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Browse
Search Results
Item 我國公立博物館績效評估指標與權重體系之建構(2014) 林淑華; Lin, Shu-Hua在政府再造與新公共管理運動的推波助瀾下,全球各地要求政府節約成本的同時,也逐漸重視施政成果與提升施政績效。尤其在政府財政困難及人力精簡考量因素下,衝擊各國公立博物館之經營理念與策略,紛紛導入企業化績效管理制度,設立績效評估指標,強調以成果為導向,以明確回應課責。本研究旨在建構一套客觀且適用當前環境的「公立博物館績效評估指標與權重體系」,俾利監督機關未來建立監督管理的課責機制,並有助於提升博物館之經營績效。 本研究試從平衡計分卡之理論基礎,公立博物館相關文獻的探討與訪談結果,初步建構績效評估指標;採用修正式德爾菲法篩選其指標之適切性,提出四大構面、二十四項績效指標;再藉由層級分析法之實證調查,分析各層級之相對權重值與重要性排序,提出公立博物館績效考核制度設計之建議。 研究結果顯示,依績效構面權重值的排序結果:營運管理權重值最高,依序為公共服務、財務管理、及研究與成長;若分成學術界與實務界兩類,學術界認爲營運管理構面居首,接著爲公共服務、財務管理、及研究與成長;另外,實務界則略有不同偏好,順次爲營運管理、公共服務、研究與成長及財務管理。在第二層績效指標中,權重植最重為:明確的博物館使命及目標;接著為:管理階層具執行力、觀眾的滿意程度、健全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強化內部控制機制、服務多元及便利性、資產的妥善管理與應用、具體提升服務品質、員工專業能力之培訓、觀眾人數成長情形、推動國際交流、計畫執行成效檢核機制、新觀眾市場的開發情形、營運資訊透明公開化機制及支出合理性與成本控管等十五項指標項目,占二十四項指標中之權重比例的百分之八十一。 在實證研究中發現,透過本研究建構之績效指標,不僅使評估指標可以確實反映工作目標,同時完整的評估程序也可充分發揮績效評估之功能性,由此可說明本研究所建構之績效指標,應具提高績效評估效度之實用價值。最後提出對政府主管機關制度、經費、人力資源方面及對公立博物館制度、公共服務、營運管理、財務管理、研究與成長等方面之建議計二十三項。Item 數位漫畫跨媒介敘事特質與表現形式創作研究—以觸控式互動漫畫「擇」電子書為例(2014) 劉俐華; Liu, Li-Hua行動閱讀的需求帶動數位漫畫的發展,新數位技術亦帶來體感互動、觸控互動等新型態的數位漫畫創作表現。研究者希望藉由本研究之案例分析、學理歸納、實作研究及創作驗證,提出創作數位漫畫的新途徑與創作研究見解。研究發現,受到漫畫、電影、動畫、遊戲及數位藝術等創作形式的影響,以及視覺、動態、互動、空間、聲音與媒介等跨媒介元素的加入,數位漫畫的創作已脫離平面性思維,進入結合時間與空間、平面與數位的多元敘事表現場域,並考驗創作者的平面圖像與數位技藝能力;數位科技也將漫畫的閱讀經驗,從原本的視覺圖像拓展至動態影音、體感及觸覺互動敘事認知,產生情境涉入與泛感官敘事的體驗。 本創作研究作品「擇」(Inbetween)為結合動態、聲音與互動效果的觸控式互動漫畫電子書,主要運用美國Madefire公司的技術進行創作與跨平台出版,作品可在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及電腦等載具上播放,並透過手指觸控或滑鼠點擊進行互動瀏覽。創作驗證發現,「擇」作品借助動態與數位互動技術的表現,成功營造出紙本媒材無法呈現,且結合線性與非線性、時間與空間敘事特質的多重數位敘事結構。此外,漫畫從紙本轉移到數位媒介的過程,衍生出媒介轉碼現象,不僅改變紙本漫畫的符號與視框規則,也因結合數位敘事及豐富的互動性表現,產生戲劇張力、移情沈浸感、互動涉入敘事認知和數位敘事推力。數位漫畫能創造出傳統紙本漫畫無法表現的敘事型態,但也衍生創作同質化、想像力消弭、出版制約創作等的影響。其次,隨著數位漫畫表現的多元發展,創作門檻也被提高,創作者亦需精進圖像以外的數位技藝能力,保持關注並學習數位技術,善用數位媒介的力量持續發揚漫畫的多元價值。Item 相似與反思:歐洲首式視覺文化中的主體與性別(2013) 洪嘉宏語言與社會行為間具有共構關係,從而表現事物秩序。本論文經由Foucault知識型進路,理解不同時期的語言秩序與首式視覺文化間的關係,並透過論述分析、符號學取徑與精神分析,嘗試詮釋不同首式論述事件,而知識與權力在首式符號上的書寫與銘刻等作用與痕跡,有助於本論文考掘不同知識組態下,首式景觀力場中的主體及性別認同。本文據此將Foucault的知識型擴充應用,藉由考掘古希臘羅馬時期、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古典時期及現代時期的首式事件,呈現特定認識組態上的首式視覺景觀,詮釋關涉其中之主體與性別認同,並探討知識型、認同、自然與假髮賽博格等議題。最後,本論文揭櫫當代組織身體與無器官身體同時生長的精神分裂現象,並討論在此處境下,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反思者與促進者角色。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迥異於樹枝狀結構的地下莖哲理、策略與態度,及其共生及生成性格,或可對應無器官身體的慾望、力度及超連結概念。當代自我在反思主體、性別與認同等存有時,因而可藉由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特有的創造、實驗、造橋與包容特徵或位置,創造積極意義。簡言之,本文以結構主義視野考掘歐洲歷史首式,最終在結構主義與現象學之間下錨,以詮釋當代自我的主體與性別認同,並指出視覺文化藝術教育在當代自我反思存有上的可能貢獻。 關鍵字:首式 首式視覺文化 知識型 論述 符號學Item 禪 與 道 對 20世紀抽象畫的影響--兼論研究者的體驗與表現(2013) Sagar Talekar 德卡緒論聚焦於東西方觀點下的禪與道,對其哲學及其對東西方藝術的影響進行相關文獻探究。縱然許多東西方藝術家的創作觀均深受禪與道的思想影響,將二者相互聯結的相關文獻卻極為不足。關於本研究的重要文獻均在此被詳盡地檢視。 第二章研究背景建構在二十世紀受禪與道的哲學觀影響的藝術家,他們對於呈現物質的外在表象不感興趣,而關注於其內在精神性,此即無限的中心。因之,本章在西方部分研究西方藝術家的涉入與觀點,東方部分則僅限於台灣及印度的藝術作品之探究。 第三章重要性與預期結果主要焦注於禪與道的多樣色彩及抽象形式,例如:円相(Ensoえんそう日文音譯)、陰陽、圓、三角形、四方形 及螺旋或拙火(Kundalini梵文)。因此,本章透過不同藝術家作品的線條、書法、色彩、技法及風格來建構其所受到的禪與道之哲學性影響。 第四章是以我個人的藝術經驗、禪與道的內涵及二十世紀抽象藝術家的影響作為基礎。我的藝術學養師承自蘇憲法及蕭瓊瑞二位教授,而集體潛意識此傳承自全人類的原型及來自情感、內在行為的象徵型態引領我向更高境界,而更深層的抽象藝術創作則受到禪與道的哲學觀激發。 第五章主要為對此研究的分析探討。二十世紀美國的藝術家研究書法的筆畫,透過聚焦於禪與道常見的書法作品及直接行動,而走向通往抽象繪畫的路徑。美國藝術家不自限於本身的文化而積極行動,於此期間,書道即為啟發為數不少的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的靈感源頭。 日本藝術與禪宗居主要影響性地位,肇因於美國的政治及經濟在歷史因素上與日本緊緊相繫,而中國或印度則相對影響性低。特別是歐洲藝術家多受此哲學觀激發,他們的作品構成仰賴瞬間偶然與隨機性,或即興式的手法,以期達到自過去經驗、學院式的窠臼及想像力受意識控制的限制中全然解脫。 二十世紀的眾多抽象藝術其根源是精神性的, 而其ㄧ則包含了神智學運動, 可從本章比較東方性靈系統的許多技法,到比較禪與道的不同冥思技法得知。 結論歸結於禪的無色相與道的放空,因此本研究聚焦於哲學觀的比較與畫作研究觀點而非宗教性的觀點。Item 卡托邦:華建强當代卡漫造形藝術中的情境與指涉(2015) 華建强; HUA,CHIEN-CHIANG作品表現的樣貌,涉及了形式、媒材與內容等等的鋪設。筆者利用卡漫造形元素作為創作表現的選擇,將日常省思的內容以膠彩的媒材來呈現,營造出媒材與形式之間的異質拼貼效果。 卡漫造形語彙和膠彩媒材的結合,在看似新潮和傳統的矛盾衝突中,該如何取得居間的協調,則是攸關於流行文化和純粹藝術之間的試論。尤其,當這樣的形式被現下的年輕創作者所沿用時。其所製造出來的歡愉、可愛或無厘頭的展現,卻往往被視為是一種軟弱世界的表述。但在這類看似新奇的卡漫式表現手法當中,它實則攸關了許多歷史因素、外來文化,以及傳統淵源上的意涵,卻是值得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因此,本文便是奠基在筆者卡漫造形藝術作品的表現裡,那個不斷出現的異質團塊,以及傳統材料和當代表現的衝突與謀合中,所製造出來的研究與比對。並且試圖在這項探究的其間,利用筆者自身創作的經驗,去陳述出另類世界的觀念,以及翻越出再現的思想,與傳遞個人特殊的見解。並且釐清個人卡漫造形藝術中的異質拼貼,是一種超越自身與社會規範的不合作狀態,進而越出世代批判中的疲軟狀態。最後,期待藉由膠彩媒材的實驗過程當中,踐履著這些元素拼貼的可能性嘗試,以作為日後不斷精進的創造基礎。Item 疏離.延異—當代水墨畫的黑白語彙創作探索(2013) 陳建發; CHEN CHIEN FA本論文研究主要以「疏離.延異」的思維作為當代水墨畫創作發展的介入點,藉助逆向思維的創新思考模式以及後現代解構的延異擴張觀念,打破創作者的習慣性思維,試圖爲眾人所熟悉的傳統水墨畫黑白表現形式意涵尋求新的發展可能,推展水墨畫走向當代藝術的一環,並經由研究探索的成果展現,建構筆者的水墨畫藝術創作風格。 而其研究歷程則先從中西方藝術的發展經驗中,探求「黑白概念」在傳統水墨繪畫中的表現脈絡,以尋找接續當代水墨畫創新觀念的新源頭。文中透過對「黑白概念」在藝術發展觀念中的探源、理論建構、審美體系發展、以及歷來在水墨藝術中的表現等進行梳理,並進一步比較中西雙方在色彩觀念上的思維和黑白元素在西方繪畫作品中的審美內涵表現等異同觀念,作為學理基礎的立基點,嘗試透過對「水墨畫」黑白藝術的本性追溯,再經由「疏離.延異」的創作思維介入擴張,尋找水墨藝術未來發展的精神性追求。之後再以實際的創作執行,呈現出新形式意涵的黑白水墨畫作品,作為研究理論的證明,歸納解析作品,同時強化黑白水墨畫和當代藝術與傳統文脈的聯繫,使其在全球化的藝術格局中,能更進一步突顯出中國當代藝術的文化身份,顯示出中國藝術自身的觀念和精神價值。Item 無形文化資產振興管理系統之建構─以臺灣布袋戲發展為例(2011) 原來; Yuan, Lai本研究專注於無形文化資產振興問題,係考量到無形文化資產必須延傳至下一代,其保護的動作不應只是消極性的保護與記錄,或做一些教育與宣傳的動作而已,其結果將容易形成「玻璃罩子」形式的表演,而使無形文化資產在現代社會成了「本土的他者」,與社會生活脫節。本研究主張應有積極性的作為,以系統結構觀察整體的文化生態做一完整周延的保護。 本研究先論證傳統的變異性特質,傳統不應拘限於某一時期,傳統也必須與時代俱進;再觀諸臺灣布袋戲發展與傳統變異論證相符,過去黃海岱的創新是現在的傳統,現代的霹靂是未來一百年後的傳統。本研究再論述系統結構的必然性與適用性,從文化生態學和人類學祭祀圈的理論與研究可得知,傳統藝術的產生與發展與社會系統關係密切,例如宗教系統的廟會酬神文化即屬之,本研究以布袋戲為例,論證布袋戲本是與社會系統互動而發展,若要保護或振興也應以系統為之。 振興的思維有動機層次理論與社會系統之生存理論支持,而UNESCO亦有振興的全方位做法,顯見振興一個古蹟或傳統藝術,國際社會的做法並不是「直線」式的補助,而是多方面協助的「系統」作為。 本研究再深入討論臺灣布袋戲的發展,在「布袋戲/民眾」命題下,發現臺灣布袋戲自始都是振興思維,在生存的壓力下力圖振作,乘著新媒體新科技引領潮流之先;但是也從臺灣社會的發展得知,政府的態度、媒體更迭、表演場地的變更,其資源供應結構互不相同,布袋戲也在其間互有消長,逐漸演變成目前略顯疲態的情況。 本研究所採用振興管理系統的架構,係採用Porter的鑽石體系和Kaplan& Norton的策略地圖,此兩者都是現代管理學界與企業界普遍採用的知名管理系統;鑽石體系關注於國家競爭優勢,以大方向探討建立一個國家的產業群聚競爭力所需要的各因素搭配方式;而策略地圖則從平衡計分卡經過實務操作發展而來,策略地圖將公司經營的四個構面緊密串連,達成每個目標項目,整體公司將可獲得實質的成長。 本研究利用鑽石體系分析臺灣布袋戲環境的情況,並根據其系統架構建議應以動態啟動布袋戲鑽石體系,促使活絡表演藝術的生態環境;本研究亦利用策略地圖分析臺灣布袋戲的經營特色與存在的問題,並且根據策略地圖的架構標舉出臺灣布袋戲團經營的各個目標項目,以提供臺灣布袋戲團經營管理的參考。 本研究最具創意之處,即結合鑽石體系和策略地圖使之形成一「振興管理系統」,對布袋戲團而言,鑽石體系是外在環境的分析,而策略地圖則是布袋戲團內部經營管理的分析,兩個系統的整合可以同時顯示布袋戲所面臨的社會環境與內部經營的情況,政府文化相關單位未來意圖振興布袋戲,以「振興管理系統」觀之,將不能只以直線式思考補助演出和傳承教育而已,應該要以系統的方式同時觀照社會環境各因素,以及和布袋戲團成長相關的因素,再考量系統動態的特性,政府應思考如何加強哪一個因素,可以對其他因素造成漣漪效應,若再同時適加輔導其他因素,則整體的布袋戲生態將有可能振興,活絡,延傳至下一世代。Item 博物館品牌權益與觀眾休閒涉入程度關聯性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2012) 黃齡瑩; Huang. Lin-Ying本研究主題探究博物館品牌權益及觀眾休閒涉入程度之關聯性,研究動機在探討博物館品牌權益呈現現況及歸納、分析呈現的各個面向,並從觀眾研究探究博物館觀眾品牌權益與休閒涉入程度構面各因素之相關聯性及差異情形,希望藉此更加了解博物館觀眾對博物館品牌權益的影響因素。本研究從顧客的角度出發,由強調顧客品牌權益的調查研究與博物館觀眾研究結合,從觀眾研究探討博物館品牌對觀眾的意義、接受度與回應,更深入的了解博物館品牌目前在台灣博物館觀眾的運作情形,也更進一步的了解將如何在博物館觀眾心中建立起博物館品牌。 本研究目的為:(一)、探討、歸納及分析目前博物館品牌權益呈現現況及各個面向,以期作為未來博物館行銷或公關部門建立及運作各博物館品牌權益之參考。(二)、探討博物館觀眾對博物館品牌權益的認知與現況;並實際驗證博物館品牌權益與觀眾休閒涉入程度兩者間的相關聯性,期能對博物館品牌行銷方向與策略加以思考斟酌,進而提昇品牌權益的價值。 (三)、品牌資產的經營與管理需要長久的努力與累積,希望研究結果提供博物館品牌管理者有關博物館品牌權益等品牌管理的重要概念,有利於未來台灣博物館品牌化及擬定品牌策略的參考依據及相關建議。 研究方法以個案研究及量化研究為主,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案例,個案研究法運用深度訪談及文件內容分析,收集、歸納及分析國立歷史博物館品牌權益的各個面向;量化研究法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針對國立歷史博物館的觀眾施測,將問卷調查所蒐集的資料,回收後運用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結論為:(一)國立歷史博物館品牌權益與觀眾社會心理休閒涉入程度為正相關,運用迴歸分析發現觀眾「社會心理休閒涉入程度」三構面對博物館「品牌權益」影響的重要程度,依序為「象徵性」,其次是「愉悅價值」,最後是「中心性」構面。(二)觀眾行為涉入變項差異分析中發現,「參觀頻率」、「停留時間」、「擁有的會員證張數」、及「捐助金額」行為涉入變項,對博物館品牌權益具有顯著差異。觀眾行為涉入變項「參觀頻率」、「平均花費」、「停留時間」、「擁有的會員證張數」及「捐助金額」,對觀眾「社會心理休閒涉入程度」具有顯著差異。(三)博物館引進顧客關係管理,針對不同人口背景的觀眾,提供個別化的服務需求,從人口統計變項差異分析促進顧客關係管理。本研究建議為:(一)透過展覽主軸及典藏政策建立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品牌定位與區隔,加強其品牌辨識。(二)品牌聯想的多元應用及開發,推動館花及吉祥物並建議從觀眾休閒涉入程度「愉悅價值」構面思考博物館視覺意象、相關推廣教育活動意象的呈現。(三)提升整體知覺品質,包括展覽、空間及服務,應更重視賣店與餐廳,觀眾休閒空間的營造與管理。Item 設計語言民族化之創作研究(2014) 倪又安; NI, Yu-An本研究〈設計語言民族化之創作研究〉,是一篇有關於藝術與設計的創作論述。主要是探討,身處文化第三世界(以作者自身所處的臺灣為主)之平面設計的「現代化」情境中,若以後殖民理論中「反殖民」和「去殖民」的消解權力中心的觀念,對特定歷史時空下的「被殖民」語境或「東方主義化」的現象進行反思與實踐,是否能達到「文藝去殖民化」立場的藝術設計之可能? 臺灣社會的發展從戰前至今,乃屬於從殖民地階段邁入後殖民區域階段的歷史進程。所有臺灣文化藝術的發展,都受到殖民體制與後殖民情境所帶來的影響;而現代化的洗滌與深化,同時也代表著文化被殖民狀態的加深。然而,平面設計不只是商業服務,它也是文化藝術的一個環節,故本研究預設平面設計的現代性走向乃是殖民化的具體顯影。 本研究主要以後現代史學、後殖民論述,以及去殖民論述為三種論釋「設計去殖民化」的學理依據,並以藝術及設計交互對映,時而對立,時而對揚的文獻探討貫穿全文。為了因應研究問題,提出幾項辯證性的理念,如「平面設計可以去殖民化」、「設計是一種文藝立場」、「設計方法即設計目的」、「現代設計中的東方符號往往是『東方主義』的顯現」、「設計語言民族化中的書法還是書法亦為語言」、「設計去殖民化的首要工作是質疑現代主義設計之絕對正當性」、「『設計要解決問題』是文化被規定性」、「設計語言民族化中的『語言』不可單獨抽離」以及「『隨筆即完稿』是反叛現代主義設計的識別系統創作方法」等等;此外,在具體的設計發展方法上,以回歸傳統書法的筆墨精神及板印精神作為一種嘗試,將書法及版畫作為設計語言民族化的策略,也是去殖民文藝生產方式的一種精神表徵。 本研究企圖解決作為一個抱持鮮明反殖民立場的設計創作者,是否能藉由藝術養成以及去殖民思想上的觀照,抗拒自身所在的全球化、文化資本主義化的洪流,並邁向設計語言民族化的可能。Item 偽中文偽知識—中國藝術風(2013) 謝芝玲; Chih-Ling Hsieh本研究探討的是藝術創作者在偽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創作所會產生的現象及延伸產生的問題。許多藝術創作都是建立在不穩固的知識基礎上,有時是因為當時的客觀環境限制造成創作者知識的缺乏,有時是因為創作者主觀的取捨造成既有的知識架構受到扭曲,有時是這兩個因素同時發生。創作行為其實就是創作者從他生活環境所學習到的知識或是經歷過的事物中,主觀篩選出他所關注的區塊之後,再重新組織出新的知識架構。因此,藉由釐清創作者在這知識架構重整過程所遇到的問題,並進而探討知識演化與重建的歷程,將可作為創作思考的依據。本論文首先以十七世紀西方創作者在缺乏東方資訊的狀況下所創造出來的中國藝術風、台夫特陶及偽中文為切入點,探討藝術創作者依循其原有認知觀點將新資訊轉化為新知識的這個再現過程所發生的形變現象,其次以文化再現、視覺心理學及基模的論點探討偽知識與藝術創作之間的關係,最後透過創作的方式探討虛構想像的實踐。研究結果發現,想像依然是從已知的事物發展出來,人們在整合不同知識架構時,是透過兩端重疊之處產生延伸推論,創作者與觀者之間,也是需要擁有某些共識才得以順利地進行溝通,所以不同的知識架構在進行重整時,雖然創作者的主觀意識決定了作品最後呈現的狀態,但是創作者依然需要考量知識演化的運作模式,才能夠建構出「偽知識」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