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News
Browse
1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布拉姆斯《四首敘事曲》,作品十及《三首間奏曲》,作品一一七之樂曲分析與詮釋(2022) 廖于涵; Liao, Yu-Han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為德國的鋼琴家與作曲家,生於浪漫時期,創作中可見專屬於他的熱情與浪漫。他的鋼琴創作可分為三個時期。本文將挑選早期的《四首敘事曲》,作品十(Four Ballades, Op. 10),與晚期的《三首間奏曲》,作品一一七(Three Intermezzi, Op. 117),作為本文分析與詮釋之樂曲。布拉姆斯於1854年寫下性格小品《四首敘事曲》,作品十,樂曲中可見他早期創作中蓄勢待發的熱情。1892年完成人生的倒數第三組鋼琴作品《三首間奏曲》,作品一一七,樂曲短小精簡,音樂中彷彿有著無限惆悵般哀傷、優美,反映晚年的布拉姆斯內心孤獨。全文共分成五章:第一章緒論,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為布拉姆斯生平及鋼琴風格概述,探討作曲家的生長背景、學習歷程與鋼琴創作之特色。第三章樂曲分析,將分析與探討《四首敘事曲》,作品十與《三首間奏曲》,作品一一七的創作手法。第四章演奏詮釋,針對這兩個作品,提出筆者對於演奏速度、節奏、力度、表情記號、運音法和踏板等角度的演奏體驗。第五章結語,將會綜合以上內容,整理出本文之重點與心得。Item 布拉姆斯三首小提琴奏鳴曲之研究與詮釋探討(2021) 陳俐如; Chen, Li-Ju十九世紀浪漫樂派作曲家約翰尼斯.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被譽為「德國三B」之一,與約翰.瑟巴斯提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和路特威希.封.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並陳,為德國音樂鮮明的表徵。布拉姆斯是絕對音樂的擁護者與實踐者,音樂形式與風格崇尚莊重的古典樂派,堅守客觀保守的古典主義精神與絕對音樂的立場,是浪漫樂派保守勢力中的最後復古者。本論文分為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布拉姆斯之生平與作品概述、第三章:《G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之創作分析與詮釋、第四章:《A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之創作分析與詮釋、第五章:《d小調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之創作分析與詮釋、第六章:三首小提琴奏鳴曲之整合探討、第七章:結論,等七章來進行研究探討;先以布拉姆斯的生平與作品概述作為開端,並探究其音樂特色。接著針對三首小提琴奏鳴曲作樂曲結構分析,再依個人觀點論述其詮釋方式。最後,將上述研究內容進行總整理,歸納出個人結論與心得。Item 貝多芬晚期鋼琴變奏曲的蛻變與昇華──以演奏法的觀點詮釋《迪亞貝里變奏曲》(2021) 楊舒惠; Yang, Shu-Hui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在鋼琴變奏曲的發展史上扮演承先啟後的關鍵地位,實踐作曲技巧的革新、突破,也提升了鋼琴變奏曲的藝術價值。 本論文所探討的《迪亞貝里鋼琴變奏曲》(33 Veränderungen über einen Walzer von Anton Diabelli, Op. 120, 1819, 1823)是貝多芬晚期唯一的鋼琴變奏曲,不論內容、規模都遠遠超越先前的作品 。此曲的曲名採用德文"Veränderungen"一字,為全然變樣、改變原來風貌之意,在創作手法上的突破更為浪漫時期的鋼琴變奏曲展開新頁,尤其對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美國音樂學家西斯曼 (Elaine Sisman, 1952- )在葛羅夫音樂辭典中提到「儘管性格的變奏不再是此一形式輪廓變奏曲中最顯著的特徵,相形之下,織度與富表情的各式風格之極致表現更為重要。」並且,最終變奏是一首優雅而溫柔的小步舞曲,將迪亞貝里(Anton Diabelli, 1781- 1858)所作的庸俗的圓舞曲主題轉化並昇華到另一個境界。 本論文第一章為鍵盤變奏曲的發展史,探討各時期鍵盤變奏曲的風格與特色;第二章闡述貝多芬的鋼琴獨奏曲在早期、過渡期、中期、晚期的風格特色;第三章聚焦於貝多芬鋼琴變奏曲的風格演變,並點出《迪亞貝里變奏曲》的突破及影響;第四章為《迪亞貝里變奏曲》的創作手法分析,藉由分析個別變奏的性格與特色、變奏之間的關聯性,進而形成對全曲整體性的掌握;第五章為《迪亞貝里變奏曲》的演奏詮釋探討;第六章為結論。 尤其,第五章特別強調以「演奏法」的論述詮釋此曲 ── 探究樂譜版本、貝多芬作品中的朗誦風格、速度與性格、力度與層次、觸鍵與音色、踏板、指法、裝飾音奏法等演奏詮釋的各項議題。期盼能表達此曲深刻的內涵,更貼近貝多芬的意圖,呈現更忠實、更有說服力的演出,在演奏上達到「蛻變與昇華」的境界。Item 布拉姆斯與德沃札克<吉普賽之歌>詮釋與分析(2021) 張恩雅; Chang, En-ya摘要 此次研究報告,主要探討德沃札克(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1841-1904)與布拉姆斯(Johann Brahms , 1833- 1897),各自創作的《吉普賽之歌》,為使研究更為精準,於其他章節中依序介紹,德國歌曲的演變、由來、歌曲主要形式、各國間歌曲發展與代表作曲家,藉由歌曲沿革中的脈絡梳理,了解歌曲各自發展外,國與國間的文化,交相融合之現象,亦能擴展歌曲發展的視野。 除了在歌曲上有所認識外,此次報告提及的吉普賽民族,抑是此次的研究重點,根據吉普賽民族的命名由來、十九世紀文學作品對吉普賽民族的描摹、與吉普賽民族音樂特點,看見了此民族在世界、文學與音樂的定位為何。 最終以研究吉普賽之歌的分析與詮釋,進入聲樂技巧與音樂語法的深入探索,進而建立體會音樂中的美感素養。Item 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之作品分析及指揮詮釋(2020) 章浩緯; Chang, Hao-Wei在交響曲歷史上貝多芬的「九大」無疑是一座巍然的里程碑,身後的作曲家不斷嘗試為交響曲在浪漫時期尋找一個新的定位,布拉姆斯追隨前輩的腳步,堅守傳統的創作技法,融入自我獨特的觀點,開創特有的音樂風格,持續影響後代作曲家。本文要探討的是他《第二號交響曲》,這部作品在第一號交響曲的成功之下,給予布拉姆斯交響曲創作上的信心,受田園映像的啟發而寫,有別於其他首的氣勢磅礡,卻是別樣精緻之作。 研究者將本文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其中包含研究動機和目的、研究方法和範圍;第二章《第二號交響曲》背景探究,概述布拉姆斯的生平和相關作品,深入獨特的創作風格,以及創作背景的歷史研究;第三章介紹《第二號交響曲》樂曲分析,根據曲式結構、調性、節奏、和聲、織體等音樂素材來做分析探討;第四章《第二號交響曲》指揮詮釋,經由理論分析結果,加上指揮實務的經驗,撰寫出排練樂團和指揮法詮釋的細節;最後第五章的結論,綜合前四個章節的論點,整合研究者的重點分析和音樂見解,希望透過《第二號交響曲》的作品研究,能深入樂曲的特色,進而精進指揮技巧和排練重點,有效於指揮專業能力的提升,並期許自己能對布拉姆斯的音樂有更精闢的掌握。Item 布拉姆斯晚期鋼琴小品《三首間奏曲,作品一一七》與《鋼琴曲集,作品一一九》之樂曲分析與詮釋(2012) 黃郁華; HUANG YU HUA約翰.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受到兩位恩師奧圖.柯賽爾 (Otto Friedrich Willibald Cossel, 1813-1865)與愛德華.馬克森 (Eduard Marxsen, 1806-1887)的影響之下,承襲了巴洛克與古典時期音樂特質,以嚴謹的形式與結構作為根基,在浪漫樂派當道的十九世紀,布拉姆斯的音樂形成獨樹一格的風貌。布拉姆斯的鋼琴獨奏作品可劃分為三個時期:年輕時以奏鳴曲為主,使用厚重的音響與龐大的結構展現交響樂般的氣勢;中壯年期將重心移至變奏曲,藉由多段落的特性與樣貌發揮各種艱難複雜的鋼琴技巧;晚年時則將歷年的創作技法濃縮,以簡潔的性格小品(Character Piece)呈現沉穩與內斂的風格,表達真摯且深刻的情感。 布拉姆斯晚期最後的四組鋼琴小品包含了《幻想曲,作品一一六》(Fantasien, Op.116, 1892)、《三首間奏曲,作品一一七》(Drei Intermezzi for Piano, Op. 117, 1892)、《鋼琴曲集,作品一一八》( Klavierstücke, Op.118, 1893)與《鋼琴曲集,作品一一九》(Klavierstücke, Op. 119,1893 );此篇研究報告以作品一一七與作品一一九為主軸,從作曲家生平背景探討其音樂風格的養成、三時期不同的鋼琴獨奏類型創作,以及從作品一一七與作品一一九中歸納出布拉姆斯常見的樂曲中和聲轉調方式、節奏類型以及旋律的織度與層次等,詮釋的部分,為學生參考以上之分析與探討,以及實際彈奏後的音樂表現。 作品一一七與作品一一九僅以間奏曲 (Intermezzo)與狂想曲 (Rhapsody)兩種類型組成,在這兩組作品七首樂曲中,間奏曲佔有六首之多,除了樂曲分析之外,將對各首間奏曲之特質與關聯性深入探討,並就樂曲結構、調性編排、轉調方式等方面切入研究。 此篇研究報告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包含研究動機、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第二章為樂曲背景探討,分為布拉姆斯的音樂風格養成、鋼琴作品分期以及和聲、節奏、旋律的使用;第三章是作品一一七之樂曲分析與詮釋,第四章是作品一一九之樂曲分析與詮釋,第五章為結語,針對作品一一七與作品一一九之各項分析與詮釋歸納總結。Item 布拉姆斯《新愛之歌》作品分析與音樂詮釋(2012) 陳碩涵; Chen, Shuohan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處於浪漫樂派新舊交替之時代,憑藉其保守與嚴謹之創作與個人偏好之民歌風格,為自己開創一條新的道路。一生創作曲種與數量豐富,除歌劇外,有大型管弦樂的作品,中型之室內樂作品,也有小型獨唱與重唱之藝術歌曲等。 在專業歌者與演出曲目日漸增廣之需求下,布拉姆斯自1859年開始創作聲樂四重唱作品,並且受到當時維也納之社會風氣影響,以四重唱與四手聯彈之編制,創作兩組「圓舞曲」音樂風格之作品,一八六九年完成《愛之歌》(Liebeslieder, Op. 52, 1869)十八首樂曲,出版後大受好評,因此繼續著手創作如續集般之《新愛之歌》(Neue Liebeslieder, Op. 65, 1875),並於一八七五年出版。 《新愛之歌》共十五首樂曲,一至十四首歌詞承接《愛之歌》,由道默(Georg Friedrich Daumer, 1800-1875)翻譯各國當地文學詩詞之《文選集》(Polydora),最後一首則以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於一七九六年創作之悲歌《艾烈希斯和朵拉》(Alexis und Dora)之其中一段〈結論〉(Zum Schluß)作為對兩組《愛之歌》之結論。 本論文共分為五個部份,分別是緒論、背景探究、十五首樂曲分析、音樂詮釋與結論,探討布拉姆斯十五首歌曲選用之詩詞內容,於編制、曲式、旋律、調性、和聲、節奏、織度、力度等之變化,給予音樂分析與詮釋上之建議。另有三則附錄,其一為十五首歌曲之音樂要素綜合整理表,其二為十五首歌曲之歌詞單字解釋,其三為研究者解說音樂會之節目單。Item 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之作品及指揮研究(2010) 吳蕙津; Hui-chin Wu以作曲態度嚴謹聞名的布拉姆斯,自22歲萌生創作交響曲的靈感,經歷21年後,終於1876年43歲時完成《第一號交響曲》。曲中涵蓋深刻情感與豐饒之樂思。包覆著世間爭鬪、苦惱、鬱悶與狂喜等多方面情愫。如此嘔盡心血、深思熟慮後完成之創作,被評論家推崇為繼貝多芬交響曲後最傑出的作品,真所謂有「苦盡甘來」的交響曲。此交響曲正適合贈予給遍嘗人世之滄桑者,為最偉大之慰藉音樂。因而本論文由探討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進而了解作曲家的音樂內涵,並探討《第一號交響曲》在指揮上的詮釋與實踐。 因此,筆者期盼藉著詳細研究、分析及詮釋《第一號交響曲》的過程中,能將樂曲中的音色、速度、和聲、及節奏作仔細探討,並將指揮過程中,所需使用的指揮技巧,作一細部研究整理,以期讓這部交響曲,在演出及傳達給聽眾的瞬間,能更加貼近作曲家內心的本質,使樂曲完整的真實呈現。Item 敘事曲高潮鋪陳手法之探究(2010) 楊志凱第一章根據辭典等資料,對於敘事曲的字義與其特徵有所認知; 第二章探討樂曲創作背景; 第三章分析樂曲之樂段、樂句架構; 第四章以理論分析各種高潮鋪陳的手法,並根據所歸納整理的手法,藉著蕭邦與布拉姆斯的敘事曲作品,探究作品中的高潮點,以及高潮鋪陳所運用的手法,此為本文之重心; 第五章結論。Item 布拉姆斯E小調第四號交響曲之作品分析與指揮詮釋(2012) 陳翊庭出生於德國漢堡的約翰‧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是十九世紀後半時歐洲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家之一,也是音樂文化發展史上,德國古典作曲家中的最後一人。先透過布拉姆斯的生平、創作風格與作品的研究探討,再針對《E小調第四號交響曲》進行曲式分析,最後提出經由雙鋼琴排練後的指揮詮釋報告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