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傳播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7

「臺師大大傳所」於民國86年成立,為臺灣傳播學界頗富盛名之傳播科系所。本所為教育能符合時代需求、掌握時代趨勢之傳播人才,由早期之行銷傳播逐步轉向含括當代資訊科技傳播,以「新傳播科技與數位內容」、「新媒體之社會、政經與文化研究」及「新聞/傳播基本技能」三軸線為綱,期望訓練出既有科技技能,又有新傳播分析決策能力之時代菁英。

「新傳播科技與數位內容」面向-我們的課程方向包括:
數位內容設計、多媒體製作、數位平台經營、互動廣告與行銷、數位公關廣告策略、社群行銷、大數據分析、網路新聞學、資訊傳播、網路傳播資訊設計、電訊傳播與新傳播資訊科技等。

「新媒體之社會、政經與文化研究」面向-我們的課程方向包括:
網路文化與傳播、傳播社會文化基礎、資訊素養、資訊經濟、新傳播科技與社會、傳播政治經濟學、文化經濟、消費文化、流行文化、文化產業與文化勞動者、新媒體與螢幕文化、明星名人、文化政治與娛樂產業、迷研究、全球化研究等。

「新聞/傳播基本技能」面向-我們的課程方向包括:
傳播與資訊理論、研究方法、質性研究、傳播應用統計、敘事分析、批判話語分析、口語傳播、新聞採訪與寫作、非虛構紀實創作、媒體經營管理、傳播產業研究、媒體素養等。

在知識、邏輯分析與新科技技能三方面訓練下,我們期待臺師大大傳所的學生成為:
(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
(二) 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
(三) 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28
  • Item
    迷航於OTT平台?介面陷阱與選擇幻覺
    (2023) 朱怡靜; Chu, Yi-Ching
    臺灣的影視產業環境,逐漸從傳統媒體走向OTT平台,OTT平台已然成為當代閱聽人觀看實踐中的重要媒介。本研究以符擔性的觀點切入,關注影視產業與閱聽人觀看模式都在過度的此時,OTT平台的介面與演算法在閱聽人觀看過程中的位置。首先以「公視+、MyVideo、KKTV、LINE TV」為研究對像,探討OTT平台的介面如何成為內容流通的場域,平台的符擔性引導閱聽人觀看特定內容的同時,提供其行動的可能。以及,採用深度訪談和焦點團體法,藉由與閱聽人的對話並觀察受訪者的行為,認識閱聽人觀看實踐的轉變,勾勒其與OTT平台的互動關係。研究發現,本土OTT平台藉由符擔性的交互作用,讓平台實現一個介面化的空間。介面中的符擔性掌握影視內容的流通,企圖突出平台投資或原創的內容,而閱聽人依循對平台符擔性的理解,展開與影視內容相遇並觀看的行動。然而,本土OTT平台無法為閱聽人帶來更豐富多樣的內容選擇,同時,本土平台利用演算法形成的推播策略,也無法實現閱聽人心目中「個人化服務」的介面。當閱聽人期待的演算法與平台業者的策略形成矛盾時,閱聽人描繪出對OTT平台中演算法運用的理想樣態,期待本土OTT平台不只是數位宣傳的管道,而是構建一個與閱聽人積極互動的場域。
  • Item
    互聯網進入後的中國大陸政治媒介化研究
    (2023) 楊希林; Yang, Xi-Lin
    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作為容量最大、速度最快的媒介,互聯網早已滲透至大眾的日常生活,幾乎完成了對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中介,形成了獨特的、區別於傳統媒體的媒介邏輯。而用以探尋媒介介入並影響其他社會體制的「媒介化理論」,從問世至今也已滿十年,被傳播學者們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進行探討。但現有的研究大多都圍繞著資本主義制度的框架下展開,媒介化理論在中國大陸社會環境下的探討僅有極少部分。作為21世紀以來,互聯網產業增速最快、規模最大的國家,關於中國大陸媒介化的探討,尤其是對社會與制度層面影響的探討,應當被正視並發展。為了更好地理解中國大陸的互聯網發展,本研究採用方興東對互聯網發展階段的分類,分別將弱聯結階段、強聯結階段和超聯結階段與相關文獻進行互動,從技術、商業、制度社會文化四個面向,展開對中國互聯網發展史的還原與探討,作為研究互聯網對「政治媒介化」影響的基礎。隨後以2017年發起,至今仍未結束的「豫章書院案」這一「數字輿論運動」為例,開展個案分析,探尋依託互聯網展開的抗爭運動,如何以網民集結的方式形成一種初具政治功能的、與統治權力形成對抗的力量,並最終迫使政治邏輯在一定程度屈從於媒介邏輯。本研究帶著「新媒體在政治媒介化進程中發揮了的作用」與「新媒體發展帶來的政治媒介化在中國意味著什麼?」兩個問題展開思考。經由個案的分析後發現:新媒體在政治媒介化進程中,改變了資訊篩選管道,減少了政治干預,強化對政治領域的監督,並拓寬政治參與管道,助力圍觀式政治參與的形成;同時,新媒體發展帶來的政治媒介化,打破了「地方保護主義」對媒體監督權的扼殺,也增加了政府與民眾間的溝通,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
  • Item
    從家庭廚房到公共空間:在台印尼穆斯林家務勞動員的清真飲食/實踐
    (2023) 林明永; Magdalena Cahyani Widada
    本研究調查了在台灣與雇主或老年人一起工作和生活的印尼穆斯林家務勞動員如何滿足他們的清真飲食需求。儘管印尼工人在台灣家務勞動產業中存在数量龐大,但相關主题的學術探索仍然有限。本研究的主要目標是研究這些工人如何在台灣這個非穆斯林國家的不規律工作時間和有限休假中满足他們的清真飲食需求。為了回答本研究中的問题,研究者参考了邊界工作的概念,重点關注家庭工作場所和公共空間中的協商。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通過深入訪談在台北工作和居住在雇主家中或在照料的老年人家中的五名家務勞動元獲得主要數據。研究發現,負責廚房工作的家務勞動擁有在厨房中區分清真和非清真食品的特權。台灣的一些雇主已經開始理解並尊重家務勞動員的清真食品要求,尤其是不吃猪肉的禁令。然而,現實情況是由於台灣的非穆斯林背景,家務勞動員仍然可能需要烹飪猪肉。在這種情况下,相互尊重成為家務勞動採用的一種協商方式。儘管一些工人努力確保他們的餐食是清真的,但挑戰在於確保食物的純淨性,因為可能存在来自非清真烹飪器具的污染。此外,家務勞動員在休息或休假期間通常有限的離開住所時間,並經常光顧提供熟悉食物和與印尼同胞見面機會的印尼商店或餐館。然而,一些工人選擇在休假期間光顧台北的清真餐館,顯示出不同的偏好。此外,當在非印尼商店購物時,工人利用移動應用程式APP来對應在外國語言障礙。
  • Item
    專案性質、專案內容訴求與回饋方案訴求對公益類型群眾募資專案行銷效果之影響
    (2023) 侯瑀恬; Hou, Yu-Tien
    「群眾募資」市場發展至今已逾十年,更讓具有創意或理念的提案人,有商品曝光與籌募資金的機會,其中「公益類型募資專案」難以以優惠價格或是預購商品形式吸引募資者,如何將其推廣、行銷更顯重要,因此,本研究選擇「公益類型募資專案」作為研究主題,並以群眾募資平台特性與公益行銷為論述基礎,以2 (專案性質:一次性集資 VS.訂閱式集資)x 2 (專案內容訴求:理性訴求 VS.感性訴求)x 2 (回饋方案訴求:利他訴求 VS.利己訴求)之三因子組間實驗,探討其對依變項募資專案行銷效果(專案態度、贊助意願、分享意願)之影響,並以同理心作為專案內容訴求與募資專案行銷效果之中介變項,以期能供非營利組織於募款時嘗試不同類型且適合募資平台此媒介之溝通策略。本研究結果顯示:(1)在公益類型募資專案中,專案內容採取「感性訴求」相較於 「理性訴求」會有較佳募資專案行銷效果;(2)在專案內容為「理性訴求」的公益類型募資專案中,回饋方案採「利他訴求」相較於利己訴求會具有較佳的募資專案行銷效果; (3) 在「訂閱式集資」的公益類型募資專案中,專案內容採取「感性訴求」相較於理性訴求會有有較佳之募資專案行銷效果;(4)「同理心」分別中介專案內容與募資專案行銷效果間的關係。
  • Item
    電視新聞記者角色之轉變與閱聽眾媒體角色認知之研究
    (2023) 盧彥儒; Lu, Yen-Ju
    隨著各式記者會開放線上直播,記者提問或成檯面化,線下閱聽人能夠藉由載具隨時進入消息來源及採訪者間的對話,雖然典型傳統電視媒體亦能從其守望原則中瞭解環境變化,聯繫社會脈動(鄭自隆,2021),但卻仍與當前新媒體的發展使閱聽眾高度涉入內容中(蔡美瑛,2007)的效果有別,科技進程下,閱聽眾在成為媒體的主宰者時,能更快為超越新聞報導的呈現中,直接參與過程,即時評論記者提問,卻也將可能對媒體與閱聽者間過往的平衡產生影響。本研究使用半結構式訪談法透過所訪談記者自身之經歷,以Goffman劇場理論探討過去後台採訪,到現今前台展演的自我角色轉換。另又藉閱聽者與記者量化分析之問卷調查法,以劉蕙苓與羅文輝(2016)參考Lo與Willnat& Weaver所建構之媒介角色認知量表為測量依據,了解民眾對記者的角色評價與角色認知,並與記者作答分數進行對照,試圖與記者訪談過程中的回應反饋。 研究結果發現,電視新聞記者與閱聽眾對於電視新聞記者是否為表演者持相反意見、Goffman劇場理論部分支撐電視新聞記者角色多樣性、電視新聞記者對於新聞素養的落實不一,閱聽眾對於新聞素養部分則認為記者恐是受到上級影響而製作新聞、而對媒體角色期待與現狀之呈現:閱聽眾期待「依據事實正確報導新聞」、記者期待「對複雜的問題提供分析與解釋」、閱聽眾認為現狀缺乏「避免報導不能證實的新聞」、記者認為現狀缺乏「提升大眾對知識與文化的興趣」,最後電視新聞記者樂見科技下直播趨勢卻無法首肯記者會直播留言。
  • Item
    Instagram 美食廣告之廣告形式、廣告訴求與標籤產品一致性對廣告效果之影響
    (2022) 許琬琦; HSU, Wan-Chi
    「社群廣告」是廣告模式中最快速且更能獲得交流性的回饋,針對購買模式的影響有助於提升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更能夠獲得微妙的關係以及交流性的回饋。而在眾多社群媒體中,Instagram重視視覺呈現以及「拍即分享」的特色讓其能在眾多平台中脫穎而出,成為時下年輕人的社群媒體首要之選。在疫情影響之下,「美食」相關的廣告也成為消費者確立視覺化廣告可行性的基礎,以強調氛圍感、生動性影音效果做呈現。除此之外,主題標籤hashtag的提及也被廣泛應用,針對許多商家會使用大量標籤提升觸及率,但反而會使消費者觀感不佳。因此本研究以Instagram上美食廣告作為探討主軸,以了解何種呈現方式會對消費者有較佳的廣告效果產生,同時也加入廣告涉入度作為中介變項。本研究採2(廣告形式:圖片/影片) x 2 (廣告訴求:感性訴求/理性訴求)x 2(主題標籤hashtag與產品一致性:一致/不一致)三因子組間實驗設計,探討消費者經由三者變項交互作用下,對消費者產生的廣告效果影響,以及廣告涉入度在自變項(廣告形式、廣告訴求、主題標籤hashtag與產品一致性)與依變項(廣告態度、品牌態度、廣告點擊意願、購買意願)之間的中介效果。研究結果顯示,(1)影片相較於圖片廣告形式更能引發消費者較佳之廣告態度;(2)主題標籤與產品一致相較於不一致更能引發消費者較佳之廣告效果;(3)當觀看影片廣告時,相較於理性訴求,感性訴求更能引發消費者較佳之廣告效果;(4)在觀看主題標籤與產品一致的廣告前提下,影片搭配感性訴求、以及圖片搭配理性訴求皆會引發消費者較佳之廣告效果;(5)廣告涉入度未能顯著中介自變項與依變項之間的關係。
  • Item
    另類客家音樂表達: 「後生人」饒舌音樂人的創作場域與認同政治
    (2023) 曾靖珊; Tseng, Jing-Shan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生產途徑的後生人饒舌歌手聖代和Yappy,在其場域中的矛盾、拉扯與調適,以及他們如何藉由客家饒舌歌曲表述自我身份、用不同的方式訴說客家音樂場域問題和回應社會中的刻板印象;也初探饒舌歌手如何運用客語的特性進行創作,同時建構出客家饒舌此一音樂類型的樣貌。本研究採文化研究的取徑,先針對聖代和Yappy個人之演出活動、音樂作品以及呈現於社群媒體上的形象進行搜集、分析與觀察,增進研究對象的田野;使用深度訪談法了解歌手的創作想法和生產機制,並採取Bourdieu的場域理論之概念去理解歌手與場域間的關係。 研究發現,聖代和Yappy兩人所處的創作場域不同,關乎於投入創作的年代和時期。客家音樂場域對於聖代而言,是一個發揮的舞台,但也受限於客家流行音樂的框架以及客委會的生產機制,使他欲尋求新的發展途徑;Yappy因《大嘻哈時代》音樂選秀節目逐漸主流化,卻在個人作品表現和形象上有所改變。 聖代和Yappy在造型上都採用了UK Drill的元素,卻呈現出不同的氣質;他們運用客語創造出獨特的饒舌美學,從音樂中也反應了他們對於自身身份在客家或在主流社會中的思考與感觸。
  • Item
    即時新聞環境下花蓮地方記者與政府公關之互動模式與關係類型研究
    (2023) 蔡鎔薇; Tsai, Jung-Wei
    本研究針對地方新聞工作者、政府媒體公關人員採用深度訪談研究方法,以期瞭解:(1)即時新聞環境下,地方記者與消息來源的互動模式;(2)地方記者與消息來源如何建立關係,在關係經營上彼此交換哪些資源,有助於關係的維繫;(3)地方記者與消息來源對於雙方關係類型的判斷,以及採取何種社會交換法則來分配資源。研究結果發現,地方記者因應即時新聞快速又正確的報導環境下,面對採訪區域範圍廣及人力配置不敷所需的條件限制,實務工作上確實需要地方政府媒體公關人員的支援,協助完成新聞工作目標,因此普遍採用競爭性共生模式與消息來源互動,維持與地方政府長期互惠、各取所需之關係,而在即時新聞環境下,首要影響地方記者互動意願的因素為地理臨近性與可靠性,當消息來源越容易被聯繫上,並且在提供訊息前會進行基本查證時,地方記者越有意願接觸消息來源,並進一步發展較密切的互動關係。 從社會交換資源的觀點來看,即時新聞環境下,地方記者與消息來源會藉由資源交換來實現互動目標,研究發現資訊資源為雙方普遍交換的資源,能幫助彼此建立關係,不論從採訪邀請、資料蒐集與新聞報導各階段,都可觀察到雙方藉由資訊做人情,或為取得資訊賣人情等交換情形,研究發現人情資源與資訊資源於關係中的交換能累積信任基礎,有助於維繫雙方的互動關係。 從關係成分的角度而言,雙方之關係組成以工具性成分為主,情感性成分為輔,關係連結程度越弱之地方政府媒體公關人員會比較傾向採用工具性關係,在互動過程中優先考慮公平性,不套人情,也不拉關係,強調一視同仁,相信公平法則較能維繫彼此之間的良好關係。關係連結程度越強之地方政府媒體公關人員及地方記者於關係判斷上越傾向混合性關係類型,當面對社會交換情境時,比較願意考量未來可能的互動,採取相應的人情法則,透過給人情、做面子等情感成分,累積雙方之信任感,維持長久穩定的關係型態。本研究也發現地方記者在關係判斷上不論是混合性關係或工具性關係類型皆會運用人情法則分配資源,其具體表現分為二種類型,(1)人情優先類型:採用的是配合策略;(2)人情兼顧KPI類型:採用的策略為提供說明機會、平衡報導、保持默契但不予理會、交換、立場公正但用字斟酌等五項策略。這些具體行為幫助地方記者精通人情法則發揮社會智能,優化資源配置發揮最大效用,完成即時新聞環境下的工作目標,不至陷入人情困境。
  • Item
    Instagram濾鏡之品牌參與:以自我提升探討使用者之分享意圖
    (2022) 劉丞紜; Liu, Cheng-Yun
    AR技術漸漸地融入至社群媒體中,Instagram品牌濾鏡即是一種時下盛行的應用方式,個人在社群媒體上已不再是完全匿名、去線索化,使用者也能夠藉由與品牌自拍在線上環境中創建個人正面的形象以累積社會關係。另外一方面,隨著品牌開始將更多行銷預算投入在試圖讓消費者與品牌自拍之線上活動,品牌與使用者在社群媒體上的互動之相關研究也日漸重要。因此,本研究由自我提升的構面切入並提出一模型架構,探究Instagram品牌濾鏡的特徵(娛樂、美學、知覺互補性、象徵性品牌概念、個性化體驗)對使用者所感知到的外在利益(社會互動)、內在利益(自我表達)之影響,進而影響分享意圖之間的相互關係。研究結果顯示,(1) Instagram 品牌濾鏡的美學、知覺互補性、象徵性品牌概念、個性化體驗特徵,對使用者的感知外在利益(社會互動)分別皆有正向影響;(2) Instagram 品牌濾鏡的美學、象徵性品牌概念、個性化體驗特徵,對使用者的感知內在利益(自我表達)分別皆有正向影響;(3)使用者的感知外在利益(社會互動)與內在利益(自我表達)對分享意圖分別皆有正向影響。
  • Item
    台灣LINE WEBTOON使用者的韓國閱聽與解讀
    (2023) 何奕萱; Ho, Yi-Hsuan
    數位時代應運而生的韓國WEBTOON,特色是上下垂直滑動的形式,方便使用者於電腦或是行動裝置上閱讀,且通常為彩色漫畫,成為韓國主流以及特有的漫畫形式。韓漫居多的跨國漫畫平台LINE WEBTOON於2014年進入台灣之後,不僅成功佔據網漫平台市場,也成為使用者接觸韓國的管道。因此,本研究從台灣LINE WEBTOON使用者的經驗,探討該平台如何、又為何受到青睞?另外,作為跨國漫畫讀者的台灣使用者,在閱讀LINE WEBTOON的過程中產生何種回應?研究發現,LINE WEBTOON利用免費、正版、多樣化的漫畫種類、吸睛的內容以及獨有的音樂配樂,吸引使用者享受漫畫的世界。台灣使用者在瀏覽每日更新的WEBTOON漫畫平台時,大多作為漫畫讀者便捷且無負擔地消費漫畫的內容,只有偶爾在閱讀某些漫畫時,會呈現跨國接受者的身份,以原有的韓國經驗,近一步地去思考漫畫角色所身處的社會氛圍,接近部分的韓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