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貝多芬五首大提琴奏鳴曲
    (2021) 丁莉齡; Ting, Li-Ling
    從巴洛克數 低音時代演進到古典時期,大提琴逐漸從支撐低音的樂器轉變為獨奏樂器,大提琴奏鳴曲在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筆下奠定 重要的意義,貝多芬使大提琴在這樣的室內樂形式中有更多發揮的空間,無論在 演奏音域、技巧、角色平衡上都有著與過往的作曲家顯著不同之處,也成為大提 琴奏鳴曲受到後世作曲家重視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以貝多芬五首大提琴奏鳴曲之內容為主軸,以宏觀的角度從貝多芬時代大提琴的發展與演進、貝多芬對大提琴演奏的影響與推展,探討大提琴在貝多芬手中技巧與地位的改變;並透過古典時期奏鳴曲的發展歷史,了解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的樂曲形式內容與意涵;而五首大提琴奏鳴曲分屬貝多芬生平的第一、二與第三風格時期,經由音樂作品內容的探索,從而瞭解在大提琴奏鳴曲中,貝多芬各時期創作風格的體現。最重要的部分,以演奏者的角度討論樂曲的架構及內容,提出演奏詮釋上個人的觀點,並在樂譜版本比較中,對「手稿」、「初版樂譜」之細節有更多的了解與探討。期望能將本文各面向的探就作為演奏詮釋上的基石,理論與實作間彼此相長,交相輝映。
  • Item
    貝多芬《C 大調第四號大提琴奏鳴曲, 作品一零二之一》 研究與詮釋
    (2021) 陳恩寧; Chen, En-Ning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一生中共創作了五首大提琴奏鳴曲,此論文所要分析的《C 大調第四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一零二之一》是他於 1815 年所譜寫的作品。本論文之結構共分為四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包含筆者 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和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從五首大提琴奏鳴曲簡述貝多芬的 三個創作時期與貝多芬時期之大提琴發展,第一節以貝多芬的五首大提琴奏鳴曲 為出發點,進而論述他在各時期所具有的作曲手法及風格,並於第二節探討「大 提琴」這項樂器從十六至十九世紀的結構改革及演奏技巧之發展;第三章為《C 大調第四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一零二之一》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在此章節探 討作品結構、作曲手法及筆者在樂曲中想呈現的樂曲氛圍與技巧方面的演奏;第 四章為結語。
  • Item
    理查‧史特勞斯《大提琴奏鳴曲作品6》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0) 許芳瑜; Hsu, Fang-Yu
    理查‧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1864-1949) 是德國浪漫樂派晚期重要的音樂家,是知名指揮家也是作曲家,被喻為是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 交響詩、華格納 (Richard Wagner, 1813-1883) 歌劇的傳人。 史特勞斯主要創作管弦樂、歌劇和歌曲,隨著年紀不同作品風格有所改變,從年輕時期的古典樂派,中年時期的大膽自由手法,晚年時期又回歸古典。此首《大提琴奏鳴曲作品6》是史特勞斯早期重要的大提琴作品,由於父親是位優秀的法國號樂手,自幼受到音樂的薰陶,在創作此大提琴奏鳴曲時,更深受父親的理念影響,由此可知父親對他的影響之大。 透過撰寫本文得知史特勞斯大提琴奏鳴曲相關的人文背景,再從各樂章樂曲分析清楚知道他的作曲技巧,更加瞭解此曲音樂創作動機,並把筆者的演奏法以文字記錄下來。
  • Item
    何心惟大提琴學位音樂會樂曲解說報告暨規劃理念
    (2020) 何心惟; Ho, Hsin-Wei
    蕭邦: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六十五 蕭斯塔科維契:D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四十 法雅:給大提琴與鋼琴的六首西班牙組曲
  • Item
    浪漫琴歌
    (2020) 王琬儀; Wang, Wan-Yi
    巴瑞耶爾《兩把大提琴奏鳴曲》 包佩《兩把大提琴組曲作品16》 柴可夫斯基《憂傷圓舞曲作品51》 葛利格《a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36》
  • Item
    葛利格a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36之分析與詮釋
    (2009) 羅佩芳
    本論文所探討的這首大提琴奏鳴曲,是葛利格 (Edvard Grieg, 1843-1907) 創作的唯一一首大提琴奏鳴曲,是葛利格寫於1884年,與《霍爾保組曲》(Holberg Suite, 1884) 年代相同。這首樂曲不但具備奏鳴曲之結構,也將大提琴與鋼琴緊密串聯,並藉著動人的旋律及深沉的和聲色彩,由大提琴低沉呢喃傳達其悲哀之情,以悼念其胞兄;而又帶有優美的旋律線條,使其充滿北歐國家獨有的清新氣質;並藉著穿插在主題之間的挪威舞曲節奏,深刻地表達出挪威人的內心感受。國內雖有探討葛利格的作品,但內容多為小提琴奏鳴曲及鋼琴曲與聲樂曲,並無特別針對此首大提琴奏鳴曲,所以本論文以此作為研究主題。 個人希望透過這篇論文的寫作,針對作曲家的生平階段、風格形成、創作手法與此樂曲創作背景及曲式分析與演奏技巧及詮釋做更進一步的探討,並藉由這樣的研究,能夠徹底了解此作品的樂曲風格,進而在音樂的演奏上能有更深層且完整的詮釋。
  • Item
    浦羅柯菲夫《大提琴奏鳴曲作品一一九》之詮釋報告
    (2014) 朱容澄
    浦羅柯菲夫(Sergey Prokofiev, 1891-1953)是十九世紀晚期的俄國音樂家,他的音樂中幽默風趣又帶著嘲笑諷刺的意味,使他作品中散發著獨特的個人風格。浦羅柯菲夫的創作豐富,鋼琴曲、交響曲、器樂曲以及許多大型的舞台作品,室內樂作品大都在晚年創作。寫給大提琴的作品共有六首,三首協奏曲、兩首奏鳴曲、以及一首敘事曲,其中有兩首來不及在生前自己完成,由朋友幫忙完成,而作品119是唯一一首浦羅柯菲夫獨自完成出版的大提琴奏鳴曲。 本篇詮釋報告從俄國的歷史文化開始探討,並探討浦羅柯菲夫的大提琴奏鳴曲音樂風格,再從各樂章的曲式結構分析,更加了解其音樂創作的動機與想法。
  • Item
    浦羅高菲夫C大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一一九之研究與詮釋
    (2019) 吳妮燕; Wu, Ni-Yan
    謝爾蓋.浦羅高菲夫(Sergei Prokofiev,1891-1953)為二十世紀重要的作曲家、鋼琴家,本篇探討其晚期重要作品之一,《浦羅高菲夫C大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一一九》。內容共分為六章來介紹: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由介紹時代背景開始,將浦羅高菲夫之生平及其重要作品分為三個時期並簡述其音樂創作生涯;第三章為介紹浦羅高菲夫之創作風格及此作品之創作背景;第四章為樂曲分析,依序分析每樂章之架構及全曲之素材運用;第五章為演奏詮釋,針對樂曲技巧及詮釋方式做更深入的探討;第六章為結語。 希望藉由此論文,依據作曲家生平、歷史背景之探討及樂曲分析,能更清楚瞭解浦羅高菲夫欲呈現此作品之內容與意涵,透過研究此作品之架構使演奏者能從多方面思考演奏技巧上的運用,在音樂上做出更適合之演奏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