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9877
  • Item
    外語學習者認知學習風格對於差異化多模態語料呈現與教學之效益影響
    (2022) 黃秋月; Huynh, Thi Thu Nguyet
    現今的語言教育研究當中,除了引進新穎科技在學習空間的布置當中,亦有大 量的研究著重在妥適的應用多媒體來設計教學。除了探討多媒體教學中需要融入的要 素,言語教師也關注影響學習成效的個體差異 (individual differences) 因素。在這些個 體差異因素中,個人學習風格是目前最為關注的一項因素,但很多研究學者仍對這差 異頗巨的研究結果存疑。在使用科技來達成多元風格的教學前提下,本研究考量學習 風格在採用多媒體幫助學習外國語言的成效。研究對象為一百六十位主修英語的大學 生 (包含八十位聽覺學習者與八十位視覺學習者),分配至四個英文影片學習情境,(1) 有字幕的動態影片(2)無字幕的動態影片(3)有字幕的影像集(4)無字幕的影像集。學習成 效的評估分為直接以及事後測試.分數顯示聽覺學習者不管在有沒有標題字幕的情況下, 學習成效都是比較穩定的。相對的,視覺學習者就很依賴字幕標題的呈現。另外,在 無字幕協助的情況下,聽覺型學習者表現更顯著地勝過視覺型學習者.。根據結果,我 們可以得到下列結論,學習風格確實存在,而字幕標題的導入能提升外語學生的學習 理解,以及靜態背景對於學習者是更有幫助的。
  • Item
    語料庫於第二外語寫作之效益:後設分析
    (2023) 吳氏如水; Ngo, Thi Nhu Thuy
    本研究採用後設分析法檢驗語料庫在第二外語學生寫作表現中的整體成效。為達到總效果量, 本論文對30個自2000年至2022年間的研究 (總效應值56)進行後設分析。此外,另從四組資料(例如,出版資料、設計資料、人口資料和治療資料)中提取19個調節變項,進行了一系列調節效果分析,以探究導致觀察效果變異的因素。 後設分析的結果顯示,語料庫在第二外語的學生寫作表現中的整體擁有高度效果量(g = 0.95)。調節變量分析顯示,觀察到的效果變異可歸因於四組資料中的變量(例如,出版資料、設計資料、人口資料和實驗組資料)。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是:(一)語料庫使用在協助第二外語寫作方面比傳統教學方法來得更有效;(二)尤其自從2015年起,語料庫在第二外語寫作中的整體效果提升,總效果量大幅度增加;(三)在研究設計上,抽樣方法和後測設計對效果量影響較大;(四)母語與英語為同一語系的學習者比不同語系的學習者,更能從使用語料庫中受益;(五)對不同程度的學習者,語料庫的使用都具高度成效,語言程度高者則擁有最大效果量;(六)語料庫使用對英語或非英語系的學習者都有高度效果,其中英語系的學習者的效果略大;(七)語料庫使用對擁有碩士學位的學習者有高度效果,但對於大學生的學習者僅有中度的效果量;(八)短至中時間的語料庫使用效果比長時間使用來得更有效;(九)小型語料庫(小於100萬個單詞)更能在第二外語寫作中提供最大的效果量,大型語料庫(1億至10億個單詞)和中型語料庫(100萬至小於1億個單詞)分別為大與中度的整體效果量,而龐大型的語料庫(超過10億個單詞)效果最低;(十)DIY(自建)語料庫為成效最佳的語料庫類型,並且整體成效相當於一般單語語料庫和專業語料庫;(十一)語料庫使用在學習詞彙語法/措辭層面上比學習篇章/結構層面時更有效果;(十二)教師在高度控制的環境(即教師同時涉及語料庫諮詢和寫作反饋)或自主學習環境(即教師無需涉及語料庫諮詢或寫作反饋)使用語料庫時成效最佳。但如果教師只涉及寫作反饋,效果為最低;(十三)第二外語寫作中的語料庫使用無論是實體或是非實體型的數據驅動學習,在基礎文句(local)或進階寫作(global)的預期成果,皆達高度效果量。總體而言,語料庫使用是一種能促進第二外語寫作的高效的學習方法。
  • Item
    一窺白色巨塔:活動理論視角下台灣護理人員醫院職場英語使用探究
    (2023) 黃琬婷; Huang, Wan-Ting
    因應全球化趨勢、頻繁國際交流以及實證護理實踐的應用等因素,儘管英語在台灣主要作為第二外語,仍舊在台灣醫療溝通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這也刻畫出台灣護理師在醫院職場需要使用英語的重要性。過去探討護理專業英文文獻多著重在以英文作為母語的溝通情境使用,極少文獻探討英語作為第二外語的護理職場英文使用,另外台灣的護理專業英文相關文獻也多顯過時。本研究以Engeström的活動理論為研究框架,從社會文化角度來探討台灣護士在醫院中的專業語言使用,並藉由活動理論的六個元素(主體、目標、社群、規則、角色以及工具)來分析台灣護理師在護理職場英語使用的目標, 輔助工具媒介及系統性矛盾。研究參與對象包含十位護理專業人員,三位醫生及三位外籍病患,透過與這三組重要關係人的半結構化及深度訪談,以捕捉全面及多樣化的觀點。研究結果顯示,台灣護理師需要視不同的目的及溝通對象分別使用專業英文(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及一般英文(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在追求既定語言目標的過程中,護理師主要依賴他們的語言能力作為臨床英語使用的主要媒介工具。然而當受限於語言能力時,護理師必須借助非語言的輔助工具,例如肢體語言、Google翻譯、圖片和實物,來彌補其不足。研究結果也顯示社群規則、醫院社群和角色分工等社會文化層面,對台灣護士的專業英語使用產生影響。透過活動理論視角,本文也分析各個系統元素之間的衝突而產生矛盾,包含: 護理人員有限的詞彙、過度強調去語境化的醫用術語、過度依賴線上翻譯、臨床英語的衝突使用以及護理社群中的階層權力不對稱等,另外醫生和護士在專業英語養成過程的明顯歧異也造成兩個個系統之間的矛盾。本文透過活動理論重新詮釋護理專業英文在醫院職場應用,對未來的護理專業英文教育實踐,及對未來專業英文相關研究具有參考價值。
  • Item
    虛空的恐怖 : 佛教與阿爾傑農·布萊克伍德
    (2023) 戴筱昀; Tai, Hsiao-Yun
    阿爾傑農·布萊克伍德以創作大量恐怖故事和超自然小說而聞名。在他的恐怖故事中,主角往往著迷於大自然的奧秘。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擁有敏銳的自然觀察力;然而,他們越深入探索自然奧秘,就越感到困惑。萬物皆有靈性,似乎在荒僻的自然中存在某些東西,超乎人類理解或想像範疇。從此意義而言,布萊克伍德的文學作品中充滿神秘力量和難解之謎,促使人類正視自己的渺小和不足,並對以人為本的思想和態度提出質疑。除此之外,在維多利亞時代,佛教在英國萌芽並傳播。在很大程度上,布萊克伍德的故事順應了此時期佛教的歷史發展和時代潮流。本論文探討了東方哲學與西方恐怖小說之間的相互關係。第一章考察布萊克伍德的短篇故事《柳樹》中所呈現的三個佛教概念:概念的不真實性、無我和黑夜。同樣的,第二章分析布萊克伍德另一短篇故事《溫迪戈》中的三個佛教概念:幻覺、內心平靜和業力。在這兩個故事中,恐怖與佛教概念,尤其是虛空(梵文śūnyatā)密切相關。值得一提的是,布萊克伍德在借鑒佛教元素的同時,並補充基督教和當代文化思想。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布萊克伍德的文學作品是該時代的文化產物,反映該時代的精神特色和意識觀,並見證佛教的興盛和向英國轉型融合的過程。
  • Item
    青少年即時通訊的句尾助詞使用:以同性別之間對話為例
    (2023) 林玉昕; Lin, Yu-Hsin
    青少年語言因其獨特性和創造性而備受關注,其中值得注意的言特徵是他們在談話中普遍使用的語尾助詞 (UFP)。語尾助詞屬於語用標記,用來表達說話者的態度,並加強言談的組織。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青少年如何使用中文的語尾助詞。為了更加全面了解此議題,將特別探討性別使用狀況的差異。本研究收集並分析六名高中男生與女生的同性線上聊天紀錄,並計算對話中語尾助詞的數量,最後歸類成不同種類的語尾助詞。觀察使用頻率較高的語尾助詞包含LA、BA、EI、A 和 O,透過對話分析法,觀察語尾助詞在語境和對話序列中的分布,來了解男生和女生是否偏好使用語尾助詞的不同功能。除了觀察語尾助詞的使用,也分析助詞周圍的語言特徵是否反映出性別的差異。根據分析結果,青少年女性使用句尾助詞的頻率和種類高於男性,也會在線上聊天中交替使用中文字、注音或帶有強調或減弱意味的助詞變體來修飾語氣。男性偏好使用A來表達強烈驚嘆情緒,女性則多使用O於回應中來表達說話者的訊息接收。比較LA和BA於拒絕語境的使用,男性較常使用LA來增強個人論點和反駁語氣,女性則偏好使用BA來減弱衝突意見的強烈語氣。比較EI和O的使用情形,可以發現男生傾向運用語尾助詞於受話者導向的語境,強調給予的訊息的重要性,而女生傾向使用語尾助詞於說話者導向的語境,表明說話者對先前對話內容的理解。在青少年男性和女性的線上對話中,句尾助詞經常與短語一同使用,例如「好O」(表達贊同)、「不是LA」(表達否定)、「天啊」(表達驚嘆)等等,或是公式化句型和極端構句(ECF)來呈現個人態度與評論,例如 [太…了BA]。兩性使用語言的差異顯示出青少年男性、女性建構出不同的溝通模式和特色,與兩性成年人的溝通模式相似,顯示青少年在同儕互動中社會化已漸漸成熟。儘管兩性青少年偏好使用的語尾助詞不同,他們都使用此言談標記來促進同儕間的正向互動,表現友好。
  • Item
    臺灣高中英文教師及學生對學思達教學法觀點之個案研究
    (2022) 陳可樺; Chen, Ko-Hua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英文教師及學生對學思達教學法的觀點,以及學生對於在課堂中使用英文進行溝通的感受。研究對象為北臺灣一所高級中學之英文教師及二十二位參與一門選修課程的學生。在為期八週的研究中,研究者每週進行課堂觀察,並於課堂結束後與教師議課以進一步了解教師對學思達教學法之看法。此外,為了了解學生對學思達教學法的看法,學生於課程結束後填寫了一份問卷,並有十位學生參與了課後訪談。研究結果顯示,參與本研究之教師及學生皆認同學思達教學法對英文學習有幫助,並且指出使用學思達教學法學習英文的優點及限制。其中學生認為學思達課堂擁有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但要獨立完成英文自學任務是一項挑戰,而為了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教師也依學生反饋調降了學習任務的難度來幫助學生適應自學。另外,研究結果也顯示良好的溝通氛圍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使用英文進行溝通之意願。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英文學思達課堂提出了相關建議。
  • Item
    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探討 Coursera 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的字彙涵蓋量
    (2022) 柯思勤; Ke, Sih-Cin
    文獻指出以英語做為外語學習者在接觸學術英文聽力(如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時,常面臨的一項挑戰是單字量不足,除此之外,對於專業單字不熟悉也是影響學術聽力理解的原因之一。因此,本研究旨在透過(a)計算 Coursera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的詞彙覆蓋率與(b)計算學術口語詞彙表對於 Coursera 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的詞彙覆蓋率,探討理解 Coursera 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所需的單字量,以及其學術口語單字檔案。研究結果顯示要達到 95%的詞彙覆蓋率,需要 3,000 個字彙量加上專有名詞、邊際詞彙、複合字以及首字母縮略字;而要達到 98%的詞彙覆蓋率,則需6,000 個字彙加上專有名詞、邊際詞彙、複合字以及首字母縮略字,然而,不同領域所需的單字量有所不同。至於學術口語詞彙的整體覆蓋率,學術口語詞彙表(Dang, Coxhead,& Webb, 2017)覆蓋了 90.77% 的 Coursera MOOCs 語料庫,然而,ASWL 在各領域的覆蓋率並不相同。上述發現表明,以英語做為外語學習者需要掌握 3,000 到 6,000 個詞彙以及專有名詞、邊際詞彙、複合字和首字母縮略字,才能充分理解 Coursera 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研究結果還表明,學習學術口語詞彙表有助於學術聽力理解,因為學習者在聽 Coursera 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時很可能會遇到學習學術口語詞彙表中的詞彙。根據以上的發現,本研究亦提出英語教學上之意義探討。
  • Item
    英語學習者的認知策略和後設認知策略 - 單模態和多模態之線上聽力測驗
    (2022) 阮氏碧欣; Nguyen Thi Bich Han
    本研究旨於探討英語學習者之認知策略和後設認知策略,在單模態及多模態線上英聽測驗中所扮演的角色。立基於第二語言聽力認知過程及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本研究探討兩種不同型態(單模態及多模態)的聽力輸入,是否在英聽過程中影響學習者使用認知策略及後設認知策略。過去文獻顯示英語聽力策略和學習者之語言程度有關聯。因此,本研究亦將探討學習者之英聽程度是否在單模態及多模態情境中,影響學習者使用聽力策略。本研究採用組內及組間設計並透過問卷方式搜集數據資料。來自北台灣一所大學之30名英語學習者參與本次實驗。受試者依據其英語聽力程度分成兩組:低成就組與高成就組。兩組受試者皆於不同時間點進行單模態和多模態之線上英聽測驗。本研究採用成對樣本t檢定和獨立樣本t檢定進行資料分析,探討英聽高成就學習者及低成就學習者是否採取不同的認知策略和後設認知策略。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型態之線上英聽測驗,對英語學習者之認知策略和後設認知策略的使用,並無太大影響。然而,研究結果發現英語學習者之英聽程度和其英聽策略(認知策略及後設認知策略)之使用有顯著關聯。據此,本研究認為英語學習者應了解單模態及多模態聽力認知過程之差異,且教師可提供學習者在線上單模態及多模態聽力測驗中適合使用的策略。本研究亦建議教師在進行聽力課程時,將學習者之英語聽力程度納入考量。更多教學建議將於論文中提出。
  • Item
    雙語教學情境下教師不同影片註解呈現方式對於提升臺灣學生之專業英語單字識別的影響
    (2023) 蔡宛蓉; Tsai, Wan-Jung
    本研究探討在學科導向的雙語教學背景下教師不同影片註解的應用方式對第二外語學習者專業英語單字識別的影響。本研究採用雙語物理教學情境並招募91名電子系與資訊工程系的大一學生參與實驗。上述受測者於雙語物理教學時有兩次觀看物理學科相關影片的機會,並於實驗中被分為四組。在第二次觀看影片時,每組受測者分別接受四種教師不同影片註解應用方式的其中一種: 1. pre-emptive FonF結合教師的口語講述並搭配文字為主(verbal-based)的影片註解, 2. pre-emptive FonF結合教師的口語講述並搭配非文字為主(nonverbal-based)的影片註解, 3. reactive FonF 結合教師的口語講述並搭配文字為主(verbal-based)的影片註解以及 4. reactive FonF 結合教師的口語講述並搭配非文字為主(nonverbal-based)的影片註解。研究結果發現上述四種影片註解呈現方式皆能顯著提升臺灣第二外語學生在學科導向的雙語教學情境下之專業英語單字識別程度。此外,量化測驗結果顯示文字為主的影片註解比非文字為主的影片註解更能有效地幫助專業英語單字的識別。問卷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覺得教師影片註解的使用不僅幫助語言學習也加強了對於物理學科知識的認識。本研究提供實驗證據支持教師不同影片註解在雙語教學情境下對於專業英語單字識別的教學價值,也特別強調對於低程度的學習者,提供文字為主的影片註解,清楚呈現單字的拼寫方式並配合教師的明確教學講述(explicit teaching)對於專業學科字的學習是重要且有效的。
  • Item
    YouTube街頭訪問影片中幽默字幕之策略
    (2023) 黃子岳; Huang, Richard Zi-Yue
    這項研究調查了在YouTube街頭訪談影片中,用於創造幽默的字幕之策略。此研究蒐集了YouTube頻道-HahaTai 哈哈台裡的街頭訪談影片中的240枚字幕,並使用三個理論框架作為基礎進行分析,即語言歧義分類、失諧-解困理論和成員類屬分析。分析結果顯示,標題中的幽默策略可以從多種角度分析:結構觀點、語用觀點、文本結構觀點和社會觀點。每一個角度都有多種引起幽默之策略。雖然這些策略可以單獨運作,但它們也常常結合,其中較頻繁一同出現的策略組合包括:(1)複合詞和同音異義、(2)諷刺和誇張法、(3)標籤化和誇張法、(4) 標籤化和語碼轉換,以及(5)構建對話和誇張法。同時,也發現不是所有的策略都利用了失諧的概念,有些策略是基於與社會期待的不相容、強調和刻板印象。本研究為今後在電腦中介傳播中使用幽默策略的研究提出了建議,並期望未來研究能觀察個體差異和媒體平台的不同對幽默感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