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邁向倫理為主的經濟思維:P. Ulrich「統整的經濟倫理學」及其教育蘊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8-03-??) 劉子菁; Tzu-Chin Liu
    新自由主義的市場化理念與競爭機制引發許多爭議,但現代經濟學背後的運作邏輯恐怕才是問題的主要根源。本研究旨在探討P. Ulrich的核心思維,以釐清當前教育中的經濟迷思,使教育遠離經濟主義。「統整的經濟倫理學」的核心內涵包括:第一,「統整」取徑是一種以「經濟倫理」為導向的思維,使經濟為生命服務。第二,以「社會—經濟理性」做為經濟活動的規範基礎,其中,倫理理性優先於「純」經濟理性。第三,不同於「矯正」與「規範」取徑的科學化路線,「統整」取徑整全地包含憲法、制度與行動層次。最後,本文提出「統整」取徑有助於釐清經濟與教育的關係,破除當前教育裡的「市場偶像」,使教育免於淪為經濟的附庸,而造成全人教育的消失。此外,「統整」取徑支持教育以倫理價值為優先,透過理性的溝通與對話,省思生活世界中經濟課題的倫理意涵。
  • Item
    英國二次大戰後中等教育政策研究:經濟變動與預算制度的影響分析(1945-1974)
    (2013) 劉子菁; Sunniva Tzu-Chin LIU
    本研究以社會史研究取向,探討英國政府二次大戰後因經濟變動展開預算制度改革,以致影響中等教育政策發展的歷程。在此歷程中,英國政府進行現代化的預算制度改革,包括1960年代初期起所引進的「公共支出調查委員會」(PESC)以及1970年代初期的「方案分析與檢討」(PAR)預算制度,使得中等教育政策與經濟變動更緊密連結。本研究發現,公共支出調查委員會控制了中等教育發展的規模、組織、成本與政策時間表;而方案分析與討論預算制度,則更深入觸及中等教育的經費評估標準、教育目的及課程等層面。在政策方面,本研究揭示,延長教育年齡政策歷經將近30年的發展過程中,英國財政部在跨部門活動與內閣委員會,多次參與並控制該政策時程與關鍵預算。此外,中學校舍建築政策則在財政嚴重緊縮的威脅下,經費編列標準被迫調整。面臨經濟惡化衝擊與財政控制,二戰後所形成〈1944年教育法〉的共識基礎,至1970年代初期逐漸崩解,催生了工黨首相卡拉漢1976年去建立新教育共識,進而揭開1980年代柴契爾政府新右派教育改革路線的序幕。
  • Item
    近代中國民族主義與教育學的發展(1897-1919)
    (2005) 劉子菁; Tzu-chin Liu
    本研究旨在探討清末民初時期,近代中國民族主義風潮,對「教育學」學門與「教育史」學門在師範教育機構與學術研究二層面發展的影響,以揭示此二學門與中國社會運動間彼此呼應的現象與意涵。研究發現如下: 一、教育學興起的歷史及社會背景:中國教育學在甲午戰後民族主義聲勢益加高漲的社會背景中逐漸興起,並於戊戌變法後開始在師範教育機構中設置教育學課程,之後受到文化的(政治的、官方的)民族主義、種族民族主義與菁英民族主義的影響。 二、教育學界的學術傳播活動:在上述不同民族主義路線中,立憲派、革命派與民間成立出版機關與教育會團體,地方人士參與教育傳播活動情形益加熱絡,晚清教育學界逐漸形成,民初在晚清教育會的基礎下發展,進一步形成由各國至中國,中央到各省之間教育事務的輸入與交流管道。 三、教育學課程的設置與性質:清末民初設置教育學課程的機構主要在初級師範學堂及優級師範學堂,其次則有大學堂、師範講習所等;民初則是師範學校高等師範學校與師範講習所,教育學課程明顯傾向政治學與實用性質。 四、「教育學」與「教育史」學門的發展特徵:晚清「教育學」學門的研究,對教育目的的討論反映出國內各種民族主義立場,並且在赫爾巴特教育學說外,引介教育學內部分支學門不同的參考架構;民初則進一步引介實驗教育學、擴大與其他學門間的關係、引進注重公民教育,與注重實用的教育思潮,這些研究方向使「教育學」更趨學術化,並有人進行教育學科學化的課程改革。在「教育史」學門的研究方面,晚清教育史譯者注重當代史、國別史與教授法沿革史等實用導向的研究成果;民國初年以後,教育史學門則嘗試經由編年體、國別史與思想史三種體例,初步奠定專史化的方向,因此,民初以後二學門的學術研究色彩益加濃厚。 總之,清末民初中國的民族主義運動,對上述二學門在課程的規劃、教學內容的安排、譯介書籍的動機、選譯範圍與學術研究的主題方面,皆產生重要影響。
  • Item
    經濟、教育預算與政策:英國中等教育於「方案分析與檢討J (PAR) 機制運作下的歷史演變( 1970-197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2-12-??) 劉子菁; Sunniva Tzu-Chin Liu
    本研究探討英國保守黨政府於1970年起所引進的「方案分析與檢討」預算機制,促使中等教育改革與經濟發展進一步連結的歷史經驗。此機制觸及中等教育經費評估標準、教育目的,以及課程控制等改革面向,在英國經濟相對衰退,以及1970年代初期石油危機所帶來的財政壓力下,中央能力組透過此機制展開跨部門審核活動,進一步控制教育預算評估標準與改革方向。本研究採歷史研究取向,檢視「方案分析與檢討」機制內涵與運作過程,以解釋1970年代初期{1944年教育法》共識基礎所遭受的經濟衝擊,並探討中央能力組的預算策略及觀點如何催生工黨首相Callaghan於1976年所建立的新教育共識,繼而揭開1980年代Thatcher政府新右派教育改革路線的序幕。