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布拉姆斯作品五十四《命運之歌》分析與音樂詮釋
    (2022) 拉恩兀豹 勒帕達牧達姆; La Padramedrame, Lrangupau
    布拉姆斯出生於動盪的十九世紀,在這個豐富的時代,他承襲著古典樂派的精神,受到浪漫主義的薰陶,創造一條屬於自己的作曲風格。作品涵蓋了器樂與人聲作品,其中器樂合唱作品佔有重要地位,共創作了十三首器樂合唱作品,貫穿了其生涯的四個創作時期,《德意志安魂曲》、《凱旋之歌》、《女低音狂想曲》、《命運之歌》等,皆是布拉姆斯備受盛名且重要的器樂合唱作品。《命運之歌》創作於一八六八至一八七一年,歌詞來源自德國詩人賀德林的詩作《許佩里翁的命運之歌》,許佩里翁是一個希臘青年,面對戰爭現實的殘酷,再加上愛人的離去,因而用詩歌表達其悲痛的情緒。歌詞講述著天神們的世界,寧靜、安和、自由,而相反地人類生活卻是醜陋而痛苦。布拉姆斯利用音樂表達內心的情感,雖然命運多舛,透過音樂,可以撫慰人的心。《命運之歌》在樂團使用了雙管編制,配器分別為兩部長笛、兩部雙簧管、兩部單簧管、兩部低音管、兩部法國號、兩部小號、三部長號、定音鼓及弦樂五部,合唱團為四部混聲合唱團。樂曲共分成三個段落,A段落為降E大調、慢板,由前奏與合唱團組成,演唱第一、第二節歌詞,講述天神和樂的世界,B段落為c小調、快板,由合唱團演唱第三節歌詞,述說人類悲苦的人生,C段落為C大調、慢板,織度回到只有樂團的尾奏。布拉姆斯藉由調性與速度變化,描寫了歌詞的情緒轉折,使音樂更加貼近歌詞的寓意。本論文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章緒論探討研究的目的與動機、研究的內容及範圍,並提供研究的參考文獻與研究方法;第二章背景探究分別為作曲家生平、布拉姆斯的器樂合唱作品、《命運之歌》的歌詞來源與背景;第三章針對《命運之歌》做樂曲的分析;第四章藉由第三章樂曲分析提供本曲的排練建議與指揮詮釋,最後則為本論文之結論。另附有一則附錄,為《命運之歌》歌詞的德文翻譯與音標表。
  • Item
    約翰・布拉姆斯《F小調第一號單簧管與鋼琴奏鳴曲作品120》之鋼琴合作詮釋探討
    (2022) 朱晏辰; Chu, Yen-Chen
    約翰・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為作曲家、指揮家、鋼琴演奏家,作品雖多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創作,卻同時具備了嚴謹的古典主義風格。他在生命的最後六年間,完成了四首為單簧管創作的室內樂樂曲,包括《A小調單簧管三重奏,作品114》(Clarinet Trio in A minor, Op.114)、《B小調單簧管五重奏,作品115》(Clarinet Quintet in B minor, Op.115)創作與首演於1891年。而《f小調第一號單簧管與鋼琴奏鳴曲,作品120》(Clarinet Sonata No.1, Op.120 in F minor)、《降E大調第二號單簧管與鋼琴奏鳴曲,作品120》(Clarinet Sonata No.2, Op.120 in E flat major)則是創作與首演於1894年。這系列的作品之所以集中於晚年創作,是因布拉姆斯聽到曼寧根管弦樂團(Meiningen Court Orchestra)單簧管首席理查・穆菲爾德(Richard Mühlfeld)精湛的演出後,受到啟發進而進行創作,而這些作品也從此成為室內樂及單簧管演奏家的重要曲目。此表演詮釋報告以四個章節作分析及探討。第一章節為緒論,簡要敘述此詮釋報告之研究動機、目的、研究方法與架構;第二章節為文獻探討,針對布拉姆斯之生平及其創作背景進行研究;第三章節詳細分析樂曲架構、發展動機等;第四章節為樂曲演奏詮釋,從鋼琴合作者的視角出發,探究鋼琴與豎笛在樂曲中的連結與詮釋;第五章節為結語,綜合上述分析重點進行歸納整理。
  • Item
    約翰尼斯‧布拉姆斯《降E大調第二號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一二零之二》之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1) 洪瑩庭; Hong, Ying-Ting
    在約翰尼斯・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的一生中,運用非常多樣化的編制來創作室內樂作品,共計二十四首,不僅在現今的室內樂音樂會中經常被演奏,使其室內樂作品極富重要性,且在十九世紀浪漫樂派中佔有一席之地。  而其中,布拉姆斯於生命中的最後七年間完成最後的四首室內樂作品,是在1891年欣賞邁寧根管弦樂團(Meiningen Court Orchestra)單簧管首席理查・慕爾菲特(Richard Mühlfeld, 1856-1907)技藝精湛的演奏後,激發了創作靈感,為單簧管這項樂器譜寫了《A小調單簧管三重奏》(Klarinettentrio A-Moll, Op. 114)、《B小調單簧管五重奏》(Klarinettenquintett H-Moll, Op. 115);以及兩首作品編號一二零之作品《F小調第一號單簧管(或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Sonata for Clarinet (Viola) and Piano No. 1 in F Minor)、《降E大調第二號單簧管(或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Sonata for Clarinet (Viola) and Piano No. 2 in E-flat Major, Op. 120, Nr. 2),且同時出版單簧管、中提琴與小提琴三種版本。  本篇論文主要探討《降E大調第二號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一二零之二》,一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包含此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和架構;第二章為文獻探討,概述作曲家的生平、重要作品及寫作特色、《降E大調第二號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一二零之二》之創作背景及首演資訊;第三章為樂曲分析,將按照各樂章之調性、速度、曲式、主題與動機進行整理與分析,並加以比較中提琴與單簧管的版本差異;第四章為樂曲詮釋與有聲資料比較,以鋼琴合作的觀點來進行探討;第五章為結語。
  • Item
    約翰.布拉姆斯《九首藝術歌曲,作品六十三》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1) 趙于涵; Chao, Yu-Han
    約翰‧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為浪漫主義中期之德國作曲家、鋼琴家與指揮家,作品種類涵蓋範圍廣泛,包含鋼琴曲、聲樂曲、室內樂、交響曲與合唱作品。作品六十三創作於 1873 年,分別使用馬克思‧馮‧胥肯多夫(Maxvon Schenkendorf, 1783-1817)、費利克斯‧舒曼(Felix Schumann, 1854-1879)、克勞斯‧格羅斯(klaus Groth, 1819-1899)三位詩人之作品,內容以回憶為主體,交替描述青春時的愛與歲月。 此書面報告分為五個章節,分別為第一章緒論,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方法與 範圍,第二章敘述作曲家生平、聲樂作品與特色,並介紹作品六十三《九首藝術歌 曲》之創作背景與首演,第三章講述三位詩人之生平,第四章為樂曲分析與詮釋, 分析部分以 Breitkopf & Härtel 於 1927 年出版的樂譜做為參考,先進行詩意與樂曲 的結構分析,再逐樂段研究詩詞與音樂動機的關聯;樂曲詮釋則由鋼琴合作的角度 給予演奏建議,第五章以筆者研究心得之結語作收尾。
  • Item
    布拉姆斯鋼琴作品一一七與一一九詮釋報告
    (2013) 莊詩亭; Shih-Ting Chuang
      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於晚年寫作一系列鋼琴獨奏小品,在以〈間奏曲〉、〈隨想曲〉…等傳統曲種名稱做為標題之下,布拉姆斯於〈間奏曲〉溫雅內斂的風格及〈隨想曲〉激烈奔放的特色中,透過豐富而細膩的音樂語法展現其創新思維。綜觀晚期作品各小曲標題的運用,其中以〈間奏曲〉占最多數;作品一一七以三首〈間奏曲〉組成,作品一一九以三首〈間奏曲〉及一首〈狂想曲〉構成,布拉姆斯於這兩組作品在以〈間奏曲〉標題組成之下,於作品中展現了細膩而富於變化的音樂語法。   本詮釋報告以作品一一七與一一九為主軸,透過其晚年思維脈絡之介紹,進行布拉姆斯音樂語法之分析及彈奏法與詮釋探討。內容共分為五章,本詮釋報告從布拉姆斯的生平切入,於第一章陳述其音樂教育養成、創作歷程及音樂風格,第二章進一步探討晚期鋼琴作品,在分析晚期作品之架構與語法後,進入本詮釋報告重點-作品一一七與一一九之樂曲分析及彈奏法與詮釋。第三、四章中,將作品一一七與一一九之樂曲分析以曲式、節奏、旋律、和聲做為脈絡,透過深刻探究之後,以意境、速度及表情術語、聲響與力度及演奏技巧…等面向探討彈奏法與詮釋。
  • Item
    外在形式的創新與音樂內容的思考──布魯赫的三首小提琴協奏曲
    (2014) 張偉明
    十九世紀前半,小提琴協奏曲多由著名的小提琴家所創作,直到十九世紀後半,作曲家才開始主導小提琴協奏曲的發展。其中,布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是十九世紀後半第一首由作曲家創作、並大獲成功的小提琴協奏曲,至今依舊活躍於音樂舞台。 事實上,布魯赫共創作三首小提琴協奏曲,但後兩部作品在今日幾乎已被遺忘。這三部作品各異其趣:前兩部作品著重於形式的創新,反映了小提琴協奏曲在十九世紀中後期的多元化發展;《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的形式傳統,卻有更豐富的音樂內容,這反映了小提琴協奏曲在十九世紀末不只是「小提琴作品」,更追求「樂團作品」的「豐碑性」訴求。 本論文即以布魯赫的三首小提琴協奏曲為研究對象,從不同角度呈現作曲家在這三部作品中的不同思考,並嘗試從十九世紀小提琴協奏曲發展的脈絡,進一步詮釋這三部作品的歷史定位。
  • Item
    布拉姆斯《F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之分析與詮釋報告
    (2011) 陳姿穎
    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在1833年5月7日生於德國,19世紀的浪漫主義在音樂上最明顯的影響便是作曲家們紛紛力求創新,在樂曲中展現自由的幻想及表現自我的風格,鋼琴作品中以個性小品(Character pieces)廣受歡迎,布拉姆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或許因為所受教育的關係,也或許是個性使然,他堅持走自己的路而不隨波逐流,仍依循著古典時期的傳統架構寫下三首鋼琴奏鳴曲。 本論文依布拉姆斯第三號鋼琴奏鳴曲為例,透過本文第三章探討其作曲手法的特色;並於第四章根據費許所著《布拉姆斯與其發展中的變奏原則》中討論布拉姆斯擅長的「發展中的變奏」(Developing Variation)分析本作品的樂曲架構;第五章則以布拉姆斯所作《51首練習曲,作品六》解決困難的彈奏技巧,另外在術語、交響式語法、指法、踏板,本著能夠「透過手指表達內心情感」的觀念,為布拉姆斯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詮釋。
  • Item
    布拉姆斯《韓德爾主題變奏曲與賦格》之詮釋報告
    (2006) 陳怡君; I-Chun Chen
    本論文藉由透過旋律、節奏、和聲、聲響效果與彈奏法之研究,瞭解布拉姆斯《韓德爾主題變奏曲與賦格》之結構與音樂特質。進而深入地分析、探討與研究此曲之詮釋及與其他相關變奏曲之比較。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動機、目的、方法與範圍,以及使用之版本與譜例介紹;第二章-布拉姆斯鋼琴變奏曲概論,簡介布拉姆斯的鋼琴作品、布拉姆斯變奏曲之創作理念及布拉姆斯的鋼琴變奏曲;第三章-《韓德爾主題變奏曲與賦格》概論,介紹此曲之創作背景並分析此曲主題之來源-韓德爾《曲調與變奏》;第四章-《韓德爾主題變奏曲與賦格》之分析與詮釋,以樂曲分析及樂曲詮釋為方向,研究此曲各變奏在旋律、節奏、和聲及聲響效果上之運用,提出筆者個人之詮釋要點,並與其他相關變奏曲相互比較。第五章-結論,統整此曲各變奏在拍號、調性、建議速度、觸鍵、風格個性、樂曲架構、寫作手法、力度、踏板使用上之各項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