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斯克里亞賓《第一號鋼琴奏鳴曲,作品六》及《第九號鋼琴奏鳴曲,作品六十八》之樂曲分析與詮釋
    (2009) 洪藜禎; Hung, Li-Cheng
    斯克里亞賓(Alexander Scriabin, 1872-1915)在鍵盤音樂上有著相當卓越的貢獻,他本身不但是一位優秀作曲家,更是一位技巧高超的演奏家。這位生長於俄國共產主義思潮年代的作曲家,受到徳奧系統的音樂理論影響,跳脫傳統古典式創作規則,在自己既定的軌道上遨遊,加上崇拜神秘主義,讓他的音樂有了前所未有的創舉。儘管他的音樂是難以理解的,卻可以藉由某種層面讓人看見;即使無法聽到他親自解釋自己的作品,卻可以從分析及演奏他的作品中來獲悉一二。 奏鳴曲是古典時期重要的作曲手法,以廣泛的曲目種類來說,即便是發展到二十世紀,不論是份量和曲式結構上仍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貝多芬創作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之後,斯克里亞賓的十首鋼琴奏鳴曲可謂產量最豐盛的。斯克里亞賓的十首鋼琴奏鳴曲篇幅都不長,卻是鋼琴音樂的精髓,更可以看出斯克里亞賓一生風格的轉變。因此將前期的《第一號鋼琴奏鳴曲,作品六》 (Piano sonata No.1 in f minor, op.6,1892)及後期的《第九號鋼琴奏鳴曲,作品六十八》 (Piano sonata No.9 , Op.68, 1912-1913)作為研究。早期風格的《第一首鋼琴奏鳴曲,作品六》是十首奏鳴曲中篇幅最長的,受到浪漫主義的影響,特別是蕭邦(Frédéric Chopin, 1810-1849)的音樂手法,作曲家藉用此首曲子來表達對生命以及上帝的吶喊;晚期的《第九首鋼琴奏鳴曲,作品六十八》運用了神秘和弦(Mystic chord),這樣的素材更為中晚期作品創作的主軸,這種自成系統的手法是受到荀白克(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的影響。 全文共分為七章,本文的第一章,界定本論文的研究方向;第二章,主要從斯克里亞賓創作意念,來一窺十九世紀俄國文化的背景,以及斯克里亞賓的音樂語彙、奏鳴曲式的應用和《第一號鋼琴奏鳴曲,作品六》及《第九號鋼琴奏鳴曲,作品六十八》的創作背景;接下來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別針對這兩首作品的曲式結構、織度組成、旋律特質、和聲變化和節奏表現等創作手法來做樂曲分析;第五章,是本文探討的重要觀點,筆者將從其創作觀念和樂曲風格兩大特徵來做這兩首曲子的比較,藉此更深入瞭解斯克里亞賓於早、晚期的轉變,和這兩首作品間的差異。對斯克里亞賓而言,鋼琴奏鳴曲對演奏者的要求,就是在營造隱約的氣氛時,仍不要忽略清楚的音樂結構,而情感的表達要在激動、平靜、強勁、輕柔中收放自然。除此之外,更要以敏銳的聽力,適度的運用踏板,以達到完整的和聲齊鳴效果。因此,在本文的第六章,筆者在鋼琴演奏詮釋的部分,基於筆者本身的練習經驗,歸納出演奏技巧和音樂詮釋等部分著手研究,可以更加理解斯克里亞賓的創作歷程對整個音樂史有著承先啟後的貢獻。
  • Item
    貝多芬《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26》與《E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09》之音樂分析與詮釋
    (2015) 王湘霓; Wang, Hsiang- Ni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 1827)之創作風格可分為三期:早期為1770至1802年、中期為1802至1815年及晚期的1815至1827年。《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26》(Piano Sonata in A- flat Major , Op. 26, 1800- 1801)為貝多芬早期的作品;《E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09》(Piano Sonata in E Major, Op. 109, 1820)則為晚期的創作,筆者選擇這兩首奏鳴曲作為研究曲目,因其特殊之處在於創作時間相隔近二十年,且都在樂章中包含變奏曲:《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26》的變奏曲在第一樂章;《E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09》則置於第三樂章,這樣不同於以往在奏鳴曲樂章的編排形式,引發了筆者的興趣,進而研究探討。 本詮釋報告共有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 作品26》之音樂分析與詮釋、第三章為《E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09》之音樂 分析與詮釋、第四章為兩首樂曲之創作理念與變奏樂章之比較、第五章則為結語。 其中,第二章與第三章將分別研究此兩首奏鳴曲之創作背景、曲式結構、節奏特 性、旋律特質、調性和聲、織度組成與音樂詮釋等,藉此更深入探討貝多芬早、 晚期在創作手法上的轉變。 筆者希望藉由此研究,提升自己對於貝多芬在這兩首奏鳴曲上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期望在演奏時,對於其精神內涵與音樂表現,能有更深一層的掌握,並從中獲益,也希望此研究對於貝多芬早、晚期奏鳴曲有興趣者,亦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