉溫斯基本人並不會演奏小提琴,這使得他可以從完全不同的觀點來思考,以較不常出現的技巧、非小提琴正常的演奏方式(anti-violinistic)來創作。從《D調小提琴協奏曲》開始的十年間,斯特拉溫斯基與小提琴家杜希金(Samuel Dushkin, 1891-1976)密切合作,兩人從斯特拉溫斯基的芭蕾舞劇、歌劇、鋼琴作品中選曲,為小提琴與鋼琴改編了多首二重奏作品並且巡迴演出,為小提琴的聲響和演奏技法開創一個新的格局。這些二重奏曲目包含1932年改編自芭蕾舞劇《仙女之吻》(The Fairy’s Kiss, 1928)的《嬉遊曲》(Divertimento),以及1933年改編自芭蕾舞劇《普欽奈拉》(Pulcinella, 1920)的《義大利組曲》(Suite Italienne)。斯特拉溫斯基的新古典主義時期(neoclassic period)為1920-1951年,他的小提琴作品大多是這個時期的創作。在這三十年間,斯特拉溫斯基試圖以客觀、理性的態度創作,音樂風格冷靜、簡約。最重要的是,斯特拉溫斯基運用二十世紀的創作手法來重新詮釋十八世紀的作曲形式與作品,保留巴洛克時期的特色並且巧妙地加入新穎的音樂元素。本篇論文將簡述斯特拉溫斯基的生平、時代背景、音樂風格,以及小提琴作品,進而針對《D調小提琴協奏曲》、《義大利組曲》、《嬉遊曲》的創作背景做研究,並且深入了解這三部作品的樂曲結構和演奏詮釋。
  • Item
    史特拉汶斯基《三樂章交響曲》之指揮研究
    (2006) 賴宜佳; LAI, YI-CHIA
    《三樂章交響曲》為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新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作品,身處世代交替、政局不安的大環境,作曲家對於戰爭的印象密佈於整部音樂作品中,三個樂章各有不同的風格,呈現出史特拉汶斯基多變、不拘泥於一格的音樂性。研究方法上透過資料收集與彙整、分析來呈現;第二章就史特拉汶斯基之生平以及創作風格作一探討,從時間、空間等面向對史特拉汶斯基之新古典主義作品有更深廣的析究,期能對新古典主義的音樂風格與語法有進一步的瞭解。第四章則從樂曲本身的音組織、調性、配器、和聲、節奏、速度等基本要素作仔細的樂曲分析,使音樂風格的多元性與樂器演奏方式、速度表現能實際運用在指揮上。指揮分析是筆者於此研究中重要的一環,透過前面章節探究後所得之了解,對於樂曲中音色及音響的多變性、指揮交響曲時所採用之方法,以及在音樂與速度上的展現做深入地探討。也希冀從多位指揮家所錄製的有聲資料中,領略各指揮家的風格與詮釋以期洞悉原作的精髓,再加上個人的心得,提昇實際的指揮技巧與音樂內涵的掌握,以期儘可能地達到作曲家本身冷靜、節制、客觀的原創性。
  • Item
    斯特拉溫斯基《管樂器交響》之樂曲與指揮研究
    (2016) 陳君笠; Chen, Chun-Li
    本文探討對象為斯特拉溫斯基《管樂器交響》此一作品,從指揮者的角度出發,探討包括作曲家生平與樂曲創作背景,樂曲結構與所使用的音樂主題和動機,速度轉換與相關指揮技巧,以及全曲各段落之指揮法。
  • Item
    斯特拉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之分析與詮釋
    (2005) 岳孟瑾
    在科學與藝術史上,二十世紀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知識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藝術領域的擴展,都是十九世紀初的人們難以想像的。斯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就是在這樣一個多變且動盪的時代中學習摸索,他的音樂概念更是全方位且不斷在進步的;從他的芭蕾舞劇中可以看出,總是有新的元素在不斷地加入,不斷地為他的每個時期畫下重要的里程碑。在斯氏的《義大利組曲》中,復古的曲式配上很現代的和聲,是一種很新奇的體驗;筆者也對這首協奏曲之中表露出的新古典主義風格深深著迷,因此決定著手探討。 若單就小提琴音樂來說,斯特拉溫斯基或許並不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但此首以現代的手法所寫作之仿古典形式的小提琴協奏曲,其中所表現的意涵,值得後人不斷地推敲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