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音樂劇導演視角下的音樂結構-以《吻我吧娜娜》為例
    (2022) 陳冠傑; Chen, Guann-Jye
    音樂劇導演所需具備的能力,除了在文本與角色的分析之外,還須具備對於音樂結構的理解,分析樂曲型式及其歌詞與對白的傳達意涵,透過組織舞台的視覺藝術及演員的舞蹈表演,將音樂劇中的歌曲如實地呈現。果陀劇場《吻我吧娜娜》音樂劇,改編自莎士比亞的經典劇作《馴悍記》,在文本的改編及音樂的原創中,賦予作品全新的生命。在《馴悍記》中,蠻橫霸道的皮圖秋和卡特琳娜,在《吻我吧娜娜》中,改編成霸氣且勇於挑戰的潘大龍,以及擁有獨立思想且自信的郝麗娜,兩人在劇中所交織的情感,透過張雨生搖滾風格的原創歌曲,展現出屬於新世代男人與女人的相處之道。本論文將透過吉斯塔夫‧菲里塔格(Gustav Freytag)提出的「金字塔結構」(pyramidal structure),針對潘大龍及郝麗娜的主線故事,進行《馴悍記》劇情大綱及《吻我吧娜娜》的劇本架構分析;再透過九型人格性格理論(Enneagram),將潘大龍和郝麗娜兩位主要角色的性格完整分析;並了解音樂之於文本、舞蹈、視覺藝術的重要關係。最後,透過《吻我吧娜娜》中的十三首歌曲:〈有個辣妹郝麗娜〉、〈我就是辣妹,怎樣?〉、〈帶刺玫瑰1〉、〈帶刺玫瑰2〉、〈女人真如此?〉、〈鴿子與老鷹〉、〈我要嫁了〉、〈我是你的海港〉、〈籠中鳥〉、〈琴瑟和鳴練習曲1、2〉、〈荒郊野外〉、〈琴瑟和鳴〉,來探討由筆者擔任音樂劇導演的導演視角下,音樂結構中的歌詞、對白意涵,及其導演手法的呈現方式。
  • Item
    論導演使用音樂劇中之歌隊— 以果陀劇場黃梅調音樂劇《梁祝》為例
    (2020) 蘇昱瑋; Su, Yu-Wei
    「歌隊(chorus)」一詞最早出現在古希臘戲劇。戲劇是由儀典轉變而來, 最早歌隊之形式只有單純的載歌載舞,希臘戲劇家為了增加角色與角色之間的衝 突,因而加入越來越多的演員角色,讓「歌隊(chorus)」在劇本中的功能越來越 模糊。隨著時間流逝,戲劇的種類變得越來越豐富,美國百老匯因為受到黑人巡迴 秀的影響,開始出現歌舞雜燴的歌舞秀,成為日後百老匯音樂劇的重要基礎。 西元二十世紀後,紐約百老匯的音樂劇日漸成熟,「歌隊(chorus)」也被大量 使用在音樂劇當中。它們的功能從單純的載歌載舞,演變成與劇本息息相關的群眾 演員,人們也將注重合唱功能的「歌隊(chorus)」一詞,改稱為除了合唱之外, 與戲劇也有密切關聯的「歌隊(ensemble)」。「歌隊(ensemble)」的使用,在現 今的音樂劇中為非常重要的環節之一,歌隊(ensemble)不僅僅是個合唱隊,它們 往往伴隨著更多的戲劇上的功能,有時擔任評論者、有時擔任􏰁事者,幫助觀眾能 夠更清晰編劇或導演在段落劇情上想要傳達的想法。 相較古希臘戲劇,中國傳統戲曲一直貫徹著「合歌舞以演故事」的形式,發展 至今也有三百六十幾種不同的形式。《梁山伯與祝英台》為中國知名的傳說故事, 其故事題材被眾多表演藝術形式搬演,而果陀劇場改編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 台》,將其轉化到舞台上,並融入西方音樂劇中歌隊的使用,將原本在大銀幕中的 I 故事立體化,使得經典得以重現。 本研究將以果陀劇場《梁祝》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透過內容分析法及文獻分析 法,整理及歸納音樂劇中歌隊的功能與使用方法,並從《梁祝》的文本段落中找到 適合使用歌隊之時機,加入研究生對於歌隊的導演詮釋,探討歌隊在《梁祝》中的 各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