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謝爾蓋‧普羅柯菲夫《F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八十》之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0) 陳昀; Chen, Yun
    謝爾蓋‧謝爾蓋維奇‧普羅柯菲夫(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 1891-1953)為俄羅斯舉世聞名的作曲家之一,在其有生之年見證了俄羅斯帝國的衰亡、蘇聯的建立與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甚至有十餘年的海外生活,因此讓普羅柯菲夫的音樂作品有獨樹一格的魅力。 1946年夏天第二次世界大戰甫結束,普羅柯菲夫完成了《F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八十》之創作,歷時八年,對於戰爭期間受到政治迫害的知識份子、受砲火荼毒的黎民百姓與蘇聯在戰役中的堅忍不拔並最終獲得勝利等有生動的描述;同年10月,小提琴家大衛‧歐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 1908-1974)與鋼琴家列夫‧歐伯林(Lev Oborin, 1907-1974)在莫斯科首演,將此曲傳播至世界各地。 本篇論文總共有六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描述研究動機與目的和分析研究方法與架構;第二章為文獻蒐集,首先敘述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期俄羅斯地區的音樂歷史與發展,以更了解普羅柯菲夫當時的時代背景,接著再敘述他的生平及其作曲特色與各個時期的重要作品,並介紹他《F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八十》之創作背景與首演資料第三章為樂曲分析,以International Music Company於1960年出版的樂譜為依據;第四章為樂曲詮釋,從鋼琴合作的角度進行論述;第五章為不同有聲資料的比較,為樂 曲詮釋作進一步的探討;第六章為結語。
  • Item
    弗拉基米爾‧佩斯金《c小調第一號小號協奏曲》作品分析與詮釋報告
    (2020) 陳冠旭; Chen, Kuan-Hsu
    弗拉基米爾.佩斯金(Vladimir Peskin, 1906-1988)是活躍在20世紀的俄羅斯作曲家,在1930年他在紅軍巴拉萊卡琴(Balalaika)樂團擔任駐團排練鋼琴師時,寫作許多高難度技巧的小號曲給多克希澤(Timofei Dokschizer, 1921-2005)到世界各地演奏,因此讓佩斯金的作品在世界廣為流傳,但知名度在當時卻不如阿魯圖尼安(Alexander Arutiunian, 1920-2005)的《小號協奏曲》,隨著蘇聯的解體,許多俄國作曲家的作品才得以流傳世界。 本論文將分為五個章節,第一段章節會解釋筆者的研究動機以及辦法;第二章將整理佩斯金的生平以及他的作品如何在世界廣為流傳;第三章為筆者對於佩斯金《c小調第一號小號協奏曲》的分析段落漢整理;第四章是筆者對於佩斯金《c小調第一號小號協奏曲》的演奏詮釋。最後一個段落為筆者對與整個分析研究以及詮釋報告,並加入自己的觀點做為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