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News
Browse
441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語言、大腦與時間的相遇:漢語的觀點(2022) 理克; Collart, Aymeric時間被視為人類認知中至關重要的概念,時間標記則因語言而異。不過,大腦處理時間標記仍然不清楚。現今絕大多數的相關研究皆是針對印歐語系語言中的「時態」(tense)標記。本論文將要探討漢語中的「了」及「過」兩個「時貌」(grammatical aspect)標記和過去時間的關係,以及大腦如何處理「了」及「過」之時間標記。首先,本論文針對漢語中存在已久的「了」及「過」是否具有「時態」成分之辯論提供反證,並且主張「了」及「過」被用於表示過去時間是因為其時貌特徵。本論文將兩者時貌特徵與表示過去時間的關係分析成對應到不同語法的意義、功能:「了」對應到「時間先後關係」的認知功能,而「過」對應到「時間定位」的認知功能。接著,本論文透過三個採用事件相關電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稱ERP)技術的實驗測試/探討以上的分析。相關結果顯現了兩種質變上不同的效果進而支持上述分析:「了」在時間標記上的大腦處理誘發前腦及早期之負極性波幅(early frontal negativity),而「過」則是誘發晚期之正極性波幅(P600),此外,「了」及「過」在時間標記上的大腦處理方式與「了」及「過」在時貌上(非時間上)不同。最後,為使以上兩種大腦處理方式有廣義的且跨語言的功能解釋,本論文將漢語的時貌標記在時間上的大腦處理與印歐語系的時態標記在時間上的大腦處理方式做相互對比:前腦及早期之負極性波幅(early frontal negativity)被視為反映「時間先後關係」的認知功能,晚期之正極性波幅(P600) 被視為反映「時間定位」的認知功能。總而言之,本論文採用以上分析及證據提供大腦如何處理時間標記之類型神經語言學模式。Item 黑暗中的鬼魅: 科爾森‧懷特黑德小說中的非裔美國人主體位置與情動主體性(2023) 宋明達; Sumares, Nicholas本論文藉由閱讀科爾森‧懷特黑德小說,研究非裔美國人的主體位置,進而挖掘與理解懷氏小說中黑人主角的情動主體性。筆者引用凱斯琳‧史都華與布萊恩‧馬蘇米的論點,將情動描述為非理性、由歷史與文化之召喚與霸權所觸發的情緒反應。此外,情動不僅屬於個人,更能感染、傳遞給群體中的其他人。論文另將「主體性」描述為將個人與世界聯繫的獨特「觀點」或「世界感知」。主體性形成於個人與所處時空之意識型態與文化規範、價值和信仰的關係。「情動主體性」因此闡明了情動何以開展個人的「觀點」與「世界感知」。對底層群體而言,由於他們的能動性受到所處空間之理性規範所壓制,情動主體性對其而言更形重要。情動足以讓底層群體創造出某種主體性,賦予他們動力。此外,情動連結個人與世界及他人,這樣的連結也擴展個人的力量為群體的力量。筆者將情動主體性的概念帶入對懷特黑德的六部小說的討論。這六部小說為《約翰•亨利日》、《艾佩克斯止痛貼》、《薩格港》、《第一區》、《地下鐵道》和《黑男孩》。論文也關注這六部小說主角斡旋非裔美國身份的多元方式。筆者主張,在懷氏的小說裡,「黑人」的身份並非全然負面,也絕非完全為過去的歷史所定義。懷氏筆下的角色與空間、歷史和階級的關係充滿流動性,他們經歷變動的主體位置,時或擁有能動性。這樣的流動力量,很大程度來自於這些角色的情感反應:無論是抵抗或屈從於情感,情感反應創造特定的主體位置,強化或削弱角色們在美國空間中的能動性。Item 感覺,感官,與超諸人類的:維吉尼亞.吳爾芙的倫理式美學(2022) 王怡惠; Wang, Yi-Hui本論文主要在探討維吉尼亞.吳爾芙作品中的「倫理式美學」。吳爾芙作為一個對社會議題敏銳的現代主義者,一直以來,她作品的特色不只彰顯在創新的寫作手法上,更在於對他/牠/它者的道德關懷。在這樣的前提之下,透過關注吳爾芙筆下角色的感官和知覺經驗,並且將這些視為「物件」來看待;我們將可以更清楚明瞭在現代社會中,現代性的議題以及人物的感官知覺與社會環境的交互影響。另外,更重要的是,這些「物件」可以提供讀者倫理的視角,進而去重新思索和定義自我與他人、主體與客體、人類與非人之間的關係。本論文第一章著重於處理現代主義脈絡中,真實與再現的議題。本章主張吳爾芙式的現代主義美學,是基於對現代性來臨的反思與反應。第二章則將真實與再現的議題擴展到倫理的層面,並以此將吳爾芙的倫理與當代理論連結而進行對話。本章建構了本論文的理論框架,認為吳爾芙藉由描寫人物的感官與知覺,表達她對邊緣化群體的倫理關注。接續的三章則為文本分析;著重在解讀人物感覺和感官的物件性。第三章探討了《戴維洛夫人》中的視覺及聽覺感官經驗,說明了吳爾芙如何利用此物件性來掙脫國族主義的桎梏。第四章則是比較《燈塔行》和《幕間》兩本小說。本章主張透過視覺及聽覺的描寫,吳爾芙利用這些物件性來抵抗單一文化及一元性的價值觀。最後的第五章則探討了《一隻叫活力的狗》中的嗅覺;並主張這些嗅覺的物件性能夠模糊化人類與非人的界線性。本論文透過關注吳爾芙作品中人類的感覺和感官的物件性,試圖將現代主義之中的美學和倫理立場連結起來;我並將其稱為「倫理式美學」。我希冀能在現代主義相關的研究中證明:吳爾芙並非如所被批評般的擁抱菁英主義。事實上吳爾芙一直以來都不遺餘力地在她的著作中,展現了對邊緣化和脆危群體的道德責任。關鍵字: 倫理、美學、感覺、感官、物件、感知、真實、再現、吳爾芙Item 臺灣英語學習者英語輔音群之習得及優選理論之應用(2022) 葉慈芬; Yeh, Tzu-Fen本研究通過量化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探究母語(國語)音韻系統的轉移、普遍性、英語接觸、英語母語化程度和標記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影響台灣以英語為外語的學習者對英語輔音群的習得。並在優選理論(Optimality Theory)的架構下,藉由說明標記性制約(markedness constraints)及信實性制約(faithfulness constraints)在制約排序(constraint ranking)的衝突解釋台灣以英語為外語學習者的中介語言(interlanguage)如何從母語(國語)的音韻系統過渡到英語(國語)的音韻系統。本研究藉由觀察72名台灣學習英語的小學生對24個具有不同標記程度輔音群英語單詞的感知及產製表現,得到以下結論: (1)由於國語的音韻系統中無複雜音節結構,因此台灣英語學習者在感知及產製英語輔音群時,需調整他們的感知及產製,以便符合母語(國語)的音節結構;(2)在感知及產製上所做的調整是根據所感知到的輔音表面語音特徵來處理,並且受普遍性的影響,例如用於簡化複雜音節結構的元音插入、用於異化相鄰相似輔音的輔音插入、用於同化相鄰相異輔音的輔音插入、字首(ICD)或字尾(FCD)的輔音刪除、替換與被替換輔音具有相似特徵的輔音;(3)除了母語轉移外,普遍性、接觸英語的量、母語水平和二語音節結構的標記性皆對台灣學習英語的學習者英語輔音群的習得有所影響,此外研究也發現學習者的感知與他們的產製有著顯著的正相關;(4)針對學習者對具有不同標記程度的英語輔音群的習得表現所歸納出的四個習得難度層級,對英語輔音群的習得順序具有教學上的意義;(5)分析三組學習者對英語輔音群的產製所得出的不同制約排序揭示了英語輔音群習得的四個發展性階段:從一開始標記性制約佔據在制約排序中的上層位置而信實性制約則相對佔據在制約排序中的中下層位置,到最後兩類制約互相調換在制約排序中的位置。根據這些發現,二語學習者的英語輔音群習得可以通過量化分析,並在優選理論(OT)的架構下進行解釋。通過分析和說明,教師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哪些因素會影響學習者的二語習得。Item EMI 政策中的教師代理:不同的案例研究(2023) 楊芮奇; Bezzazi, Rachid本研究探討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一所大學與在卡達的一所大學,全英語授課(EMI)政策中的教師能動性(Teacher Agency)。該兩所大學採取不同的全英語授課政策。為瞭解兩所大學的教師行使或忽略其能動性的情形,本研究採用定性研究方法,針對多項全英語授課課程相關議題進行探討。本研究收集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卡達兩地的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MOE)及上述兩所大學對全英語授課政策的官方文件,並訪談了24位學科教師;透過官方文件和訪談資料的多重檢核(triangulate),以確保研究結果的可信度並防止偏差。研究結果呈現,兩所大學的學科教師對其學校的全英語授課政策有不同的理解與實行方式。經對照不同的教師能動性架構,本研究發現有些屬於教師全心全意執行全英語授課政策者、有些教師則藉由同時使用英語與學生母語(阿拉伯語)來順應全英語授課政策、而有些教師乃竭盡所能推動全英語授課政策,甚至遠超政策要求地設法確保學生成功完成全英語授課課程;但兩校都沒有教師表現出抗拒全英語授課政策的跡象。研究發現顯示,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大學,中觀層級人員要求學科教師嚴格遵守既定的全英語授課政策;而卡達的大學,其管理層對授課教師採取自由放任的方式;但兩個大學的授課教師都被排除在此類政策的規劃和發展之外。這兩種中觀層級的政策實施方式,似乎都無法有效地幫助學生透過英語進行學科知識的學習。本研究之重要性在於其發現支持先前研究的呼籲─中觀層級的行動者應讓微觀層級的人一同參與討論課程相關議題,並將他們視為積極的合作夥伴,而不是成為去脈絡化現成政策的被動接受者。Item 漢語空語類的相關腦區探究(2023) 李定武; Lee, Ting-Wu傳統句法理論將空語類(empty categories)分為四類:名詞軌跡(NP-trace)、疑問詞軌跡(wh-trace)、小隱性代詞(pro)與大隱性代詞(PRO)。空語類各受制於不同的句法限制,也有不同的分布,但這些類別只是理論需要,抑或是人類在句子處理時在行為上、心理上、腦神經上能有相關之反應,包含辨識其空位(gap)及填充語(filler),並且在空位還原填充語等,都有極大的爭議。雖然行為實驗、事件相關電位實驗,甚至功能性磁振造影實驗對填充語-空位依存關係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然而包含空語類之間的腦神經機制比較,以及空語類最根本的神經特質為何,卻缺乏全面性的探討。本論文透過三個功能性磁振造影實驗探討形式句法理論中空語類的腦神經基底,了解大腦如何辨識與處理空語類,進而理解大腦處理句法移位的相關腦神經機制。實驗一比較漢語主題結構與關係子句,希望能從填充語-空位的相對順序了解大腦在處理移位方向的差異。實驗結果發現「填充語先行」與「空位先行」的兩種順序皆會引起大腦左額葉下迴(left inferior frontal gyrus) 以及左顳葉上/中迴 (left superior/middle temporal gyrus)的反應,表示該兩個腦區對移位處理至關重要,但對於移動方向則不敏感。然而關係子句的空位先行卻額外誘發了左前顳葉的反應(LaTL),我們主張該腦區所扮演之角色為借助窺探動詞語意,以推敲空位之語意與詞彙內容,暫行完成動詞片語結構,才能繼續句子處理,預測填充語之存在。第二個實驗比較主題結構與被字句結構,進而了解帶有空位的不同結構是否有類似的處理。過去理論研究認為漢語被字句結構並非如英文一般的派生方式(A-movement),留下名詞軌跡;但漢語的長被字句被認為帶有一個原生(base-generated)的受事者主詞,伴隨結構後方的隱性空算符移動 (null operator movement)。然而本實驗卻發現被字句處理與主題結構處理極為相似,同樣引起左額葉下迴與左顳葉中迴的反應,因此並無法支持「隱性移動」或者「不移動」的理論假設。但也因此,本實驗無法直接證實名詞軌跡與疑問詞軌跡之間有處理歷程上的差異。第三個實驗比較漢語當中希望類動詞與嘗試類動詞所引導的空主詞子句,其中前者帶有小隱性代詞,後者帶有大隱性代詞,兩者依空語類理論有不同的分布。而根據實驗結果我們發現,小隱性代詞能激發左額葉下迴前端,大隱性代詞則沒有顯著的腦區反應,也反應了兩者處理的難易與差異。左額葉下迴前端的反應可能牽涉到處理小隱性代詞需汲取先行詞的訊息,然而由於小隱性代詞的處理過程並不透過移位,因此未能誘發出前兩個實驗的左額葉下迴的活動。此外,被字句結構與希望類動詞結構同樣都引起右腦前額葉的反應,此反應或許與結構本身有關,因為兩種句構的空語類位子皆可以有空語類、顯性代名詞、名詞等可能性,但三者的最自然指涉又恰好不同,因此引起受試者額外的判斷與決定,這也是本論文較為意外的發現。三個實驗結果似乎部分支持空語類框架,因為隱性代詞彼此之間、隱性代詞與軌跡之間處理同中有異;但也因此無法全面支持空語類框架的四分法,例如本實驗無法找出名詞軌跡與疑問詞軌跡之腦神經處理機制的差異。整體來說,我們認為左額葉下迴在句子理解的主要功能為工作記憶,在辨識填充語或空位時,能以額外的工作記憶儲存,保持,並予以釋出;左顳葉上/中迴主要功能為整合:整合填充語與空位,空位與動詞,以利句子建構。但左額葉下迴與左顳葉上/中迴的反覆出現,反映了空語類除了「空」以外最重要的基底:依存性。依存性需要透過兩個腦區的共同處理:左額葉下迴處理儲存與汲取結構中被依賴的成分(無論能否被預先辨識出),而左顳葉上/中迴進一步整合空語類所需之語意、語類、句法訊息對於先行詞/填充詞之依賴。此推測能夠進一步解釋兩個腦區對於其他具有依存性的結構的反應,包含代名詞,反身代名詞,以及主詞-動詞呼應等。Item 情感式彌爾頓:彌爾頓與前現代時期情感意識(2023) 楊健威; Yang, Chien-wei隨著情緒研究的興起,以及學界近年來對於情緒史興趣的遽昇,前現代時期文學豐富多元的情緒風貌在過去二十年漸受重視。然而,彌爾頓雖然以創造出極具情緒感染力角色的過人天賦著稱,其作品中的情感面向卻尚未受到彌爾頓學界應有的關注。本論文試圖填補此彌爾頓研究的缺口,以前現代時期的情感意識為基礎,分析彌爾頓主要詩作中對於人、神、魔之情感維度的建構。筆者認為彌爾頓透過其主要詩作與相關散文興築出一完整的情感體系,涵蓋了三類情感:神聖情感、俗世情感、惡魔式情感。欲進一步理解彌爾頓式的情感宇宙,筆者首先追溯情感在古希臘哲學的起源與中世紀神學的發展歷程,藉以對於前現代時期情感意識進行考察,透過分析前現代時期大量出版的情感文獻,進而得以重現前現代時期對於情感定義與分類、靈魂模型、情感駕馭、神痛感等概念的理解。同時,試圖以情感分析的方法,就彌爾頓研究中懸而未決的議題提出新的解釋,從而認為在原罪前人類的近神聖情感中已有激越情感的存在。在《失樂園》第十一章與第十二章中,大天使米迦勒為亞當準備的視現與預言可解讀為彌爾頓對於亞里斯多德滌淨概念的再詮釋;而參孫力士對其所感受到的遽起靈動的誤判使其再度屈服於激越情感,遂行復仇,而非成為烈士;文中亦提出彌爾頓《失樂園》與《復樂園》中的上帝與神之子具有形軀且有神痛感;此外,有別於多數彌爾頓學者的負面評價,筆者認為《復樂園》中的神之子的平靜並非人性的缺乏,而是俗世情感的昇華結果與情感調和的平衡狀態,以啟發為墮落之後裔的讀者;同時文中也將撒旦作為彌爾頓角色的魅力歸因於其多樣化且與人性面向相通的情感領受與表達。Item 柴納·米耶維的魅惑: 情動、情緒與依戀研究(2023) 鍾正倫; Chung, Cheng-lun本論文旨在提出,柴納·米耶維之巴斯-拉格三部曲透過對情感的魅惑重新詮釋了物質與非物質間的緊張關係,標誌出當代奇幻文學的新方向。儘管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與其他批判導向的研究方法長遠以來在推理小說與米耶維研究分析領域中居主導地位,但本研究提出以情感視角,透過融合文學與一般小說中不同的形式、風格和主題元素來發展出對自我與社會的新想像,從而增強其敘事的豐富性。如果失望/幻滅是晚期資本主義創造出的主流敘事小說基調,那麼以弗里德里克·詹姆森和馬克·費舍爾的話來說,替代方案是什麼?柴納·米耶維的巴斯-拉格三部曲正是對應這個問題的探索。它穿越了情感色調的潛力,並深入研究了夢幻般的美學與情感的交叉點,從色調、世界建構、人物角色、到主題和畸形的另類闡述。本研究透過吉爾·德勒茲和菲力克斯·伽塔里的動態形成哲學思想、珍·班奈特的情感概念以及文學後批判性方法,分析了米耶維如何將夢幻與情感的混和發展為“失落/陶醉的小說",透過想像力重新獲得“奇蹟與疏離感“。 特别是,本研究仔细研究了米耶維在巴斯-拉格三部曲中對“審美情感“的使用,將其作為一種概念基礎與形式策略,讓讀者重新評價新自由主義體系中人類與非物質與物質間的關係及奇幻在當代生活中的功能。 米耶維認為,後資本主義社會的假定現實本質上是幻想的,從而指出現實的潛力也可以在幻想中尋得。藉由三部曲引發現實與幻想的混合,通過形式、風格、和主題的交雜,破壞了傳統的流派等級制度。這個過程同時使讀者沉浸與疏離,進而引發形式與內容間的緊張關係,並將讀者從非認知狀態推進到認知狀態。藉此,它完成了一個情感陶冶的循環,並踏出了理解相異經驗的第一步。Item 在聖文森及格瑞納丁(SVG)閱讀和教授《威尼斯商人》(2023) 柯彭宜妮; Clarke-Palmer, Soyini本研究旨在顯示在聖文森及格瑞納丁(SVG)的中學階段採用聖文森克里奧爾語閱讀以及教授莎士比亞的戲劇,有助於學生以後殖民的觀點閱讀戲劇,並凸顯SVG群島的文化身份。在第一章中,我回顧了閱讀和教授莎士比亞時所面臨的問題和方法。研究結果顯示,只有少數加勒比地區的教育工作者使用後殖民主義視角來閱讀和教授莎士比亞。最具啟發性的閱讀和教學方法著重凸顯戲劇的社會歷史背景、加勒比文化或加勒比海語言。我提議聖文森的教師可以將戲劇的社會歷史政治背景與聖文森的語言和文化結合,在演出中呈現。在第二章中,我參考了Paula Prescod和Adrian Fraser、Peter A. Roberts以及Viveka Velupillai的論點,討論了聖文森克里奧爾語作為一種日益崛起的社會歷史、文化和教育資源的價值,並主張在中學階段使用聖文森克里奧爾語來閱讀和教授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有助於加強聖文森及格瑞納丁的文化身份和語言多樣性。我揭示了聖文森克里奧爾語在莎士比亞教育中目前處於次要地位,因為仍有太多教育工作者對克里奧爾語持有負面觀點。我參考了約翰·德萊登 (John Dryden) 的翻譯理論中對意譯的看法,以及佐藤-羅斯伯格娜娜(Nana Sato-Rossberg)關於口述社會和文化中的翻譯理論,創作了一份口述表演劇本,以聖文森克里奧爾語詮釋和意譯了《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場第一至十三行的文本。在第三章中,我試行了「後殖民表演方法」,以聖文森克里奧爾語閱讀和教授莎士比亞的悲喜劇《威尼斯商人》。通過對該劇的文本分析,我強調聖文森克里奧爾語的詮釋和意譯可以協助學生理解夏洛克作為「他者」的位置。從四位聖文森人對我的抽樣詮釋和意譯的評論中可以看出,聖文森克里奧爾語在語言上擁有多元性,因此在聖文森克里奧爾語中詮釋和意譯莎士比亞的方法並不僅僅只有一種。我以討論聖文森教育工作者和作家對使用聖文森克里奧爾語閱讀和教授莎士比亞的戲劇可能產生的問題總結此篇論文。這幾位聖文森人認為,採用聖文森克里奧爾語詮釋和意譯莎士比亞的作品將使這些戲劇脫離其原有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但我提出,若教師能在聖文森克里奧爾語詮釋和意譯中納入每部作品的社會歷史背景,這個問題就可以克服。Item 曖昧的烏托邦:重新審視《美麗新世界》和《暴風雨》(2023) 蘇亭瑜; Su, Ting-Yu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在過去常被視為反烏托邦文學(Dystopian Literature)的經典作品,而其標題的出處,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暴風雨》(The Tempest)也因其結局被劃分為喜劇(Comedy)。本文重新解讀兩部作品中的烏托邦和反烏托邦元素,將兩部作品抽離傳統定義的框架,並檢視其結局所潛藏的可能性和希望。首先,我以傳統烏托邦和反烏托邦文學的脈絡分析兩部作品的傳統定位。接著,我以弗里德里克·詹明信(Fredric Jameson)等學者在20世紀晚期採用的新烏托邦閱讀法(New Utopian Reading)來點出作品中挾帶的雙重性以及其所反映的歷史脈絡。最後,我透過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的希望理論來探討兩位作者所描繪的開放式結局以及其所暗示的願景。透過以新的視角分析這兩部作品,讀者可以發現,烏托邦和反烏托邦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兩端,而是彼此交融、曖昧難分的社會現象。本文旨在重新詮釋文本中角色和情節的雙重性(duality),試圖從中找尋平衡點及其所指認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