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蕭士塔高維契《第九號交響曲》指揮詮釋
    (2008) 林韻; YUN LIN
    古典時期、浪漫時期的交響曲作品較廣為人知,而現代樂派作曲家在交響曲的產量大為減少,但蕭士塔高維契的十五首交響曲作品,直至今日,其作品的質與量仍是無人超越,在洋洋灑灑的交響曲作品當中,《第九號響曲》與其他動輒近一小時或七十多分鐘的宏圖鉅作比較下,是一首十分反常的「小品」,因而本論文由探討蕭士塔高維契的《第九號交響曲》,進而了解作曲家的音樂內涵,並探討《第九號交響曲》在指揮上的詮釋與實踐。
  • Item
    蕭士塔高維契第五號交響曲之指揮研究
    (2007) 李軒宇
    蕭士塔高維契《第五號交響曲》,這部在蕭士塔高維契創作生涯中具有重要性、視為關鍵轉捩點的作品,不僅是這位二十世紀中葉音樂歷史源流中,以蘇維埃 (Soviet) 音樂家自許的音樂巨人,用音樂來紀錄時代的最佳體現,其音樂內容的結構性、對比性、完整性,以及蘊含在音符背後的意念及劇烈情感,更是指揮者以及音樂學習者在接觸諸如: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 - 1827)、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 - 1897) 以及馬勒 (Gustav Mahler, 1860 - 1911) 等交響樂巨擘之作品後,所必須去學習、挑戰的下一位主要作曲家。現任台灣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簡文彬先生 曾說過:「對我而言,馬勒之後最具代表性、最有個人風格的交響樂創作,除了蕭士塔高維契之外,不作第二人想。 」因此,對於這部承繼了貝多芬創作精神,與貝多芬《命運交響曲》遙相呼應的蕭士塔高維契《第五號交響曲》,筆者發自內心,對這部作品產生了相當大的興趣。 於2006年之際,恰逢蕭士塔高維契200歲誕辰,世界樂壇紛紛為其慶祝之際,台灣國家交響樂團亦推出了蕭士塔高維契系列音樂會,讓筆者在音樂的學習版圖上,對這位作曲家增加了認識的寬度與深度。而於2006年夏,筆者在師長的建議指導下,赴美參加了由指揮大師哈洛.法博門 (Harold Farberman) 所舉辦的指揮研習營,並在大師的指導下,實際指揮了蕭士塔高維契《第五號交響曲》全曲。在準備過程之中,每當仔細讀譜、推敲作曲家音符背後所希冀之想法時,即被其所傳達出來之能量及龐大情感所震撼感動。筆者感受到在這部交響曲中,有著人性最深層的悲痛,有著向所處時代狂放不羈的嘲弄與自我解嘲的幽默,更有著經歷劇變後,人性終將勇敢面對、進而得勝的光明希望。 音樂學者在蕭士塔高維契過世後至今,對其政治立場究竟為何的爭論始終不斷進行。有的認為其逢迎拍馬,在共黨制度壓力下,失去了創作者的立場與堅持;有的認為其在威權統治下,能以不屈毅力,在詭譎環境中以音樂表達出個人的真實理念與想法。不論如何,筆者認為:即使政治為他帶來那樣的謎樣色彩,最重要的本質還是在作品的藝術性本身,畢竟藝術存在於世上的最高層次,是在於音樂中傳達給聆聽者的那份共鳴及感動,也就是真、善、美之境。 因此,筆者期盼藉著詳細研究、分析及詮釋《第五號交響曲》的過程中,能將樂曲中的音色、速度、和聲、及節奏作仔細探討,並將指揮過程中,所需使用的指揮技巧,作一細部研究整理,以期讓這部交響曲,在演出及傳達給聽眾的那一剎那,能更加貼近作曲家內心的本質進而能夠將樂曲完整地真實呈現。
  • Item
    蕭士塔高維契《二十四首前奏曲》作品三十四之研究與詮釋
    (2018) 簡韻玲; Chien, Yun-Ling
    「鍵盤前奏曲」萌芽於十五世紀,為具有引導功能和即興風格的曲式。巴洛克時期巴赫在《十二平均律》奠定了前奏曲二十四個調性的傳統,而浪漫時期的蕭邦則在《二十四首前奏曲》中使前奏曲成為獨立、表達情感的小品。在前輩作曲家的薰陶之下,二十世紀的蘇聯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契(Dmitri Shostakovich, 1906-1975)也創作了《二十四首前奏曲》作品三十四,並在此作品中展現出新古典主義的特質,將舊有的曲式賦予了新的意涵。本文以蕭士塔高維契《二十四首前奏曲》作品三十四為研究主題,以此了解鍵盤前奏曲之發展脈絡、蕭士塔高維契的作品風格,進而提出筆者對此作品的詮釋看法。 本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提出研究動機和方法;第二章為鍵盤前奏曲之發展脈絡,循著年代先後一一介紹個時期具指標性的前奏曲發展過程;第三章為蕭士塔高維契的鋼琴背景、鋼琴音樂特色與《二十四首前奏曲》的風格類型;第四章為二十四首前奏曲的樂曲分析,以樂曲結構、調性、調式和創作手法等切入觀點;第五章為詮釋探討,以性格與速度之間的關係、層次與音色,和節奏與語法三層觀點進行討論;第六章為結論,為全文的統整歸納。期待本文能夠使讀者和演奏者更貼近此作品,並欣賞其豐富的音樂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